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new.doc_第1页
药物分析-new.doc_第2页
药物分析-new.doc_第3页
药物分析-new.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典的内容有哪些?简述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答: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1)取样:基本原则是均匀、合理。2)鉴别: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3)检查:判断药物的纯度是否符合限量规定要求。4)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5)写出检验报告。2对凡例中一些概念的理解,如:“约”、“精密称定”、空白试验。答:“约”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测得的结果。3掌握药物、杂质、杂质限量的定义。理解什么是药物的纯度合格?药物中杂质的来源主要有哪几个方面?药物生产过程中引入杂质的途径有哪些?答: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杂质,是指任何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药物的纯度合格,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不超过质量标准规定的纯度要求。药物中的杂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理化特性发生变化而产生。药物生产过程中引入杂质的途径:1)在合成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原料不纯或未反应完全、反应的中间体与反应副产物在精制时未能完全除去而引入杂质。2)药物在制成制剂的过程中,也能产生新的杂质。3)所用的试剂、溶剂、还原剂等可能会残留在产品中而成为杂质。4)使用的金属器皿、装置以及其他不耐酸、碱的金属工具,都可能使产品中引入砷盐,以及铅、铁、铜等金属杂质。4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是什么?氯化物检查法中使用的试剂有哪些?答:在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常用到盐酸或将药物制成盐酸盐形式。氯离子对人体无害,但它能反映药物的纯度及生产过程是否正常,因此氯化物常作为信号杂质检查。氯化物检查法中使用的试剂有:氯化钠、硝酸银。5什么是重金属?chp中规定的四种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药物的重金属检查?各自检查的反应要求是什么?答: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铅、汞、铜、砷等。 Chp中规定的四种方法:1)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2)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难溶于水、稀酸及乙醇的有机药物。3)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4)微孔滤膜法:适用于重金属限量低(含量金属杂质25g)的药物。 检查的反应要求:?6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和氯化亚锡的目的分别是什么?Pb(Ac)2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答: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和氯化亚锡的目的是: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KI被氧化生产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氯化亚锡与KI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起去极化作用,从而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地发生。Pb(Ac)2棉花(醋酸铅棉花)的作用:锌粒及供试品中可能含有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液中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与溴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的色斑,干扰试验结果,用Pb(Ac)2棉花吸收硫化氢。7列举3种常用的干燥失重测定方法,分别适于哪类物质分析?答:常用的干燥失重测定方法有:1)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2)减压干燥法与恒温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3)干燥剂干燥法:适用于受热分解或易升华的供试品。8吸收系数的定义是什么?简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答:吸收系数的定义是: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吸收池光程长b的乘积成正比。当c的单位为g/L,b的单位为cm时,则A=abc,比例系数a称为吸收系数,单位为L/g.cm。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两个不同的波长处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以两波长处吸光度的差值(A)作为定量的依据来测定含量的方法。9请说出检测限和定量限的定义,并区别之。掌握和理解准确度、回收率、精密度的概念。答:检测限(LOD)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定量限(LOQ)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它反映方法是否具备足够的灵敏度,无需准确定量,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定的浓度或量即可。LOQ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LOQ的测定方法与LOD的方法相同,只是相应的系数(倍数)不同。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中,回收率=(测得量/加入量)100%;制剂的含量测定中,回收率=(测得量-本底量)/加入量100%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10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般首选是什么?答: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般首选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并按回收率=(测得量/加入量)100%计算回收率。11简述溴量法测定司可巴比妥钠含量的原理。