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doc_第1页
18、将相和.doc_第2页
18、将相和.doc_第3页
18、将相和.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庆县第二完全小学语文主备课活动操作活页 五 年级科 目语文课 题18、将相和课时计划2主备教师甘茜修改建设意见课 型新授备课组成员甘茜 鲁世芳 陈玲 赵桂林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91-9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过渡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正确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准备战国末期七国草图,课件。点评语设在教学环节中追问问题设在教学环节中自学提纲1、查字词(典),了解“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等词语的意思。 2、读熟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联系。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前提测评,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解释词语:无价之宝、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2、 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初读课文,畅谈收获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 3.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4.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5.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6、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四、合作学习,答疑解惑 1、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2、2、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 (2)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3、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 ? 第二课时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故事。现在我们来交流自学情况。五、交流展示,提炼点拨 1、交流“完璧归赵”的故事。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2、交流“渑池之会”的故事。 (1)提问: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交流 “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修改建设意见解决重点问题:1、完璧归赵(1)蔺相如为什么要说“这块比上有点儿小毛病?”(2)蔺相如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3)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让蔺相如回国?2、渑池之会(1)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2)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3、负荆请罪(1)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2)廉颇至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为什么要脱下战袍,背上荆条?1、引导: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小故事?练习多读读,自由结组,解决故事中的问题。2、围绕“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为什么?”这一话题,交流讨论并指导朗读。(1)蔺相如:机智勇敢;热爱祖国;胸怀宽广;顾全大局;(2)廉颇:英勇善战;热爱祖国;知错就改;(3)要求学生想全理由,组织好语言。(4)指导学生朗读蔺相如和廉颇的相关语句。重点语句: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的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教 学 过 程(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六、精读领悟,赏读体验 1、品人物特点。在复述故事后,追问:你觉得“将”、“相”各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评判,形成共识,完善板书。 2、品课文是如何体现人物特点的(这是整篇的教学重点,花时要多)。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分别注明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随机进行品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读出感情。 通过交流、品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廉颇、蔺相如的可贵,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思想教育。3、品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前两品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写作方法。 七、拓展延伸,达标测评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4、 达标测评。 (1)比一比,再组词。 壁( ) 唇( ) 侮( ) 抵( ) 璧( ) 避( ) 碧( ) 辱( ) 诲( ) 低 ( ) 2、看拼音,写词语。 d y( ) lin p( ) yn nu( ) zhn po( ) din l ( ) j fu ( ) 板书: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会 负荆请罪 起因: 秦王骗壁 随之赴会 廉颇居功自傲 经过: 勇智斗秦王 逼秦王击缶 相如回避 结果: 送壁回国 再次立功 将相和好 人物 蔺相如 蔺相如 廉颇 特点: 机智勇敢 不顾个人的安危 知错能改修改建设意见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