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测选择答案诀窍原文链接:/read.php?fid=31&tid=9079483&toread=1 200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选择答案诀窍行测试题越来越难,这是*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者的共识。试题难度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各界考生普遍这样反映。 *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为行测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进不了面试更谈不上录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省市考试常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英文为Administrative attitude test(简称ATT)。本来是用来测智商的,有相当数量的题小学生都能做,好多题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上都有。少部分是中学生就能做的,只有极少数需要大学生才能做。但好多考生把它想得太难了,总以为微言大义,其实有时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考行测,把问题想简单点好。行测是用来过滤迂夫子的,公务员队伍不需要书呆子!所有的认为行测难的报考者都是把行测当成知识考察来做的。这恰好中了“机关”,因为行测试题设计原理是公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做完所有的题,所以,要考100分基本上不可能。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有谁考过100分,当然,这也不否认今后出现有人考满分的情况。因为行测的题设计得要公平,就需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有所长,都有所短,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水平。所以,做不正确所有的题是很正常的,包括很多培训书上,那些多年关注行测的人,依然还是经常做错题。但这并不是说行测就不容易考高分,行测也容易考高分。有考*行测的考了96分,四川也有考了98分的。考行测,根据我长期的研究,总结为一句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所以,行测高分之道,不只在于做得起的题要得分,更重要的是做不起的题也要得分。我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将被报考者公认为经典的方法演示如下,希望能给各位报考者以切实有效的指导。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入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作者:郭五林) 阅读理解。 这种题型重点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准确理解和归纳、分析、提炼的能力。阅读理解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近年考试来看,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有完整、准确的理解,并能找出材料的主题。因为后面的问题的设计往往与主题有关。同时,也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有些问题的设计是与关键词有关的,用以考察考生阅读的细致性、准确性。阅读理解一般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形式:材料与观点 这一种类型是提供一段陈述事实的话,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考生从供选择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来完成这一陈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考试中又有两种情况。 1、 要求考生找出这段话所支持了论点或观点。 例题: 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钢铁 A、 是一种丰富的金属 B、 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C、 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D、 是唯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解答: 答案为B。对这段话后面问题的正确回答,要求考生能够完整、准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并概括出这段话的主题,即要证明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这段话支持的论点。 2、 要求考生找出这段话后四个句子中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一句。 例题: 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说他认识这对夫妻,还说他认识这对夫妻的儿子。最能准确地复述这段话的意思的是 A、 新来的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B、 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C、 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的儿子 D、 新来的陌生人自称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解答:答案为D。要求考生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尤其要注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 第二种形式:文章阅读 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一般给出600字左右的综合性资料 。要求考生对语句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一般是从资料中挑选若干句子考察词语,挑选若干句子考察语句表达,依据给出的资料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在1997年*国家机关和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首次出现,去年也是重点考察内容,这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例题: 哈勃望远镜是美国航天局联合制造的,长13米,重达12吨。它于1990年4月24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带入太空,在25日被施放到613公里高的空间轨道,开始了为期15年探索宇宙奥秘的使命。1990年5月20日,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睁开了它的电眼观察宇宙。它的对焦精度设计制造为0.007弧秒,也就是说相当于在965公里之外对准一个直径0.03米的目标。它升空两个月以后,科学家发现望远镜的2.4米主镜的精密度长大约为一根头发丝的1/50,使进入望远镜的光线不能全部聚焦,造成成象模糊。原先预期它能辨别140亿光年的物体。但是由于主镜的缺陷,只能清楚地显示40亿光年的物体。另一个大问题是太阳能电池板颤抖。