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班会设计.docx_第1页
传统节日班会设计.docx_第2页
传统节日班会设计.docx_第3页
传统节日班会设计.docx_第4页
传统节日班会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节日中国梦班会设计一、活动目的: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典故。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倡导过中国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3、激发探索科学兴趣,增强刻苦钻研精神。二、活动内容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四、准备工作: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五、班会过程(一)了解节日主持人一:敬爱的老师,主持人二: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我宣布四二班主题班会中国节日 中国梦正式开始!主持人一:通过班会课,希望同学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主持人二:通过班会课,我们要更加地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主持人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古国。主持人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主持人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内聚力量,最终结合成了个多民族统一的整体。主持人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牢固基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维系中华民族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主持人一:同时流传的,还有中国的节日文化。主持人二:对啊,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文化,这些节日都是有由来的和风俗的。主持人一:请老师出示大屏幕主持人二: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自由读一读。老师总结: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今天咱们一起在这种大俗和大雅中,雅俗共赏,一起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吧!主持人一: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主持人二: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谁知道这两天咱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学生自由答)主持人一:北方人风俗一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包饺子、吃饺子;主持人二:我们用王安石元日诗来总结,请女生齐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主持人二: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大多是清明寒食一起过。主持人一: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主持人二:有诗为证: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请男生齐读。主持人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学生齐答:端午节。主持人二:我们都在门上挂艾草,吃粽子,戴香包。主持人二:我国民间传说里,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这一天是阴历七月七日,称“七夕”。主持人一:咱们同学都学过关于这个好节日的古诗,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吟诵一下乞巧。主持人二: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是赏月的佳节。主持人一:谁知道这天咱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主持人二: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吃月饼。主持人一:自古以来,对月亮情有独钟的诗人成千上万,同学们,你们有哪些积累描写月亮的,请你来展示一下吧。 学生依次诵关于月亮的诗词。