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企业标准YS/T 274-1998代替YS/T 274-1994氧化铝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铝(Al2O3)的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用氧化铝,也适用于生产刚玉、陶瓷、耐火制品及生产其他氧化铝化学制品用原料氧化铝。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GB/T 6609.186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水分GB/T 6609.286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GB/T 6609.386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GB/T 6609.486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氧化铁量GB/T 6609.586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光度法测定氧化钠量3 订货合同内容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3.1 产品名称;3.2 牌号;3.3 质量;3.4 本标准编号;3.5 其他。4要求4.1 产品分级氧化铝按化学成分分为四个牌号:AO1、AO2、 AO3、 AO4。4.2 化学成分氧化铝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YS/T 274-1998表1 氧化铝的化学成分牌号化学成分/%Al2O3不小于杂质含量,不大于SiO2Fe2O3Na2O灼减AO-198.60.020.020.501.0AO-298.40.040.030.601.0AO-398.30.060.040.651.0AO-498.20.080.050.701.0注1:Al2O3含量为100.0 %减去表1所列杂质总和的余量。注2:表中化学成分按300 5 温度下烘干的2 h干基计算。注3:表中化学成分按GB 8170处理。4.3 外观氧化铝为白色晶体,不应有杂物和团块。4.4 其他要求需方对质量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5 试验方法氧化铝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按GB/T 6609的规定进行。6 检验规则6.1 检查和验收6.1.1 氧化铝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其内容按本标准7.5条规定填写。6.1.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仲裁取样、制样办法按本标准6.3条的规定进行。6.2 组批氧化铝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批号的产品组成,袋装氧化铝每批质量为不大于120 t;槽罐车散装氧化铝每批重量为不大于1 200 t。6.3 化学仲裁分析取样6.3.1 袋装氧化铝每批随机选择20袋,用直径15 mm20 mm的铜管探针沿包装袋对角线插入深度不小于袋长2/3处,取同等数量的试样。6.3.2 槽罐车散装氧化铝应逐车取样,用直径15 mm20 mm的铜管探针插入1 m等量取样,每车取样点不得少于两处。6.3.3 将所取得的全部试样充分混匀,按四分法缩分至重量不小于1 kg,分成三份,分装于三个洁净的磨口玻璃瓶中,一份作仲裁分析,其余由供需双方各保存一份。6.4 检验项目每批氧化铝应进行化学成分和外观检验。6.5 判定规则化学成分仲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按仲裁分析结果重新判定牌号。YS/T 274-1998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包装袋应标明供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商标、重量等标志。7.2 包装包装袋用聚丙烯塑料编织袋。需方对产品包装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3 运输产品发运时,车厢内应清扫干净或铺苇席。不同等级的产品不得混装。7.4 贮存产品应分批堆放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不得污染。7.5 质量证明书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a) 供方名称;b) 产品名称或牌号;c) 批号、批重、等级、车号(散装);d) 各项分析试验结果及检验部门印记;e) 本标准号;f) 出厂日期。8 其他袋装氧化铝交货质量以实际检斤为准。GB/T 42912007代替GB/T 42911999企业标准冰晶石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冰晶石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以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氢氟酸或氟硅酸或氟硅酸钠等合成法所制的冰晶石,其主要用于铝电解工业,其他行业也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273(所有部分)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测定方法3 定义3.1 冰晶石分子比 冰晶石分子比是指冰晶石产品中NaF与AlF3的物质的量的比。可按照公式(1)计算: 式中:(Na)冰晶石产品中钠的质量分数,%;(Al)冰晶石产品中铝的质量分数,%;26.981 5铝的相对原子质量;22.989 7钠的相对原子质量。4 要求4.1 牌号和分类 4.1.1 冰晶石按其分子比分为两类、四个牌号。分子比为2.80 3.00的称为高分子比冰晶石,分子比为1.002.80的称为普通冰晶石。4.1.2 冰晶石产品牌号以两位英文字母加横线“”再加一位数字的形式表示。如CH0、CH1、CM0、CM1等。字母C表示冰晶石标识代号(C为冰晶石英文名称的第一字母);字母H和M表示冰晶石类别,其中H为高分子比冰晶石,M为普通冰晶石;数字(0或1)为顺序号。4.2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冰晶石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4.3 外观质量冰晶石为粉状或颗粒状。GB/T 42912007表1 牌号化学成分/%物理性能/%FAlNaSiO2Fe2O3SO42CaOP2O5湿存水烧减量(质量分数)不小于不大于CH05212330.250.050.60.150.020.202.0CH15212330.360.081.00.200.030.402.5CM05313320.250.050.60.200.020.202.0CM15313320.360.081.00.60.030.402.5注1:数值修约比较按GB/T 1250的第5.2条规定进行,修约数位与表中所列极限数位一致。 