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集锦.doc_第1页
古诗集锦.doc_第2页
古诗集锦.doc_第3页
古诗集锦.doc_第4页
古诗集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蝶恋花春景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满江红写怀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满江红 文征明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圻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满江红拂拭残碑,勅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征明推敲起来,还是觉得文大人的诗更深刻些。 右题宋思陵与岳武穆手敕墨本 嘉靖九年十月二日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临江仙杨慎【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沁园春雪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 虞美人听雨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卜算子 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没有对目标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凤栖梧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青玉案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互文见义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将军白发征夫泪。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以乐景写哀情在诗词创作中常,描写本应让人欢乐的景物来表达悲伤的情感。乐景写哀情即用衬托的手法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清代的大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第四条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其哀乐。”这首诗(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陈与义清明),学生为什么会理解成是用衬托的手法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呢?学生抓住了“病夫”这一表达哀情的词语,将“百媚”的“杨柳微风”之乐景与之联系起来了,于是顺理成章的得出了“诗人用衬托的手法来表达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的结论。那么,在这首诗中,为什么不能如此将此景与此情联系起来?为什么不能理解成衬托手法呢?衬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依此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衬托中事物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为了表现主要事物,用次要事物来陪衬或对照;在古典诗歌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诗人往往借助于一些景物(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是主要事物,景象(意象)是次要事物。比如,杜甫有这样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以碧江、白鸟、青山、艳花等意象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一句“今春看又过”使人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而将诗歌的情感引向了“何日是归年”的漂泊异乡的思念家乡的伤感。景虽是美景,情却是伤感。这份伤感源于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到了家乡。在景与情的关系上,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用美好之景衬托伤感之情。再比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在诗歌中,诗人起笔抒“恨”,即亡国之痛,然后描写“旧时游上苑”的繁华盛况:车水马龙,花月春风。诗人的“恨”全在这“繁华盛况”之中,情与景的连接点就是“昨夜梦魂中”一句。在这里,“旧时游上苑”的景致描绘的越美,越能够表达出诗人梦醒之后被囚的亡国之痛。从景与情的关系上讲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以繁华盛况反衬亡国之痛。具体怎么做?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倾向。在这一过程中遵循“四看”原则,即看题目看作者看正文看注释,这样容易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忧愁,是欢乐,是悲愤,还是激昂。题目往往是诗歌的题眼,通过题目能让读者明白诗歌所包含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内容等,进而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作者往往能够提供语言特点,写作风格;正文是最重要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从中充分的表现出来;有些诗歌后面有小注,它往往提供诗歌的背景,不可忽视,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 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感受诗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如果景物的色彩是明朗的如红、绿、青、翠、嫩、白、明亮等等,或者景物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如清风、明月、红花、绿叶、鸟鱼虫等等,再或者表示季节天气时间的词,如春天、夏天、晴天、清晨,晌午等等一切让我们觉得心情舒畅的景色,那么我们则一般认为这样的景物是乐景。 感情基调把握住了,景物的色调清楚了,那么分析诗人所用的这种表达技巧,往往就比较容易了。例如下面一首诗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解读:通过作者及正文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之诗,感情基调应是哀婉伤感的。作者是怎样表达出伤感的情绪呢?诗的前两句是写景,这些景有江山花鸟,并且分别敷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但是抒发的是哀婉思乡之情,这就可以认为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不起游玩兴致,反而更勾起漂泊的感伤。又如 骆谷晚望 韩琮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注】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解读:通过题目正文及小注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作者失官之后的傍晚,心情应该是失落悲愤的,诗人登上骆谷,晚霞似锦,远岭近峦,浓妆淡抹,眼前出现一副锦山秀水的美丽画面。但诗中“去国还家”使作者“断肠”透露出诗人失官还乡的愁怀。这就出现了情和景相反的情况,所以应考虑到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练习一 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1.分析“青”字在诗中的妙处。“青”字使全句飞动起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这一盎然春意,多靠“青”字给人们带来信息。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试着分析。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绮霞在晚日金光的照耀下更显五彩斑斓,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画眉的翠黛,河畔青草,生机盎然,但诗人望到这样的美景,联想到家乡、故人,不免引发怀旧之情,更能表达出惆怅之情。 练习二 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此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1.首句在写景上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种景物描写有力的烘托了朋友与诗人分别时的悲凉心情。首句看上写乐景,实际上写醉别的哀情。2.分析“忆”的妙处。以“忆”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通过联想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深化了主题。相关知识延伸:乐景写哀情。实际上,乐景写哀情说的是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大致有四种:一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即乐景写哀情;二是用美好之景表现欣喜之情,即乐景写乐情;三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昂扬、欣喜之情,即哀景写乐情;四是用衰败之景表现愁苦之情,即哀景写哀情。其实,以景写情,在表现手法上称之为衬托,它有正衬和反衬之分。以上四种景与情的关系加上衬托的表现手法就可以表述为:以乐景反衬哀情,以乐景正衬乐情,以哀景反衬乐情,以哀景正衬哀情。毛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眀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刘勰文心雕龙: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清朝诗评家吴乔围炉诗话:又问:“诗与文之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哲理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用典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南朝后主玉树后庭花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刻石勒功亲射虎,看孙郎。孙权乘马射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汉文帝赦免魏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借楚辞句借喻西北敌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瑜借东风 曹操铜雀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运用神话传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西晋向秀思旧赋 晋人王智烂柯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燕昭王黄金台招揽贤士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尚垂钓遇姬昌成周朝开国功臣 商朝伊尹梦后遇成汤成贤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宗悫年少志向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晋王恺与王济指牛做注杀牛作炙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声音悲切,帝禁不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刘备骑马脱险 曹景宗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战事 勒石燕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化用杜甫诗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年少孙权统率军队割据一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借用三国志曹操煮酒论英雄生子当如孙仲谋。借用三国志曹操话称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庄子逍遥游大鹏形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诗歌分类忧国伤时咏史怀古借景抒情思乡怀人边塞征战送别抒怀山水田园爱情诗歌即事抒怀诗歌意象月酒风、霜羌笛夕阳浮云征蓬、飞蓬落花、残花菊花浮萍梧桐草木鸿雁杨花、子规沉舟、病树流水日、春诗歌画面描绘场面描写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景物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烟笼寒水月笼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歌炼字动词:争、啄、恐、钟、割、卷、破、溅、涌、笼、压、聚、怒、锁、形容词:乱、浅、直、圆、副词:犹、空、翻、独、名词:秋、数量词:几处表颜色的词:黑、金贬词褒用:乱领字:望岳望长城内外 惜秦皇汉武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塞下秋来风景异 老夫聊发少年狂诗歌表现手法抒情手法借景/物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叙事抒情、借典抒情、借古讽今直接抒情、三借(借物、借人、借事)一交(情景交融)描写方法常见手法:衬托、对比、烘托、虚(想象、夸张)实相生、动静结合、白描、渲染/铺排、细节描写角度:正侧结合(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景物描写: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方位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平视、仰视、俯视、上、下、左、右、远、近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互文、用典、借代、双关、反复、顶针、设问写作手法联想与想象、以小见大、赋、比、兴、象征、用典、抑扬、点面结合、含蓄、列锦、曲笔(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三对 五结合(动静、虚实、抑扬、点面、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