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师法五十颂释【序文】上师、本尊与空行护法为金刚乘修行者的三根本上师为加持之根本、本尊为成就之根本、空行护法为事业之根本,既名为根本,如佛德圆满巨树的根处,若无其吸取内外资粮、摄传承法脉深广果德,必使枝叶凋零,无法抵抗那对因偏执邪念所化的狂风骤雨,自遭拦腰折损的下场,是故三根本之重要断不容小觑!而上师列为其首,画龙点睛之妙自不待言。一切密法之灌顶法教,必须经由于无间断传承之具格上师授予,若无此殊胜法源,作为迅速解脱之道的开启承接者,行者纵历百千劫,犹如失怙孺子,无所措其手足,更遑论即生成就了!所以,具慧金刚弟子须知,本尊与空行护法乃是传承上师功德力的延伸,同由法界自性所呈现,实属一体。饮水故当思源,恭敬上师,即是恭敬本尊与护法,即是恭敬传承历代成就者,自是恭敬十方如来,因金刚上师为至尊法要枢纽,三界最尊贵故!时值密法普传之际,虽密乘行者众,但遍视所思所行,多有轻忽、指责上师者,无怪乎 邬金莲师曾谕示末法时期成就者希也!具器行者须引以为鉴,把承事上师作为修学金刚乘侧重的要项,故于此揭示 事师法五十颂 ,盼行者进退有据,并身体力行,由内而外,使谦恭敬谨远离种种麤细过患,感召圆满修行果德!【源起】事师法五十颂作者是印度大班智达跋维谛瓦上师,有次尊者要去著名的岛度母小岛去供养度母时,遭挟持到了住地岛,期间他祈请救度佛母来使他脱离困境。救度佛母依愿使其回到印度故寺,他惊讶的发觉人事已非,浩叹度众时间已过,一时怒由衷生,便用了地震咒轮消灭的住地岛,报复其阻碍道务。未久便蒙度母告知:你为大乘弟子,如不救度众生也不应杀害众生,今尔破慈心众生戒,必须全力忏悔。尊者感到非常懊悔,决心到中国五台山谒见大圣文殊菩萨跟前布萨。随后又梦见度母指示: 即便到五台山也可能消不了你的罪业,就为初学金刚乘的行者作事师法五十颂与根本堕的根本经论,来指引众生,使其获得快速的成就!因此尊者恭造此颂,使初发心的行者能够依颂奉行,于求法过程中竭力事奉上师,无违师心,必逮最上法益!是故,吾等应先礼拜跋维谛瓦尊者,祈愿一切见闻受持者,皆可领受切行,共成无上佛道!【正文】第一条: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佛 恒于灌顶师 三时伸礼奉解释:上师总摄佛、法、僧三宝,具足诸佛身口意无尽功德,若无上师,则无法领受佛法加被,波罗密多乘如此,于金刚乘更是至关重要,故有名谚:若无上师,不闻佛名!所以受法弟子必须要一日三时(早、午、晚), 时时礼拜上师,忆念上师,祈速证与上师无二的悉地。第二条:起最上恭敬 合掌以持花 散彼曼荼罗 头面接足礼解释:曼荼罗大致可分四种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与羯摩曼荼罗,前所成之图相称之为心外事相曼荼罗;然由自心本具的悲智二德,由净菩提心自然流露,为心内真正之曼荼罗。所以弟子进入坛城,应提起圆成清净内曼荼罗,上供各庄严外曼荼罗予具恩上师,并至诚行大礼拜,顶礼至尊金刚师莲花足。第三条:彼师或在家 及新受具戒 置经像于前 则息诸疑谤解释:金刚上师不管是在家或出家,或刚受具足戒,受法弟子置恩师法照于佛堂时,应敬之如佛,不得有因诸蕴无明而产生各种怀疑及毁谤的颠倒念头。切知若视上师如佛,则得佛的加持;若视上师如菩萨,则得菩萨的加持;要是把上师当成凡夫,甚至是黑业造作的对象,那不但得不到任何的加持,还造作了下金刚狱的因,行者岂可不慎!第四条:若出家弟子 常净心承事 已坐当起迎 唯除于敬礼解释:要是出家弟子,必须净心承事,恃师左右。除了在礼拜诸佛外,若见上师来到,必定立即起身迎接并敬奉之。