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轨道运行周期为97分钟,即每隔97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击,一天之内日出日没15次,哈勃望远镜24小时要进出地球阴影区15次,科学家发现,哈勃望远镜每次进出地球阴影都不断产生剧烈振动,是由于其金属支架在地球阴影内外的温差幅度为150-50情况下,反复热胀冷缩所致。进入地球阴影区时,振动持续6分钟左右;飞出阴影区时,振动约持续20分钟,这个时段出现的颠簸,造成图像失真,严重地影响了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宇宙遥远天体这一主要任务的完成。1993年12月2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宙员,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中心升入太空,执行对哈勃望远镜进行在轨维修的任务。 1、对哈勃望远镜是什么物体,判断对的是( 4) A、 它是安装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天文望远镜。 B、 它是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指挥运行的宇宙探测器。 C、 它是由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联合制造的天文望远镜。 D、 它是在近地球轨道上运行的观测宇宙天体的天文仪器。 2、不属于哈勃望远镜设计制造预期功能的是( 2) A、 对焦精度为0.007弧秒 B、 主镜精密度差大约为一根头发丝的1/50。 C、 能辨别距地球140亿光年的宇宙物体。 D、 平均每天绕地球运行近15圈。 3、是由于其金属支架一句中的其指代的是(3 ) A、 哈勃望远镜 B、 望远镜的主镜头 C、 太阳能电池板 D、 航天器上的照相机 4、 对哈勃望远镜上产生故障的原因,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3) A、 主镜头有误差,不符合预定规格 B、 太阳能电池组的控制板结构有缺陷 C、 每次进出地球阴影时都反复热胀冷缩 D、 其他某些仪器中还有小问题 解答:答案为:1、D 2、B 3、C 4、C。 回答这类题目时,必须先通读全文一遍,基本掌握了原文大意之后,再看题目。有些题目的答案一目了然,有些则需要透过题意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一般来说,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必须把文中涉及该题的内容再扫瞄一次,以确定判断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就文章阅读理解应当注意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 文章阅读中的理解词语含义,主要是指为解决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困难而弄懂词语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它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明显的,其含义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具体的文字;一种是隐晦的,虽然在语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标示出来,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在考试公务员中前者居多。 例题: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翰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文中的三次和两次是指: A、 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 B、 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 C、 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D、 按照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整的次数。 解答: 选择C。此题检测考生对数量词所指范围的理解程度。原文讲他们寻找的结果是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而不是向这些讯号调查,因此A项不对。原文称他们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调查,而不是分片调查,所以B也不对。D项中的时间的长短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内容。原句的含义是:用波长21厘米的电波进行了三次调查,用波长10.5厘米的电波进行了两次调查。故选择C项。 2、把握关键语句 对关键语句的把握是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准确理解文章内涵的重要环节。一般是指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在结构上起衔接、照应作用的句子,在句意上比较隐晦难懂的句子等。理解它们的含义,仍然离不开具体语境条件。 例题: 据美国K大学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和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袋、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能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它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解答: 选择B。结合具体语境可知,这句话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为了说明这句话,下文先介绍了厂家的说法,又谈了研究人员的看法及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厂家的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即句不符实。原文并没有否定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科学性,倒数第二句话还对这类物质的特点作了分析;原文也没有否定生物降解的现实性,开头强调并不能真正生物降解的塑料是大多数,结尾讲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的每个产品是经他们试验的产品,并不是所有产品。所以A、C有误。D是明显的干扰项。 3、概括具体内容 概括具体内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练与升华。在抽象概括过程中,要做到内容完整而不片面、语言恰当而不偏颇、文字简明而不拖沓。 例题: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生存的根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解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这个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的心脏地带。 