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极限贺片明信片真假辩.doc_第1页
梅兰竹菊极限贺片明信片真假辩.doc_第2页
梅兰竹菊极限贺片明信片真假辩.doc_第3页
梅兰竹菊极限贺片明信片真假辩.doc_第4页
梅兰竹菊极限贺片明信片真假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兰竹菊极限贺年邮资明信片真假辨 常州 沙正华 赵宇平首次发行极限贺年片梅兰竹菊,正逢邮市狂炒高潮,它以其题材好,印量少而倍受青睐推崇,其市价在数月内飚升,又恰逢邮资调高,违规漏改值未加字片最高达每套680元。时止今日,众多同期发行的邮票,明信片早已打折无人问讯,唯独这套贺年片市价仍远远高出发行价数倍,漏盖椭园形改值章的白片数量极少,椐众邮友统计,远少于JP22中银错片,在邮政实寄的未改值白片就更少,至今集邮低迷市道中追逐收藏者仍大有人在,还有不少人正专注改值戳的研究。 这套片为什么会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印刷厂印制,为什么预先公布印量100万套,实际发行少了10万套,为什么不在厂内统一加字改值 ?笔者受众多邮友相托,带着许多“为什么”走访了江苏省邮政印刷厂当年负责承印工作的陈厂长。 一.先进设备赢得首印业务极限贺年片从策划到设计等整个过程是邮电部下属的第三产业中宇公司具体负责的。 中宇公司于96年6月到常州,对刚由常州邮政机械厂改制成的江苏省邮政印刷厂进行考察。该厂刚从国外进口了一台最先进的十套色一次成印机,策划设计的极限贺年邮资片正面四色、反面五色共九套色。如果想一次成印,非它莫属。96年8月,中宇公司通知陈厂长去北京开会,多家印刷厂争抢此项业务,中宇公司在会议上拍板确定由江苏常州承印。8月26日,陈厂长召开专业工作会议,对优质、按时、保密等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紧急动员,采购纸墨等原材料。96年9月5日,该厂派人到北京中宇公司取菲林片(即胶片式样的分色母版),正四反五共计9张菲林片。 二、成品逊于印样 椐各地邮友及本人对印样与成品对比研究后,找出六点明显不同之处。第一, 纸张不同。第二, 样张上未印组号、编码。第三, 背图左部文字说明第二行和第三行排列不相同第四, 成品背文字说明后印有江苏邮政印刷厂代码标记-小园内印有小写手写体英文字母“y”。 样片没有。第五, 对奖组字母及数码的底色图案不同。样片底图尤如指纹,成品图长,尤如蜻蜓翅膀为什么会有以上种种不同呢?陈厂长接着讲:9月中旬厂里开始晒版、制版,同时派专人四处采购金墨、布纹纸,正式开始启印前期工作。96年9月6日前,厂里找不出一张布纹纸,也没有半星点金墨。张家港造纸厂答应供应布纹纸,多次试制生产不出,无法保证按时供货。 这时离交货期已不足一个月,离正式发行日期也只有二个月另几天。中宇公司天天来电话催要印样片。征得中宇公司及邮品发行局同意,样片上暂不印金墨,采用国产有光白咭铜版纸印刷。印样裁切尺寸是按有关方面要求,共送上三种样张,正式发行片长183103mm。厂内一面抓紧印样片,一面增加人员飞赴深圳、香港向国外市场采购纸墨,当时被张家港造纸厂搞得很被动。当年如完不成任务,双方肯定会有一场纠纷官司。9月11日,在香港市场上采购到20公斤金墨,按规定油墨不能作为随身物品带运,千方百计才运抵厂内。以前曾传说:印制极限片的金粉是文革时进口印毛主席语录多余在仓库里的粉墨,这次是废物利用。这显然属于谣传。9月16日,布纹纸也基本上落实,与供货商正式签约,但对方只能供应16吨布纹纸,16吨纸只能印约百分之六十的贺年极限明信片。采购员只得继续留守深圳,在文具店一张张地收购印尼产的“金钱”牌布纹纸,好不容易才凑足90万套极限片的布纹纸。此后三套极限片纸张也是同品牌无光布纹纸。为什么后来中止此系列邮品的发行,因国内不生产布纹纸,国际市场布纹纸价上涨,纸张也是制约贺年极限明信片无法低价成印原因之一。在派人四处紧急采购纸墨的同时,厂内已于9月18日开机试印并拿出了合格的样片。综上所述,样张是印在有光的白咭纸上的;试机时样张上本来就未用金墨;由于编组字母组号尚未有明确定论,不印号码不足为奇。江苏省邮政印刷厂进口十色机牛刀初试,十分成功。梅兰竹菊极限片样品效果很佳,画面图案极为清晰,线条明快流畅,简洁靓丽,谈雅宜人,虽称不上金色华丽,还是人见人爱。椐陈厂长介绍:该厂印样出来后,电话请示“送北京审样”否?中宇公司定“来常州审样”。