第五条:彼师及弟子 当互审其器 若不先观察 同得越法罪解释:修学金刚乘,上师与弟子间必须严守三昧耶戒,清净坚定方有成就。因此不仅上师要选择弟子,弟子也必须要审慎观察选择具格上师,否则同样犯了不如法的过失,都是轻忽的过患。第六条:若忿恚无慈 贪爱多轻浮 傲慢自夸矜 抉择不应依解释:对于脾气暴躁,常失慈悲,贪恋虚荣,傲慢自夸的老师,弟子应有智慧去抉择不皈依,所以要皈依前先观察老师的习性,以免守戒不易,徒增不净因。第七条:具戒忍悲智 尊重无谄曲 了秘密仪范 博闲诸论议解释:具德金刚上师具足慈悲、智慧种性,并严守戒律,自尊自重,不谄不曲,并通达显密教理,可指导弟子们迈向解脱大道。第八条:善达真言相 曼荼罗事业 契证十真如 诸根悉清净解释:金刚乘上师必须兼备内外十真如,方有真正的能力引领弟子们突破诸无明,照见本来面貌,启诸识妙用。外十真如有加持、打手印、诵真言、修火供、开光、四灌顶法、指导观想入定等法式正确无误的仪轨教授;而内十真如乃指所契入的菩萨十地所证真如法性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真如。第九条:若彼求法者 于师生轻毁 则谤诸如来 常得诸苦恼解释:上师乃清净自性化现,总摄诸佛身口意殊胜功德,谤师等于谤佛,而佛身遍一切处,所以毁谤所造作诸业也将遍一切处。四十二章经言:圣人不可毁,毁圣者如仰天吐沫,随堕自身!下愚者将只自取其辱,无损于如圣上师及虚空。第十条:由增上愚痴 而获于现报 为恶曜执持 重病相缠缚解释:弟子因愚昧无明毁谤上师,借着身、语、意三业的增上缘,将很快获得现世报应,使天上视察善恶星宿所执持,必得重病缠身,无法解脱。第十一条:王法所逼切 及毒蛇伤螫 冤贼水火难 非人得其便解释:由于毁谤,种种灾难将纷至沓来-违犯国家法律,遭诸毒物所伤,冤家汇聚,盗贼均至,水旱灾频仍,一切恶鬼神与宿世仇怨敌寻伺作诸多障难。第十二条:彼频那夜迦 常作诸障碍 从此而命终 即堕于恶趣解释:频那夜迦为相如人身象头,专障难行者。化网经云:毁谤上师人,妖魔控制心。因此若造谤师罪,自有恶神来赐灾难,死后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第十三条:勿令阿阇梨 少分生烦恼 无智相违背 定入阿鼻狱解释:弟子承事上师,勿令轻生烦恼,若违上师意旨,或是背叛上师,生时必遭诸多苦厄,死后必入阿鼻地狱。第十四条:受种种极苦 说之深可怖 由谤阿阇梨 于中常止住解释:凡是金刚乘弟子必须遵守密宗根本十四戒,千万不可对上师身口意有所不敬,更何况是诋毁具恩上师,必遭无法承受之种种苦果。若是造作谤罪,即便千刧学法,仍是金刚狱;是故钻石金刚经云:若谤阿阇黎,千劫无食睡,精学金刚乘,亦学金刚狱。第十五条:彼阿阇梨者 弘持正法藏 是故当一心 辄莫生轻慢解释:金刚上师代佛宏扬,执持正法,解众生于倒悬,伴弟子至解脱,恩泽莫深于斯,故要一心虔敬承事,不可稍生轻慢心。第十六条:常于阿阇梨 承事而供养 发生尊重心 则蠲除障恼解释:尽奉上师己所珍爱物,并将身口意供养,习师言行与之相应,由于上师垂慈加持,始可灭障碍、烦恼,迅速获得殊胜悉地的成就。第十七条:又复于师所 乐行于喜舍 不吝于己身 何况于财物解释: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如母上师,若是必要时生命都可牺牲,何况是身外可取舍的财物,因此尽可能布施资材用具,使上师欢悦受用,必定累积行者无量出世与入世资粮,终至圆满佛果。第十八条:勤修无量劫 难证如来果 今于一生中 阿阇梨赐予解释:尊贵的金刚上师已于无量劫精勤修证,圆满菩提后,方教授诸多根器众生。