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 洪军.doc_第1页
国宝——大熊猫 洪军.doc_第2页
国宝——大熊猫 洪军.doc_第3页
国宝——大熊猫 洪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中市第一中学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国宝大熊猫主备人:洪军 审核人 : 审批人 : 教学案部分教学活动思路【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大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2.学习本文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进行说明的特点;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学习重难点】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2.根据内容需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品味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助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设计: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动物作为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回答)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那么你们知道在动物界中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提问: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回答)师归纳: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老师这里有两段关于大熊猫的视频短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教师播放关于大熊猫的视频短片)提问: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二)检查交流预习作业(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标题解读从题目中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明确:珍贵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国宝”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交流。教师予以适当点拨。2.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四)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阅读课文思考:(1)大熊猫为什么珍贵?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文中哪些语句分别表现这些特点。请用适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出来。2.方法探究文章为了说明清楚国宝“大熊猫”的特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明确。3.语言感悟本文是一篇介绍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说明文具有准确性的特点,那么作为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活动:找出文章中关于大熊猫外型特征的描写句,试比较课文第6段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讨论这段文字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多媒体显示问题)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加以品析,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注:学生相互评价)归纳总结:如何增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明确:1)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增强说明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2)巧妙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3)科学使用副词增强说明文的准确性。4.请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以第一人称来介绍大熊猫。 1.我的家族史 2.我的“家” 3.我的明星路 4.我的特殊身份 5.我的饮食习惯 6.自拟题(提示:尽量运用自己语言)(五)拓展延伸,总结反思学生活动 为保护珍稀动物大熊猫提出自己的想法。1.请你谈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围绕大熊猫的濒临灭绝的生存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2.讨论:根据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及课外查阅的资料,请你谈谈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3.请你自己设计一份拯救大熊猫的倡议书 格式: 倡议书 保护大熊猫的原因: 我们该怎样去做: 倡议人: 时 间:(六)课堂检测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来往,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数竟达30万之众,形成了“熊猫热”。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1)选文第一节介绍熊猫的长相主要介绍它_毛色奇特_的特点。(2)画线的句运用了_打比方_(说明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 C )A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B真实写出了人们的观感。C强调了它有两个黑眼眶的面部色泽特征。D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选文第一节从表现手法运用的角度看属于( B )A平实说明 B生动说明(4)加粗的“殊荣”意思是_特殊的光荣_,突出了_熊猫的珍贵和人民的欢迎程度_。(5)画线的句运用了_打比方_(说明方法)。(6)选文写日本掀起了“熊猫热”属于_举例子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B )A突出说明日本人民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B由面到点具体说明轰动效应的盛况。C突出说明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即使友好使者是一只熊猫,也一样热情。D具体说明熊猫的珍贵。(七)拓展延伸:有位动物学家在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它们的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羚羊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们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这个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岸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反而越活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恰恰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这种现象对生活也不无启迪。(1)奥兰治河东岸羚羊的特点是_繁殖能力、奔跑能力比西岸的强_,具备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有生活的“竞争气氛_。(2)第二段中“百思不得其解”中“其”指的是_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奔跑能力强的原因_。动物学家做的实验的目的是_揭示这一原因_。(3)第二段运用了_列数字_和_作比较_的说明方法。(4)这几段文字按_由果到因(或由现象到本质)_的顺序进行说明。(5)第二段划线句子中的“到”能删去吗?为什么?不能。“到”是达到的意思,说明繁殖的结果共14只,去掉就变为增加了14只了。(6)第三段说“这种现象对生活也不无启迪”,请结合人的发展与成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八)布置作业1 写一写: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2 说一说: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