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五代笔记纠谬以刘禹锡事迹为例卞孝萱内容提要 以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事迹为例,将唐、五代笔记诗话中的有关记载,逐一考证,去伪存真。关键词 文史互证 去伪存真 刘禹锡我提倡文史互证,就是以文艺作品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以增进了解。文史互证的前提,要对文艺作品去伪存真。如不去伪存真,反而以伪作真,则不能达到文史互证之目的。今以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事迹为例,将唐、五代笔记诗话中的有关记载,逐一进行考证,去伪存真。(唐语林虽是宋王谠所著,其内容采自唐人小说五十种,故本文包括此书在内)一、云溪友议卷中中山悔夫人游尊贵之门,常须慎酒。若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为余开宴。沉醉归驿亭,稍醒见二女子在旁,惊非我有也。乃曰:“郎中席上与司空诗,特令二乐伎侍寝。”且醉中之作,都不记忆。明旦,修状启陈谢,杜公亦优容之,何施面目也。余以郎署州牧,轻忤三司,岂不过哉。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孝萱案:据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大历四年十一月)乙亥,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卫国公杜鸿渐卒。”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与杜鸿渐不同时。而且杜鸿渐生平,未为淮南节度使,亦未曾任兵部尚书(大司马)。(参旧唐书卷一八杜鸿渐传、新唐书卷一二六杜鸿渐传)二、幽闲鼓吹宾客刘公之为屯田员外郎时,事势稍异,旦夕有腾趠之势。知一僧有术数,极精,寓直日邀之至省,方欲问命,报韦秀才在门外。公不得已,且令僧坐帘下。韦秀才献卷已,略省之,而意色殊倦。韦觉之乃去。与僧语,不对。吁嗟良久,乃曰:“某欲言,员外必不惬,如何?”公曰:“但言之。”僧曰:“员外后迁,乃本行正郎也,然须待适来韦秀才知印处置。”公大怒,揖出之。不旬日,贬官。韦秀才乃处厚相也。後三十余年(太平广记卷二二四刘禹锡引幽闲鼓吹作“后二十余年”)在中书,刘转屯田郎中。孝萱案:大和时,刘禹锡入朝为主客郎中,幽闲鼓吹说刘禹锡为屯田郎中,误。三、玉泉子(段)文昌又尝佐太尉南康王韦皋,先时韦皋奏使入长安,素与刘禹锡深交,禹锡时为礼部员外郎,与日者从容。文昌入谒,日者匿于帘下。既去,日者谓禹锡曰:“员外若图省转,事势殊远,须待十年后此客入相,方转本曹正郎尔。”自是禹锡失意,连授外官,十余年文昌入相,方除禹锡吏部郎中。孝萱案:玉泉子所记,充满错误。(1)永贞时,刘禹锡为屯田员外郎,属工部,云“礼部员外郎”,误。(2)大和时,刘禹锡先后为主客郎中(属礼部)、礼部郎中,云“吏部郎中”,误。(3)刘禹锡为主客郎中、礼部郎中时,距为屯田员外郎,已二十余年,云“十余年”,误。(4)段文昌于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至长庆元年(821年)二月为宰相(据旧唐书卷十六穆宗纪),此时刘禹锡在洛阳丁母忧。刘禹锡为主客郎中时,段文昌为淮南节度使(据旧唐书卷一六七段文昌传)。刘禹锡为主客郎中,是宰相裴度、窦易直荐拔,谢裴相公启:“岂意天未勦绝,仁人持衡,纡神虑於多方,起堙沦于久废。”谢窦相公启:“相公不弃旧游,特哀久废,果蒙新恩,重忝清贯。荐延有渐,拯救多方”,可证。四、本事诗事感第二刘尚书自屯田员外郎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孝萱案: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诸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改授连州刺史。” 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易连州。” 两唐书受本事诗影响,皆言刘禹锡缘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被再贬出朝。资治通鉴卷二三九:“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元和十年)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近而地益远。”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当时叔文之党,一切除远州刺史,不止禹锡一人,岂缘此诗!盖以此得播州恶处耳!” 司马光的分析是比较符合当时真相的,同时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刺史(据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下),可证。五、鉴诫录卷七四公会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时梦得方有郎署,元公已在翰林。刘骋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遂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咏竟日,沉醉而散。刘诗曰:“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荒苑至今生茂草,古城依旧枕寒流。而今四海归王化,两岸萧萧芦获秋。”孝萱案:长庆元年,元稹、白居易在长安,刘禹锡在洛阳守制,冬,除夔州刺史,由洛阳赴任所,未至长安(禹锡夔州刺史谢上表:“空怀向日之心,未有朝天之路”可证)。不可能有“同会”之事。二年,元稹拜相,罢相后,为同州刺史;白居易求外任,除杭州刺史;刘禹锡在夔州,亦不可能“同会”。三年,元稹迁浙东观察使;白居易在杭州;刘禹锡在夔州,更无“同会”可能。四年,元稹在越州;白居易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至洛阳;刘禹锡移和州刺史,各在一方,无缘“同会”。