于波罗密多乘(显教)修习佛法,必须经约三大阿僧祇劫,历时甚久;而今值遇灯将灭时还欲明的殊胜密法,可快速积资净障,圆成无上悉地。而这一切必得从上师处获得正确珍贵传承教法,因此有了上师的加持与教导,便可达到密法金刚乘难思意的修持境界,对于沉浮于六道而思解脱的众生,实在是无以回报的大恩德!第十九条:普护其深誓 供养诸如来 恭敬阿阇梨 等同一切佛解释:身为佛门行者,必须要时常提醒自己切勿忘失自觉觉他的菩提心誓愿。而对于施予一切成就的具恩上师,更是要虔敬供养。正法时期日已远,佛陀便化现凡夫身的尊贵上师来传道授法,所以上师身口意便是诸佛三密,若有不敬思维,应立即持百字明忏悔。第二十条:微细所爱物 特诸最上珍 求无尽菩提 诚心悉奉献解释:金刚行者应随时以各种内外供品,供养坛城与至尊上师,绝不使生活、传法上有匮乏之处。如此不但能消除对爱物的贪执,更可长养清净菩提心,耕种至上福田,果德迅增!第二十二条:如是求法者 具戒忍功德 不虚诳于师 当获金刚智解释:行者若以正智正慧承事恭敬供养上师,并严守各种密戒,绝对可获得如上师般的功德与悉地,吾人执此应坚定而无疑义!第二十三条:若足踏师影 获罪如破塔 于床坐资具 骑蓦罪过是解释:金刚弟子如果足踏上师的影子,黑业就像毁坏浮图一般,其罪甚大。另外也不得坐上师的床,或未经允许使用其器具,哪怕是不经意,该罪已具足。此颂主要目的乃是要行者诚于内则行于外,让恭敬心自然流露,珍视上师的点滴细微处,累积无量资粮于二六时中!第二十四条:若师所教诲 欢喜当听受 自己或不能 则善言启白解释:有大智慧的弟子,一切身口意的供养并不是勉强的,而是出自于至诚乐出,要是超乎己力而不能胜任,必须要向上师仔细且恭敬的详释原由。吾人须知:虽难行能行,其志可勉,但若硬撑浮夸,贻误师命,则为欺师,不但毫无功德,反造深业,行者须明了其差别之处如云壤。第二十五条:由依止师故 所作皆成就 现乐及生天 何敢违其命解释:由于上师慈悲的传法,弟子依止修行与实践,才能获得升天或是各种修行果位,所以上师是无上福田,必须不违背金刚师的谆谆教诲,方能有所成就。第二十六条:师财如己命 师爱敬若师 师眷如己亲 敬奉母疏怠解释:看护上师的各种资财时,必须视同如己的生命般,上师所尊敬或是喜爱的人、事、物,我门皆应爱屋及乌,如爱上师一般恭敬其亲眷、事业金刚或是护法侍者等,使具恩上师欢悦乐受,不但消行者怨怼诸业,更可圆满殊胜果德!第二十七条:不应于师前 覆顶及乘御 翘足手扠腰 安然而坐卧解释:金刚弟子在尊贵的上师面前,内心必须戒慎、仪表要端庄,绝不可做出裹头戴帽、双足翘起、二手叉腰等轻率的动作。第二十八条:或事缘令坐 勿舒于双足 常具诸威仪 师起速当起解释:面上师或是坛城而盘坐时,若因疼痛无法隐忍,可转姿舒缓,但切忌因图双足舒服而伸向至尊处。上师一旦下法座或是起立时,行者必须立即离座起身敬谨接迎,随时保持庄严威仪。第二十九条:若于经行处 不应随举步 端谨立于傍 无弃于涕唾解释:于上师经行之路,避免恣意跟随于后,宜在旁肃立恭迎恭送。上师若嗽若涕,应立即关切闻问,不得有丝毫嫌恶之心。第三十条:亦勿于师前 私窃而言说 及邻近语笑 歌无作唱等解释:金刚弟子在上师面前或是传法时,不可于间窃窃私语,并且避免嘻笑等不庄重举动,理当收摄散乱放逸的心,为求究竟解脱之法而安措寂静其心,如斯便易与上师、本尊三密相应,迅速契入殊胜法要。第三十一条:或令坐或起 各安徐礼敬 若于险路中 自己作前导解释:上师站起,弟子也应立即站起,坐在师旁也要端正危坐,安详有礼。如果行于险路之上,弟子须以身行无畏,引导具恩上师安行,无时无刻、兢兢业业惦记着恩师的安危第三十二条:又不应于前 身现疲劳相 屈指节作声 倚柱及墙壁解释:行者在上师面前,精神要振作抖擞,不可有气馁劳顿之相,使恩师无操挂之心。