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仑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2、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熟练掌握说明文教学重点内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抓住相关词句,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 2、研读课文主体,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用科学的精神解释生活中的幻觉现象,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的认识与理解。教学难点:对逻辑顺序的理解与分析。教学方法:1、激情感染法: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激情学生学习变被为主动的最好的纽带。在整节课中我时时注意,用教师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习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媒体展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尽情展示落日美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3、交流探究法在教学中我尤其重视交流探究的学法,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扩大知识范围,因此这种交流几乎贯穿了整节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状元风采展彩喷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语设计:(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播放落日视频,伴优美的笛子曲。)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我很荣幸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步入了语文殿堂,语文的魅力是挖之不尽的。眼前这美仑美奂的夕阳风光壮丽吗?美景人人都向往,让我们吟两句诗表达一下赞美之情吧。老师来读诗的前半句,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向老师挑战后半句呢?(出示落日背景下的古诗)师:向晚不适意,驱车登古原。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师:大漠孤烟直生:长河落日圆师:唐代诗人王维的这两句诗,语言质朴,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圆的吗?请同学们再仔细欣赏落日。(播放太阳快落山时的图片)观察出特点了吗?落日很圆很圆吗?生:落日有点扁。师:落日怎么会是扁的呢?难道是古人观察错了?这里面包含了怎样的科学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展示课题落日的幻觉)二、 学习新课(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炼主要信息。1、 推荐一名学生伴随着音乐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课文,同时圈点勾画出读错的字音或断句不适当的地方。2、 学生提出生字、生词或断句不适当的句子,师生交流。3、 整体感知课文,提炼主要信息。师:课文写了落日的哪两个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用概括的语言来回答。生:美丽的落日景色和落日的幻觉。师: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几段是写美丽的落日景色,哪几段是写落日的幻觉呢?生:(摇头,表示说不出来。)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一段写的最美呢?生:是课文的第二段。师:请你把这优美的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好吗?生:(读课文的第二段。)师:你读的很好,能概括一下这段的主要内容吗?生:这段是写落日的幻觉。师:这段是不是写美丽的落日景色呢?生:是。师:因此,你刚才所总结的两个内容,其实还是一个内容。你是否想明白了呢?生:是的,老师,我明白了。(有很多同学已经在举手了。)师:已经有这么多同学读明白了。同学们这样积极的思维,相信你们的语文能力会提高很快。生:美丽迷人的落日景象和幻觉产生的原因。师:其实,全文都是围绕着落日的幻觉来写的,落日的景象是我们用肉眼能够看的到的,景色虽美,但那是虚假的幻觉,所以我们就叫它“落日的幻觉现象”吧。那么,总结一下本文说明的两个主要内容吧。生:落日的幻觉现象和落日幻觉产生的原因。师:你归纳的非常准确。哪一段告诉我们落日的美景是幻觉呢?生:第三段。师: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一段起什么作用呢?生: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师:本段是过度段,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由上文对落日幻觉现象的描写,过度到下文对落日幻觉产生的原因的说明。师:哪段具体写落日的幻觉现象,哪段详细说明落日幻觉产生的原因?生: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落日的幻觉现象,第四、五、六、七段详细说明了落日幻觉产生的原因。(二) 再读课文,重点研读,合作探讨。1、 过度:我想知道课文具体描写了落日幻觉的哪些美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 师生交流,总结归纳。师:昨天和同学们接触了一段时间,你们的聪明伶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在咱们班级设立一个小状元风采展栏目,现在我要征集小状元名单了,哪些同学能成为小状元风采展的成员呢?相信同学们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描绘了落日幻觉的哪些美丽景象呢?(学生目光茫然,举手的寥寥无几。问题回答的很不理想。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师:我很想知道,太阳快落山时,它的外形有怎样的变化,文中哪几句话描绘了这一景色呢?(学生踊跃举手)生:太阳静静的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生:还有一句,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师:句子找的很准,我还想知道,落日的颜色会是怎样的呢?