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论文 题目:一股活跃而有限的力量-刘宋时期的寒人姓名:王晓峰学号:00821011院系:历史学系年级:08级 大一一股活跃而有限的力量 -刘宋时期的寒人【论文摘要】士阶层在中华历史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魏晋时期的士族门阀政治中,世家大族更是充当着同皇权共治天下的角色,但是到了南朝之初的刘宋时期世家大族虽然仍然占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士族门阀政治在此时已经结束。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刘宋时期由于统治者加强皇权的需要以及世家大族的腐朽,使得寒人、寒门在南朝活跃起来,并且出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中华书局,2008年,第125页。的现象,他们在政治、军事上掌握一定程度的重权,活跃于政治舞台。但是他们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士族门阀观念的沿承以及士族的压制,使得他们只能构成一股有限的力量,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他们的作用。【关键词】刘宋; 寒人; 典掌机要; 门阀观念;有限的力量。寒人的活跃,成为刘宋时期政治的重要特点,了解寒人的地位作用对于研究南朝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前人对于此有着丰富的研究,田余庆先生指出南朝时期门阀士族让出了统治权。次等士族胜利了,但还要把门阀士族供奉在庙堂之上。田余庆:东晋门阀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祝总斌先生指出东晋末至南朝前期,高门士族变得腐朽并丧失了实权,而低级士族即寒人、寒门通过军功取得九品以上的高官位,但总的来说这一类人政治影响还不大。 祝总斌:门阀政治收入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日本学者川胜义雄则指出寒门武人在刘宋时期在军事上摆脱了贵族的统御,拥有了与士族拮抗的力量。川胜义雄著、,徐谷芃 李济沧译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唐长孺先生专门研究了南朝寒人的兴起。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六朝史一书也提到庶族寒门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受世家大族压制,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他们也以各种方式混入士族,士庶界限被打破。 张承宗、田泽滨、何荣昌:六朝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王仲荦先生指出,世家大族和寒门将帅这两种势力,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消长。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毛汉光先生在探讨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时也曾提出到了东晋南朝士族逐渐退出了军事历史舞台。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陈寅恪先生从官制角度看到,南朝,高门仍做大官,寒族做小官。君主为与贵族争权,在同一个系统中,把重权寄给原系微不足道的小官。陈寅恪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7年。对于官制,高敏先生系统考察了南朝典签制度,包括其渊源、典签的类别、职权、性质、特点和历史作用,对于寒人如何在南朝掌权有细致阐述。 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祝总斌先生也曾考察过南朝的三公制度以及尚书省、门下省的职权变化,其中涉及寒门在官职上的情况。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阎步克先生研究了南北朝的“清浊”观念的异同,涉及了寒人大多只能做“浊官”的现实。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位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李琼英女士探讨了寒人在刘宋宗室内乱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同时强调不能过分夸大寒人的力量。李琼英 ,论寒人在刘宋宗室内乱中的地位和作用,许昌学院学报,第25卷第1期 , 2006年。夏毅辉先生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南朝寒人心理很不成熟,难以形成政治心理上的群体整合。夏毅辉,未及整合的政治群体-南朝寒门、寒人入政心态剖析,许昌学院学报 ,第22卷第一期, 2003年。王铿先生则提出南朝寒人掌权只是特殊条件下发生的,可以说是一种偶然。王铿 ,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寒人掌机典要”与“士庶之隔”,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北京大学历史系, 1992。