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 滋味 韵味 食指 先分辫几个词来厘清 滋味 韵味 这看 似相近其实并不相同的两个词 以及它们之间的 历史文化关系 首先是 味 和 滋味说 据 中华文化词典 滋味说 是审美鉴赏 的理论 起源于先秦 成熟于齐 梁 滋味亦简 称味 指物所具有刺激口 舌产生酸甜苦辣的味觉 的属性 或指文人的品赏活动 老子就讲到 味 无味 由此引申的是五味相济给人带来的味觉和 舒适感 比拟五声相合使人感到的和谐美感 左 传 声亦如味 就已 露出了审美概念转变的端倪 滋味 韵味 食指 到了汉代 味便有 了对文学作品进行体会领略的 意味了 王充 论衡 里说 言缭于耳 则事味 于心 文察于 目 则篇留于手 到南朝好多人在 谈论音乐 诗 绘画时都用 味 来鉴赏 宗炳 在 画山水序 中说 圣人含道瑛物 贤者诚怀 味象 至于山水至灵 就是把心沉下来看 这个象 观察这个象 体味这个象 领略这个象 就是味象 于是画像布色 构滋云岭 人对外 物的审美活动和创作中的审美活动都离不开 味 了 到了钟嵘的 诗品 里 味 和 滋味 才 成为一种纯文学样式的评论方法 自 此以后 中国古代论诗 论文 论画 论书 无不以 味 和 滋味 表示审美价值 我觉得 滋味 这样一个提法 原本是咀嚼 食物所产 生的滋味 后来被借用来做 艺术鉴赏 是最直接的感官享受 耐人琢磨 分辨 寻思而 159 感到回味无穷 这个味 一般是可分辨的 是可以说得出 来的 正像钟嵘的 诗品 他 需要评出来好坏 要说出来这个作家和那个 作家的不同 这大概是在公元五百年左右 之后 过了三百多年 到了唐代 在公 元八三七年到九O 八年之间 出现了一个非 常重要的诗评家司空图 他提出 诗味 其 实可以 分为诗的 内味 和诗的 外味 两种 内味 就是钟嵘在 诗品 里提到的 而 外 味 是前人没有涉及到的 司空图把 外味 称作 醇美 之味 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 有所泛耳 醉美 之味 是在酸咸之外的 正如农村老百姓所说 没盐不吃醋 为什么 呢 光吃醋 酸味单薄且不香 加点盐吃起 来醋味就变香了 这就是司空图提出了诗要追求一种超越 感官和感官经验之外的含蓄美 本体美 即 味 外之味 这大约是在公元八百多年 下面再分辨一个词 就是 韵 汉许慎 说文 音部 新附 韵 和也 本意为和 谐的声音 康熙宇典 文心雕龙 异音 相从谓之和 同声相应谓之韵 在 晋书 里就有 凡音声之体 务在和韵 益则加倍 损则减半 在谈到 韵 的时候 不能不谈到 气韵 和所谓 气韵生动 南朝的画家谢赫 在 古 画品录 中 有 创论六法 第一点 就是 气 韵生动 画论中出 现此概念 先是衡量画中 人物 后来逐渐扩大到品评人物画之外的作 品 如 宋陈善 文章以气韵为主 气韵不足 虽有词藻 要非佳作 但这 已不是谢赫的原意 而是后代艺术 家 理论家根据 自己的体验 认识对 气韵 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气韵 和 气韵生动 的概念一提 出 便成了历代艺术家评价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 附上一笔 谢赫原来的 气韵生动 是 指国画艺术中往往不追求形的自 然标准而是 讲究 壮气 神气 生气 画面的处理 大多以夸张写意的手法达到 神似 这是咱 们中国特别讲究的 中国戏剧中 不似之似 的意象造型和传统的绘画美学法则是一致的 这是在和钟嵘提出 滋味说 年代差不 多的南朝 关于 韵味 这个词 唐朝的司空图提 出 味外之味 后又过了一百多年 宋朝范 温谈到韵味 概尝闻之撞钟 大音远去 始 音复来 悠扬婉转 声外之音 其是之谓也 我以为 韵味 按范温的话说 用听钟 声的心神愉悦来比喻是再合适不过的 其感 觉是无法言说的精神层面的享受 在回荡的 钟声中会令人们各有所想 这相对于前面所 提到的感官享受的 味 和 滋味 以及超 越感官经验的 味外之味 审美水准大大地 提高了一步 这大约在公元一千年左右 到这里我墓本上厘清了 味 滋味 和 味外之味 到 韵味 之 间历史上 的变 化发展关系 我探讨学习 滋味 韵味 的过程 不能不提到钱钟书先生的 韵论 和写文章 介绍钱钟书先生 韵论 