巴比妥类药物与银盐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进行含量测定的终点是怎样判断?答:溴量法测定司可巴比妥钠含量的原理:司可巴比妥钠在5位取代基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其不饱和键可与溴定量地发生加成反应。 在滴定过程中,巴比妥类药物首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当被测供试品完全形成一银盐后,继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稍过量的银离子就与巴比妥类药物形成难溶性的二银盐沉淀,使溶液变浑浊,以此指示滴定终点。12当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时,为何在醋酸酸性介质中滴定,且使用煮沸放冷的水为溶剂?测定维生素C注射剂时应注意什么?答:维生素C在醋酸酸性条件下,可被碘定量氧化。根据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即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加新沸过的冷水目的是为减少水中溶解的氧对测定的影响。维生素C注射剂测定前加丙酮2ml,以消除注射剂中抗氧化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13维生素A类药物的含量通常表示方法、维生素B1的特有鉴别反应、维生素E中需检查的有关物质、药典中维生素E含量分别是什么?答:维生素A的含量用生物效价即国际单位(IU/g)来表示。维生素B1的特有鉴别反应是硫色素反应:噻唑环在碱性介质中可开环,再与嘧啶环上的氨基环合,经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成具有荧光是硫色素,后者溶于正丁醇中呈蓝色荧光。维生素E中需检查的有关物质是:酸度和游离生育酚。(杂质检查)药典中维生素E含量测定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14抗生素类药物的常规检验一般包括哪些项目?内酰胺类的抗生素药物有哪些?链霉素的特有反应是什么?能发生羟肟酸铁反应的药物是什么?答:抗生素类药物的常规检验一般包括:1)影响产品稳定性的检查项目结晶性、酸碱度、水分或干燥失重等;2)控制有机和无机杂质的检查项目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有关物质、残留溶剂、炽灼残渣、重金属等;3)与临床安全性密切相关的检查项目异常毒性、热原或细菌内毒素、降压物质、无菌等;4)其他检查项目对于多组分抗生素还要进行组分分析等。内酰胺类的抗生素药物包括: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链霉素的特有反应是:麦芽酚反应。链霉素在碱性溶液中,链霉糖经分子重排使环扩大形成六元环,然后消除N-甲基葡萄糖胺,再消除链霉胍生成麦芽酚,麦芽酚与高铁离子在微酸性溶液中形成紫红色配位化合物。能发生羟肟酸铁反应的药物是?:15什么是反相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定性、定量的参数是什么?气相色谱法中常见的浓度型检测器是什么?红外光谱特征参数可提供药物的什么信息?答:反相液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定性参数:保留时间(tr);定量参数:峰高-峰面积。气相色谱法中常见的浓度型检测器是:热导检测器(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药物的红外光谱定性依据:药物分子中各种基团的信息。16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生物样品有哪些?血样如何去蛋白?采集尿液储存时应加入何种防腐剂?答: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唾液和尿液。去除蛋白质方法:1)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2)加入中性盐:如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磷酸盐及枸橼酸盐等。 3)加入强酸:如10%三氯醋酸、65%高氯酸、5%偏磷酸等。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CuSO4-Na2WO4、ZnSO4-NaOH等。5)酶解法:枯草菌溶素。采集尿液储存时应加入的防腐剂是:甲苯、二甲苯、三氯甲烷,以及醋酸、盐酸等。17注射剂的一般检查项目有哪些?答:注射剂的一般检查项目有:装量、装量差异、可见异物、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18片剂分析包括哪些检查项目?片剂的常规检查指什么?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中药制剂中,一般性杂质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哪些?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的目的是什么?答:片剂分析包括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片剂的常规检查指:重量差异、崩解时限。重量差异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片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的差异程度。崩解时限是指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中药制剂中,一般性杂质检查的主要项目有:杂质限量检查、灰分测定、酸碱度检查、氯化物检查、特殊杂质与掺伪物检查等。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的目的是?:掌握一些药物的结构和各自的鉴别反应对乙酰氨基酚 答:本品加稀盐酸置水浴中加热水解后,再加入亚硝酸钠试液及碱性b萘酚试液,生成溶液显红色。(或与三氯化铁反应) 2、阿司匹林答:阿司匹林加水煮沸使水解后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 3、苯佐卡因 答:苯佐卡因在稀盐酸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溶液数滴,再滴加碱性b萘酚试液数滴,生成溶液由橙黄到猩红色沉淀4、 维生素C 答: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具有烯二醇结构,具有内酯环,且有2个手性碳原子(C4、C5),不仅使维生素C性质极为活跃,且具旋光性。结构式见:书P262 鉴别反应:(1)与硝酸银反应:维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基,具有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2)与2,6-二氯靛酚反应:2,6-二氯靛酚为一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玫瑰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C作用后生成还原型无色的酚亚胺。(3)与其他氧化剂反应:维生素C(抗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