一、寒人典掌机要一般认为,士人出现在战国时期,说文解字中说:“士,事也。”段玉裁注曰: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第2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载:“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活动的知识分子”, 中国大百科全书,卷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年,第页。而士族则形成于魏晋时代,“九品中正制是为士族服务的,通过这种制度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唐长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3页。发展到了东晋时期,则出现“王与马,共天下” 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中华书局, 1974年,第2554页。的士族门阀政治,而刘裕灭晋后建立宋,寒门、寒人作为南朝时期崛起的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逐渐活跃起来,寒门主要指士族低层,而寒人则与之身份区别甚大,他们是一般的庶姓平民,唐长孺先生指出“东晋南朝自称或被称为寒士的,有的是自谦,有的是有意贬低,而大都是先代官位不显的士人,或者士族中的衰微房分,最基本的一点,他们仍是士人,不是寒人。”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读史释词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虽然二者身份上略有不同,但是二者在当时社会地位差距不大,而且“寒门由于社会地位极不稳定,随时可能降级成为寒人”,所以我们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不加以严格区分。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中载: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中华书局,2008年,第126页。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膂。南史谓宋孝武不任大臣,而腹心耳目,不能无所寄,于是戴法兴、巢尚之等皆委任隆密。东晋时期,王、庾、桓、谢四大士族的权势实际凌驾于皇权司马氏之上,但是经过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的打击,东晋门阀士族势力开始走向衰落。田余庆先生指出“东晋和南朝,历来都被认为是门阀政治的时代。实际上,真正的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不存在于南朝。”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第页。尤其是出身寒门的刘裕,从他出身来看“混生东安太守靖,靖生郡功曹翅,是为皇考”, 沈约:宋书卷一武帝纪, 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第1页他自己也曾面对群公曰:“我布衣,始望不致此”; 同上书卷四十二王弘传, 第1311页。同时刘裕也是出身北府兵,“旭孙生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官至武原令”“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晋朝征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高祖参府军事” 同上书,卷一武帝纪,第1-2页。而且后来刘裕继刘牢之之后成为北府兵的大将,通过军功,逐渐掌握了政治军事大权,最终灭晋建立宋。他深受士族门阀的压制,他也深刻体会到了东晋政治的腐朽,所以他绝对不会再让士家大族如东晋时一样“架空”他的得来不易的权利,所以他更愿意任用易于指挥的寒人,尤其是和他同样出身的建立军功的北府兵们,如祝总斌先生所言“刘裕集团,从文到武多出自寒门,可以说是个寒门集团”祝总斌:门阀政治收入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0页。比如,刘裕曾表天子曰:“故尚书左仆射,前将军臣穆之,。爰自布衣,协佐义始,內端谋猷,外勤庶政,密勿军国,心力俱尽” 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 第1307页。可见刘裕对于刘穆之是非常器重的,同时刘穆之也曾对刘裕讲“穆之甲本贫寒,赡生多阙”而且他“世居京口凯为建武将军,琅琊内史,以为府主簿” 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 第1303页。从此也可以看出刘穆之出自寒门,同样有着北府兵的背景。再比如,继刘穆之之后被刘裕看重的“徐羡之,“羡之起自布衣,又无术学”而且“羡之少为王雅太子少傅主簿,刘牢之镇北功曹,尚书祠部郎,不拜,桓脩抚军中兵曹参军。与高祖同府,深亲结” 宋书卷四十三 徐羡之传, 第1329页。,同样徐羡之是寒人,也是通过在北府兵中立军功而受到重用。同样傅亮、檀道济、刘毅在刘宋时期都曾在政治或军事上起到显著的作用。