屈指作声等小动作均须停止,身体也不许倚柱靠壁,兀自警醒、庄严其身。第三十三条:或浣衣濯足 及澡浴等事 先白师令知 所作无令见解释:弟子欲洗衣、洗澡或是洗足时,必先敬告上师;而进行如上诸举时,勿令上师看见。此颂意在使恩师不但能掌握细微,沟通顺遂,奠下相应的深厚基础,同时使弟子于礼字的分寸拿捏更加精准,增上加持法效!第三十四条:又复于师名 不应辄称举 设有果问者 当示之一字解释:金刚弟子不得随意呼叫上师的名字,若人询问,必须于恩师名前加上尊贵、有意义的称号。第三十五条:师或令干集 当伺其遣使 于彼所作事 忆持常不忘解释:必须随时听侯上师之差遣,心中牢记上师交代的事,唯以成办具恩上师尊嘱是祈。第三十六条:或笑嗽伸久 则以手遮口 若有事启闻 当曲躬软语解释:弟子于上师前,凡是想笑、打哈欠、咳嗽,均得用手遮口,以示礼敬之意。若有事要请示,必须躬身恭敬,趋前就教。第三十七条:若在家女子 净心来听法 合掌具威仪 专视于师面解释:女性弟子于师前摄受法教,必须端庄洁净,自净其意,双手合十,专注精神聆听。第三十八条:闻已当奉持 舍离于憍慢 常如初适嫁 低频甚惭赧解释:供养或是承事上师,切不轻生骄慢心或是对上师有恩的思维,许多经典论著皆示如上之罪无量;须知上师接受供养或是授命行事,皆是给予无上福田,可疾速获致究竟悉地的难得机会,可说是无上的大恩,断不可因生慢心,反甘露为毒物,如此实令人扼腕唏嘘,行者不可不慎。另外在上师跟前听法时,要如新嫁娘般羞赧惭愧,戒慎警惕,唯恐漏失尊教一字一句,如此方可获得上师的法露加持。第三十九条:于彼严身具 无复生爱乐 与善非相应 皆思惟远离解释:对于装饰身相美好的一切饰物,不应该升起贪恋眷爱的心,凡所有与佛陀法教背道而驰之事物,皆应思远离,所以清心寡欲,远离贪着是非常重要的佛子行宜,践之便可免沉沦六道苦厄之因!第四十条:常慕于师德 不应窥小过 随顺获成就 求过当自损解释:金刚弟子应对至尊上师的所显露的殊胜佛德,升起钦羡孺慕、向往之心,进而效之习之,必与上师身口意相应,成就非凡的修行果证。切不可窥师微细、或与流俗相悖的过患,而心起不正念,非但无法得到上师的加持,还得赴金刚狱,岂可小觑。须知下者不知上,平凡如我们,岂能揣度圣思,穿凿附会;更何况师教万化,于行者三毒处下手,往往是一针见血,故上师如镜,照见己心染尘度,使贪瞋痴无所遁形,吾人必须感念上师观机逗教的无量大恩!第四十一条:说法度弟子 曼荼罗护摩 城邑同师居 无旨不应作解释:若是弟子与上师同住一城市,在没有上师开许的情况下,不得作开光、三根本的身口意供养加持,也不得行坛城、火供、传法灌顶等法事,此乃防止骄慢之心暗渡陈仓,滋衍后患,如此才能使行者摄受更甚深法教,不致产生违缘障碍。第四十二条:或说法所得 净施诸财物 悉以奉其师 随得而可用解释:弟子说法遂行法务所得的信徒供养,必须悉数奉养上师,而上师也会秉慈?#123;受一部份,来增上弟子的修行资粮,而其余所剩则可自用,或是循师圣教,行于利生事业第四十三条:同学及法裔 不应为弟子 亦不于师前 受承事礼敬解释:弟子不得收同门师兄为自己的弟子,也不可于上师跟前为自己的弟子传法。如有自己的弟子在上师面前为己顶礼、供养等,应该立即予以制止,这是对上师强烈慢心的显露,有智慧的弟子决不行之!第四十四条:若以物上师 二手持奉献 师或有所施 当恭敬顶受解释:金刚弟子供物予上师,必须二手恭敬呈献。若师有施予,同样双手恭敬过顶领受,并念恩礼拜,日后得要好好处理所赠物,必受上师绵密的加持。第四十五条:自专修正行 常忆持不忘 他或非律仪 爱语相教示解释:弟子们应对上师所教授的或指定的佛课奉为圭臬,时时刻刻惦记在心,切行咸遵。如见其它金刚师兄弟因一时无明,对上师不恭敬,造作罪愆,应发慈悲爱护之心,以柔慧语劝戒,助其回归正道,重拾尊师信念,续摄传承法流加持。