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doc_第1页
创造性思维.doc_第2页
创造性思维.doc_第3页
创造性思维.doc_第4页
创造性思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引言: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的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而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07分钟。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为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牺牲了孩子的创造力。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列倒数第五。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小时候,我们都被大人们用各类“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启发过心智和创造力,但现在,当我们都已成为家长,却没有胆量把这份“聪明才智”薪火相传给下一代,因为它不为现行的教育制度所包容。社会现实给我们的孩子施加了某种不正常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孩子们被修剪得失去了个性,家长们也失去了判断力,开始颠倒是非。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就像旧时代女人的小脚,裹它,家长心痛;不裹它,家长失职。于是,过去的父母为了让女儿嫁个好婆家而狠心地束缚她的某一部分肉体,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适应现行的考试制度而同样狠心的束缚他们的创造力。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泛指在学习、认识和工作实践中富有新意的思维。 狭义的创造性思维,专指发明创造、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概括地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进行的思维过程。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何谓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指能够提供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物的活动。创造性活动表现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人类智慧的凸现。创造性思维的标志是取得创造性思维成果。l 科学研究中的新理论、新概念的提出 (圆周率的发现)l 新机器、新产品的发明 (蒸汽机的发明)l 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 (红楼梦蒙娜丽沙的问世)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统一, 又是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统一。 例如,自然科学家提出新假设时,开始运用发散式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然后运用聚合式思维归纳成假设。两者有机的交织在一起。 形象思维对创造性思维来说非常重要。(麦克林托克与玉米的关系:染色体中遗传基因内的“转座因子”),但形象思维还得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加以验证和确认。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的,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即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 (一)准备期 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肖川在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中写到: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如果对某一项活动有着较为持久的投入和倾注,对一切只是浅表性的接触,那么,心灵的疆域也就难以拓展,也难以生发出良好的责任意识。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你投入和倾注,机遇是对有准备的人而言的。 创造者在创造活动之前所做的工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形成概念贮存经验为创造活动准备 爱因斯坦相对论撰写只花了五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了七年之久。 准备期是提出创造、创作发明对象的阶段。这一阶段既有逻辑思维的分析和推理,也有形象思维的联想,还有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参与。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明确创造目的;掌握丰富的经验;收集广泛的信息和掌握必要的技能。“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其绝好的写照。 (二)酝酿期 这一阶段指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难以产生有价值的想法,然后等待有价值的想法自然酝酿成熟,产生出来。创作者须付出百倍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精心构思、大胆想象、顽强探索。 西尔维拉(1971)的项链问题实验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三组被试皆只有30 分钟解决项链问题的时间,但后两组分别插入半个小时、4个小时结果三组被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分别为55%、64%和85%,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促进新思路的产生。 欧阳修(北宋):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外出骑马旅游、上床睡觉和上厕所等酝酿条件下的新思想) 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但也有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作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这一阶段的写照。 (三)豁朗期 豁朗期亦称灵感阶段。个体经过充分的酝酿之后,由于思维者对问题的考虑是多方面的、周密的甚至是较长时间的思维活动,问题突然得到解决。它是创造性思维最富有智慧的高潮阶段。 美国的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 我摆脱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切思绪,快步走上街头,突然,在街上的一个地方,我还能指出这个地方,一个想法仿佛从天而降,来到脑中,其清晰明确犹如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喊叫。(贝弗里奇,1931科学研究的艺术) “豁朗”的经典的例子是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解决测定王冠含金重量的问题。据记载,国王购置了一顶设计复杂、装饰华丽的王冠,他想知道王冠是否是纯金。阿基米德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反复思考,但一直不得其解。