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_从_和平宪法_的制定看日本宪法意识的觉醒.pdf_第1页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_从_和平宪法_的制定看日本宪法意识的觉醒.pdf_第2页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_从_和平宪法_的制定看日本宪法意识的觉醒.pdf_第3页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_从_和平宪法_的制定看日本宪法意识的觉醒.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 期 第 期 年 月 贵州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宪法 学 法制史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 从 和平宪法 的制定看日本宪法意识的觉醒 魏晓阳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摘 要 日本 和平宪法 的制定过程与明治宪法制定的过程有相同处 亦有不同之处 这其中涉及国 民参与对宪法意识的影响 尽管两部宪法是不同历史背景和国民舆论下诞生的产物 但它们同样都是东西 两种不同文化及不同社会利益交锋与妥协的产物 两部宪法的制定和参与过程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 性 更体现了制度突破所带来的文化变迁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 隐私权 日本宪法 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二战结束后 日本政府在美军占领下颁布了 自由民主的 和平宪法 日本人的法律意识也成 为日本学研究的一个研究焦点 之所以如此 是 因为战前日本的家族制度和家族式国家观念成为 新宪法扎根于日本社会的障碍 根深蒂固的家族 制度有可能成为阻碍日本社会和法治进步的桎 梏 要确立新宪法下独立自由的国民主体 就有 必要克服不合理的 日本式法律意识 一 自主立宪 日本人对宪法制 定的参与 年 月 日 占领军最高司令长官麦克 阿瑟向近卫大臣做了有必要修改宪法的指示 年 月 日 麦克阿瑟提出确立新宪法的三 大原则 国民主权 和平主义以及对基本人权 的尊重 这些原则是对明治宪法的革命性修正 日本政府迫于战败国立场和占领军司令部的巨大 压力 被迫接受了从根本上修改明治宪法的现实 最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现在的 和平宪法 日本国宪法 的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是日本政府自主制定草案的过程 在第二个阶段中 日本政府接受 麦克阿瑟草案 制成了 宪法修改草案纲要 第三阶段是 宪法修 改草案纲要 提交帝国议会审议到最后正式公布 的过程 在这三个阶段中 日本政府和国民有着 不同程度的参与 在第一阶段中 和平宪法的制定基本在国民 不知悉的情况下 由美军占领军司令部和日本政 府的相互交涉中进行着 在此阶段 日本政府虽 然接受占领军司令部的绝对领导 但仍掌握着制 宪的自主权 年 月 日 东久迩内阁的近 卫国务大臣为征求占领军司令部的意见 拜访了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在会谈中强调 需要修改宪 法 修改宪法时 一定要充分吸收自由主义的要 素 这一建议使宪法修改正式进入日程 此时 占领军司令部期待的仍是日本自主修改宪法 而 日本政府对宪法修改抱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月 日 东久迩内阁的辞职就最先表达了这种 难以 从命 的坚决抵制心情 月 日币原内阁成 立 并成立了以松本丞治国务大臣为委员长的宪 法问题调查会 但该会设立的目的正如松本丞治 在宪法问题调查会成立时发表的 宪法调查会设 置趣旨 中所阐明的 委员会的使命并不是编制 宪法修改案 而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有意义的 研究 所以 该会在成立之初并不是修改宪法的 正式政治机构 也不具有制定宪法草案的政治权 力 但时局的发展却使调查会的功能发生了本质 变化 月 日宪法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了第 次会议 其间各委员各自起草了修改私案 并在 月 日的总会上对各草案进行了讨论 这便打 破了该会成立时的初衷 使得该会的方针从宪法 的调查研究到宪法草案的制定有了大的转折 内 阁法制局甚至立案使其正式官制化 并试图使委 员敕任 赋予委员以亲任官的待遇 它还于 年 月底在 松本私案 的基础上制定了 宪法修改 纲要 但这一纲要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明治宪法 的 翻版 该调查会因占领军司令部对松本草案 的否定而最终停止了活动 在制定和平宪法的第二阶段中 