第四十六条:若师所教敕 或病缘不作 当作礼谘陈 斯则无其咎解释:上师的教导训示或是待办事项,要一一恪守遵行,若是因病遭阻,无法顺利成办,必须婉转向上师解释,如此才没有过患。第四十七条:常令师欢喜 离诸烦恼事 当勤而行之 恐繁故不述解释:金刚弟子欲摄受无上密法,应要尽一切力量,将己三密悉皆供养根本上师,常使上师欢喜无有热恼。具恩上师若有任何生活世俗上的烦恼,都是弟子们的奇耻景辱,代表承事形幢M圆满处。吾人须知上师便是无上资粮田,今日田中所植枯槁,呈状荒废,其罪舍我其谁?故有为者,必尽心力圆满成事,法益定如春雨良籽,使资粮田繁茂盎然!其事师之法甚多,观察运用之妙,存乎慧心,所以不再细举列示,免令人望之生畏、裹足不前。第四十八条:彼金刚如来 亲如是宣说 及余教所明 依师获成就解释:为获得究竟法智与无上悉地,都必须依止金刚上师而得,这是密教教主金刚如来亲口宣说的。所以行者一旦选择了心中的明师,就必须视师如佛,即可相应密意而能快速圆满佛果!第四十九条:若弟子清净 皈依三宝已 当付事师法 先令熟讽诵解释:凡有净信弟子来皈依,修学金刚乘密法,便令其熟读事师法五十颂,稳固学法基础,如此罅漏之处补足后,必为完整堪受之大器,可满盛具恩上师珠玑法露。第五十条:次授秘密教 使成正法器 根本十四堕 同应善诵持解释:皈依灌顶后,对于愿意恪守戒律、熟习事师法者,才授予不共密法,同时行者们也应对密宗根本十四堕之戒律,能够奉为圭臬永矢咸遵,使之能成为金刚乘的中流砥柱。【后跋】行者概念中的上师是平时所见的肉体化身,而忽略了法报二身,易于因自身无明对于外相执取,产生了承事不敬、贪婪妄想的诸多过患;要知道遍入的真如法性乃是上师的真身,欲见此身,须行般若智慧,超越相对世智,离诸得失对待,方可三密相应、契入实相三昧。然此机甚深,非能一蹴可几,故有事师法五十颂出,让金刚行者进退有所依据,使恭敬心由内而外显发,修正收摄诸习气于无形,所仰赖者,无不是上师浩瀚证德,无垠悲心。至盼诸行者将此颂常驻于心,咀嚼菁华,常思己过,如此日行功深,上师受记、圆满佛过之日必可逮也!戒行及金刚乘十四根本堕朗钦加布仁波切 学习密乘者应当具足大乘发心,也就是说,行者亦应严持菩萨戒的内容。菩萨戒的本质就是尽量使我们的一切行为无害于众生,更进一步能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众生。它的核心就是基于我们对佛菩萨的信心及尊敬,而努力学习他们的典范。而在持守菩萨戒时,有两项容易触犯的陷阱必须避免。首先就是我们必须避免对任何众生产生一种轻视的态度,不论那生命对我们而言是如何的无益,一旦我们想:他是我的敌人,我决定要伤害他,不帮助他,或是在我能力范围内不保护他。如此我们就非常严重的违犯了菩萨戒的精神。 其次则是我们对遵循菩萨戒之能力失去信心,我们想,这太难了,我就是不能为其它众生服务,我最好放弃,做些简单的事。这样的想法就构成了另一种的违犯。菩萨戒在传统上即是大乘十八根本堕。如下: 一、赞自毁他-赞美自己、毁谤他人。 二、不施法财一心生悭吝而不行财施及法施。 三、不受悔谢责打他人-不接受他人忏悔或感谢而责骂殴打他人。 四、诽谤大乘说似是法-毁谤大乘法门,改说其余相拟法。 五、窃夺三宝财物-偷窃、夺取三宝之财。 六、谤舍佛经-毁谤或舍弃佛经之言语文字。 七、逼凌僧侣-毁谤或凌辱出家僧侣。 八、造无间罪-造杀父、杀母,破和合僧、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等五无间恶业。 九、执邪恶见-执着不正邪见。 十、毁灭城邑-攻打毁灭城巿居处等。 十一、向非法器说甚深法-对于不适当根器之众生宣说甚深佛法,致生邪见。 