从东方文化品评心经.doc_第1页
从东方文化品评心经.doc_第2页
从东方文化品评心经.doc_第3页
从东方文化品评心经.doc_第4页
从东方文化品评心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东方文化角度品评心经林清泉一、“东方之珠禅语天音”东方文化较为神秘部分是神道佛,如民间对各式各样的神灵的敬畏崇拜。其中浸透着很好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民俗文化,大都染上宗教的色彩,充满着人类未解之谜和自然界的不明事物。至于佛文化,它博大高雅,哲理深刻,虽说原来从印度传入,至今已成为汉民族的崇高佛理哲理,可以说是东方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佛光普照,佛经迷人,佛理深刻,佛艺术精练典雅”。在环球上也堪称一绝。由于佛理精深,佛法超脱,禅修禅悟,多引人叹为观止。禅中的妙语皆有天音韵味,令修者开悟开窍,六祖的一首悟诗就属于天音天机信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种把宇宙看穿看透了的感悟式思维,不是一般的唯心论之作,它是三维地球人的思维升华之后,给悟出来的天音信息。“四大皆空”的佛理禅思,在这诗中展示无余。从这方面看,心经作为六祖悟诗的背景哲理论,真所谓宇宙经文描宇宙的空虚本性,令人惊叹当年印度王子释迦牟尼的伟大超前超高的超级哲理。它今天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明珠和生命修持的明灯。二、天人合一,人心通天佛学可分成佛理,佛法和禅语三方面的展示。佛理提示因果轮回观,认为宇宙空相,人类看到的客观和自身世界都属于实相皆空,看到的事物皆属于假象,转瞬即逝。因此,提出一系列的佛法以图超越轮回苦海。到达彼岸的“明净世界”(三界外)。主张人皆有佛性,佛就在心中。因此,可以用修心养性之法去修悟心灵的感知。为了促进佛悟心修,历代高僧创造了一种生理状态,以便促进修心佛法,这方式称“禅态”功能状态。禅态实质上是古代哲理“天人合一”思维推导出来的可控可行的超生理状态。由于天和人不可分割,有能量信息波沟通连接(合一),故可以通过某种生理状态“禅”去取得可感知的联系,叫做“禅中有悟”、“禅定生慧”。因此,像六祖惠能等禅宗大师都是在这种超生理的“禅坐”中,顿悟出一串串合于宇宙规律的佛音来。并指出,他们进行自我“灵悟”般若之慧。禅法从禅坐到禅思,禅定,成为禅宗大师们的修心修佛主要方式。观察到宇宙空相本性的心经,自然成为禅修的首选指导哲理了。禅宗修持提出“直截了当”、“直指人心”和“心外无物”、“禅中悟空”等原则,去到达顿悟入佛而解脱的目的,并被公认为“大乘佛法”,其修禅的意境十分高深,非一般和尚、比丘和居士、信徒所能随便进入的。它太高也太难了,故禅宗门前弟子稀,不如方便法门渐修派的“净土宗”吸引力强,净土宗简练地提出“常业德生”,只口念佛号,即有望进入来世的好境,甚至于争取跳出三界入极乐看来有点简单化理想化了。不过“渐修”与“顿修”可以并存,并排发展。“渐修”(念佛)日久也可能出现入禅顿修跃入“般若门”去获得“涅槃”机会。反正按天人合一哲理,人心修空的办法不限,一旦修空进入天心,天人一旦合一,即可达到佛的境界。 三、三教合一佛教非教大多数人都知道儒道释三教合一(机理相同)之说,可是“佛教非教”的说法极少听说。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佛学与佛教”是两码事。佛学是一门探索宇宙(和生灵)的虚实转化规律的学问,是由印度王子释加牟尼出家觉悟之后创立的,并以经文形式传播至今的整体大学问。佛教则不是这样,它是释加牟尼在世讲经传法之后由他的弟子们组织起来,宣传大师的佛学问而建立的宣传基地,比方说建立寺庙,由传人传播,同时建立各式仪式和禁规戒律,从而被称为“教”,不可与佛学划等号。因此,说佛学非佛教。只是佛教以宣传佛理为己任而已。其实佛教也非一般的宗教,它并没有创立自己的在天之神以供信徒崇拜,其他世界各宗教全有自己供奉的神。至于佛教里也安放着各式“大佛”、“金刚罗汉”,后来也被信徒们悟奉为“神仙”形象而变成“崇拜的偶像”,那不怪佛学,只怪佛教发展本身,被其他教派感染影响,也造起“神”来而已。要明确,佛学属于“无神论”观,心经讲的色和空并不需要由某一位“神”去创造、操控。