已经有了日 本社会舆论的参与 事实上 也正因为有了社会 舆论的批评和监督 才有了制宪进程的本质飞跃 年 月 日 每日新闻 提前公布了日本政 府预计于 月 日提交的修改宪法 甲案 并尖锐 批判了该草案的极端保守性及其落后之处 此事 件使得占领军司令部下决心终止日本政府自主立 宪的进程 而开始独自起草宪法 它表明占领军 司令部对日本政府自主修改宪法的忍耐限度终于 达到极限 月 日 麦克阿瑟向民政局提出了三 条宪法修改所必须遵守的原则 即有名的 麦克阿 瑟三原则 根据麦克阿瑟的三点意见 民政局迅 速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 仅在 月 日到 日的 八天内就制成了 麦克阿瑟草案 并于 月 日 递交日本政府 另一方面 日本政府对民政局已经开始秘密 进行宪法修改的事情毫无所知 松本丞治还于 月 日向司令部提交了 宪法修改纲要 这一纲要 虽然不是政府的正式文本 但日本政府打算在听 取司令部对此纲要的最后意见后 将其作为正式 草案 月 日 占领军司令部的惠特尼和其他 三名委员访问了外务官邸 递交了占领军司令部 起草的宪法草案 从占领军司令部对当时见面做 的侧面记录可以看到 对于仍蒙在鼓中 期盼其递 交的草案能成为正式宪法草案的日本政府来说 震惊程度完全可以用 晴天霹雳 来形容 终战联 络事务局参与白洲次郎于 月 日代表松本 向 司令部递交了书简 向其委婉表达了要求再次考 虑松本案的请求 占领军司令部对日本政府的顽 抗态度非常恼火 惠特尼在次日的回信中 从国际 舆论动向强调了采用其草案的必要性 并严厉批 评了日本政府固守松本案的顽固态度 警告日本 政府已经再没有松缓的余地 日本政府的态度被 迫从此有了本质改变 月 日 币原内阁确定 了天皇的意旨后 于 月 日的内阁会议上确定 了重新制定日本案的宗旨 并交付法制局第一部 长佐藤达夫起草 并限其于 月 日前递交占领 军司令部 初稿最终于 月 日完成 并于 月 日在日比谷第一生命大厦向司令部民政局递交 了还没有来得及翻译成英文的日本政府草案 月 日案 占领军司令部立即对其进行了英文翻译 但 逐渐发现了此案和司令军草案的区别之处 松本 和凯德斯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松本借口出席 经济阁僚恳谈会于午后离开了司令部 但司令部 仍通宵达旦继续对其进行了逐条审议 并将审议 完毕的条文分批送往总理官邸 最终于次日 时 确定了日本政府宪法修改案 即 月 日案 并于 点上奏于天皇 日本政府仍然在天皇问题上与 占领军司令部 讨价还价 最后仍然被无情地驳 回 宪法修改草案纲要 终于在 月 日向日本全 体国民公开发表 在 宪法修改草案纲要 发表前后 日本本土 的各种政治势力草拟的宪法草案也相继问世或发 表 其中既包括日本高层的政府官员 也包括普通 的日本国民 值得一提的是 宪法研究会于 年 月 日发表了 宪法草案要纲 并递交内 阁 之后公开发表 它表达了多数人的保留天皇 制的意见 在该草案的开头 以 统治权归于国 民 而否定了天皇的统治权原理 但另一方面 又 主张天皇 专司国家之礼仪 承认保留天皇制 同时 它的很多重要原则与现行宪法相似 发表 之后 该草案引起了占领军司令部的高度关注 并 经翻译部翻译 最后被递交到司令部的国务长官 所以它被认为对后来的麦案产生了一定影响 和平宪法制定的第三阶段 帝国宪法修改 案 提交帝国议会审议并正式公布 新宪法虽然 从基本原理和原则上对明治宪法做了根本的推 翻 但制定的程序是按照明治宪法的第 条规定 进行的 瑏瑠 月 日 草案由天皇的命令被提交日 贵州社会科学总第 期 本第 届帝国议会审议 第 届帝国议会众议 院从 月 日到 月 日进行了 次全会的审 议 月 日到 月 日共进行了 次委员会审 议 月 日到 月 日共进行了 次小委员会 审议 帝国议会进行议决后 经天皇裁可 于 年 月 日由天皇公布 天皇发布了如下诏书 根据帝国宪法第 条 经过帝国议会的议决修正 帝国宪法 兹裁可之 特此公布 基于日本国民 的总意 确定新日本建设的基础 朕对此事 深感 庆幸 日本国宪法 最终于 年 月 日正 式施行 二 两部宪法制定的比较 时隔半个世纪 日本经历了两次截然不同的 宪政转型 在这两次宪政转型中 日本人对制宪 的参与也呈现出不同的图景 一 公民参与的不同图景 在和平宪法的制定过程中 二战的战败和美 军的占领给日本宪政制度带来了根本变革 宪政 改革的结果最终以一部美国导向的宪法而告终 出于战败的特殊政治背景 日本政府被剥夺了制 宪的主动权 同样由于战败所导致的经济崩溃 日 本国民也对立宪这一政治活动表现出了特殊的冷 淡 日本学者高桥彦博指出 明治宪法的私拟草 案共有 多个 而和平宪法只有 多个 其中除 与政府 政党有关的 民间的私拟草案只有 个 瑏瑡 二战后日本的惨败导致国内经济状况严重衰退 广大的国民还不能立即摆脱长期战争的梦魇 甚 至连最基本的生存都不能维持 他们根本无暇关 心与其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新宪法的制定 有的 人甚至打出 宪法不如吃饭重要 的标语 在 年的总选举过程中 修宪问题一直没有成为日本 社会的争议焦点 也没有出现对政府公布的 宪法 改正纲要 年 月 日 的反对意见 因此 和平宪法似乎在更多程度上表现为外来冲击的产 物 而非日本自主立宪的结果 与此形成鲜明对 照 日本明治时代的宪政是本土不同势力在西方 文明的压力下斗争较量的产物 在受到西方势力 的挑战后 全日本受到了空前的震动 