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doc_第1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doc_第2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doc_第3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doc_第4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 所谓互换性,就是_的零部件,在装配时_,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_的特性。2) 按互换的程度不同,互换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齿轮、螺栓的互换属_,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互换属_。3)极限偏差是_减_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4) 配合是指_相同的孔和轴的_之间的关系,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配合。5)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6) 公差带的位置由_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_决定。7) 标准对孔和轴各设置了_个基本偏差,对于轴-的基本偏差为_偏差,与基准孔构成_配合,k-的基本偏差为_偏差,与基准孔构成_配合。8) 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_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_要素。9)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若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10)评定形位误差的基本方法是_。11) 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_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二、判断题1、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 )2、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 )3、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 )4、10f6、10f7和10f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 ( )5、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只能为正值。 ( )6、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 )7、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最重要的尺寸作封闭环 ( )9、实际尺寸相等的两个零件的作用尺寸也相等。 ( )三、选择题1、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 、绝对误差 、极限误差 、相对误差2、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 影响的程度。 、系统误差大小 、随机误差大小 、粗大误差大小3、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 。 、配合精度的高 、配合的松紧程 、配合的性质4、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 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本偏差的 、基本尺寸的 、实际偏差的5、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 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 、轴槽和轮毂槽宽度 、键宽 、轴槽宽度 、轮毂槽宽度6、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 配合。 、间隙 、过渡 、过盈8、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公差往往体现了机器或部件的精度,因此在设计中应使形成此封闭环的尺寸链的环数 。 、越多越好 、多少无宜 、越小越好9、评定参数 更能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 、轮廓的最大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轮廓的支承长度率10、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比光滑孔与轴的同名配合要 。、紧 、松 、一样松紧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5分)1、孔通常指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句括 。2、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3、零件的尺寸合格,其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4、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公差数值逐渐。5、国标规定基准孔代号为、基准轴代号为。6、在公差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基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数值_。7、在公差带图中,代表_一条基准直线,称为零线.在该线以上偏差为_,在该线以下偏差为_。8、配合基准制分_和_两种。9、表面粗糙度符号中,_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且保持原供应状态。10、国标规定,形位公差共有_个项目。二、判断题( )1、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2、es 的孔轴配合是间隙配合。( )4、测量误差是指量具本身的误差。( )5、公差等级分20级,为IT01、IT0IT18。( )6、8mm的基本偏差为+0.025mm。( )8、按过渡配合加工出的孔、轴配合后,既可能出现间隙,也可能出现过盈( )11、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性质相同。( )12、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3、不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14、在60H7/f6 代号中,由于轴的精度高于孔,故以轴为基准件。三、选择题、孔的下偏差大于轴的上偏差的配合,应是()配合。a.过盈 b.过渡 c.间隙、在下列情况下,符合“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合格”的是()a.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正 b.上偏差为负,下偏差为负 c. 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 内 c.测得值只能在 20 20.5 公厘范围内 d. 测得值只能在 19.5 20.5 公厘范围内、配合尺寸63H7中的数值表示()。a.孔公差范围的位置在零线处 b.轴的公差等级 c.孔的公差等级 d.偏差值总和、未注公差尺寸是()。a. 没有公差的尺寸 b.非配合尺寸 c.有公差的尺寸,且公差相对较大、基准制的选用通常依标准件而定,例如规定与滚动轴承内圈配合的轴采用()。a.基轴制b.基孔制 c.基孔制或基轴制、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程度。a.加工难易 b.配合松紧 c.尺寸精度、采用基孔制,用于相对运动的各种间隙配合时,轴的基本偏差应为()。a.a h b.h r c.s d.a u、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小于或等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叫()。a.间隙差b.最大间隙c.最小间隙、配合代号6/f,应理解为()配合。a.基孔制间隙b.基轴制间隙c.基孔制过渡四、用5001的比例绘制孔、轴公差带图(不画配合公差带图),通过公差带图确定配合性质,在公差带图上标出最大(最小)过盈或最大(最小)间隙并计算数值。孔250mm与轴250mm相配合;五、将下列各项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0.01mm; (2)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0.04mm; ; (3)70um孔按H7遵守包容原则,210mm外圆按h7遵守独立原则; (4) 70mm孔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0.02mm; (5) 210mm外圆对70mm孔的同轴度公差0.03mm;一 填空1 互换性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技术( )。 2 公差就是零件几何参数( )变动量。 3 标准是( )互换性的基础,标准化是( )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4 对零件的测量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一个重要( )。 5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 )。 6 能够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变动的被测尺寸的最小变动量称为该计量器具的( )。7 计量器具反映被测量变化的能力称为该计量器具的( )。 8 絕对误差是测量结果与被量的真值( )。 9 相对误差是测量的絕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 )。 二 判断 1 隨机误差是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絕对值和符号以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 。( ) 2 系统误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值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保持不变或按一确定规律变化的测量误差。( ) 3 粗大误差是指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 4 形状误差是指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 5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 6 跳动公差具有综合控制的能力,即能保证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两方面的综合精度。( ) 7 在一般情况下应保证;同一被测要素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位置公差值应小于相应的尺寸公差值。 ( ) 8 线性尺寸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在正常维护和操作情况下,它代表经济加工精度。( ) 9 在机械制造中,合理地选择公差带与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降低制造成本都有重大作用。 ( ) 10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某一固定参考点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零件和测量仪器间有轴向位移时,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三 已知下列各组相配的孔和轴的公差代号,确定配合性质。 1 40 H7/n6 2 60 F8/h7 3 80U7/h6 4 100 G8/m7 四 计算下列各组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及配合公差; 1 、 孔为60+0.030 0 轴为 60-0.010 -0.029 2、 孔为70+0.030 0 轴为70+0.030 +0.010 3 、 孔为90+0.035 0 轴为 90+0.113 +0.091 4 、 孔为70+0.030 0 轴为 70+0.030 +0.010 五 写出图中形位公差代号表达的意义、画出公差带示意图; 一、名词解释1、轮廓算术平均差:2、互换性3、尺寸公差二、填空题1、构成零件形体的 、 、 称为零件的几何要素,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 要素和 要素。2、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是由 及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 来确定的。3、形状公差项目有 公差、 公差、 公差、 公差。4、表面越粗糙,表面间的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