(举手的学生更多了)生: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师:落日的光线特点怎样呢?生: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师:如此这般分析之后,我们再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描绘了落日幻觉的哪些美丽景象呢?生:描绘了落日幻觉的外形、颜色、光线特点。师:老师把这些景象归纳了一下,请同学们看屏幕,落日的美景,我们经常会看到。作者描绘的这些景象哪些是你熟知的?哪些是你感到陌生的呢?生:落日比平时要大的多,这个特征我注意到了,落日的颜色深黄、殷红,这个特点我也知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天空中会出现灿烂的晚霞这个特点我也观察到了,但是我没有注意到,夕阳接近地平线时会缩身变扁,至于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这些特点我都没有注意到。生:我对落日的观察情况和他差不多,落日比平时要大的多,颜色深黄、殷红,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天空中会出现灿烂的晚霞,这些特点我平时都观察到了。通过课前落日图片的观察,我惊奇的发现,原来接近地平线时太阳竟然会缩身变扁。至于蓝灰色暗弧、亮弧和迷人的紫光,如果不是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真的不知道。师:同学们回答的很诚实。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落日的景象描绘的这样完整、这样细腻呢?生:那是因为作者观察的细致。师:因此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师:本段给我们的感觉是全文最美的一段,美在哪里呢,自然是美在作者的语言上,请你在本段中找出你认为可以称得上是“神来之笔”的句子。生:“太阳静静的躺在西方地平线上”,从修辞方法上看,这是一个拟人句,“躺”字用得极妙,将太阳静静的情态描写的生动逼真。(三) 自主学习,交流成果。1、 过度:落日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这些奇异的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四、五、六、七段,去探询这其中的奥秘吧。2、 布置学习任务:每一种幻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先勾画圈点出相关的语句,再提炼出重要信息,做好交流的准备。3、 学生自主学习,勾画圈点相关的语句,提炼重要信息。4、 师生交流(开交流会)。师:开会了,开会了。咱们来开个交流会,昨天傍晚,我观赏了夕阳美景,今天又知道原来那是幻觉,于是我就匆匆忙忙的来到这里,向各位小科学家们请教。(打开课件,先点幻觉栏目,与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学生交流,然后总结,在点原因栏目。)师:我很想知道落日的颜色为什么是深黄、殷红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这个问题。生: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师:为什么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告诉我们这个答案呢?生:因为黄、红色光是长波光,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师:综合上述原因,我们再来做以下总结吧。生:是因为光波的散射和光波的长短造成的。师:总结的非常精练。(多媒体出示文字: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的原理)师:夕阳西下,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生: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师: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一下。那就是“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师:西方天空又为什么会出现迷人的紫光呢?生: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师:我们简单的说,就是因为生:人眼的叠合效应。师:我们平时所注意到的太阳都是圆的,很少能注意到它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这是为什么呢?生: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师:作者用光线折射的原理来解释来这个现象。那么当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的时候,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之大呢?生:课文没有做具体的解释,只是说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师:(教师小结)交流会开完了,我不仅仅明白了落日幻觉产生的原因,我也深深的感受到宇宙间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通往科学的道路也是永无终点的,你们在座的各位小科学家们定然会成为未来的大科学家,继续去探询宇宙的奥秘,谢谢同学们带给我的收获。5、探讨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师:作者把落日的幻觉产生的原因表述的如此清晰,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做适当点拨。)师生交流后,明确:举例子(在众多的事物当中,列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说明,以此代表全体事物。)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11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作比较(必需是两个事物才能构成比较)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列数字(数字要能表示数量)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讨论:“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句中的“1871”是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学生各述己见,然后加以明确:1871并不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因为这四个数字只表示1871那一年,并不表示一千八百七十一个年,也就是说,这四个数字不表示数量,只是一个用数字代表的名称。