主持人二: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主持人一: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主持人二:具体习俗登高、吃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 主持人一:我们还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端午节、腊八节、冬至节等等。主持人二:从今天的班会,我们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持人一: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二)知识竞赛1、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一个传统节日名称,这个节日和一首著名的词有关:水调歌头 ,作者是宋代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2、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一个传统节日名称,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而人们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这就是七夕节。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3、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一个传统节日名称,有首诗和这个节日有关,作者是唐朝的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的名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庆祝这个节日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4、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一个传统节日名称,有首词和这个节日有关,作者是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的名字叫做:青玉案 元夕。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老师总结: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节气、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都被融合凝聚到传统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让我们再次聆听儿歌,重温中国人最特别最亲切的文化遗产吧!(三)相声表演论过节(四)视频:邓鸣贺节日篇童谣中国传统节日(/v_show/id_XNDA2MTY3MTE2.html?from=y1.2-1-85.3.7-2.1-1-1-6)最后以这首歌曲结束本次主题班会相声论过节郭:谢谢大伙一鼓掌我就知道了李:您知道什么了?郭:喜欢听相声李:没错郭:有人认识我们 有人不认识我们李:认识您的居多郭:我叫郭德纲李:没错郭:相声界的一个小演员李:您客气郭:经师不到 学艺不高造诣也没有这么深李:太谦虚了郭:比起来这位老师就没法比了李:我照您差远了 郭:大伙都认识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李:达不到郭:在北京城来说没有人不认识你李:你过了郭:叫什么名子来着李:这就一不认识的 我叫李菁郭:还叫李菁李:干嘛还叫啊郭:相貌英俊 台风潇洒李:不行郭:往这一站长得真够寒碜的李:我让你夸我来着呀 没这么捧人的郭:不是 眼太大了李:大一点儿好啊 眼大有神郭:我认为你有这么好的造诣和你的家庭是分不开的李:太对了郭:为什么说这个岁数说相声里边李菁老师能够出类拔萃李:您给讲一讲郭:和家庭是有关系的李:家庭条件好郭:他们家在北京城称得起是名门望族李:有点儿钱郭:尤其李先生的祖辈李:就是郭:在清朝的皇宫里面跟着西太后的叫李莲英李:你你别说了 别说了郭:西太后最得意李莲英李:行别说了 我们祖上是太监郭:是啊李:这不是你说的吗郭:这不你肯定的吗李:谁肯定了 不叫这名子郭:改了李:改了 本身就不叫这名郭:是不是姓李 总听别人喊你们家小李子小李子的李:还是李莲英 李莲清郭:李莲清啊李:对郭:你看李莲清是李莲英的弟弟李:还是一家子 反正他没当过太监郭:没有 反正你们家了不起 站着房躺着地银行里存着多少多少的钱李:是郭:祖籍是北京的通州到通州一扫听 老李家谁不知道李:都知道郭:名门望族啊后来住不开了全家人移民就到房山那边李:那到房山那叫称民哪郭:那叫什么李:搬家郭:迁居了半拉房山城都是李家的李:对郭:李家人花钱如流水一般李:不在乎郭:说拿钱当回事儿没有过李:是郭:了不起李:有什么了不起的郭:据我所知老李家一天到晚是想着法儿的花钱李:都怎么个花法郭:找过节的日子立春李:是郭:到立春的时候咱们讲究吃春饼李:对郭:弄点和菜 摊个黄菜 切点肘花大伙一吃这就立春了李:那就过节了郭:到人家李家李:我们家呢郭:拿这个当春节过李:那么立春我们家怎么过法郭:哎呀 全家老小 清晨四点钟起床李:早起郭:就为了找茬 