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设计看显卡选购.doc_第1页
从技术、设计看显卡选购.doc_第2页
从技术、设计看显卡选购.doc_第3页
从技术、设计看显卡选购.doc_第4页
从技术、设计看显卡选购.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谈显卡言必称SM3.0(ShaderModel3.0)。SM是一种混合着色技术,包含顶点着色和像素着色,主要用于游戏物体建模、表面渲染等关键步骤。SM3.0是SM的最新版本,基于DX90c,主要出发点是在进一步提升游戏画质的前提下确保游戏速度不过分降低,目前已被主流3D游戏开发厂家广为采用。从目前来看,SM3.0所展示的游戏画面较上一代SM20在某些方面的确有一定优势(如一些需复杂光照自9场景下),但并未有质的突飞猛进,更多改进体现于出色的细节表现。对很多并不需要精美3D画面、只追求游戏速度和爽快感的用户来说,这种变化基本无用。此外,尽管SM3m已成为显卡厂家推崇的主流,但基于SM3.0的游戏完全普及尚待时日。除了SM3.0以外,ATI的HDR+AA技术也被屡屡提及。HDR是SM3.0中的一项功能,即模仿人眼的感觉来变换游戏的光照效果,这种特效与AA(全屏抗锯齿技术)搭配更有效。ATI的X1000系列显卡可支持HDR+AA同时执行。不过很多习惯了传统光线效果的用户并不一定适应HDR效果(尤其是强光效果,在第人称游戏中的暂时胜“失明”往往是“致命”的),而且HDR和AA同时运行对显卡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即便是中高端显卡运行也比较吃力,因此HDR+AA技术的局限性仍不小。笔者的观点是,显卡对特效支持的重要性并非第一位,用户对特效的接受程度也因人而异。而且显卡支持特效也应和显卡本身的实际性能挂钩,避免出现早期“用支持DX9的FX5200来玩转DX9游戏”的情况。毕竟游戏可玩性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游戏玩得不够“爽”,再好的画面和再多的特效也只是过眼烟云。显存位宽及频率成为影响显卡性能的重要因素,根据显存编号了解显存频率、位宽及容曼_是高手的基本功二、显存让人困惑,容量、位宽和频率应该如何取舍?一直以来,显存便是显卡选购的一个重要问题。准都知道,大容量、高位宽和高频率的显存是首选,但实际产品往往不是完美的,该如何取合呢?1:位宽尽管早期曾有过“显存位宽由128bit降为64bit属缩水”的明确结论,然而当前中端显卡的128bit和256bit显存位宽之争早已不再是“缩水之论”,而是不同“出身”显示核心的取合。X800GT0、6800GS等蜕化于高端产品的显示核心搭配256bit显存,而其它“正宗”中端显示核心则是清一色的128bit显存。由于显存带宽=显存频率显存位宽8,通过实际产品规格对比就可知道,X800GT0、6800GS等虽然搭配的显存速度较低,但由于256bit的优势,其显存带宽却比普通中端显卡更高。不过高带宽往往对应的是高分辨率和大场景游戏优势,在常规分辨率下高带宽往往无法充分利刚成为摆设。因此,对中端显卡来说,128bit的高速显存目前已经够用而且表现出色。2:容量常常在市场上听到商家对消费者吹嘘256MB已成显卡标配,是这样吗?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失偏颇。52硬件论坛上就讲到256MB显存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目前很多3D游戏越来越注重大场景、多重材质,显存需保存的数据越来越多,显存过小将频繁调用其它存储器(如内存、磁盘等),导致效率下降。另一方面,高分辨率的高清视频以及微软未来的WindowsVista操作系统也对显存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目前来看,128MB显存仍有相当实力,尤其是搭配高速GDDR3显存、显示核心性能较强的显卡,利用高速显存可弥补容量较小的劣势。同时也应看到,部分具有256MB显存的显卡其显存速度较慢,造成带宽和效率较低,更有甚者部分显卡即使具备256MB显存,但本身性能仍无法胜任高分辨率下的游戏,大容量显存成了摆设。3:频率显存速度对显卡带宽的提升不言而喻,目前中端显卡中除了某些产品外,基本都采用GDDR2或GDDR3,其中GDDR3的频率提升潜力更大。因此,在同价位同类型显卡中,频率更高的GDDR3显存无疑是首选。由于成本限制,一块显卡的显存往往不能满足容量、位宽和频率同时“三高”,需有所取合。