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三防应急预案61537.doc_第1页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61537.doc_第2页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61537.doc_第3页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61537.doc_第4页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61537.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古县金谷煤业有限公司“雨季三防”应急预案2011年5月1日目录第1章 总则 2第2章 矿井自然条件分析 3第3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5第4章 预防与预警 9第5章 信息报告程序 12第6章 应急处置 13第7章 培训与演练 15第8章 奖励与责任追究 15山西古县金谷煤业有限公司“雨季三防”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汛期将到,根据古煤字201155号文件关于进行煤矿防治水等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方针,确保雨季安全生产,编制“雨季三防”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以保证在发生灾害时能及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和应急处理办法,达到减少事故发生和控制事故扩大的目的。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所辖范围内发生的“雨季三防”灾害事故。第二节 应急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快速反应。“雨季三防”应急救援工作要把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统一领导,加强管理。在公司领导小组领导下,实行统一指挥,加强对“雨季三防”工作的管理力度。三、分工负责,协同应对。各单位有关负责人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四、落实各级政府煤矿主管部门关于“雨季三防”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规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应对“雨季三防”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力量,培养兼职应急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二章 矿井自然条件分析第一节 矿井概况 一、位置与范围山西古县金谷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古县城北35km处古阳镇一带,行政区划属古县古阳镇管辖。井田西侧约0.5km有沁源洪洞的323省道通过,北距北平镇22km,沿此路向南约18km可到古县城。古县至洪洞约26km,洪洞有南同蒲铁路,高速公路、霍(州)-候(马)一级公路通过,交通便利。二、自然地理条件(一)地形地貌古县3号井田位于太岳山脉东南部,井田范围内地势总体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为东疙瘩顶,海拔高1199.9米,最低点位于西部河谷,海拔标高875m,比高为324.90m,属侵蚀剥蚀强烈的中-低山区地貌。井田位于沁水煤田的西缘,霍山隆起带的东翼,霍东找煤区的南部,地层出露良好。(二)河流水系井田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范围内西北部老牛沟发育有一山涧河流;其水量大小随季节变化明显。由北向南流过,注入洪-安涧河再向南流至古县县城南7km后折向西沿洪-安涧河在洪洞城南汇入汾河。(3) 气象和地震情况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古县气象站1988年1997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9.2,最高气温36.7( 1997年7月21日),最低气温-26.6(1990年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535.6mm,最小为288.4mm(1997年),最大为661.8mm(1996年);年平均蒸发量1448.4mm,最小为1315.6mm(1990年),最大为1668.6mm( 1997年);结冰期多在十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为66cm(1993年) ;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为13m/s。据有关资料,古县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但历史上邻区地震往往波及该区。据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BG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三、周边矿井概况重组整合形成的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山西古县金谷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北邻山西古县吉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西与山西古县晋辽下辛佛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古县晋辽柳沟煤业有限公司相望,之间有无煤区或空白资源区相隔。东部和南部为空白资源区。据调查,井田内有小窑开采的历史,主要是开采2号煤层,采煤方法多用房柱式、人工或爆破落煤。深度一般200-300m,最大可达500m。9、10、11号煤层亦有小窑开采,主要是竖井开采,开采年代不长,因井下水大,开采面积不大,现均已关闭。本次调查发现二个小窑口。井田内目前无小窑开采。第二节 地表水情况分析井田位于太岳山脉东南部,为侵蚀、剥蚀低中山区。出露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地层,第四系仅零星分布于山梁、缓坡和沟谷内。区内山高沟深、沟谷纵横,地形切割较强烈。总的地形为东、东北部及南部高,西北部沟谷低,地面高程8751199.9m,最高点位于矿区西南的东圪塔顶,海拔标高1199.9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南泽泉村南沟谷,海拔标高869.8m,相对高差330.1m,属中低山区。本区在区域构造上处于沁水块坳的西南部,包括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即太岳山坳缘翘起带和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带。出露有下太古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层,地貌上为基岩中山区及河流谷地二个地貌形态,地表水系属于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水文地质单元属广胜寺泉域。本区域唯一一条主要地表河流为洪安涧河,属于黄河流域汾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向自北东向南西,其上游为季节性河流,下游常年有地表径流。