多吃东西多花钱李:是郭:全家人好几十口都起来了 今天打春 咱们得庆祝一下李:怎么郭:咱们是春饼和菜李:是郭:当然 是 说春饼和菜有简单的有复杂的你要说简单的那个三十块钱也吃起来了这是李家李:我们家得来这复杂的郭:烙饼 烙饼卷鹌鹑蛋李:卷鹌鹑蛋郭:一人一个鹌鹑蛋 他爸爸还说呢 我不吃黄李:那更剩不下什么了郭:来半斤饼卷上李:他就要吃饼郭:有钱李:还有钱呢郭:有钱李:多卷两个好吧郭:一斤一个大饼 一斤一张来一个鹌鹑蛋的黄一卷他爸爸吃完一坐剩下那几十口子都问 我们这个呢没有 就预备一张饼李:这也太不像话了郭:端午节李:五月初五郭:吃粽子 饮雄黄李:在论郭:每到这个时候他父亲都很伤心李:这伤心什么郭:每逢五月端午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 过端午节了但他爸爸很难受李:为什么呀郭:独坐在厅堂低头不语眼泪汪汪 他也问 您怎么了李:是郭:端午节您干吗难过呀李:就是郭:老头 叹口气 唉 现如今你也大了有的话也可以告诉你了李:讲一讲吧郭:我讨个大说 我是你爸爸李:您先等会儿 等会儿不用讨大 你就是我爸爸 不是不是不是现在不是现在郭:过去李:我说这情节里头郭:吓我一跳 你太三俗了李:谁呀郭:你一步一步带我走进了三俗的深渊李:别往心里去郭:我能不往心里去嘛 你这样的也不多见李:对 我太厚道一点儿了郭:这是他父亲跟他说的 不是 我就看着咱们街坊 哥们 兄弟我讨大说我是你哥哥我是你叔 不都那么说吗李:对对对 那爸爸没有讨大的郭:你们爷俩儿客气李:没这么客气的郭:不要这个是吧李:不要这个郭:孩子既然你问 爸爸就告诉你 每到这个时候五月端午我就想起你母亲来了李:想起我妈来了郭:你妈不是北京人李:哪里人郭:四川峨嵋人 你妈姓白李:叫什么呀郭:叫娘子李:白素贞 我还一二姨叫小青郭:对对李:还对呢 我爸爸是许仙啊郭:那一年李:哪年郭:清明佳节啊 我上西湖那旅游去 我扛着个伞李:对郭:我还唱着流行歌曲呢李:怎么唱的郭:杭州美景盖世无双 西湖岸奇花异草四了季的清香 这春又李:行了 别唱了 后来您这套让说相声的学会了 是吗郭:对对对李:叫太平歌词郭:对李:还对郭:后来跟他母亲结婚 来一坏人 老和尚叫法海李:是郭:法海 给搅黄了 就说这意思吧别扭 别扭完了 吃饭吧大粽子 哎呀咱们那个时候这么大个 也就这么意思吧李:就这样吗郭:就这么大 老李家那还了得李:我们家这怎么样郭:好家伙 你这么算吧 全家人上上下下四十来口 吃粽子得花一块钱李:一块钱哪 你再回回手吧郭:不是 每个米粒都得值一块钱李:金米郭:大粽子搁在这儿 大伙吃 你爸爸看着高兴 来来来 剥 赶紧剥李:是郭:这么大个儿 剥 来来来 赶紧剥又打开一层来在剥 还剥李:往外剥郭:剥皮嘛 剥粽子皮李:那么些层皮干吗郭:四十来斤皮李:四十多斤皮郭:打开了 当中有一粒米李:就一粒啊郭:拿牙签扎着 来大伙都咬点儿 黏的 吃到心里难受少来少来 来你小你看看就得李:行了 还是过立春好郭:家里有钱李:还有钱哪郭:花钱如流水一般李:那也没有这么花的郭:八月中秋李:中秋节怎么过郭:到了老李家这是大节日 吃月饼 饮雄黄酒嘛李:没有雄黄了郭:没有啦 一到这时候你爸爸心里别扭李:对 老想起我妈来郭:没有这个李:没有这个郭:大月饼 月饼放到正当中 全家四十来人 一人举一勺这么郐着吃一宿半块没吃了李:这么在个的月饼郭:耳朵勺李:耳朵勺啊郭:勺小李:没有拿那勺挖的郭:你爸说少吃 吃完了回来对身体不好 吃多了得糖尿病你爷爷就糖尿病对身体不好 这个就是点点而已 这个花钱算什么 一进了腊月他爸爸乐啊偷偷摸摸半夜都不睡觉出去找一旮旯捂着嘴(笑)李:我爸爸该吃点药了 像话吗郭:怎么了李:没有这么乐的郭:高兴啊李:高兴郭:快到年关了 快能花钱了李:到过年该花钱了郭:一看月份牌快到年 老头(笑)李:你再这么乐我抽你郭:你看 哪能打你爸爸 是吧李:别说了郭:学他嘛 一到腊八全家痛快了 煮腊八粥 咱们家里各种米 来点栗子 花生枣就齐了 人家家里面 好 各种米四十多样什么米都有李:真不少郭:这一大锅 这锅这么大个儿 什么栗子仁 花生仁 榛子仁 松籽儿红枣什么这个腐乳 酱豆腐李:酱豆腐 别往里搁郭:海带 这里都有 都有 一大堆李:这粥还怎么喝郭:热热乎乎的 腊八蒜李:对郭:剥蒜李:是郭:咱们家里弄两瓶子就够了 你吃得了多少 他们家上下四十多口人一块剥坐在院子里剥蒜 剥完装瓶子里 蒜皮儿拿车往处搓李:你算得多少郭:一瓶一瓶都码满了 弄得了 调料厂来车拉走了李:我们家做蒜的是怎么着郭:给人加工嘛李:什么加工郭:吃不了卖点嘛李:别卖了郭:拉蒜的车走了 他爸爸高兴 他爸爸喜庆 喜庆 这个花钱都叫玩李:这还叫玩郭:到年三十还了得呀 年三十啊李:除夕郭:除夕之夜 家里花钱像流水一般李:都怎么花法郭:北京人过去讲究供神李:对郭:三十晚上有个传说叫全神下界 供各种神仙 他们家也供李:当然了郭:供玉堂春李:玉堂春郭:玉堂春 苏三 赛金花都供上了李:玉堂春跟苏三这是一个 这是一个像郭:杜十娘这都行 苏小小 柳如是 吴小婉 陈圆圆屋里都供满了李:我们家都供这青楼的郭:高兴嘛 当初你们家住南城那边李:这不叫神仙郭:不叫神仙 前面有一供桌摆着香炉 过去讲究插那香叫白素锭香李:是郭:一宿这香不许灭了 灭了不吉利李:对郭:老李家这香三天都不灭李:为什么郭:电棒李:电棒啊 没有点电棒的郭:电没了这才换 两边应该搁那个鸡头应该搁什么猪头什么羊肉牛肉上供他们家没有李:我们家呢郭:他跟他姐姐倒饬成一小姑娘 小小子 站在两边站着金童玉女李:是郭:高兴 到了夜里边讲究是踩祟李:什么是踩祟啊郭:北京人讲究这个 芝麻尖儿什么的拿进来搁在院子里边大伙一踩咯啦咯啦响妖魔邪祟全都踩跑了李:谐音郭:一种美好的祝愿李:对郭:他们家不李:我们家呢郭:踩碎玻璃李:那也有响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