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重庆粮油生产成效及2012年打算1109.doc_第1页
2011重庆粮油生产成效及2012年打算1109.doc_第2页
2011重庆粮油生产成效及2012年打算1109.doc_第3页
2011重庆粮油生产成效及2012年打算1109.doc_第4页
2011重庆粮油生产成效及2012年打算110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重庆市粮油生产情况与2012年打算粮油处(2011年11月9日)一、2011年粮油生产主要成效与亮点(一)扎实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大旱之年粮食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国启动“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后,我们及时争取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落实了目标任务,出台了十大优惠政策,扎实开展了“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以春耕春防促增收“百日行动”为抓手,组织精干人员分赴各地进村入户开展督查和指导,落实国家和市里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控,虽然大春作物遭受了严重的高温干旱,造成部分地方稻谷、红苕减产,但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预案,派出20个抗旱救灾技术指导小组到受灾第一线帮助群众狠抓补种、改种、增种和后期田间管理,特别是大抓特抓晚秋生产,在再生稻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晚秋粮食仍达313万多亩,超计划3万多亩。其中秋马铃薯136.2万亩,比上年增长38.5%。据各地农情上报汇总,只要后期不发生大的灾害,全市粮食产量预计可达1150万吨左右,大旱之年粮食仍保持基本稳定。油料生产可实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4月、5月和7月我市粮食生产工作分别受到国务院和农业部粮食生产督查组的高度肯定。国务院督导组组长、人力社保部杨士秋副部长指出,重庆的四个结合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把贯彻中央精神和突出地方特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二是把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进行有机结合。三是注重了工作部署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四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二)高产创建增产效果显著,推广机制不断创新今年在32个区县开展粮油作物万亩高产创建,在南川、忠县、潼南3个整县和30个乡镇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上半年三次召开整建制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会,全面开展交叉检查,使全市高产示范规模达256.3万亩,比去年增加98.45万亩。通过集成良种、早播早栽、配方施肥、病虫综防、保优节本栽培等多项技术,示范片亩均增产75公斤左右,增产粮食19.5万吨。经市农委组织实地验收: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3074公斤,全国知名专家、沈阳农业大学陈伊里教授认为创造了南方马铃薯先进水平;南川区在受到长时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20个万亩水稻示范片平均亩产达656.5公斤,比非示范区增产138.55公斤,增26.7%,最高田块达706.7公斤/亩;大足县拾万镇水稻平均亩产664.6公斤,比非示范区增产93.6公斤,增16.4%,农户欧志生家最高田块实收稻谷881公斤/亩,创历史纪录;开县再生稻在大旱之年不减反增,竹溪镇竹溪村300余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455.2公斤,比去年亩增52公斤,最高亩产达505.8公斤;垫江县周嘉镇玉米千亩示范片亩平617.2公斤,万亩片亩平573.5公斤,分别比非示范区增产30.7%和21.5%;同时市里创新了投入、运行、服务、激励四个机制,特别是建立的以奖代补、末位淘汰制度受到全国好评。(三)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水平全国领先,损失为近十年最低针对近年来病虫害重发、突发态势,首次建立了全市农业有害生物远程监控系统,为全国领先水平。建立完善了15个全国性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组织开展了全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应急防控演练,建立了17个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使全市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病虫害损失率为近十年最低。其中水稻重大病虫防治面积1859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4%,挽回损失40万吨,实际损失8万吨;玉米重大病虫防治面积504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7%。预计挽回损失10万吨,实际损失3.5万吨;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157.1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71%。挽回损失2.6吨,实际损失0.97万吨。(四)强化品种管理,未发生种子安全事故今年我们通过提高品种审定标准、淘汰退化品种、加强主导品种推荐,使全市品种管理取得新进展。今年审(认)定新品种43个,比常年少30个以上。市农科院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渝糯851和中一种业公司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长糯6号通过了国家审定。及时公布了有效推广品种名录和高感稻瘟病水稻品种名单,推荐了主要作物主导品种,退出了14水稻、玉米品种,截止目前,我市暂停推广了44个水稻品种、37个玉米品种。在种子执法年活动中,加大抽检力度,及时将年前抽检的500多个样品检测结果进行了通报和处理,为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利益作出应有贡献。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干旱和低温灾害危害严重今年是我市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较重的一年。据农情统计,截止9月15日,我市农作物受灾面积860万亩,比上年多45.8万亩,成灾面积269.7万亩,绝收面积49.8万亩。其中:干旱灾害发生较重,仅略轻于2006年。今年,我市多数地方遭遇连晴高温天气,降水量严重偏少,导致水稻栽插困难、作物生长偏差。7-9月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数达48天。据农情统计,高温干旱造成497.7万亩农作物受灾,同比增加337.5万亩,成灾142.3万亩,增55.6万亩,绝收面积27.7万亩,增24.3万亩;低温冻害也明显重于上年。24月较重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造成小春作物受冻较重,低海拔地区部分稻田穗数不足,影响玉米抽穗扬花,主要大春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全市低温冻害受灾面积226.7亩,比上年增198.5万亩,成灾面积87.8万亩,比上年增81.8万亩,绝收面积16.5万亩,比上年增14.5万亩。(二)主要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制约种植效益提高今年我市主要化肥品种供应充足,但零售价同比上涨幅度较大。主要作物种子均价同比上涨20%以上。加上农业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降低了种粮效益。(三)适合重庆丘陵山区特点的粮油轻简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缺乏由于我市丘陵山区这一特殊的生态条件使我市种植玉米、马铃薯、甘薯、小麦、油菜的机械化程度十分低下,除机耕外,几乎无机械化,再者劳动力的缺乏和老龄化,种植粗放,导致种植效益低,急需推进适合我市丘陵生产特点机械化和轻简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四)基层发展粮食生产的主动性不够中央财政投入稳步增加,但基层财政投入比例在持续下降,且局部地区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使用不合理。仍有部分地方、少数领导干部对小春生产重视不够,导致种植面积和产量不高不稳。三、2012年粮油工作初步打算(一)继续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任务纳入区县政府目标考核,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完成国务院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二)及早落实粮油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及时将中央和市级促进粮油生产的农资综合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大户补贴等优惠政策宣传落实到户,保证在明年4月30日前全部到户。(三)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把避灾措施落到实处。根据近年来灾害发生特点,及早与气象、水利部门会商明年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趋势,完善制定各项避灾科技和工作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四)全面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确保实现保供增收目标。一是提高高产创建水平。集成推广粮油主导品种、避灾增产、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机耕机播机收等综合技术,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收;二是实施马铃薯增产增收工程。运用马铃薯原种补贴政策,健全脱毒马铃薯良种扩繁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升马铃薯生产和效益水平;三是新开发冬闲田土40万亩。扩大小春粮食面积,奠定粮食生产基础。(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现代粮油示范基地。整合高标准粮田建设、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建设、国土整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