但是,也不仅是统治者从利益考虑不会任用世家大族,世家大族本身也存在着厌恶吏治的思想,渐渐的失去了政治、军事的统治权。因为世家大族在经济上拥有土地,通过剥削人民过着享受的生活,在政治上通过家族势力可以轻而易举的坐上高官,所以他们变得不屑于行政,正如唐长孺先生所讲:“一方面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在玄学清谈盛行的氛围中成长,以身在廊庙心在山林自居,但求放达,不婴事务,于是望空署白以躬亲吏事为耻。另一方面,他们凭借高贵血统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没有必要应世经务之才,不能也不需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早在东晋末年高门士族就大都鄙薄武事,不屑屈志戎族,逐渐失去了军事上的指挥权”, 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第162页。这就更加给寒门上升创造了舞台,同时也便利了皇权加强。这是从刘宋统治者的利益以及世家大族的自身腐朽的角度来看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宋皇权的加强,寒人典掌机要是有保障的,陈寅恪先生曾提出:看南朝的官制只有从阶级的变动去看,才能看清楚”,“一般说,在南朝,高门仍做大官,寒族仍做小官。君主为与贵族争权,在同一个系统中,把重权寄给原系微不足道的小官,这种小官既为重权所寄,渐次变成真宰相大臣” 陈寅恪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7年, 第184、190页。我们可以反过来,从刘宋时代的中央、地方官制来看一下阶级的变动。正如我们前面所讲世家大族大都鄙薄武士,而且不屑从事吏治,这就使得为了加强皇权的刘宋皇帝不得不委任于热衷于政治的寒门(实际上这也是皇帝想要的结局),所以出现了“寒人掌机要”。在宋代官位中有特殊职务足以证明此,首先是中书通事舍人,在魏晋南北朝时,官制呈现这样的特点,尚书台已经正式成为法定的行政执行机关,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皇权是不会允许他们掌握机密的,所以尚书台和皇帝间就有了一道鸿沟,而更亲近皇帝的中书监令则掌管机要,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实际的宰相。在祝总斌先生的研究中指出,南朝门下省职权的一个重大发展,便是诏令通过门下,由门下审署和下达的职权进一步制度化。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295页。而在王仲犖先生看来,“中书省的发展,也有了两个阶段,第一是中书监令权重,使尚书的实权陵替。第二是中书省执掌的文书诏命出纳,又转归中书通事舍人,而监、令、侍郎只是清华贵重,反无事任,又成虚位。前者正当魏、晋时期,后者则在南朝时期更为显著”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上册第407-408页。比如,宋文帝元嘉中,中书通事舍人秋当、周赳皆出自寒人。孝武帝时期最有名的莫过于中书通事舍人戴法兴了,“戴法兴,会稽山阴人也。家贫,父硕子,贩紵为业”“少卖葛于山阴市” 宋书卷九十四戴法兴传,第2302页。都体现了戴法兴出身贫寒,但是上即位,并为南史侍御史,同兼中书通事舍人,法兴等专管内务,权重当时”“凡选授迁转诛赏大处分,上皆与法兴、尚之参怀,内外诸杂事多委明空” 同上,虽为寒人却掌握重权,这在门阀制度下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其次,是军事将领,如将军、太尉等。一些寒人通过军功来掌握部分军权,有事甚至掌握军事重权,以致士族逐渐退出军事舞台,毛汉光先生认为“南朝空间结构与朝廷中士族的地位,一直处于权力竞争与均衡维持的局面之下,每一次均衡之破坏,皆引起参与的大士族消亡。”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91页。此时寒人的兴起以及皇权的加强造成了朝廷权力的不均衡,所以寒人在此时更容易掌握军权,而士族则只能退出。如活跃于宋的军事人才沈攸之,“攸之,少孤贫,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南寇,发三吴民丁,攸之亦被发” 同上书卷七十四沈攸之传, 第1927页。在这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前废帝景和元年,除豫章王子尚书骑中兵参军,直阁,与宗越、谭金等并为废帝所宠,诛戮群公,攸之等皆为之用命。” 同上后来他还做过辅国将军、车骑将军寒人将士通过军功从而进入仕途在刘宋时期是非常普遍的。最后,就是地方上,宗王参政成为刘宋的一项基本政治政策,并且贯穿于刘宋王朝始终,是为了防止政权落入异姓之手引发动乱,所以各方州镇均由宗王控制,并且大多宗王受封的年龄都很小,而且统治者为了排挤世族势力、削减异姓封臣,因而对宗王的管理宽松,限制有限,所以宗王的权利是很大的,这极易引发内乱,正因为如此统治者往往派遣寒人亲信去监督或者辅佐宗王,也就是我们说的典签制度,在高敏先生的研究中,他指出无论是 “五品吏”还是“七职”,都是区分寒人等级的身份标识及总称,且二者所用皆为寒人。刘宋之初之所以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承绪晋代以来的门阀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对寒人的等级区分日益严格并不断细化,致使典签的任用出现了由“五品”变为“七职”,并且指出南朝时期,典签虽未区区小吏,品秩不高,名位不显,但其职权范围甚广,权利极大,以致典签负有一种极其特殊的政治职能。