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doc_第1页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doc_第2页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陵春教学目标:1、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2、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会运用诵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3、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2、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这节课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二、感情吟诵1、自由读两遍。2、指名读。(正音,标注)3、感情读,齐读。(语气、语速、感情)三、品味语言,揣摩词人心理1、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2、那么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人非”(丈夫去世)3、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幸福美满,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同道合、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4、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5、 想起曾相亲强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有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风住尘香花已尽,这是屋外的景色,武陵春暮春的景色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1)我们想象一下,词人看到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是一片什么样的景象?(狂风已经过去了,树叶仍在颤抖,昨日灿烂的春花已被大风打的七零八落,满地落英缤纷,扬起的尘土里漂浮着画的芬芳。春光一扫而空,尤为不堪)(2)在未尽未散之时,芬芳满眼,花艳惊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以写,词人为什么却选择大风过后的满目狼藉来写?板书:触景生愁 6、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上阙,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齐读上阙7、看下阙,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闻说、也拟、只恐闻说什么意思?听说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可以去赏春,去散心心动了么?心动了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请女生读前两句,最后一句齐读、8、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 板书:比喻摹愁我们再读下阙,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齐读 9、背诵全词。四、探究作品深层意蕴(知人论世) 怎一个愁字了得?想一想,这一艘舴艋舟上要承载那些愁?带给大家一份资料: 背景资料 北宋“靖康之变”后,高宗南逃。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李清照夫妇随难民流落江南,漂流异地。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健康。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几年后流落到金华,写下这首武陵春,这时她已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