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doc_第3页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1)声现象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3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颌骨、头骨 听觉神经 大脑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2)光现象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10 8 m/s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3元电荷: e = 1.6 10 19 C 二要点知识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2光源: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5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i=入射角r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红外线摇控杀菌作用红外线夜视仪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3)透镜及其应用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的距离v 应用实例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2fvf 照相机u=2f, 等大 倒立 实像 v=2f 2fuf 放大 倒立 实像 v2f 幻灯机u=f 无 无 无 平行光源:探照灯u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u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u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负);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正)。8透镜焦度:=1 / f ( f:焦距)(4)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沸水的温度为100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三.读: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1).沸腾: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b沸腾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加热。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2).蒸发: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9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10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11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一、电荷1、电荷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2、原子的结构 原电荷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原电荷。1e=1.610-19C,任何带电体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3、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叫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4、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物体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约束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有了多余的正电荷而带上了正电,约束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两个物体所带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电荷总量没有发生改变。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中有电流的时候,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定向移动。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2、电路的构成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4、三种电路:通路开路短路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和并联串联:把元件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并联:把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四、电流的强弱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1A=1000mA、1mA=1000A2、电流表的连接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电流从电流表的正(红)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黑)流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3、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