96年9月24日,中宇公司专家技术人员及图稿设计者看到样片十分满意,设计画家对对奖号码底图重新设计成现在正品图稿,当即修版再印,大家满意后,中宇公司代表及设计画家在样片上签字同意即开机,正式大批量将七万张样片印出来后,他们带上全部七万张样片,飞回北京向邮品发行局汇报。9月28日,从北京返回三条意见:1、 墨色暗无光彩。2、 纸张与送审样不同。3、 部分明信片有上下前后粘印带张现象,不洁净。厂内连夜开会,详细进行质量分析,取得结论认为:1、 购买的金墨质量欠佳,湿度不达标,不易挥发难干,新机印速快不适用,同时印上其它色,形成渗色和稀泥现象,从而形成暗无光彩。2、 样片是有光铜版纸,现七万张是按设计要求使用的无反光的无光布纹纸,不会反光,没有反光更加深了暗色三、为确保质量、一次成印变三次上机找出原因后,厂方也同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原本可以将多种颜色同时一次印好,现改为先在片上印上金墨,下机待干透后,再次上机印另几种颜色。二次上机,成本提高了,但效果十分明显,色彩达到设计要求也不粘张了。正式发行的“梅兰竹菊”贺年极限明信片富丽堂皇、庄重有加。 360万枚贺年极限明信片全部印好仅只用几天时间,大部分工作是后期人工检验剔除废品,再第三次上机印刷对奖组号编码花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工。装箱人员必须保证不重号、不缺号漏号。 如果少张必须再单枚上机加印号码后填入空位,这项工作费时耗力,但又不能不做。原本可以连编码一次印好的贺年极限明信片,为确保质量,不惜增加印制成本,厂方决定,分三次上机,二次人工检查才最后包装成箱出厂。96年10月8日开始,以先远后近为原则,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货,到10月18日中午,90万套正品全部发出。10月21日结束了扫尾工作,请点库中余下的残、次、废品,其中不乏成套成品,为保证发行数量的正确性、严肃性,一律作为废品处理,共计一万另三佰张,全部封存上缴。笔者问陈厂长:“当年恰逢提高邮资,为什么不在厂内统一加字改值后再出厂?”陈厂长讲:“到10月18日发货完毕,未收到邮资调整通知。”陈厂长的回答又揭开又一亇迷团:当年传说江苏的梅兰竹菊明信片全部在江苏省邮政印刷厂统一加字改值后才发向全省的。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说法纯属谣传,今为定论。笔者还进一步了解当年发向全国各地的清单,主要想知道发往全国各地编组号码数量。由于工厂资料只须保存二年,现已无从查找。此迷团只有让各地集邮迷去进一步探索了。它也成为我这次采访中的一件憾事。当年这套“梅兰竹菊”极限贺年明信片未加盖改值戳的漏加盖原发行空白片,在市场上狂抄至每套350元时,就听人说:市场上已有假片。但本人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假片的真容,也就从不再关心它的有、无。2006年2月20日,接到广东集邮家方先生的一封短信及附赠的“寄上1极限梅花邮资片,可以看到邮资图邮(原文为邮字,实为)“中”字上方一红园点,邮资图框右边一黑园点,是否可看作版式特征或其它,希赐教”。经数月细心对方先生所赠“1枚极限梅花片”的研究,我可以肯定此片决不是常州的江苏省邮政印刷厂的产品。(附图1-2:假片正反图录)请各位听我对同为“K08组”的真假两片不同之处的分析对否,请有识之士共同研讨并赐教。四.真、假片背图部分对比1.假片与真片的对奖组号与字体对比:真片“K08组”字体粗,印在片上鲜艳清亮,尤其是“08组”三字;假片的“K08组”所有字体比真片字体廋小。真片的“0”圆边线粗庄实,上下两头成半圆弧形;假片上的“0”廋小且上下两头呈尖底形,上下两头弧线条也比左右两边线条细小。(附图3)2.对奖组号与蜻蜒翅膀式的网格蓝低色线条对应位置,真、假片也各有多代差异。3.真片“337886”中的“33”为一组,“7886”为另一组,两组的数字底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4.假片的七位阿拉伯兄弟象出操的士兵,排队整齐,无可挑剔。可惜个个没有军籍,全是假洋鬼子。还可以找出更多的差异,今特提供放大后的彩色原图,供大家更便于鉴别。五.真、假片正面直观与手感1.假片薄而轻,真片厚且实。虽同为布纹纸,但纸汶完全不同,显然不是同祖宗共品牌。 2.分别用左右手的大姆指与食指双指掐住明信片副券纸边,双手放得同高,真片的另一边下堕角度明显比假片小得多3.