对上文主旨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阐明阴山以南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的跳板 B、 阐明阴山以南沃野对游牧与汉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C、 阐明历史上游民族与汉族激烈矛盾的由来与发展 D、 阐明阴山以南沃野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解答: 分析备选答案可以看出:C项内容有偏差:A项只讲游牧民族,不全面;B项虽然内容概括全面,但仍是就事论事,并不是这段文字的主旨;D项是正确答案,比B项更具有概括性。 4、 辨别筛选信息 阅读的主要目的的是从书面语中汲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分布在文章的各个部分。所以,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某一个词语或句子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大量信息的正确理解。 例题: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流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讯号物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两位学者说,37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 (1) 讯号的波长是宇宙间极为普通的 (2) 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3) 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200-400天 (4) 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5) 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1)(3) B(3)(5) C、(2)(4)(5) D、(1)(2)(4) 解答: 选择D。(1)句强调地球外文明很有可能用波长21厘米的极为普通的电波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2)句强调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它们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4)句强调讯号十分强大,这有可能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其它(3)(5)的内容与试题的内容无关。 5、 分析作者观点 作者的观点,就是记叙文中的主题、议论文中的论点、说明文中的事物特征。在公务员考试中,文章阅读主要是说明文阅读,因此,全面准确地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方面。 例题: 在基本粒子的大家族中,有一种叫中微子。它那穿山过海,敢于与光速较量的神奇本领和不费吹灰之力穿过地球的拿手好戏,极大地触发了科学家们应用研究的灵感。于是,中微子通信的设想脱颖而出了。这是一种采用中微子束代替电磁波信息的无线通信方式。它可以冲破电磁通信不可逾越的水下和地下这两个禁区,实现全球无线通信;它保密性好,传递信息快,不受外界干扰,对人体无害。这些优点是其他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 中微子通信过程和微波通信相似,有发射和接收装置。通信时,发射端首先用高能质子加速器,将质子加速到几千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然后去轰击一块金属靶子。此时,靶子的背面就会产生许多短命的介子,这些介子一边运动,一边发生衰变,从而变成中微子和子。再让它们共同穿过钢板,这时子被钢板阻挡并衰变了,剩下的就是纯净的中微子束。然后,再用信号对它进行调制,接着通过磁场控制载有信息的中微子束,使之按人的旨意朝一定方向传向目标。接收端是一个贮有近亿吨水的大水箱,箱内的光探测器星罗棋布。当发射来的中微子束在水中传过时,就会与原子核中的中子发生核反应而生成子,子在水中高速前进,受到核的减带作用放出光子,这些光子进而被水中的光探测器接收了,即可把原来中微子束所携带的信息解调出来,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 1、从原文意思来看,下列对中微子通信和电磁波通信所作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它们的通信过程、传递路线和装置是基本相同的 B、 中微子穿透力强,金属板对它不会产生阻碍 C、 中微子能冲破水下和地下两大禁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通信方式。 D、 中微子通信和电磁波通信都是用光来传输信息的 2、下列对中微子通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调器是用来还原信息的装置 B、 中微子通信的始端和终端都利用了核物理原理及其技术 C、 经过磁场之后的中微子才成为束状并具有定向性 D、 中微子通信利用了基本粒子的其些物性,是一种采用高新技术的无线通信方式。 解答: 1、B 2、C。 做这类题需要将备选项中的内容与原文逐一对应,淘汰错误的,选择正确的。如果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则做法恰好与前者相反。我们先来分析第一题:A项错误,虽然第二自然段从开头讲中微子和微波通信过程相似,但这是从都有发射和接收装置角度讲的。中微子可以冲破电磁波通信不可逾越的水下和地下禁区,二者传递路线不同;从通信装置看,也存在着明显差异。B项正确,因为中微子与子共同穿过钢板后,子被阻挡并衰变。剩下的是纯净的中微子束。C项错误,中微子通信现在只是一种设想,并不是目前的通信方式。D项的错误在于混淆了中微子的光波和电磁波的电波这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再看第二题:C项是不正确的,因为经过磁场之前的中微子已成为束状,原文的第二自然段称,再让它们共同穿过钢板剩下的就是纯净的中微子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类试题主要是在原文和备选答案之间通过比较来选择或排除,考生要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更要有阅读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够迅速抓住关键词语,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差异化教学模式研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防护建筑物耐候性测试方案
- 粮食与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课练合集
- 汽车4S店销售合同范本
- 个人借条法律模板与填写注意事项
- 环境管理体系及方案秀山县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终期评估报告送审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运作方案
- 消防站环境与安全评估实施方案
- 人防工程的竣工验收与质量保证方案
- 施工组织 题库(长沙学院,肖婧)
- 员工的自我赋能培训教学课件
- 消防安全工作台账消防台账记录3
- 个人借款协议书(完整版)
-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识别公共标志|冀美版(2014秋)
- 《搭船的鸟》(完美版)PPT课件-(第2课时)
- 中药方剂学课件.ppt
- 船舶航次安全风险评估管理须知制度
- 招标比选所需要的各种表格(超全面)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化成熟度测评指标解读
- 2016年版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第三篇-锅炉机组-安装部分00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