“四大皆空”了,那里来的神呢。只有“如来”佛,那是指修行的菩萨到佛通境界时,对宇宙了如指掌,感悟到了真实的规律而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而已。“观音菩萨”呢,那也不是造物主,它仅仅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佛心、佛德、佛性的形象而已。四、易道释伽殊途同归东方文化中有三个闪光点,那就是易经,道德经和佛经。国内外举世瞩目仰望:它们都是闪光文化,虽表达宇宙的方法和语言不同,探索途径各异,然而目的很一致,那就是阐述宇宙本体的大规律,关于时间空间、阴性阳性、虚态实态、色性空性等顶级规律。心经作为佛经群经之首(代表作)与易理道理组成立体全方位的宇宙哲学,形成东方文化的灵魂。我在太极之光的论著中提出我个人的观点时指出:唯易论、唯道论和唯禅论,三论定乾坤。心经是“唯禅论”的核心哲理。下表是三论主要哲学观对比?/P唯易论唯道论唯禅论阴仪、阳仪阴性、阳性色相、空相时间、空间乾天、坤地五蕴、本体混沌状态恍兮惚兮四大皆空物极交变阴阳分合色空同源三论共识1,全宇宙本源是永恒永动永空的2,宇宙法则:空中有实,实里皆空,阴阳转化对立统一3,宇宙无穷大,不必神创,小宇宙生灵,瞬间息灭五、一分为二合二而一这个哲学观是东方文化重要的哲学命题。宇宙本体展现出它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模式,这在上面的对比表中可以看到,三论三家的观点是异口同声的。反过来讲,即阳生于阴中,有阳回归阴的另一规律。心经讲“色即是空”,有力支持了易道哲学的“一分为二”、“合二而一”观点。近代科学的大爆炸原理说明了空间(粒子,阳)生于时间(黑洞,阴),即一生二,“空即是色”,色本自空,瞬间又会回归于空。几千年前佛学对时空的描述,科学迟迟拖延至几十年前才发现这一规律。可见心经真的是般若大智,真是东方文化源远流长的骄傲。六、般若智慧,立体全息心经是在菩萨进行深层的功态之中,探测到的宇宙空色规律,这个被发现的规律是主体全息的。它既适用于宏观宇宙能态物态的范围,也适用于有情有觉的生命体地球人。东方文化常被注意的“人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宇宙”概念,在心经中早已被描述出来,指出色界皆空相,是短暂的实相,本体皆空,故讲“诸法空相”。看来,般若智慧的慧根就在于识破了我们五官感知的色界是假象,其本性虚空,这些肉眼凡胎哪能知道。七、宇宙规律,顶级哲理东方文化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道理佛理都直接探索宇宙本体规律。它没有“神创概念”,不依靠寻求宇宙的“第一推力”。它不但不靠“神造”,它还可以派生出可见的局部物质世界色界(空间天体)。如此顶级哲理,只有这三部经文可以见到。它是东方文化的灵魂,是龙文化的龙眼龙珠。八、三圣下凡,各传天机易经的始祖未明,相传伏羲神人也,圣人也,画太极图而创立易学无字天书。传说中讲伏羲氏画太极图给地球人留下天机,暗藏于太极图中,准备给后来的文明人作为开智开窍的信息图。几千年来,从太极图开始,历代圣人把它发展开拓出一门博大精深的宇宙哲学体系。人所共知,道德经作者老子更不是凡人,它也许在“一道化三清”的飞越生死灵界之前,给地球人留下一部暗藏天机的道德经天书,也许他也指望后来人能读懂其中关于全宇宙的全息规律天人合一的宇宙学和生命学。心经是印度王子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后传经讲理的作品(记录),内中讲的也是“开悟天机”之理。这三位圣人(皆属超越天界的高品位圣人),他们在大约相同的远古时代,在不同的地点(皆在东方)各传各的大智大慧大经典,虽方式方法不同,却是主题一致,异口同声,殊途同归。三位圣人的经文哲理,组成了东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很可能由于他们的出现,促成东方文化发展趋向成熟,成为地球人文明净化升级的指导思想。心经的哲理光芒四射,然而曲高和寡,几千年来,读懂它的又有多少呢?反正草民百姓,中外古今都是“民以食为天”,三论高论,三类经典,超前超级,又有谁去追寻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