各界普遍感 觉到生存危机 因而纷纷学习和吸收西方的科学 制度与文化 新思想的输入产生了制度上的创 新 明治宪法的诞生也似乎是由本土不同势力斗 争的产物 尽管日本人在两部宪法的制定中表现出不同 的态度和热情 但是 两部宪法都是在日本本土文 化与西方文化较量和妥协的产物 尤其在和平宪 法的制定中 日本方面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本土 努力 最终诞生的和平宪法中的几乎每一条款都 刻有日本制宪者的各种动机与企图 瑏瑢 二 制宪权与传统文化 虽然两部宪法对立宪主义的移植有着各种不 同 立宪基础和宪法原则也有本质区别 但是天皇 的精神权威却在两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脉相 传 事实上 作为统合日本国民精神的力量 天皇 制度一直是日本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象征 并对 日本近 现代宪政制度的产生 确立和转变都发挥 了重要作用 一部宪法的制定无法回避制宪权这一理论问 题 因为制宪权直接关系到宪法及制定者 甚至是 执政者的正当性 所谓制宪权 就是指制定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一种权力 或力量 瑏瑣它具有两方面的属性 事实上创造宪法 的权力 以及赋予宪法及其制定者以正当性的权 威 瑏瑤在日本宪政史上两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 这 两种性质的权力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主体各自承 担 一方面 政府作为制宪权的主体按照一定的 程序行使制定宪法的权力 是事实上制定宪法的 合法主体 另一方面 天皇在历史上长期积淀而成 的精神权威为政府本身的存在和政府制定宪法的 权力提供了正当性的源泉 在明治宪法制定时 期 假如没有天皇的统合作用 政府制宪的正当性 不可能为社会普遍接受 日本的第一部宪法也不 可能顺利诞生 至少宪法权威将由于失去天皇所 赋予的正当性和社会的广泛支持而受到严重削 弱 在整个制宪过程中 天皇在日本历史上长期 积淀而成的文化特性统合了在野和民间的各种力 量 为明治政府选择宪政模本提供了终极依据 并 为宪政制度这一西方 舶来品 在亚洲国家的生根 发芽发挥了最终的决定作用 在和平宪法的制定时期 天皇在传统政治文 化中所具有的精神权威再次为新宪法的制定和实 施增添了正当性的权威 使之更容易获得社会的 拥护和尊重 从而为日本的宪政转型发挥了积极 作用 由此可见 在日本宪政制度的产生过程中 天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政治文化资源发挥了关键 作用 并再次成为联系日本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 第 期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 近代宪政文化的桥梁 为日本两次比较成功的宪 政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 无论是明治宪法 还是和平宪法 天皇虽然都不是制宪权的主体 但 其精神权威性都充当了使制宪程序正当化的角 色 并统合了人们的宪法意识 从而为整个社会顺 利接受和适应新宪法及新宪法体制创造了条件 三 结语 制度突破与文化变迁 以上讨论显示 日本两部宪法的制定不仅体 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更体现了制度突破所带 来的文化变迁及其所共享的局限性 明治日本引 进了大量西方宪政思想 制定了一部现代意义的 宪法并尝试实施西方的宪政制度 但是明治宪政 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 如果没有明治宪法半 个多世纪的经验与教训 如果没有明治立宪文化 的积淀 日本和平宪法的诞生也许要经历更曲折 的过程 事实上 与明治宪法制定时期相比 和平 宪法立宪时期的国民立宪文化已经成熟起来 其 典型表现是 立宪主义早已超越了明治宪法制定 时期是否立宪的激烈斗争 而成为日本社会各界 普遍的共识 虽然人们对明治宪法是否修改及如 何修改存有激烈的争执 但是没有人试图推翻宪 法体制本身所具有的合法性 也没有人对继续实 行宪法政治抱有迟疑 此外 日本国内对扩大议 会权限 增强司法独立性等重要的宪政问题达成 了相当程度的共识 这充分表明在经历了明治宪 政与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后 民主宪政意识已经 在日本社会扎根 和平宪法的制定在日本引发了一场日本从未 经历过的翻天覆地的政治革命 在这场革命当 中 曾经位于政治体制至高点 总揽统治权的天皇 现在仅成为日本国民的象征 昔日穷兵黩武的军 国主义政府被迫放弃所有军事力量 以国民主权 和平主义以及对基本人权的尊重为三大根本原则 的新宪法对明治宪法进行了革命性的修正 值得 一提的是 美国制宪者尤其意识到 明治宪法体制 下的日本人对政治权利的意识并不高 这是最终 导致多数人的任意统治和少数人的权利被剥夺的 