一天,他在洗澡时发现,他的腿所排出的水量等于排出水的体积,他立即联想到,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它将会置换出同样体积的水,由此即可以确定王冠是不是纯金。阿基米德就是在灵感突然闪现的一瞬间解决了这个问题。 灵感产生的条件:l 研究者必须有广阔的科学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l 艰苦的劳动和执拗的探索l 坚持开放式思维,不放过任何随机信息的触发l 使全身放松,思维处于空无状态l 乐观镇定的情绪l 把握灵感出现的良机 法国杰出的雕塑家罗丹在他写的回忆录里描述了他的不朽作品流浪的犹太人的诞生过程: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写完一章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画成的,或者为什么要去画他。这就是说,罗丹是在无意之中,信手画下了这幅传世之作。这种无意识的信手行为是他不自觉地运用了灵感思维,在灵感思维的驱动下完成的。 以下几种方法在激发、捕捉灵感,完成创造性行为的过程中值得重视:l 诱因与联想实现意外客观信息与目标问题的闪现与融合l 发现与独创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迷信权威的心理l 独奏与共振形成思维碰撞的“微型循环”l 养气与虚静保持平和的创造心境豁朗期可表述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经过艰苦思索和顽强探索后,灵感终于出现。这一阶段,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起着主导作用,但也不能脱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四)验证期 一个理论的创建,一部文艺作品的完成,往往不是一下取得完满成功的,而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通过多次的论证和反复的修改。灵感所获得的观念尚须通过验证期加以检验。在此阶段,逻辑思维和各种非逻辑思维交融在一起。可谓“苦尽甘来,光彩夺目降人间。”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一) 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 (二) 以发散式思维为主,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相结合是其基本图式1 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2 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3 发散性思维的衡量标准 (三) 以直觉思维为主,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相结合卢瑟福(英)物理学家:凭借直觉预见原子核的存在,提出原子行星结构模型理论;罗巴切夫斯基(俄)数学家:在一个平面上,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两条不同的平行线,由这一直觉而建立了罗氏几何。 (四)创造想象的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创造性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文艺作品中新形象的创造,科学研究中新假设的提出,新机器的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想象。l 郑板桥咏竹诗充满了大胆奇特的想象,风竹图中写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惟看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l 列宁:“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没有它甚至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五)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l 普希金: 我写诗,我忘记了世界。l 牛顿: 把怀表当鸡蛋放在锅里煮。l 爱因斯坦: 创立的狭义相对论经过了“十年的沉思”。 (六)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 所谓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灵感的产生阶段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笛卡儿(法):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发明的解析几何就是在睡梦中获得的。笛卡儿曾学过建筑,受到过空间美的熏陶;当过法院里法庭的陪审员,练就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曾目睹过炼金术的象征物蛇状的链条。自身的经历和实践对其科学研究产生深深的启发。库凯尔(比):著名的化学家。对碳氧化合物“笨”的分子结构研究也是在睡梦中获得的。下面一段是关于灵感出现的描述:“起始,库凯尔经过长时间思考这一问题无结果,停止了思考。面对火炉打瞌睡,梦中看到很多原子排成很多圆圈在他面前不停的跳动,其中一个圆圈象一道闪电,突然飞到他的眼前,把库凯尔从梦中惊醒,这些跳动的碳原子圆圈使他受到启发,发现了笨的分子构成。”四、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培养(一)创造者的个性特征l 甘冒风险 有胆量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受习惯思维的束缚l 求知欲旺盛 对于探究未知事物有特殊的兴趣,大有欲罢不能的倾向l 独立性强 认知风格独立自主、审慎思考、不轻易接受现成的理论l 有幽默感 幽默感反映了一种内在的自由,其基础则是自信和自尊l 坚忍不拔 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是创造者的共同特点当然,创造者 的个性特征不限于上述这些方面,但应该承认上述几点是十分重要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创造的个性特征就已经表现。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列举了富有创造性的学生的十个特征:l 作文想象力丰富;l 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l 心智活动积极;l 触类旁通;l 干事情热心,坚忍不拔;l 以新奇的方式提出卓越的见识;l 独立性高,富有主见;l 自信、有理想、有抱负;l 兴趣广泛而专一;l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学校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l 问题意识的泯灭;l 标准化的答案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坐井观天的事例;l 现行的教育体制。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夸美纽斯) 2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l 学校教育多几把评价的尺子l 鼓励学生在问题回答中的创造性答案(坐井观天、温度计的故事)l 托兰斯曾就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创造性思维向教师提出五点建议:(1) 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2) 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3) 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4) 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5) 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