鉴诫录云“长庆中,同会白乐天之居”,与他们的行踪不合。又,刘禹锡于永贞元年(805年)为屯田员外郎,元稹于长庆元年(821年)充翰林学士。刘“在郎署”与元“在翰林”,不同时。禹锡有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金陵怀古三诗。鉴诫录所记载者,是西塞山怀古的诗句,而误用金陵怀古的题目。旧注:“此篇元在诗本事中,叙说甚详,今何光远重取论次,更加改易,非也。”则又把金陵五题的序(“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跛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歘然有得。它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尔。”),误作金陵怀古的“本事”。金陵五题作于和州刺史任内。金陵怀古作于罢和州、游上元之时。西塞山怀古作于长庆四年罢夔州、赴和州途中。(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鄂州武昌县:“西塞山,在县东八十五里,竦峭临江。”)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11)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12)“四公会”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六、本事诗情感第一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太平广记卷一七七李绅引本事诗作“李绅”)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13)。孝萱案:本事诗所记,与刘禹锡、李绅行跡不合。今将宝历二年至大和五年刘、李官职,列表对照如下:不但刘、李二人不在一地,而且此时李绅贬谪在外,未为节度使,何云“罢镇”?更无“司空”之衔。七、太平广记卷二七三李逢吉引本事诗李丞相逢吉既为居守,刘禹锡有妓甚丽,为众所知。李恃风望,恣行威福,分务朝官,取容不暇。一旦阴以计夺之。约曰:“某日皇城中堂前致宴,应朝贤宠嬖,并请早赴境会,稍可观瞩者。”如期云集。敕阍吏,先放刘家妓从门入,倾都惊异,无敢言者。刘计无所出,惶惑吞声。又翌日,与相善数人谒之,但相见如常,从容久之,并不言境会之所以然者。座中默然,相目而已。既罢,一揖而退。刘叹咤而归,无可奈何,遂愤懑而作四章,以拟四愁云尔。“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片戋。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若向蘼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已去心。红璧尚留香漠漠,碧云初断信沉沉。情知点污投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人曾何处更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莫怪诗成无泪滴,倾尽东海也须干。”“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妲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因偏照两人心。”(14)孝萱案:本事诗所记,与刘禹锡、李逢吉行踪不合。据旧唐书卷一六七李逢吉传:“(大和)五年八月,人为太子太师、东都留守、东畿汝防御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八年三月,征拜左仆射,兼守司徒。时逢吉已老,病足,不任朝谒,即以司徒致仕。九年正月卒,时年七十八。”(15) 这段时间,刘禹锡先后为礼部郎中兼集贤学士,苏州刺史,汝州刺史,不在洛阳。本事诗单行本所记,与广记所引不同。单行本作:“大和初,有为御史分务洛京者。子孙官显,隐其姓名。”刘禹锡生平未曾为此职。又,单行本作“为诗两篇投献”,只载“三山不见海沉沉”一首,而广记引本事诗载诗四首之多。这四首诗,亦见于刘宾客文集外集卷七,题为怀妓四首。外集系宋敏求辑,这四首诗出于南楚新闻(据宋敏求后序)。全唐诗卷三六一刘禹锡卷载怀妓,无“四首”二字,注:“前三首一作刘损诗,题作愤惋。”据说郛卷十一引灯下闲谈:“吕用之在维扬日,佐渤海王擅政害人。中和四年秋,有商人刘损挈家乘巨舡自江夏至扬州,刘妻裴氏有国色,用之以阴事构置,取其裴氏。刘下狱,献金百两,免罪。虽脱非横,然亦愤惋,因成诗三首曰”(16),即太平广记所载之前三首(“玉钗重合两无缘”、“鸾飞远树栖何处”、“人言何处更寻看”)。才调集卷一载这四首诗第一、二首,作者“无名氏”,等于否定刘禹锡的著作权。这四首诗,均与刘禹锡作品的风格不相似。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禹锡甚怒武元衡、李逢吉,而裴度稍知之。”(17) 当时人知道刘与李不洽,同情禹锡者,遂编造这个夺妓故事,以极言逢吉之恶。各书所载这四首诗,文字不尽相同,今已辨明非禹锡作,不足深论矣。八、云溪友议卷中中山悔襄阳牛相公赴举之秋,每为同袍见忽。尝投贽于刘补阙禹锡,对客展卷,飞笔涂窜其文,且曰:“必先辈未期至矣!”然拜谢砻砺,终为怏怏。历廿余岁(太平广记卷四九七刘禹锡引云溪友议作“三十余岁”),刘转汝州,陇西公镇汉南,枉道驻旌旄。信宿,酒酣,直笔以诗喻之。刘公承诗意,方悟往年改张牛公文卷。席上赠汝州刘中丞,襄州节度牛僧孺诗曰:“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现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奉和牛尚书,汝州刺史刘禹锡:“昔年曾忝汉朝臣,晚岁空余老病身。初见相如成赋日,后为丞相扫门人。追思往事咨嗟久,幸喜清光语笑频。犹有当时旧冠剑,待公三日拂埃尘。”牛公吟和诗,前意稍解,曰:“三日之事,何敢当焉!”(宰相三朝后主印,可以升降百司也。)于是移宴竞夕,方整前驱也(18)。孝萱案:友议所记,虽有错误,岑仲勉唐史余渖卷三牛僧孺枉道过汝“目之瞎说”,亦嫌过分。