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新宪法将法治的原则概括到 了宪法原则中 瑏瑥 和平宪法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西方的政治价 值 因而其实施过程意味着民主宪政价值与日本 传统权威专制的较量 和平宪法半个多世纪的历 史表明 这场较量仍在继续进行当中 且胜负远未 分晓 这意味着制度已经发生重大突破 而文化 变迁却依然前途未卜 日本社会的宪政价值表现 出激烈冲突与矛盾的特性 一方面 以西方政治价值为核心的新宪法制 度由于占领军强大的军事压力而被强制输入日本 政治体制的血液 日本政治制度由此发生了革命 性的突破 并最终导致日本国民权利意识的嬗变 新的宪法制度虽然作为舶来品输入日本 但和平 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理念却不是作为外来物被迫实 施的 随着战后民主改革的推进 新宪法所倡导 的三大原则与国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诉求不断 吻合 它自然得到了国民的广泛响应 因此 有日 本学者指出 战后的日本虽然建立起了保守的政 府 但和平主义与民主主义却扎下根来 大众全 部放弃了军国主义 将民主主义视为自己的所属 而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瑏瑦可以说 与明治宪法 体制相比 国民的权利意识发生了明显变化 另一方面 新宪法的三大原则却与保守统治 层的政治需求格格不入 保守势力从一开始就不 认可新的宪法制度 对民主宪法的基本原则带有 本能的抵触情绪 并试图修改宪法以重新树立旧 的政治权威 事实上 虽然 和平宪法 至今未得 到修正 他们正在将日本带入一种实质修宪的状 态 宪法制度发生着制宪法者没有预料到的变化 而 深藏在修宪论背后的国家中心式的思考模式 就是自 封 建 时 代 以 来 的 已 经 固 定 化 的 威 权 主 义 瑏瑧正如杉原泰雄尖锐指出的那样 战后日本 宪政逐渐偏离了宪法的轨道 特别在 世纪 年 代 这种倾向更加明显 瑏瑨在当代日本 统治阶层 与民众对宪政价值的理解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 异 日本宪政意识的较量正演绎着与明治宪法既 相似 又不同的复杂版本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 虽然保守和进步两大势 力在具体利益和立场上抗争激烈 二者却都接受 和平宪法 所规定的基本原则 政治和法律斗争 也基本上是在宪法框架内进行的 除了极左或极 右的政党仅吸引少部分日本选民 信奉法西斯或 极权主义之外 其他政党的政纲都符合宪法所倡 导的民主主义原则 事实上 日本法律界也在探 讨极端政党的法律地位问题 田中耕太郎指出 在现实中 如果政党全面否定新宪法理念和原 则 虽然在法律上作为政党得以存在 但是实质上 贵州社会科学总第 期 它是不合法的政党 我们应当设立这一独特的新 范畴 瑏瑩和德国的自卫型民主 理论类似 田中认为 我们不能以保障思想自由 为盾牌 采用一种过度宽容的态度 认为新宪法是 相对于所有异质的政治理念中立的 我们必须承 认 新宪法须确信自己政治理念的正当性 虽 然法官应当严守政治的超然性 但是为了在具体 审判中依法适当审判 法官不能纵容否定宪法 破 坏民主政治的企图 至于法官如何保障作为基本 人权的自由 他指出 民主主义国家当然是承认 思想自由和政治等自由的 毫无置疑 无论是法 西斯还是共产主义 都承认国民享有宪法所规定 的基本性人权 但是一般国民仅处于被动的立场 享有权利和自由 法官则处于能动的立场来解释 和适用法律 这两种情况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瑐瑠 然而 田中的理论也带有混淆价值 事实的教条 主义成分 例如他认为 所有的学问都存在什么是 真理什么是谬误的问题 不可能有多数命题同时 符合真理的情况 真理还是谬误只能是唯一的 不 存在第三者 因此 日本极端党派的合法地位仍 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日本法院也一直保持 克制中立的态度 对极端党派的宽容也表明日本 宪政民主的成熟 大正时期政党之间相互倾轧 打 击迫害乃至政治暗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军国 主义利用国内或国际危机乱中篡权的环境也不复 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 和平宪法 的实施对于日 本 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个福音 注释 年 月 日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日 本国宪法的诞生 资料和解说 近卫国务相与麦克阿瑟 元帅会谈录 年 月 日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宪法 问题调查委员会设置趣旨 年 月 日 日本国会国会图书馆 日本国宪法的诞生 资料和解说 宪法修改调查会审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