除此之外的地表溪流如泽泉河等都是洪安涧河的支流,主要流向为自北东向南西和自北西向南东,水流汇集于洪安涧河,在洪洞县境内汇入汾河,在河津市禹门口注入黄河。本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广胜寺泉域。广胜寺泉出露于霍山南麓与盆地松散层坡积物交界处,地质构造单元属于太岳山坳缘翘起带南端。2006年泉水平均流量3.00m3/s,水温14,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矿化度小于0.3g/L。泉域面积约800km2。该泉域西边界以太古界变质岩类地层为隔水边界。北边界以与洪山泉的分水岭为界,是可移动的分水岭边界。东边以出露上古生界碎屑沉积岩(中奥陶顶板埋深接近600m地层)为界,为滞流边界。南端有第四系松散地层接触,为透水边界。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属沁水块坳,包括太岳山坳缘翘起带东翼和郭道安泽南北向褶带的西翼,在两者构造单元的分界线附近,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地层总体向南东倾斜,倾角变化较大。地貌上为喀斯特侵蚀大起伏中山,侵蚀剥蚀中起伏中山及山间河谷地貌。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主要河流有:泽泉河、松木沟河、曹家树沟河、松洼沟河、老牛沟河。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一节 组织体系“雨季三防”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安全生产职能部门、抢险队伍和辅助救护队伍组成。公司设立“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李小永兼任,值班电话:03578366990。第二节 应急救援机构及其职责一、领导小组组 长:马连海副组长:申贵堂 杜占顺成 员:马国学 付学友 李平善 刘红立 李小永 赵玉峰 宋明亮 陈宗保 郭志杰 贾冠军 田利民 王 非 刘占龙 王凤海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主要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参见附表1。二、领导小组职责1.领导小组组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其他人员的协助下,制订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领导小组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修改完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组长未到前全权指挥一切应急救援工作。3.各有关副矿长要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灾害作战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及时调集救灾物质。4.安全科长负责协助领导小组组长安排抢险救护人员抢险救灾,保证人员安全撤离,防止灾害事故扩大。5.调度室主任负责汇报事故情况,配合组长指挥调度,召集有关人员待命,随时统计事故区的人数。 6.机电科长要掌握全矿井的停电和送电工作,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并完成其他的有关任务。7.运输科长负责及时运往遇险人员,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能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8.供应科长要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抢救器材和资金,并根据组长的命令,迅速发送到救灾地点。9.技术科长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组长的命令完成有关任务。10.综合科长要对遇难人员妥善安置,保证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安排其它生活事项。11.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坚守岗位,各负其责,准备随时接受命令,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三、抢险队伍抢险队伍由掘修队、生产辅助人员等组成。掘修队和生产辅助人员负责人担任队长。抢险队伍人员名单参见附表2。4、 抢险队伍职责1.当矿区发生事故灾害时,应立即向“三防”领导小组报告,由其统一指挥。2.接到报告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所有抢险队员接到命令后10分钟之内必须赶到现场集合,听从领导指挥调度。3.接到事故报告后,所有领导小组成员、抢险值班员和司机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待命,听到号令后迅速集合。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防止灾害事故发生,编制了如下应急预案:1、 防洪水(一)防汛值班1.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及各单位负责人的手机、固定电话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2.防汛值班期定于5月1日9月30日。3.汛期交通工具由公司综合部安排,抢险物资等由调度室统一安排使用。(二)防汛物资储备1.“雨季三防”专用物资库必须按要求配备足够的雨衣、雨鞋、矿灯和铁锹等抢险需要的工具及物资,并存放在指定地点由专人负责保管。2.在正常所需防汛物资储备外,要不定期储备一定数量的备用防汛物资,按指定地点存放整齐,由领导小组统一调拨使用。3.对存放防汛物资的仓库要用醒目的大字标明“防汛物资”。4.防汛物资仓库钥匙由专人负责保管,24小时保持联系。5.潜水泵、排水管、电缆和操作开关必须连接完好,随时备用。6.具体防汛物资储备明细: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防洪沙袋/水泥袋个3002.雨衣套303.铁锹把204.矿灯盏505.4平米电缆米2006.100A三相电闸个57.潜水泵台38.铁丝千克1009.水龙带条2010.水龙带快速接头个5与水泵连接用11.2寸胶管米20012.2寸胶管接头个2013.值班车辆个2(三)讯息车辆管理在防汛期间,为了保证防汛物资和人员快速到位,车辆由综合部统一调拨使用,在接到汛情通报后应将车辆统一停放在指定位置,并将司机值班地点和联系电话通知调度室。司机应随时保持车况良好,备足燃料和必要的应急工具。 (四)对重点部位防汛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主管领导要亲自管理监督,分管领导要做好日常工作,做到责任到、任务到,层层落实。针对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做到全面布置、重点突出。防汛的重点部位有:工业广场两个斜井口和工业厂区重点场所的防雷电设施。(五)重点加强防洪防汛5月份开始,防汛领导小组要组织一次全面大检查,各部门要立即组织协调,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在5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毕。具体要求如下:1.要对矿区的给、排水系统、污水排放系统和防洪水沟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堵塞或者不畅通部位及时处理。2.井口、变电所和空压机房附近配足足够数量的沙袋。3.对矿区电缆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封堵不严的部位安排专人负责处理。4.