注2:表中规定的各指标,需方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5 试验方法5.1 冰晶石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按YS/T 273的规定进行。5.2 冰晶石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检查。6 检验规则6.1 检查与验收6.1.1 冰晶石由供方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6.1.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6.2 组批冰晶石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重量不大于60 t。6.3 检验项目每批冰晶石产品出厂前都应进行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检验。6.4 取样和制样6.4.1 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仲裁取样和制样6.4.1.1 按照表2规定选取采样袋数(总体袋数大于512时,采样袋数按3N1/3进行,N为总体袋数,N取整数)。表2 选取采样袋数的规定总体袋数选取的最少袋数总体袋数选取的最少袋数110全部182216181149112172541950641225529620658113297343218210114344394221021251539545023126151164515122415218117GB/T 429120076.4.1.2 在所选取的每个样品袋中按照以下规定取样:用直径为19 mm25 mm的铜管探针,沿样袋对角线插入其深度的3/4处取等量试样,试样总量不少于2 kg,将其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 g,分成三份,一份作仲裁分析用,供需双方各保存一份。其他缩分剩余试样用作外观质量检验。6.4.2 外观质量检验取样冰晶石应按照表2规定选取采样袋数逐袋进行外观质量的检验。6.5 检验结果的判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判该产品不合格或重定牌号。外观质量不合格时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7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7.1 包装采用覆膜塑料或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袋包装,每袋净重25 kg、40 kg、50 kg或1 000 kg,也可按用户要求进行包装。7.2 标志 包装袋上应注明:a) 供方名称和产品名称;b) 本标准编号;c) 牌号、批号;d) 防雨标识;e) 净重。7.3 运输冰晶石产品发运时,必须装在清扫干净且防雨水的车箱内,不同牌号的产品不得混装。7.4 贮存冰晶石产品必须贮存在干燥的仓库内,避免破损、污染和受潮,产品应分批堆放。7.5 质量证明书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a) 供方名称和产品名称;b)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指标;c) 分子比数值;d) 牌号和批号;e) 重量或件数;f) 技术监督部门印记;g) 本标准编号;h) 出厂日期。8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a) 产品名称;b) 产品品牌或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指标;c) 产品数量;d) 标准编号;e) 其他需要在合同中注明的内容。GB/T 42922007代替GB/T 42921999企业标准氟化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氟化铝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以及订货单或合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氟化氢或氢氟酸与氢氧化铝等作用制得的氟化铝。氟化铝主要用于调整铝电解质的分子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YS/T 581(所有部分) 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3 要求 3.1 牌号氟化铝产品牌号以两位英文字母加横线“-”再加一位数字的形式表示。如AF-1字母AF为氟化铝标识代号(AF为氟化铝英文名称Aluminium Fluoride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数字为顺序号。氟化铝按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分为4个牌号:AF0、AF1、AF2、AF3。3.2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氟化铝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牌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物理性能FAlNaSiO2Fe2O3SO42P2O5烧减改、松装密度g/cm3AF06131.50.300.100.060.100.030.51.5AF16031.00.400.300.100.60.041.01.3AF25829.02.80.300.121.00.045.50.7AF35829.02.80.350.121.00.045.50.7注1: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表中规定的极限值作比较的方法按GB/T 1250中第5.2条的规定进行。注2:需方如对表中规定的各指标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并在合同中注明。3.3 外观质量氟化铝为白色粉末。产品中不允许有尺寸大于10 mm的结块。4 试验方法4.1 氟化铝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按YS/T 581的规定进行。4.2 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法检查,产品中的结块尺寸采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GB/T 429220075 检验规则5.1 检查与验收5.1.1 产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5.1.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20天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5.2 组批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批重不大于60 t。