十二、劝退大乘-劝说他人不信大乘,退转其发心。 十三、劝舍别解脱戒-劝说他人舍弃,不持守别解脱戒。 十四、诽谤小乘-毁谤小乘佛法。 十五、妄说上人法-自己不懂却随意妄言上师法语。 十六、收三宝财-非出正因收受三宝之财物。 十七、制立恶律-随己意制定非佛法之邪恶律例。十八、舍菩提心-舍弃菩提心。当我们接受金刚乘上师的灌顶时,我们就接受了密乘三昧耶戒。密乘的三昧耶戒是一非常复杂的主题,我们可以由传统记载中看到,这些戒律可以从最基本的十四根本堕、八支粗罪、五方佛戒等,到达更微细的分类。在某些密续中,甚至谈到一百一十万条的三昧耶戒。在实际的修持层次上,最重要的就是金刚乘十四根本堕。它们以特殊的次序举例出来,因为第一条比第二条重要,第二条比第三条重要,依此类推。金刚乘的行者应依止此十四根本堕,尽一切可能去持守。 第一根本堕就是违依止敬谤辱师,也就是对上师身、囗、意不敬。我们在接受某人为我们的上师之前,以严格的准则来分析评断他是否可为我们可信、适切的老师,这是非常应当的看法。但是,一旦我们建立起上师、弟子的关系,接受地为我们金刚乘的导师,唯一适当的对师态度就是完全的信心。不论老师是否解脱,我们应认为老师同解脱之诸佛一样。加果我们对上师升起不良的态度或辱骂上师,那么我们就违犯了金刚乘第一条根本堕。 上师是培植个人功德及成就的最佳处,因为出于信心及诚心对上师的祈请,我们便能积聚如海的功德。在金刚乘修行中,一旦行者和一可信的上师建立起积极的关系,那么不论上师事实上是否解脱,弟子应与足同等的信心确信其上师真为解脱。依着这个信心弟子就能接受到如同成就诸佛在跟前化现般的同样功在止贡噶举第二十七代法王棍秋天津卓杜时,有一位原本是宁玛派奏千寺的行者名叫奏千敦珠噶桑 。 有一次,他到拉萨等地去朝圣礼拜,回程经过南倩(Nang-chen) 地方。晚上休息时,也听到隔邻两人在交谈,一人说:当今真正的莲师化身是谁呢?另一人就说:当然是当今法王天津卓杜了。奏千敦珠噶桑一听到天津卓杜的名字就自然生起一鼓无可言喻的深切信心。甚至全身汗毛都因此而耸立。于是他马上起身转向止贡帖寺,拜在止贡法王天津卓杜的座下为弟卜,并且精进的在寺院的闭关专一修处精进修持。 奏千敦珠噶桑一直很精进的修持,但后来却不幸得了一种怪病一全身手脚萎缩不能伸展。他只能一直以禅坐姿势坐在关房,没有其地办法。有一天晚上,奏千敦珠噶桑以非常挚诚的信心向上师天津卓杜祈请,他非常专心的祈求上师的加持,突然,天津卓杜的尊容在他面前显现。奏千敦珠噶桑非常的高兴,就以更深的诚心向面前的上师祈请,感动得眼泪都流下来。在也感觉只是一剎那的时间,实际上已过了好几个时辰,奏千敦珠噶桑方才被早晨的啾啾鸟鸣由定境中唤起,而上师的尊容也因此消失了。结果,奏千敦珠噶桑突然发现也的手脚萎缩症状完全消失,仿佛没有生过病一样。不久地就证悟大手印的境地,成为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成就者。这个故事说明了弟子的诚信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且至可以引导行者获得究竟成就。第二根本堕就是违越善逝语教诫。否认、反斥佛陀教法,或是对从上师处所接受之个别教授。为了如此的理由,当我以上师身份教导时,我谨慎的鼓励弟子们去做本身所能做到的功德,而避免去做有害或是恶业行为。我不希圣人们因我加诸他们一种不可能情况而触犯此种根本堕,我希望大家能尽己所能去做。第三根本堕是金刚兄弟起纷诤。和我们同一位上师,或是同一坛城内接受灌顶教法的男女都和我们具足三昧耶的兄弟姊妹关系。所以,相互间的争吵、打架、敌意、斗争等等,都是触犯此条根本堕的。