的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的傅新营老师 前文提到的范温的 韵 论 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钱钟书先生 发现 在这之前 现代学者无人论及 钱先 生是研究 韵论 的第一人 钱先生的 韵论 是以韵为主线来整理的 他认为南朝的谢赫 唐朝的司空图 宋代的范温 是 中国 韵论 发展的三个阶段 钱先生说 谢赫讲 气韵 生动 只见 气 不见 韵 司空图讲 味 外之味 是不讲 韵 却揭示了 韵 的 特质 就是 入神 而只有到了范温 才将 韵 作为贯穿艺术 人生 宇宙的精神力量 从而使他站在理论的高处 一滋散文味 韵味 食指 我在学习探究钱先生的 韵论 时 将 中国老百姓更为习惯的 味 字摆在了前头 以 味 为线索 基本上按照钱先生的三段论 按照钟嵘的 滋味 司空图的 味外之味 和范温的 韵味 理顺了 供大家参考 在这里不得不谈到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 文化的影响 印度佛教 自西汉末东汉初约公 元六十四年传入中国以来 迅速传播 影响 很大 而 韵 在印度诗学里面是非常重要的 刚才已 经谈到 晋书 中写到 凡音声之体 务在和韵 益则加倍 损则减半 那时我们 中国人显然已经看到了 韵 的作用 在这 点上我们在中印文化交流中受益匪浅 刚才讲到了 味 这个概念是起 源于 先秦 成熟于齐梁的 老子 左传 先后 都提到了从味觉向审美的转变 直到钟嵘提 出的滋味说 而北宋范温提 出 韵味 观点 的时代 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经过一千 多年的碰撞 融合 演绎成中国佛教 使儒 道 释并列成为中华文化 可以说范温 韵味 这个审美鉴赏概念的提出是应运而生 这我就讲明了 滋味 和 韵味 之间 文化上的联系 最后举一例说明我们民族审美水准不断 发展的实例 陶渊明的 饮酒 其五 这首诗中 点 明了 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 自偏 的地点 和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的景致与心态之后 以一句 此 中有真意 欲辩 已忘言 为结束 令人陶醉 其中 各 自去想个人的 真意 当官的在仕 途上的成败 商人在商战中的胜负 学界里 的成功者与落伍者以及情场上的得意或失意 者 读罢此诗都吝有各的感慨 这正是有韵 味的诗作 但是钟嵘在 诗品 中却把陶渊明列在 了中品 为什么 因为当时讲的是 滋味 然而到了范温 他讲 是以古今诗人 惟渊 明最高 这在过了五百年之后 这说明我们 中国人欣赏诗的审美取向 发生了变化 刚才讲到了古诗的 味 和 滋味 韵 和 韵味 再谈谈对于新诗发展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 新诗是根据中 文的外国译 诗 也就是翻译体来写的 所以形象 意义 甚至于句式 都明显带有外国诗的痕迹 我 认为中国新诗能为国人所逐步接受 跟诗人 是分不开的 因为当时提倡和带头写新诗的 都是一些学贯中西的大家 不仅洋文好 汉 学底子尤其深厚 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带着中 国的特色 符合中国人的口 味 以及传统的 审美心理 因而受到当时年轻人的喜爱 他 们的诗 中国味很浓 即很有滋味 有味道 有韵味 下面我试着举几个例子 我没有再查原 文 因为都是我以前读过的诗 我记不得全 诗了 就举最精彩的诗眼跟大家谈谈 一是胡适 胡适大致在一九二O 年的时 候写过一首诗 写一个年轻的男孩和约会的 女孩对话 问你去年时 为何闭门深躲 谁躲 谁躲 那是去年的我 这首诗趣味 很足 要知道后面这一句诗里 一个翻天覆 地的时代写出来了 二是何其芳的诗集 预言 里的一首诗 我记得后四句是这样写的 但 眉眉 你那里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 即有 怕也结成玲珑 的冰了 梦纵如一只顺风 的 船 能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 