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2课时) 【课标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熟悉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课前演练】1(2005上海4)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用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2英国闻名的这个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雕版印刷 对日食的最早记录 实测地球子午线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计算圆周率的方法A B C D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该诗句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B铺陈词藻、文采华丽C批判黑暗现实 D与世无争4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B作品中商人被作为歌颂对象C短篇小说倍受冷落 D批判现实小说兴起5(2004全国14)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务发展的根本原因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务的根本标准 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考点串讲】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天文学成就(1)甘石星经(战国)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2)张衡(东汉)的贡献:发明水运浑象仪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发明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3)僧一行(唐代)的贡献:创制“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这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4)郭守敬(元代)的贡献:设计“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300多年。主持全国天文测量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了准确的黄道与赤道的交角值;编订授时历中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2数学成就(1)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商代甲骨文、金文中已经有了系统的个位、十位、百位乃至万位的自然数数字。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记数法。(2)圆周率的计算:三世纪中期(魏晋时期),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5世纪后期)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数,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3)数学专著:西汉初期的周髀算经最早记载了勾股定律的特例。东汉时期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3古代农书西汉农书汜胜之书记载的混合选择法选种是现代常用的植物选种方法。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元代王祯的农书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在生产工具方面改革的情况,记载了许多在世界范围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4医学成就黄帝内经战国编撰、西汉成书,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编撰,具体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理论基础。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五禽戏,麻沸散。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并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5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和影响造纸术: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造纸原料丰富、廉价,纸质好、实用,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进而发明了指南针,并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在中国历史悠久,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火药:唐初,人们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火药经欧洲人改进,不仅使欧洲封建贵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同时也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二书画的起源和演变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中国汉字的起源。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时期,文字铸在青铜器上,被称为“金文”,西周晚期,通过整理金文,形成“籀文”。秦统一后,用小篆统一全国的文字。后来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出现隶书、楷书。特点: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艺术形成原因:汉字本身就起源于刻画符号,便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知识群体的形成,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动力。历程:有文字,就有书法,秦小篆(秦泰山刻石)和汉隶已具有书法的美感,但那时还是书法的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形成,笔墨纸张的改进,推动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成为“书圣”,名作是兰亭序。隋唐一统,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草书有“颠张(旭)狂(怀)素”,楷书有欧阳询和“颜(真卿)筋柳(公权)骨”。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宋代书法风气总体倾向是崇尚意趣、忽略法度,出现各具情态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明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书法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势。3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起源:新石器时代萌芽,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代表作是彩陶画颧鱼石斧图。(2)演变夏商周绘画主要是以人物肖像为主的壁画和帛画,如战国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以顾恺之成就最高,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并开创我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强调“以形写神”。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高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善作人物故事画,代表作步辇图。盛唐吴道子有宗教人物画送子天王图,后人称他为“画圣”。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崇尚写意的文人山水画形成潮流。商品经济发展,又使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高,非凡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明清时期,绘画也逐渐平民化、世俗化、实用化,有故事插图、年画、壁画、剪纸画、布贴画等。(3)特点: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表现手法灵活、自由,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宫廷画和民间画注重写实,人文画主写意。三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诗经概况: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共305篇。以四言为主,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奠时演唱的歌词。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屈原和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3汉赋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在骚体诗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的。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东汉张衡的二京赋等。4唐诗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辉煌的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大,为诗歌的发展预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唐诗的四阶段:初唐闻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盛唐是唐诗繁荣的顶峰。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山水诗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成就最高的当属“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中唐白居易的创作成就最高,其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广为流传的佳作。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5宋词流传至今的宋词有两万首,词作家一千三百多人繁荣的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宋词两流派:婉约派词人代表是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其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豪放派词人以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为代表,风格豪放激愤,气势宏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6元曲:由散曲(元代出现的新体诗)和元杂剧合称而得名。元曲中许多作品抒发了汉族文人愁闷的情怀,也表达了下层文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7明清小说小说的渊源: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现适合市民欣赏、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称为传奇。这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宋代出现话本小说,把中国小说推向新阶段。明清时期,小说空前繁荣,成为当时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繁盛的原因: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印刷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明清小说的特色: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出现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浸染着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加以描写。带有批判现实的色彩。