对变电所、配电室、彩板房、办公楼等处房顶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漏水部位要及时修补。5.生活水源井周围要用沙袋做一堵封墙,防治洪水破坏水源井。6.排查矿井周围河道疏通情况,及时协调清理河道,保证河道畅通无阻。 (二)防雷电1.重点部位及预防措施(1)“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每旬对变电所、炸药库、库房和监控室等避雷设施进行接地检查。后勤部要对办公楼、矿区厂房进行检查。(2)4月底前由机电科负责对矿区内的避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打压试验,对不合格的装置立即更换,对未设避雷装置的建筑物等设施要重新装设。(3) 通讯线路必须在入口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其接地极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4) 雷雨天气值班人员要巡视高压变电所,应穿绝缘鞋,不得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5)现场负责人在指挥现场就地抢救同时,尽快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根据具体情况,急送附近医院救治。(6)现场负责人待天气正常时重新处理接地极直至正常。(三)防排水1.两台排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2.做好排水设备的检修工作,并有检修记录。3.井口要准备好沙袋,防止向井下灌水。4.井底泵房要有专人负责值班,发现事故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保护好机电设备设施。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一、接警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事故单位及现场人员要立即向指挥小组办公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现场的简要情况。 二、应急启动 1.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要迅速向有关领导报告,并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根据领导指示及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 3.领导小组组长及抢险救灾指挥小组其它成员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必须立即到达公司指挥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措施,指挥现场救灾。 4.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启动矿井水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立即下达启动预案命令。第六章 应急处置 一、救援行动(1) 发生事故后,要以抢救人员为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救灾过程中必须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有序抢险,忙中不乱。被困人员应有组织的利用好个体防护及器材等,利用排水设备立即抗灾自救。在现场采用自救互救相结合的原则,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人员在撤离过程中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有条不紊地撤离。(2) 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要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并通知救护队、医院,各个抢险队准备好救灾物资,组织好救灾人员。当日值班领导要根据情况,及时通知受威胁人员紧急撤离。 (三)领导小组组长及抢险救灾指挥部其他成员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必须立即到达办公室研究抢险救灾方案,指挥现场救灾。 (四)抢险救灾方案、措施制定后,抢险救灾指挥部及其领导必须按照各处职责分工,组织人员及设备和物资到达指定岗位或现场,对事故进行救援。 二、与本预案相关的保障措施 (一)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的措施。 (二)迅速查清灾害发生的情况,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利用黄泥袋等材料采取砌筑挡水墙等方法,保护排水设备不被淹没。 (四)加强水量、水位的观测,并分析水质,确定水源,以便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 (五)排水工作人员、变电所配电工应坚守工作岗位,在未接到通知前禁止擅自脱离岗位。 (六)救灾过程中,参加救灾的人员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注意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预防造成次生事故。 三、应急恢复 全部受伤、受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救援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四、应急结束 (一)领导小组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救人员返回单位。 (二)由总工程师、技术科、安检科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公司汇报。第七章 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一)由“雨季三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培训。(二)培训工作应做到规范课程、分类施教、保证质量。(三)应切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二、演练实施 领导小组从实际出发,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在雨季来临之前至少组织一次模拟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援救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预案应依据矿井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具体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依据每年进行的演练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应急计划。第八章 奖励与责任追究一、奖励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一)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二)防止或抢救事故灾难有功,使公司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三)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四)有其他特殊贡献的。二、责任追究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