今校订如下:第一种可能刘禹锡诗题,刘宾客文集外集卷六作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友议“陇西公镇汉南”是“镇淮南”之误。大和六年十二月至开成二年五月,牛僧孺为淮南节度使(据旧唐书卷十七下文宗纪下)。刘禹锡于大和八年七月,由苏州刺史移汝州刺史,赴任时,经过扬州,与牛僧孺会面。据唐语林卷二文学引刘宾客嘉话录:“刘禹锡曰:牛丞相奇章公初为诗,务奇特之语,至有地瘦草丛短之句。明年秋卷成,呈之,乃有求人气色沮,凭酒意乃伸。益加能矣。明年乃上第。”(19) 牛僧孺于永贞元年登进士科,上推两年,牛“投贽”于刘,应在贞元十九年(803年)。至大和八年(834年),为三十二年。“粉署为郎四十春”乃言资历深,不必拘泥于“四十”。第二种可能“陇西公镇汉南”,指开成四年八月,牛僧孺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旧唐书文宗纪下)。此时牛僧孺为东都留守、左仆射,刘禹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牛“镇汉南”前,与刘见过面。由贞元十九年至开成四年(839年),为三十七年,与“粉署为郎四十春”较合。如是第一种情况,友议“镇汉南”应校正为“淮南”,“襄州节度”应校正为“扬州”,牛僧孺“枉道驻旌旄”应校正为刘禹锡道经扬州。如是第二种情况,“刘转汝州”、“汝州刘中丞”、“汝州刺史刘禹锡”,均应校正为太子宾客。(全唐诗卷四六六牛僧孺卷作席上赠刘梦得,不误。)总之,友议所记,对牛、刘会面之年代、地点与官职,均有错误。九、北梦琐言卷一李太尉抑白少傅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其见抑也如此(20)。孝萱案:北梦琐言所记多误。(1)“大和中”,刘禹锡不是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琐言说刘、李“同分司东都”,误。(2)开成元年秋,刘禹锡因患足疾,罢同州刺史,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此年七月,李德裕罢滁州刺史,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九月十九日达洛下,安居于平泉别墅。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除浙西观察使,十二月四日,发赴任。”(据李德裕李文饶文集别集卷一附裴潾诗刻石后记)李德裕不住在洛阳城内,患足疾的刘禹锡,能远赴平泉别墅拜访否?缺乏证明。(3)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传:“大和已后,李宗闵、李德裕朋党事起,是非排陷,朝升暮黜,天子亦无如之何。杨颖士、杨虞卿与宗闵善,居易妻,颖士从父妹也。居易愈不自安,惧以党人见斥,乃求致身散地,冀于远害。”(21) 自觉地避免朋党之祸的白居易,怎么会“累”以文章干谒李德裕,陷入是非漩涡之中!(4)刘禹锡与白居易交谊深厚,时称“刘白”,李德裕怎么会在刘禹锡面前,暴露出对白居易“不足久矣”的朋党言论!钱易南部新书乙集:“白傅与赞皇不协,白每有所寄文章,李缄之一箧,未尝开。刘三复或请之,曰:见词翰,则迥吾心矣!”(22)(吴炯五总志同)刘三复在李德裕幕府多年,感情甚为融洽,又与白居易无关系,德裕与三复闲谈时,偶然流露出一点心腹话,或有可能。十、唐语林卷三赏誉相国刘公瞻,任大理评事日,饘粥不给,尝于安国寺相谒僧处谒飱,留所业文数轴,置在僧几上。致仕刘宾客游寺,见此文卷,甚奇之,怜其贫窭,原有济卹,又知其连山人,朝无引援,谓僧曰:“某虽闲废,能为此人致宰相。”(23)孝萱案:全唐诗卷三六五刘禹锡赠刘景擢第:“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禹锡与刘瞻父刘景相识,而与刘瞻不同时。据旧唐书卷一七七刘瞻传:“大中初,进士擢第。四年,又登博学宏词科。历佐使府。成通初,升朝,”(24)此时,禹锡已卒。唐语林此条,采自北梦琐言卷三河中饯刘相瞻。琐言作“致仕刘军容游寺”(太平广记卷二六五河中幕客引北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春季东华公司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徽商银行宣城分行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1.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5安徽阜阳市颍州区选调区内乡镇在编在岗教师6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陇南事业单位预计将于5月中旬发布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江苏南京工程大学科研助理招聘1人(邱玉琢教授科研团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川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会玩Scratch 4 综合运用》教学设计
- 宠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图片版)第5单元第1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 协议书离婚要带什么证件
- 设计管控管理办法
- 物流月结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 2024年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房颤内科护理学
- 甲状腺结节术后护理
- 政策变迁课件
- 2025年江西文演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第五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 烘焙类产品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