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村学校的学生有课外书阅读的思考.doc_第1页
如何让农村学校的学生有课外书阅读的思考.doc_第2页
如何让农村学校的学生有课外书阅读的思考.doc_第3页
如何让农村学校的学生有课外书阅读的思考.doc_第4页
如何让农村学校的学生有课外书阅读的思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让山区乡村学校的学生有课外书阅读的思考【内容摘要】:通过调查山区农村家庭里几乎没有课外书,孩子在家里不可能阅读到课外书,乡村学校的班级图书角建设只是一句口号,基本没有课外书,乡村小学的图书室因多方面原因,图书室的规模小,课外书数量不足,多年没有增添新书,适合学生的,学生喜欢的课外书太少太破旧,多年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等种种原因,致使学生在课外无足够的课外书阅读,学生借书欲望低下。基于以上的思考,可以从“一、组织家长召开阅读,快乐,成长”专题会,提高家长的认识,自愿给孩子购书。二是让学生知道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用自己的零用钱、压岁钱购书阅读,建好班级读书角,在本班换书阅读,通过班级轮换,在全校换书阅读。第三是学校争取政策和资金,增添图书,把有限的图书分发到班级,在一定的时间进行轮换,让学校的图书与学生保持更近的距离,方便学生选择和借阅。完成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会很好的解决山区乡村学校的学生无课外书阅读的现状。【关键词】课外书 家庭图书班级图书学校图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除此以外,还详细提出12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即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课外书是何等重要,但是通过调查,农村的孩子在学校却无足够的课外书可读,且品种单一,适合学生的不多,学生喜欢的就更少,学生阅读率非常低下,不少山区村校的学生在学校几乎没课外书读,通过对凤冈县石径乡中心完小353名学生的家访得知,296学生在家里没有课外书阅读,其余学生有课外书阅读,但是可读的课外书不多。又对相邻的几间村级学校作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里基本没有课外书阅读,这直接导致了这些学生对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当前在山区的孩子读课外书,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般的无奈,造成孩子们无书可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山区的孩子就会有足够的课外书可读。一方面是家庭的原因,现在山区就读小学,初中的孩子家长多为年70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数只受到了初中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看重。但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因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够,所有不支持孩子看课外书,又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较差,为了建房,生存,孩子就学等原因,家长不愿花钱为孩子购买课外书,这是山区农村家庭无课外书的一大原因。经过调查,当前山区农村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特别多,多的村寨达百分之九十,条件稍好一点的村寨也有百分之五六十,这些留守儿童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空巢老人们对课外阅读几乎是陌生的,在他们看来,孩子应该学好课本知识,看其他书就是不认真学习的表现,说那是看耍耍书,就是“不务正业”,不但不给孩子买书,还限制孩子自己购书阅读,这是导致山区农村家庭没有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山区乡村学校的图书陈旧,大部分书籍已过时,加上管理员都是教师兼任,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图书,学生借阅图书非常不便,因害怕图书损坏和丢失,很多学校都不让学生把书借回家去。这是山区农村家庭无课外书的又一原因。2012年4月,通过了解石径完小413名学生的家庭,一年内家长(监护人)给孩子买过两本课外书(学习资料书除外)的不到40人,还占不到百分之十,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家长(监护人)从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买过课外书,“课外阅读”在山区农村家庭就是一片空白。要解决这个问题,石径完小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校通过家校通平台,向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家长讲解阅读课外书的好处,建议他们给孩子的礼物以课外书为主,很多家长改变了认识,有不少家长专门从外地寄课外书回来。二是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家长(空巢老人)召开“阅读,快乐,成长”的专题会,把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好处讲给他们听,讲成功人士的读书事例,通过努力,不少的家长(空巢老人)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开始支持孩子阅读课外书,主动给孩子购买课外书。通过在有条件的家庭开展“亲子共读”,并让这些家长在全校的家长大会上谈感受,谈孩子的变化来启发其他的家长,学校还开展了“课外阅读榜样家长”评比。通过这些活动,家长自发的给孩子买课外书越来越多,有的家长还给孩子提出了课外阅读要求,效果非常好。第二方面是山区乡村学校班级图书角建设几本上就是个口号,有的有书架无图书,很多村校是既无书架也无图书。2012年4月,通过走访石径乡的七间学校,只有乡中心完小的班级里有些图书,多的不足200本,少的只有几十本,了解学生,这些书里一部分是教辅资料,其余的基本上都看过了,不想再看了,这些书也有两年没有更新了。其他的村校和教学点,班级没有一本课外书,学生在课外空闲时间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自娱自乐,只要不做危险的事情老师是不管的。问一部分老师,都说建过图书角,不过是为了应对检查自己找几本书做做样子,谈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图书的来源,要不断的更换图书使他们束手无策,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班上无书可读的现状。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教师要该激发起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真正认识到班级读书角的作用有多大,依靠学生的力量和智慧一起共建班级图书角。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石径乡中心完小五年级的师生很好的完成了班级图书来源和定期更换的难题。班主任通过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做家访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首先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识,接着教师们开展捐书和读书活动启发学生和家长,同时向学生和家长算了一个换书读的账。一个学生每学期购一本书自读后放到班级读书角,换取班级其他同学的书读,那么一本书可以换取几十本书的阅读权,一年就可以换取近一百本书的阅读权,如果从一年级就开始这样做,六年可以换取几百本书的阅读权。如果开展班级互换阅读,小学六年自购12本书就可以换取几千本书的阅读权。六年买12本书对于学生也不是难事,学生用零用钱,压岁钱就可解决。这样图书量不足的问题解决了,随时有新书读的问题解决了,且这些书都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学生都很喜欢,班级的图书非常方便学生的选择和借阅,老师和家长只对书内容的健康情况作把关就行了。通过这一算,家长和孩子们都很激动,很赞同。最后开展了班级图书角共建活动,有十多个同学把自己家里仅有的几本课外书都放到了班级图书角,一学期新购图书超过了一本的班上有十几个同学,一学期一本都没有的一个学生都没有,两个学期班级图书就有200余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方面是学校图书室图书量不足,质也不高,借阅很是不便。更新的间隔时间太长,管得过死。把有限的图书用好,就是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和阅读,不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太多的限制。通过2012年4月份的调查,山区乡村学校图书量不足是普遍现象,图书室里适合学生的图书不多,学生喜欢的非常少,学生喜欢的图书破旧不堪,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山区乡镇中心完小的图书也要8-10年才更新一次,第一次配图书是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的时候,第二次配图书是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验收的时候,间隔时间有10年。由于学校没有自行采购图书的权利,增添图书就成了很多教师的想法而已。这就是造成学校图书量不足,结构部合理,知识陈旧,学生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有不少的村校和教学点十多年未更新图书了。由于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好图书借阅工作,图书室现在仍坚持每天向学生开放的微乎其微。即使开放也是在上级督导检查来之时做一做样子,向学生开放一下,让学生在借还的表册上签上名字。而很多村校早已不再向学生开放了,除了管理员工作忙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新书,开放也没有几个学生去借阅图书了,导致学校现有图书的借阅流动很不好,借阅率不高。要解决学生在学校无书可读,无好书可读的现状,首先要有山区乡村学校自购图书的政策,学校每学年要有图书增添规划,定期增添图书。其次是学校应当把有限的图书分发到班级让学生阅读,做好班级轮换阅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去选书,去读书,去还书。第三是要有宽松的借阅制度,允许学生把书带回家读。让图书和学生近距离相处,让图书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到学校图书阅读率最大化,阅读效果最大化。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