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课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课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课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课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为探究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效果,研究人员在培养基上打出直径为3 mm的孔,在孔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该新型抗生素,并在培养基上接种某细菌,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以在孔的周围观察到一圈的清晰区,测量清晰区的直径(如图所示)。改变孔中的抗生素浓度和接种的细菌种类重复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回答:(1)该实验中将细菌接种于培养基上的方法是_,常用的接种工具是_。(2)培养基上的清晰区形成的原因是_。(3)要用该新型抗生素控制大肠杆菌感染,该新型抗生素的最适浓度为_ g/mL。在控制白色葡萄球菌方面,该新型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的最低浓度在_g/mL左右。(4)某人感染枯草芽孢杆菌而患病。欲使用25 g/mL该新型抗生素治疗。该做法合理吗?_。理由是_(答出一点即可)。【解析】(1)该实验要使细菌均匀接种到培养基表面,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2)由于孔内加入了该新型抗生素,就会在孔周围形成无菌的抑菌圈。(3)由题表可知,对大肠杆菌来说,该新型抗生素的最适浓度为15 g/mL。对白色葡萄球菌来说,7.5 g/mL的该新型抗生素才出现抑菌圈,因此在控制白色葡萄球菌方面,该新型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的最低浓度在7.5 g/mL左右。(4)题表中没有数据显示25 g/mL该新型抗生素的效果,不能确定25 g/mL该新型抗生素的效用比20 g/mL时高。而且高浓度的抗生素可能有严重的副作用,滥用抗生素也可能会加速细菌产生抗生素抗性。答案:(1)涂布平板法涂布器(2)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形成无菌的抑菌圈(3)157.5(4)不合理没有证据显示25 g/mL该新型抗生素的效果比20 g/mL该新型抗生素高;高浓度的抗生素可能有严重的副作用;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加速细菌产生抗生素抗性(答出一点即可)预测点2.微生物的选择培养2.硝化细菌是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统称。亚硝化细菌可以把氨转换成亚硝酸盐,硝化细菌接着把亚硝酸盐转变成硝酸盐。某生物兴趣小组要从土壤中分离硝化细菌,查阅资料获得如图所示硝化细菌的培养基配方,分析回答:亚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硝化细菌培养基配方(NH4)2SO40.5 gNaCl0.3 gFeSO40.03 gNaH2PO41 gMgSO40.03 gCaCl27.5 g蒸馏水1 000 mLpH7.5琼脂50 gNaNO21 gMgSO40.03 gMnSO40.01 gK2HPO40.75 gNa2CO31 gNaH2PO40.25 g蒸馏水1 000 mLpH7.5琼脂50 g(1)硝化细菌是_生物,判断依据是_。(2)从培养基成分的角度分析,二者共同特征是_,原因是_。(3)土壤中的N、N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使用尿素后,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以有效提高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原因是_。(4)从功能上分析,硝化细菌培养基为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特点是_。【解析】(1)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只有拟核,判断依据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3)植物细胞膜上存在两种离子的载体,同时吸收两种离子比只吸收一种离子效率高。(4)硝化细菌培养基中只含有含氮无机盐一种氮源,因此是一种选择培养基。答案:(1)原核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主要成分均为无机盐硝化细菌为自养生物,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3)尿素被尿素分解菌分解产生NH3,硝化细菌将部分NH3转变为N,植物以N、N的形式吸收利用氮素,可以充分利用细胞膜上的离子载体(4)选择以含氮无机盐作为唯一氮源预测点3.微生物的计数3.果醋发酵菌种为醋酸菌,测定发酵液中醋酸菌的数目有利于控制发酵进程。下表是四个生物兴趣小组测定醋酸菌数目的统计结果,分析回答:组别平板个数菌落数一1240二3230、250、240三3210、520、250四4280、31、270、290(1)四个小组中,最合理的是第_组,理由是_。(2)分析第三组统计的结果,可能出现的原因有:_(答出两条即可)。若进一步分析原因,可以通过观察_作出判断。(3)分析第四组统计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_ _。【解析】(1)微生物计数时,一定要涂布至少三个平板作为重复组,且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均为30300个。(2)第三组统计的结果中,有一个平板上的菌落数过多,可能的原因有:培养基被杂菌污染、涂布用菌液稀释倍数错误、接种过程被杂菌污染。若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可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作出判断,若菌落一致,则可能是菌落稀释倍数错误,若出现多种菌落,则可能被杂菌污染。(3)第四组统计的结果中,有一个平板上的菌落数过少,可能的原因有:涂布用菌液稀释倍数错误、涂布平板时涂布器温度过高,杀死菌种。答案:(1)二在微生物计数时,一定要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