(四) 回归整体,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1、过度:请同学们观察屏幕,落日的幻觉现象和幻觉产生的原因这两个栏目所排列的顺序,哪个与课本内容是一致的?学生回答后明确:幻觉产生的原因这个栏目排列的顺序与课本内容是一致的;落日的幻觉现象所排列的顺序,与课本内容是不一致的。提问:由此看来,这两部分的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不一样的,那么它们分别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呢?2、点拨提示,对话交流。师: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哪些词能够概括落日的幻觉现象的总体特点呢?生:壮观、绮丽,神秘、迷人。师:哪些语句又是具体说明这些特点的呢?生:除了第一句,其他的句子都是具体说明这些特点的。师:第一句概括落日的幻觉现象的总体特点,其他的句子都是具体说明这些特点的。那么这段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呢?生:由概括到具体。师:在具体描写落日的幻觉现象时,先写什么现象,后写什么现象呢?生:先写落日变大和它的颜色深黄、殷红;接着写缩身变扁灿烂的晚霞,最后写暗弧、亮弧和迷人的紫光等光照现象。师:你们能看出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吗?生:从明显的现象到不明显的现象。师:明显的现象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称为主要的现象,不明显的现象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称为次要的现象呢?那么这样看来,这段还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呢?生: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师:课文在说明幻觉现象产生的原因时采用的是怎样的说明顺序呢?这是在说明科学道理,如果让你来说明这个问题,你将会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呢?生: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师:本文是不是也采用了这个说明顺序呢?生:是。师:我们来综观全文,作者先写的是落日的幻觉现象,后写的是幻觉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又是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呢?生:由现象到原因。师:我们能不能把原因一词换一个更合适的呢?生:本质。师:这样看来,全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运用的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师:以上我们所分析的这些说明顺序,是属于哪种说明顺序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生:逻辑顺序。师:刚才我们探讨了落日产生的幻觉的原因,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一话题引出的呢?生:作者由日出而引出日落的话题,说明人们很少观赏日落,就连写夕阳的古诗都充满了伤感,而在第二段,便易改第一段的情调,转而赞扬日落的壮观、绮丽、神秘、迷人。这便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让读者对日落产生更深的印象。引用古诗也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师:经过以上的分析,本文是侧重说明事物,还是说明事理呢?生:说明事理。师:因此本文应属于事理说明文。(四)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以下总结,课文从两方面说明落日的幻觉,先写幻觉现象,然后说明美丽幻觉背后的奥秘,也就是幻觉产生的原因,在说明幻觉产生的原因时,作者采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在说明幻觉景色时,运用了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在说明幻觉产生的原因时,运用了由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全文先写幻觉现象,后揭示幻觉产生的原因,采用的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以上这些顺序,在说明文中,均属于逻辑顺序。三、 拓展延伸师:壮观、绮丽、神秘、迷人的落日原来是一种幻觉现象,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幻觉现象呢?生:海市蜃楼。师:亭台楼阁慢慢的出现在空中,哇!好奇怪呀!怎么仙人下凡把房子也带下来了,其实,当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那只不过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罢了。生:彩虹。师:雨过天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书的好处读一本好书读后感(4篇)
- 企业沟通反馈表模板
- 企业风险管理与评估框架
- 人才招聘选拔流程手册
- 销售团队客户管理流程及跟进工具
- 濒危木材保护替代承诺书3篇范文
- 单位合同延续保证承诺书7篇范文
- 产品设计与开发标准工具箱
- 大疆无人机电力巡检行业解决方案(公开版本)
- 2025济南市商品房买卖合同样本
- GB/T 31000-201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
- GB/T 13664-2006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 GA/T 1476-2018法庭科学远程主机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 金融大数据风险管控方案
- 五大手册-MSA测量系统分析课件
- 小学反邪教工作方案及材料
- 压疮的治疗精讲33张课件
- 电厂钢结构防腐油漆施工方案(技术规范)
- 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1
- 卖油翁优质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供应商审核表-供应商评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