5.3 检验项目每批氟化铝产品出厂前都应进行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检验。5.4 取样和制样5.4.1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仲裁取样和制样5.4.1.1 按照表2规定选取采样袋数(总体袋数大于512时,采样袋数按3N1/3进行,N为总体袋数,N取整数)。表2总体袋数选取的最少袋数总体袋数选取的最少袋数110全部1822161811491121725419506412255296206581132973432182101143443942210212515395450231261511645151224152181175.4.1.2 在所选取的每个样品袋中按照以下规定取样:用直径为19 mm25 mm的铜管探针,沿样袋对角线插入其深度的3/4处取等量试样,试样总量不少于2 kg,将其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 g,分成三份,一份作仲裁分析用,其余由供需双方各保存一份。5.4.2 外观质量检验取样氟化铝应按照表2规定选取采样袋数逐袋进行外观质量的检验。5.5 检验结果的判定化学成份、物理性能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或重定牌号。外观质量不合格时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6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6.1 包装氟化铝产品采用覆膜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袋或纸袋包装,每袋净重40 kg、50 kg或1 000 kg、1 500 kg,也可按用户要求进行包装。6.2 标志氟化铝产品的包装袋上应注明:a) 供方名称;GB/T 42922007b) 产品名称;c) 本标准编号;d) 牌号、批号;e) 防雨标志;f) 净重。6.3 运输氟化铝产品发运时,必须装在清扫干净且防雨水的车厢内,不同牌号的产品不得混装。6.4 贮存氟化铝产品必须贮存在干燥的仓库内,避免破损、污染和受潮,产品应分批堆放。6.5 质量证明书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a) 供方名称;b) 产品名称;c) 牌号及指标;d) 批号;e) 重量或件数;f) 技术监督部门印记;g) 本标准编号;h) 出厂日期。7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a) 产品名称;b) 产品牌号及指标;c) 产品数量;d) 本标准编号;e) 其他需要在合同中注明的内容。UDC661.482GB/T 42931984企业标准氟化钠 本标准适用于由氢氟酸或硅氟酸与碳酸钠作用而制成的氟化钠。主要用于铝电解、木材防腐和杀虫剂等。1 技术要求1.1 氟化钠按化学成分分为三级。等级化学成分/%H2ONaFSiO2Na2CO3硫酸盐(SO42)酸度(HF)水不溶物不小于不大于一级980.50.50.30.10.70.5二级951.01.00.50.131.0三级842.02.00.1101.5注:表中“”表示不作规定。表中化学成分按干基计算。1.2 氟化钠为白色粉末。1.3 产品中允许有直径大于4 mm的结块,其重量不得超过5 %。2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2.1 产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验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填写质量证明书。2.2 每批重量不大于50 t。2.3 需方对收到的产品可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如检验结果与质量证明书所载等级不符时,可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必要时由供需双方按2.4.2规定取样进行仲裁分析,根据仲裁分析结果重新确定等级。2.4 取样方法规定如下:2.4.1 产品在包装时,每隔6袋采样不少于15 g,每批试样总重不少于2 kg,将取得的试样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少于500 g,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的磨口玻璃瓶中,一份作化学分析,一份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保存备查,保存期不少于半年。2.4.2 仲裁取样,每批取1/21/10的袋数作为样袋(不得少于20袋),用内径为19 mm25 mm的铜管探针沿袋的垂直中心线插入其深度3/4处取样。试样总重量不少于2 kg。将所取的试样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 g,分成三份,分装于洁净干燥的磨口玻璃瓶中,一份作仲裁分析,其余由供需双方各保存一份。2.5 仲裁分析方法按YB 594-65氟化钠化学分析方法进行。3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3.1 氟化钠是有毒物质,包装袋上除标明供方名称、产品名称、批号、净重外,还必须标明“有毒物”字样或标志。3.2 产品用内衬塑料薄膜、外加坚实材料制作的包装袋包装,每袋净重50 kg。3.3 产品运输时,必须装在打扫干净的篷车车箱内。不同等级的产品不得混装。3.4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的仓库内,避免破损、污染和受潮。产品必须分批堆放。GB/T 429319843.5 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a) 供方名称;b) 产品名称;c) 等级;d) 批号;e) 重量或件数;f) 各项分析试验结果及检验部门印记;g) 本标准编号;h) 出厂日期。YS/T 285-2007代替YS/T 285-1998企业标准铝电解用预焙阳极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及合同内容等。本标准适用于铝电解预焙阳极(以下简称预焙阳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YS/T 62.3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3部分 预焙阳极YS/T 63.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部分 阴极炭块和预焙阳极 室温电阻率的测定 YS/T 63.3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3部分 热导率的测定 比较法YS/T 63.