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 文竞赛(3).doc_第1页
文言 文竞赛(3).doc_第2页
文言 文竞赛(3).doc_第3页
文言 文竞赛(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高二文言文竞赛卷本试卷共5页(试卷4页,答题卷1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本大题5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4题,每小题3分。)(共16分)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贳(sh):赊买。 貣(t):向人求物。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惟平独吊 吊:忧虑B非被矢石之难 被:蒙受C君自谢民 谢:谢别D吾故系相国 故:故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民所上书皆以与何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B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 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C后何为民请曰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D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乃下何廷尉,械系之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吕后用何计诛信 让封辞赏 悉以家私财佐军上至,何谒 后何为民请 跣入谢A B C D4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5断句(4分)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4分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二、本大题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小题。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咸平二年冬,契丹扰边,延昭时在遂城。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长围数日。契丹每督战,众心危惧,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会大寒,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铠仗甚众。以功拜莫州刺史。时真宗驻大名,傅潜握重兵顿中山。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潜不许。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厚赐遣还。是冬,契丹南侵,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山西,伏发,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进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并命。帝谓宰相曰:“嗣及延昭,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五年,契丹侵保州,延昭与嗣提兵援之,未成列,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治其罪。帝曰:“嗣辈素以勇闻,将收其后效。”即宥之。六年夏,契丹复侵望都,继宣逗遛不进,坐削秩,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景德二年,追叙守御之劳,进本州防御使,俄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屯所九年,延昭不达吏事,军中牒诉,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帝知之,斥正还营而戒延昭焉。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节选自宋史)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城小无备,长围数日 备:防备 B、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 惮:害怕C、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 益:增加D、与保州杨嗣并命 并:一同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故人乐为用 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 B、嗣及延昭,以忠勇自效 嗣辈素以勇闻,将收其后效C、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 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D、延昭与嗣提兵援之 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8、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战朔州城下 / 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B、每征行,必以从 / 帝嗟悼之C、为契丹所袭 / 以功拜莫州刺史D、延昭本名延朗/ 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咸平二年冬,时任莫州刺史的杨延昭带领遂城百姓抵抗契丹人的入侵,并用计击退了契丹军队。B、杨延昭与杨嗣领兵增援保州,被契丹军队袭击,伤亡惨重,两人被召回朝廷治罪。C、杨延昭不擅长治理军中的诉状,但忠勇善战,为此,皇帝把他调任为高阳关副都部署。D、杨延昭守卫边境二十多年,舍家为国,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军民的爱戴。10、断句和翻译。(10分)用“”给下列文言句子断句。(4分)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3分)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3分)三、本大题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秦士录宋濂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不敢再有问。弼被发跳叫曰:“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王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暨弼至,众槊进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本文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贱:鄙视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速:邀请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负:享有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游:交往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分)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此何可哉!君等休矣命也,亦时也。尚何言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13下列省略句括弧中所补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分) 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弼)折仆地 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王)通徒欲驰骋文墨,(两书生)儿抚一世豪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弼)立勋万里外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分)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邓弼博通经传,让两儒生非常羞愧,自此他俩再也不敢拿书吟诵。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建议德王要居安思危,礼贤下士,并指出,若能这样做,就能安抚边夷,天下皆为王土。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15断句翻译(10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分)弼 死 未 二 十 年 天 下 大 乱 中 原 数 千 里 人 影 殆 绝 玄 鸟 来 降 失 家 竞 栖 林 木 间 使 弼 在 必 当 有 以 自 见 惜 哉 弼 鬼 不 灵 则 已 若 有 灵 吾 知 其 怒 发 上 冲 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分)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四、本大题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日完。(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注】好畴:地名。辇毂:称代天子。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厌天子所欲 厌:讨厌B今衢不他虞 虞:担忧C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输:缴纳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 欲以客往赴秦军B乃使孟容见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当为陛下抑豪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1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A、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B、今衢不他虞,C、乃使孟容见纳。D、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征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C许孟容认为户部的银两本来就是准备着平常和危急时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代替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D许孟容认为汉代有了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过失,狂贼竟敢这样胡作非为。希望禀告天子,起用裴中丞辅政,掌控兵权,就能够捉到贼人。20断句和翻译 (10分)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3分)(2)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3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1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二,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刚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粜,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2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2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3分)(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3分)2010-2011学年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