这类小说多采用影射、嘲讽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以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古代戏曲的历程:原始歌舞(傩戏)春秋战国的优怜宋代南剧、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明代昆曲清代京剧2元代杂剧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于一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流行原因: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其他出路;元朝注重保护艺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是成就最高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窦娥冤。还有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和白朴(梧桐雨)。3清代京剧的崛起背景:明清时期北京成为休闲文化的一大中心;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形成:清乾隆年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以后徽剧和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闻名艺人。清朝末年,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全国流行的最大剧种。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艺术特征: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将唱、念、做、打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特的艺术体系。【跟踪练习】1我国古代重视历法的编订,说明了A对天文学研究的重视 B对文化发展的重视 C对农业产生的重视 D是封建迷信的产物2右图中的天文仪器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天文观测的准确度和方便性。它的制作者是A张衡 B僧一行 C郭守敬 D梁令瓒3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是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甘石星经 D缀术4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成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5下列农书中具体记载了当时在世界范围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的是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农书 D农政全书6我国古代的医药著作中,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的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D千金方7被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8中国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最早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9下列科技成绩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10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以后世界市场的开辟作用最大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D造纸术的传播推广11促使宋元时期我国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传的客观条件是A民族融合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阿拉伯人的媒介作用12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C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13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1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15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段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16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甲骨文 小篆 籀书 楷书A B C D17文字发明的最大意义是A丰富了人类文化 B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播交流 C新创了一种艺术形式 D其过程具有神秘色彩18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它文字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19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 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D东汉文学家许慎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做出过重要的理论探究20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特点成因不正确的是A当时社会政治黑暗 B士人群体的形成 C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D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21宋代书法的特征是A潇洒风流,如斜风细雨 B温柔婉约,如春意柳莺C讲究法度与规范 D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22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A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23篆刻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是在A秦汉之前 B宋元之后 C明代中叶以后 D清代24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宋代书法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 魏晋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秦篆汉隶大多是实用性文字 唐代开始出现法度规范的楷书A B C D25下列绘画作品属于史前文明时期的是A人物龙凤图 B颧鱼石斧图 C洛神赋图 D送子天王图26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是在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27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使绘画作品颇具动感,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的画家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萱 D郑板桥28山水画超出了起初作为人物画的衬景,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是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29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A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B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C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D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30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31元明清时期的绘画,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人物画 B山水画 C宗教画 D文人画32下列关于中国绘画演变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夏商周三代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 B隋唐时期山水画、人物画、宗教画盛行C两宋时期山水画成为最大的亮点 D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盛行33下列关于诗经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C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D诗歌描述了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34我们要通过诗经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最好是查阅A风 B雅 C颂 D楚辞3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36“世上疮痍,诗中哲理;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是称颂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37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38下列不属于宋词发展的原因的是A商业的发展 B城市的繁荣 C市民数量的增加 D周边少数民族的强大39同属于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A经济条件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性格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4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看,该词属于A田园派 B豪放派 C婉约派 D花间派41元曲是指A元代散曲 B元代戏曲 C元代杂剧 D元代散曲与杂剧的合称 42下列关于元曲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 B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D元曲在宋代广为流行4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边。”该作品的体裁是A诗 B赋 C词 D散曲44标志中国小说渐趋成熟的是A唐代传奇 B宋代“话本” C宋代说书 D明清章回体裁小说45下列有关宋代话本的主要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佛经故事 B历史故事 C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爱情小说 D塑造了许多上层社会的人物角色46明清时期的小说多以反封建统治为题材,这反映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C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47在下列明清小说中,以反映商人经商发财为内容的是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言”、“两拍” D聊斋志异48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主要说明A平民文学的繁荣 B传统的轻商思想淡化C社会繁荣背后蕴藏着危机 D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49下列属于明清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是 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聊斋志异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梯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说课稿4 川教版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使用压缩软件 2说课稿 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高中音乐《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 鼓乐铿锵 教案
- 10《苏武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
- 4.2.1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坐标图像题(第2期)原卷版
- 诚信展业与法律法规月演示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7课+课件
-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与常用维护维修方法
- 学会沟通学会表达课件
- 针灸血肿课件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 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方案
- 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