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4部分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YS/T 63.7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7部分 表观密度的测定 尺寸法YS/T 63.9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9部分 真密度的测定 氦比重计法YS/T63.10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0部分 空气渗透率的测定YS/T 63.11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1部分 空气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YS/T 63.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 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YS/T 63.1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4部分 抗折强度的测定 三点法YS/T 63.15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5部分 耐压强度的测定YS/T 63.1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6部分 微量元素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YS/T 63.19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9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3 要求3.1 产品分类预焙阳极用“TY”标注,按理化特性分为2个牌号:TY1、TY2。3.2 理化性能3.2.1 预焙阳极的表观密度、真密度、耐压强度、CO2反应性(残极率)、室温电阻率、热膨胀系数、灰分含量等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3.2.2 需方对表1规定以外的性能如抗折强度、热导率、空气渗透率、空气反应性和微量元素含量(钒、镍、硅、铁、钠、钙)等有要求时应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3.2.3 预焙阳极性能的数值修约按照GB/T 8170的规定进行。3.2.4 对于有残极返回生产的产品指标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3.3 预焙阳极的规格及尺寸允许偏差3.3.1 预焙阳极的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3.3.2 预焙阳极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3.4 外观质量3.4.1 预焙阳极表面粘接的填充料必须清理干净。YS/T 28520073.4.2 预焙阳极表面的氧化面面积不得大于该表面面积的20 %,深度不得超过20 mm。表1牌号理化性能表观密度/ (g/cm3)真密度/(g/cm3)耐压强度/MPaCO2反应性(残极率)/ %室温电阻率/m热膨胀系数/(10-6/K)灰分含量/%不小于不大于TY11.532.0432.080.0555.00.5TY21.502.0030.070.0606.00.8表2项目相对允许偏差长度不大于1.0%宽度不大于1.5%高度不大于3.0%不直度不大于长度的1%3.4.3 预焙阳极掉角、掉棱示意图如图1所示,掉角、掉棱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3.4.3.1 掉角截面近似周长(abc)不大于450 mm,在100 mm450 mm之间的不得多于两处,小于100 mm的不计。3.4.3.2 掉棱长度不大于400 mm,深度不大于60 mm;掉棱长度在100 mm400 mm,深度不大于60 mm的不得多于两处;长度不小于100 mm,深度小于60 mm的忽略不计。图1 预焙阳极掉角、掉棱示意图3.4.4 预焙阳极碳碗内裂纹或连接碳碗的孔边缘长度不大于100 mm,最大宽度不大于1 mm,孔与孔之间不允许有连通裂纹。3.4.5 每块预焙阳极有缺损的碳碗数不多于两个。每个碳碗内棱缺损不多于两处,棱缺损不大于其面积的1/2,小于1/3的忽略不计。3.4.6 预焙阳极碳碗底面凹凸高度不大于15 mm。3.4.7 预焙阳极大面积裂纹直线长度不大于300 mm,最大宽度不大于1 mm,数量不多于3处。端YS/T 2852007面裂纹直线长度不大于200 mm,最大宽度不大于1 mm,数量不多于2处。阳极表面裂纹直线长度小于100 mm,宽度小于1 mm的忽略不计。3.4.8 预焙阳极表面鼓包或缺损周长不大于300 mm,高度或深度不大于20 mm,数量不多于2处。3.5 取样合格预焙阳极应作为成品使用。4 试验方法4.1 预焙阳极理化性能检验方法4.1.1 表观密度的检验按YS/T 63.7的规定进行。4.1.2 真密度的检验按YS/T 63.9的规定进行。4.1.3 耐压强度的检验按YS/T 63.15的规定进行。4.1.4 CO2反应性的检验按YS/T 63.12的规定进行。4.1.5 室温电阻率的检验按YS/T 63.2的规定进行。4.1.6 热膨胀系数的检验按YS/T 63.4的规定进行。4.1.7 灰分含量的检验按YS/T 63.19的规定进行。4.1.8 抗折强度的检验按YS/T 63.14的规定进行。4.1.9 热导率的检验按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6877:2025 EN Dentistry - Endodontic obturating materials
- 【正版授权】 ISO 22504:2025 EN Oil and gas industries including lower carbon energy -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Onshore and offshore pipelines pig traps design requirements
- 液温考试试题及答案
- 莆田哲理考试题及答案
- 机车制动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神经阻滞考试题及答案
- 安永税务面试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押运员实体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45411.1-2025光学和光子学瞄准望远镜规范第1部分:普通性能仪器
- 外销出口流程培训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24 版)
-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解读与应用课件》
- 《马斯克英文介绍》课件
- 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治课件
- 火灾地震逃生演练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第6讲立体几何(2022-2023年高考真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