在上述各类典签中,又以军府典签、和州府典签的权寄最重。典签掌握着多种权力,包括对地方政务的干预权、对出镇幼王的监护权、对州郡刺史的监察权、对府州上佐的弹纠权等。典签制度的建立,在客观上顺应了南朝寒人势力不断发展的趋势,为寒人参掌政权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刘宋典签多出于寒宋南中郎典签戴法兴会稽山阴“家贫,父硕子,贩紵为业”“少卖葛于山阴市”宋南中郎典签戴明宝南东海单徒“父祖无闻,家世无考”宋豫州典签吴喜公吴兴临安“出身卑寒,少被驱使”宋徐州典签王道隆吴兴乌城“父祖无闻,家世无考”宋领军府典签包法蓉东阳父祖无闻,史书记为“郡民”。门,高先生也做过统计如下: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7、102页。从一些史实我们也可以发现,例如南史恩幸吕文显传中说:“故事府州部内论事,皆签前直叙所论之事,后云谨签,月日下又云某官某签,故州府置典签以典之宋世晚运多以幼少皇子为方镇,时主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典签之权稍重。” 李延寿:南史恩幸吕文显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5年, 第192页。这也能体现寒人在地方上同样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于此,李琼英教授还看到了寒人在刘宋时期的宗室内乱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她看来寒人积极活跃于政治舞台,突出表现在孝武帝以及后,因为宋书卷九十四恩倖传序称:“孝建、泰始、主威独运,官置百司,权不外假,而行政纠杂,理难遍痛,耳目所寄,事归近习。赏罚之要,是谓国权,出内王命,由其掌握,于是方途结轨,辐凑同奔。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 宋书,卷九十四恩倖传序, 第2301页。孝武帝、明帝年间正是刘宋宗室内乱最为严重的时期,正在这时寒人得以中用,足见寒人这场宗室内乱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经过举例她总结出“仅就宗室内乱而言,寒人自始至终都密切参与。”她还把寒人在宗室内乱中的地位与作用分为两类“第一类,被主子倚作心腹,参与高层机密,直接参与密谋;第二类:寒人虽然不参与机密,但直接被作为屠杀宗室的工具。” 李琼英 ,论寒人在刘宋宗室内乱中的地位和作用,许昌学院学报,第25卷第1期 , 2006年, 第22页。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刘宋时期寒人崛起,但是士庶的界线在刘宋时期异常明显,有“至于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宋书王弘传。的说法,而实际上这一现象的本质在于世家大族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寒人的冲击,他们才会与寒人划清界线,企图用身份、家族来保存自己的一席之地。唐长孺先生讲“士庶区别在宋齐时代的严格化,也正因为此时士庶有混淆的危险,面对大量的寒门地主商人纷纷挤入自己的行列,受到威胁的高门士族不得不深沟高垒,严加提防,以保护子你的权益,阻断寒门上升的途径,企图表明法令认可甚至皇权直接干预也不能和逾越士庶区别的界线”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第161页。二、寒人力量之有限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刘宋时期寒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活跃于政治舞台,日本学者川胜义雄曾有过这样的论断:“到刘宋时期,寒门武人已经摆脱了贵族的统御,拥有了与之拮抗或是形成压力的力量” 川胜义雄著、 徐谷芃 李济沧译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第234页。寒人对于世家大族形成一定的压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说他们“已经摆脱了贵族的统御”我认为确是过于夸大了寒人的力量和作用。寒人在刘宋时期实际上只是一股有限的力量,他们的掌权也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处处受着世家大族的压制,换句话说此时士族门阀观念依然深深扎根于寒人心中。正如唐长孺先生提出的“由于门阀贵族的腐朽,也由于寒人队伍的增强,南朝的实际政权正在转入寒人手中。然而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寒门地主或是商人的地位,在这时期还只能处于卑微的地位,但他们却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们自己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来和上属统治集团斗争,他们不但经常利用皇室和门阀贵族间矛盾来从中获取利益,而且他们还不得不依靠皇室和贵族官僚的保护和提拔。”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02页。此时寒人在很多方面还受士族的歧视、压迫。