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电影桃姐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摘要: 音乐是电影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音乐中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和声的强弱等都能直接地作用于观众的内心。虽然音乐不能具象的表达电影中人物的外在特征,但是正是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决定了音乐能够让观众脱离画面,在内心塑造出属于他们自我感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文章以电影桃姐为例,以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从人物内心变化以及人物性格特征探讨电影音乐在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一、前言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适合表达人物情感和内心细微情绪变化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对艺术形式的见解提到:“美与美术的特点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制动而又有条理的生命情调。一切艺术都是趋向于音乐状态。”1(p226)足以说明音乐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先天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在电影中也不再是纯粹的辅助作用,它除了可以达到音画同步为电影塑造画面和气氛外,同样可以深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下面就以电影桃姐为例,分析音乐是如何塑造片中人物形象的。 二、桃姐的音乐 桃姐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刘德华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叶德娴饰)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相比于当下商业大片中音乐的气势辉煌,繁复绚烂。桃姐的音乐显得简单平实,返朴归真。正如鲍照比较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谓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铺锦列绣,亦雕缋(hui)满眼。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见钟嵘诗品、南史?颜延之传)2(p34)的确桃姐的音乐就像出水芙蓉般清新脱俗,在时下众多商业大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项殊荣。笔者认为,桃姐的音乐不仅成功的塑造了两位标志性的人物形象,从音乐中还可以看到导演丰富的美学思想。荀子在乐论里面的有句话,他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2(p89)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 ,“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正是有了“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因此在桃姐音乐构思中,作者向观众传达了自己对世界观和艺术观的独到见解,通过旋律的虚实变化来塑造两位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人物性格特征。 1.音乐的“虚”桃姐的内心变化 音乐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把客观的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天慵庵随笔)2(p43)这就是说,音乐家创作的音乐旋律虽取之于生活,但旋律除了反映生活以外,更勾画出一种抽象的美,给人带来一种虚化了的不确定感。 在影片中,桃姐刚住进老人院的第一个晚上,半夜起来方便时候,目睹很多晚上睡不着的老人,有的吵闹着要回家,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打太极拳。这时候音乐随桃姐迷茫的眼神响起,旋律由钢琴的分解和弦起步,由慢到快,听起来如流水般在耳边晃过,给观众一种若有若无的味道,随后加入弦乐、管乐忽强忽弱的变化,更是表现出一种虚无的听觉效果,旋律时而近时而远,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以此来营造出那种虚化的不确定感。以此来表现桃姐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导致身心不安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当桃姐在老人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结实了新朋友,心态有了变化,逐渐发觉老人院的生活并没有当初让自己不安和担忧了,她开始积极接受康复治疗, 一切看似走向美好,但生活却又总是变化无常,有天桃姐得知老人院的朋友梅姑突然离去的消息。同样的音乐此时再次响起,飘忽不定的旋律再次反应出桃姐的内心变化,心情由好变坏在到后来因为小事和罗杰发脾气。抽象的旋律都在潜移默化的告诉观众,老年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音乐的“虚”恰到好处的用在桃姐每次内心变化的时刻,看似毫不起眼,却能准确的反映出主人公内心深处最细微的变化。美国已故着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曾说;“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他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3(P275)正是这种无意识的支持,展现了音乐在塑造人物内心方面“虚”的妙用。 2.音乐的“实”罗杰的性格特征 中国历史上一直贯穿着两种美的理想,一种为错彩镂金,另一种如出水芙蓉。前面提到桃姐的音乐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体现的就是后者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人格,而不是追求华丽的外表。历史上诗人陶潜、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等人的作品也都体现出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而桃姐中的音乐正是继承了这种美学思想。以自然、真实为创作基础,成功塑造了罗杰这一人物形象。 例如影片开始,导演利用倒叙的方式引出故事,画面上是罗杰将要远行,音乐用了一段简单的旋律为背景,细心听后发觉没有复杂的和弦,也没有过多的乐器,旋律悦耳动听,引人深思。作曲家用钢琴的独奏勾勒出罗杰对桃姐一生的思念。这段朴实的旋律同样说明了罗杰善良真实的性格特征,桃姐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留给罗杰的却是一大笔的精神财富,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宋代苏东坡用奔流的泉水来比喻诗文,它要求诗文的境界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说的就是这种由繁到简的艺术塑造过程。 还有在影片中桃姐身体稍微转好的那一段,她和罗杰在家中翻出来一些小时候的照片,两个人说笑着谈论这当年的故事,桃姐看着照片充满回忆,罗杰看着桃姐同样心存感激。此时还是与上一段同样的音乐响起,熟悉的钢琴声,简单的旋律,又一次诠释了罗杰真实的个性,心存感恩,简单生活.音乐将罗杰性格中的真与善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虽平淡,却不枯淡,中国人有把“玉”比作美得理想。玉的美,即是绚烂夺目归于平淡。可以说这里音乐体现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平淡中的绚烂,达到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 3、虚实结合构建人物形象 正是由于桃姐的“虚”加之罗杰的“实”,音乐成功的塑造了桃姐这部电影的两位主要人物形象。宋人范曦文对床夜语说:“不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2(p41)说的就是对艺术表现中虚实结合的正确运用,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人物就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生命力,深刻的意味。桃姐的音乐正是通过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以表现出人物内在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清人笪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出”。说的就是虚实结合对艺术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的逼真,这是音乐所启示的真,是无可描绘的精神体现,虚实结合成功的将人物形象中的“真”与“美”融为一体。 三.结语 电影音乐是电影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音乐中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和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房地产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宠物猫买卖合同范本
- 工地水管出租合同范本
- 景区摊位出租合同范本
- 塔吊机司机合同范本
- 电脑升级合同范本格式
- 生产顾问聘用合同范本
- 全季酒店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土地转让合同模板
- 临沂代课教师合同范本
- GA 1804-202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监理日志(监理表格)
- HDI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 GB/T 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 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染色打样的步骤
- FZ/T 07014-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酯涤纶
- 新型敷料的特性及选择
- 江苏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