这种空灵 让人读后真是若有所思 我记得当时很有意 思 我和何其芳伯伯谈这首诗的时候 何其 芳的夫人牟决鸣阿姨也在 她在一旁说 问 他 眉眉是谁 我当时觉得真有意思 再有 就是冰心的 繁星集 都认为是受泰戈尔的 影响 但我心里隐约有种感觉 冰心的 繁 星集 里的诗每一首都很短 就像元曲的小 令一样 有那种味道 再有 像闻一多的 死 水 都知道闻一多的 死水 是在美专写的 处境很不好 索性泼你些剩菜残羹 一下 子把 自己在美专教书受的委屈 不党不群的 才子样全表达出来了 但我觉得最好的还是 郭沫若的 天上的市街 写尽了中国 人天上 人间的祥和气氛 这首绝对是新诗中的上等 之作 写得真好 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符合中国人的趣味 这不正指出了中国新诗 的发展方向 前面说过 新诗是依据中文的翻译诗体 写起来的 必然受西方影响 而从新诗之后 的发展来看 西方各种先锋思潮 流派都对 中国新诗产生过影响 直至今天 这个问题我这样看 新诗是中西第二次 文明交融的产物 对西方文化理念在中国的 传播起先锋作用 而中国是个古老的诗歌大 国 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 这是一组矛盾 必然在新诗的发展上互相影响 甚至会发生 冲突 如果我们处理好 就可能 中西合璧 就像我们前面所举的新诗的例子 需要强调 的是 中国艺术的 传统是 意会传神 西方 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说理说教多一些 心理分 析多一些 是吝有所长 在新诗发展的问题 上千万不能把中国艺术的根丢了 讲明了这 些 新诗发展的方向就又明确了一步 下面就我对 韵味 朦脆的感悟和何其 芳先生在韵味与形式 语言的关系上对我的 启蒙和教导讲一讲 记得小时 妈妈常给我念些古诗 一首 欲 寄君衣君不还 就寄与不寄那么几个字 把 心中的感觉缠缠绵绵地说了个清清楚楚 我 当时曾产生了一种新奇的感觉 上学后读到 贺敬之的 桂林山 水歌 就那么几句稍稍改 动的句子 绕来绕去余音缠绵不尽 绕梁三 日 和小时妈妈读的 欲寄君衣君不还 如出一脉 这样 的诗作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朦 胧 中我感悟到诗歌迷人的魅力 诗应该是 这样的 直到一九六七年的夏秋之交 认识了何 其芳先生 才对诗的韵味和诗的形式及语言 的关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开始了有意识的 自觉追求 记得何其芳先给我讲新诗的 形式 他 说 新诗是应该有形式的 诗体的变化从来 是从没有形式到有形式 之后再打破旧形式 形成新的形式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 这跟 社会和语言的变化有关 跟时代有关 在新 诗的形式上 他主张 新格律诗体 基本上 和闻一多提倡的差不多 但在为什么要提倡 写新格律诗的问题上 何其芳更多地看到了 新诗应该有音乐感和韵味 才受老百姓欢迎 那时我们特别喜欢唱歌 经常一起在何 其芳老师家唱苏联歌 外国歌 何其芳曾对 我说 你们喜欢唱歌 歌词配上 曲子 好听 好记 而且各种感情的歌唱起来 永远都忘 不了 为什么呢 因为一首歌的谱子是 由几 个乐句组成的 而乐句又是由若干小节组成 的 小节又是由音节组成的 他说 你要知 道歌谱里的乐句就像一行一行的诗一样 一 首歌乐句里的小节数是一样的 同样每个小 节里面音节的长度也是一样的 像四分之二 拍四分之三拍 这样唱起来非常和谐 感 觉余音绵绵不断 新格律诗体 像歌的曲子 一样 一首诗几段组成 每段中的诗句和曲 子里的乐句一样 句数墓本相同 每句中的 顿数也叫音步也应和乐句中的音节一样 大 致相同 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 一 二 四 或二 四 押尾韵 就会产生和歌一样 的效 果 民歌体也非常有音乐感 配上小调也很 有韵味 这问题我问过何其芳老师 民歌体 是否也该提倡 记得他说 在反映现代这个 博大深沉的社会上 新格律诗体 比民歌体要 好一些 这是我接受的最早的韵味启蒙 一 个十八岁的青年人 一直在不停地体会这个 