我们必须非常尊敬彼此,重视此金刚三昧耶之联系关系。一般来说,所有众生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但是从较型式化的层次来看,和佛法行持有关的人们和我们佛教徒有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金刚乘行者,拥有同一上师的弟子们同享共同的精神之父。在坛城内接受同一教法灌顶的人们,他们或许是从不同的上师处得来,而由密乘观点看来,是具足同一精神之母,而那些从同一上师接受同一灌顶的行者就具足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拥有同一精神父母的金刚兄弟。第四根本堕就是失慈悲嫉有情乐。忘失慈悲心对其他有情众生升起恶意、伤害之念。此不仅在基本层次上违犯了菩萨戒,也犯了第四根本堕。在金刚乘的修行中,此前四根本堕不论从持守之重要性或是从违犯之严重性来看,都是最具决定性的。不论我们是违逆自己的上师而-金刚乘视为最严重违犯;或是违犯上师授予之教法;或是金刚兄弟姊妹起纷争,或是违犯菩萨戒。我们都是严重的触犯了密乘三昧耶戒。第五根本堕是畏难不度退菩提。对于世俗行愿二菩提心,滚达明点菩提心,光明空性菩提心,出于贪瞋痴而断如是大乘法根,则违犯第五根本堕。第六根本堕是毁谤自他宗派法。我们不能仅以个人修行的观点就批评别派的教法是否有害。在金刚乘誓句中,此范围更延伸到其地宗教,所以金刚乘行者不仅要避免轻视佛法中任何一派,同时也包括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第七根本堕则是于未成熟宣密法。意思就是把密乘教法透露给那些不适合密乘行持的人。比方像是不准备接受教法、公开拒绝、或是不愿和密乘内含有任何关系的人们讨论深入的金刚乘教法,都是违犯此条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青少年篮球赛事安全管理方案
- 纳米纤维光电器件应用-洞察及研究
-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指导手册
-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记录
-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
- 企业数据安全保护实施方案
- 声学超材料对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五年级语文人物描写教学设计方案
- 文化语境下的白化病认知-洞察及研究
- 抗生素耐药性管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酿造车间绩效考核制度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 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 医院放疗科护理记录(模板)
- 应急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及应用
- 7.4.2超几何分布 课件(共14张PPT)
-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 PPT 课件
-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