在任官方面世家大族也是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来选择官职,因为世家大族的特权允许他们这样做,尤其是那些显得高贵的“清官”,一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轻蔑寒人;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厌烦吏事。而寒人则只能任那些工作繁重的官职。在婚姻方面,世家大族更是绝对不会与寒门联姻,他们认为这会是一种耻辱。社会地位的悬殊我们可以用我的老师阎步克在中国古代史课上讲到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有的人想和士族接近,乃至受到污辱。刘宋时,孝武帝母舅路庆之的孙子路琼之,与士族王僧达是邻居,想去看望王僧达,于是“盛车服诣僧达,僧达将猎,已改服。琼之就坐,僧达了不与语,谓曰:身昔门下马刍人路庆之者,是君何亲?”南史王僧达传.并且立即叫人把路琼之所坐的椅子烧掉,使路琼之非常难看。 北京大学历史系阎步克教授在中国古代史课上所讲的历史故事。可见士族对寒人的歧视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寒人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他们自己观念的保守,依然有严重的门阀观念,致使他们极力想挤入世家大族的行列,而且掌权之后暴露出明显的腐败现象,刘宋时期我们就可以发现当时寒人为了挤入士族而伪造家谱,所以才有了当时谱学的兴盛,通典卷三记载:“元嘉二十七年以后,凡粗有衣食者,莫不互相因依,竞行奸货,落除卑注,更书新籍,通官荣爵,随意高下,以新挽故,不过一万钱许,昨日卑微,今日任伍” 唐、杜佑:通典卷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57页。另外一方面就是很多寒人想通过与士族联姻来闯入士族行列,以求免役。资治通鉴中的一项宋孝武帝的政策载:宋孝武帝大明五年载,是岁,诏士族杂婚者皆补将吏。 张承宗、田泽滨、何荣昌六朝史 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年即和士族结婚算作杂婚,并不免役,可见当时一定是士庶联姻的现象比较严重,才会有这样的政策出台。对于寒人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都曾给予过评价,前文提到的李琼英教授虽然强调寒人在刘宋的宗室内乱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是同时她也指出“我们不能因此过分夸大寒人的力量。事实上,此时的寒人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他在政权中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只是在上层统治者如帝王或宗王周围,出谋划策,供其驱使,他们不能作为一种独力的力量来和上层统治阶级斗争,他们不但经常利用皇室和门阀贵族间矛盾来获取利益,而且他们不得不依靠皇室的贵族官僚的保护和提拔”李琼英 ,论寒人在刘宋宗室内乱中的地位和作用,许昌学院学报,第25卷第1期 , 2006年 ,第25页。夏毅辉先生在心理的角度上分析了寒人,认为他们心理上还很不成熟,“首先是入仕发迹的侥幸心理、;其次是自视犹不敢与世族较的自卑心理;再次是贪婪粗鄙的暴发户心理”。他认为在南朝虽然已经在政治上崛起,但在心理状态上的极不成熟,不仅没有形成本集团的自我意识,相反仍拘泥于东晋以来的门阀观念之中。 夏毅辉,未及整合的政治群体-南朝寒门、寒人入政心态剖析,许昌学院学报 ,第22卷第一期, 2003年, 第47页。王铿先生还专门对于“寒人典掌机要”提出质疑,他认为刘宋时期寒人权重是一种个别时期、特殊情况下出现的现象,它并无普遍必然性。即使在他们权重时期,也并非一手遮天。 王铿 ,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寒人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的笔画笔顺课件
-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微积分中的真善美》(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答案
- 平凡中演讲稿
- 店面承包合同(10篇)
- 2025食品原料采购合同
- 汉字书法演变课件
- 2025年新型便携式温、湿、风向风速仪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样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
- 《物业管理法规》课件
- 2024华为干部管理资料第7版
-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精讲课件
- (完整版)投标文件范本(格式)
- 中国风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 GB/T 10433-2024紧固件电弧螺柱焊用螺柱和瓷环
- 2024年样板注塑机转让合同范本
- 医院耗材供货服务方案
- 丹江口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数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数学试题
- 2024年施工承包合同电子版(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