总的来说,对中端显卡中处理能力较强的显示核心,应重点考虑显存位宽高、显存容量大的产品,这样对大型高画质游戏、高分辨率视频播放大有裨益。而定位较低的显示核心,往往在实际选择时遇到同价位的两种设计:一种使用128MB的高速显存,一种是256MB低速显存(两种位宽相同),此时应首选前者,高速显存能大大弥补容量的不足,在低分辨率和普通应用中占有明显优势。三、公版和非公版?显卡设计和做工对性能的影响目前显卡的公版和非公版之争越演越烈,孰好孰坏一直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抛开显卡的具体设计来单纯谈公版与非公版的好坏没有任何意义,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版设计的高端显卡通常采用核心,显存一体化散热器1:散热设计在定位较高的显卡中,对公版和非公版的散热设计基本都不遗余力,铜鳍片+滚珠大风扇的设计再配合热管,足以保证散热无忧。而在定位较低的显卡中,非公版显卡的散热系统比较多样化,较好的是采用热管+散热片+小型风扇设计以及采用超频三等品牌的压固工艺散热器,这两种散热设计较均衡地考虑了噪音和散热的平衡,使用寿命也较长。这点在52上有查关评测,相比之下,这一档次显卡的公版设计比较单一,通常与大部分非公版显卡一样,采用普通散热片+滚珠或含油风扇设计,噪音相对较大。2:显卡供电设计在低端7300GS显卡上常常看到这种普通散热设计相对而言,在NVIDIA6600(;T、ATIX1600Pm、X800GTO等显卡上,公版的供电设计相对于非公版更可靠,其贴片元件较多,电容多为名牌(如三洋)聚合物电容,显示核心、显存等采用两相或三相供电设计。而非公版则多采用红宝石电解电容和直立式电感,用料较节省,PCB看上去比较“干净”,体现了“够用就好”的原则。不过在7600GS、6800GS等显卡中,有的非公版设计比较下工夫,较公版有过之而无不及。3CB、低通滤波电路设计一般来说,超频版显卡PCB层数要求较高,应在6层及以上,但部分非公版显卡仍采用4层PCB设计,对显卡稳定性不利。与2D品质密切相关的低通滤波电路方面,非公版显卡设计通常较差,元件省略较多。综上所述,选购显卡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拘泥于公版和非公版的名号。非公版的设计有的是为了产品普及,有的则是为了超频玩家,设计出发点不同,产品自然也不一样。而公版设计往往比较保守和严谨,但细想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四:寿命和兼容性,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中高端公版显卡上,电容及电感线圈都保持了较高的用料水准从Radeon9550时代开始,“超频版”中端显卡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X1600、7600GS、7300GT等基于0.09微米制程的显示核心,本身不错的超频能力再配合高频GDDR3显存更是如鱼得水,因此不少产品都做成了超频版,其频率甚至强过X1600XT和7600GT。不过超频的隐患也不容小觑,尤其是部分厂家为提高显卡的稳定性,提高了显示核心的电压,进一步加深了隐患,如目前不少超频版7600GS的核心电压提高至7600GT的13V,甚至更高。不少超频版7600GS、X1600Pro的核心温度往往达到了80以上甚至接近100(可利用EVEREST的传感器功能查看),长期工作后的稳定性实在令人担心。所以用户应对超频版显卡有清醒的认识。多数非公版设计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为节约成本多采用电解电容。显卡的硬件兼容性问题原本已不太被人提及,不过X1000系列显卡和某些主板(基于NVIDIAnForce4系列芯片组的主板)的兼容问题引起了很多用户的注意,其主要表现在于开机花屏以及驱动无法正常安装、游戏花屏等。ATI官方宣称原因是某些主板提供给PCIE总线的信号不够纯洁,一些主板厂商已推出新。BIOS加以解决,ATI也推出了驱动软件解决方案。五、对高清解码的硬件支持高清视频播放已成为玩家的另一应用乐趣,一款显卡是否支持高清视频的硬件解码(H264及WMV9视频解码)便成为这类玩家首先考虑的因素。从ATIX1000系列显卡开始,它们均支持ATIAVIVO技术,可通过VPU对H264编码视频进行硬件解码,从而有效降低CPU占用率,提高播放流畅度。NV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