韵味的感觉 所以我写新格律体一直写到今 天 有人说你老 写这种豆腐块儿诗 也不突 破一下 我觉得还是按照老师教的那样写下 去吧 162 散文 滋味 韵味 食指 在追求新诗韵味的探求上 我觉得诗的 抑扬顿挫特别好听 觉得新诗里也应该强调 一下 何其芳老师说 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问过语言所一位好像是姓陈的所长 陈老这 么说 现代 口语亲和力强 仄声字多 新诗 中 这个平仄的问题很难解决 从这以后我写 诗时 一句诗中仄声字多的时候 我就适当 地换几个意思是一样的平声字的词 使诗句 朗朗上 口 何其芳面对面的教诲 把我这样一个刚 学习写诗的青年引上了正路 写了几首大家 比较喜欢的新诗 在这里再一次表示对先生 的敬意 为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谈过这些 是担心有人说我借何其芳的名抬高 自己 现 在到了这个年纪 特别是在 北师大京师文 学论坛 这样一个正规的场合 把这些说 出 来是合适的 字句个别可能有出入 意思是 准确的 我可以负责 最后再谈几点 用 味 来鉴赏艺术是中国人自古以来 的审美特点 也是中国诗学评论的一大要点 其实 外国艺术家 自觉不 自觉地也在追求 味 这个效果 我在二0 0 九年十月十六 日 光 明日报 上谈到这一点 强调这是中国传统 诗学的艺术特色 也是人类共同的艺术遗产 以往在此问题上探讨的文章较少 可能因为 这问题比较神秘 难道滋味和韵味就那么可 遇不可求吗 在中西文化心理不同这一点上 研究这个问题 我认为是找到了中国文化 自 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一个很高的立脚点 再提及一点 就是 气韵论 刘衍文 刘永翔父子在 古典文学鉴赏论 上海教育 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一书中认为气和韵是 又分又合 互相推动补充的 气 是一以贯 之 直的 韵 是内致柔美 曲的 气韵 融洽中 和才好 我认为气韵论是典型的中国 文化的产物 诗人黑大春曾对我说 他在八 大处山巅诵读李白的诗作 感到有股神秘的 力量 像是有道家的仙气 甚至会有巫术的 感觉 而我觉得宋代佛家居士苏东坡就要 比 李白更宽和通达一些 这和诗人所处的时代 居住环境 文化学养 个人经历 自 身修炼 甚至和节气 气候变化有关 每个人的 气 是不同的 同一诗人在不同场景 气 也是 不同的 诗人林莽说 这是诗人的 综合认知 问题 当然也有可商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常养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AutoCAD工程制图实教程 (2024版)课件 模块三 绘制多面图形
- 幽门螺旋杆菌诊疗课件
- 巡视巡察课件教学
- 巡察工作法课件
- 岩石风化的公开课课件
- 岩土特性课件
- 尧帝凿井课件
- 输液泵的使用和管理课件
- LED照明灯具研发生产与销售合同范本
- 进制转换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 电厂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交友的智慧(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园地一 课件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教案
- 2025新版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速记手册
-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医学课件
- 【MOOC】《电路实验》(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虹桥高铁外墙顾问建议ppt课件
- (高清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