真片空白处白得发亮;假片空白处有轻微印油,尤在副券上更明显。4.真片左下角图的左边距明信片边12mm;假片边距13mm以外5.真片左下角图在阳光折射时,画面左部中能映射出金光灿烂的一丛枝梅花;假片根本没有。6.假片比真片长出1mm,这就应征和说明了第4点中,为什么会存在1mm的边距之差。六.梅花片左下角图不同点假片梅花图经数倍放大后,会出现无底色白色小圆点。1.真片在图案左上角红色印章左边线中部皆留有一无底色白色小园点,其它全图任意放大不会产生同样直径的白孔;假片在印章下边线右下有一无底色白色小园孔。2.真片在阳光折射下会看到另一幅金光灿烂的梅花根植长在左下部的金色梅花图,假片在同样条件下,毫无任何异采。七.邮资图与红、黑两点 请细看放大了的两枚真假邮资图(附图4)。1.假片上所谓的“邮资图框内中字上方一红园点”是否“版式特征或其它”?其实什么也不是。经数倍放大后,看到“15”与“小园点”的红色根本不是相同。颜色。“15”为降红色,“小园点”为粉红色。如果“小园点”是版式特征,两种红色也应完全相一致,两种红色不相同的现象绝不应该出现。显然“小园点”是事后人工所为。2.假片邮资图右边正副券中的裁剪线第七条竖虚线顶头处有一黑点,此纯系制假者在修版时留了一手,故意而为。3.在第七条虚线下部右旁1mm处,放大后还能看到与“小园点”完全相同颜色的桃红色一小点。显然是制假者不经意的遗迹,人们统常所说的败笔所在。4.假片邮资图放大后,图内有许多小孔白点,这完全是底色没有印刷均匀所至。5.假片邮资图在阳光折射下毫无变化,真邮资图中隐有金色“面向左,腋下夹着一只左低右高的大信封的人见人爱的邮政信使娃娃”的图画。在一张明信片上能找上这么多的不同处来,“此片决非当年国家邮政部门正式发行的”结论应该无可非议了吧。这就带来了一个很难找到的答案:此片从何而来,是谁人所为?这也正是笔者细思良久而不肯轻易下笔,不想尽早公布假梅花极限片真容的原因。真假片对比分辨谁都能轻易做到。查根究底实在太难。八.查找假片源头笔者至今仅只见到一枚假的梅花图极限贺年明信片,是否有全套梅兰竹菊假片呢?根椐我目前撑握的资料可推定:确实存在。先分析此单枚假“梅贺片”从何而来? 山东某民刊曾报导的“定稿后先由深圳一家公司出样,送北京审样,通过后再交由江苏邮电印刷厂承印。”它是由深圳一家公司漏出的印样,显然不存在这种情况。1. 笔者采访当年江苏邮电印刷厂负责生产的陈厂长已很明确表示:不存在深圳出样这种情况。2. 假梅贺片绝不是当年深圳某公司的出样,某民刊报导的样片:a、 样片不是布汶纸(见本文前叙),此假梅片是杂牌布纹纸。b、 背面印组号的蓝色底图是到常州定稿时,才临时修改成蜻蜒翅膀网状的。即某深圳公司当年当时,不可能未卜先知,印出蜻蜓翅膀网格状的底图,此假梅片肯定是参照发行成品仿制而成的。由此分析可知,假梅贺片决非深圳样品公司的产品,结论只有一个,是造假者所为。 九. 再访当年承印者陈鹤呜厂长2006年9月6日下午,我们带着存有广东集邮家方先生多年来坚持在市场上坚持收集后,再扫描传发给我的22种梅兰竹菊印样电传图的U盘,再次来到当年承印此片的江苏省邮电印刷厂。已经退休在家的陈鹤呜厂长骑着自行车,在烈日中午风尘仆仆赶到位于市郊的厂里接待了我们。我们将U盘放入厂部电脑,同时请来了当年有关知情者,当年的技术员,如今已独当一面的现任生产技术科长,一同观看了盘中的所谓“印样”。所有在场的知情人每看一张就讲一句同样的话:“我们厂没有印过这种样片,这决不是我们厂印的!”看完U盘中所有的“样片”后,陈鹤鸣厂长很愤慨地说:“这全是假的。您们一定要揭露出真相,决不能让这些破坏我们厂声誊的造假者得呈!”十.已经流入市场的假样片陈厂长面对此批假样片,指出几点:1.甲方从未要求他们印单色样片。(附图5) 2.我厂进口的十套色一次成印机出来的明信片邮资图框内,决不会印出两种不同的红色,有粉红色小园点的梅兰竹菊明信片绝不是我厂生产的。(见附图6)3.当年刚从日本进口的十套色一次成印机,生产工艺上根本就不须要印单色、双色等半成品样片(附图所谓的双色、三色样片)(附图7)4.U盘内上竹下梅,上兰下菊横向剪片绝不存在。(附图8)按我厂当年的排版,决不可能产生此两种上下横双联明信片图样。陈厂长于是又详细介绍了当年梅兰竹菊极限邮资片排版样式:印制排列是横4竖5,即按梅兰竹菊顺序横向排列;竖向排列为同样序列五横联如下: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从以上排列可以看出,横向裁切下的双联片,应该是同一图案明信片。即上下均是“梅”或其它三种。不会裁切成“上竹下梅”、“上兰下菊”的横双联。难怪陈厂长一看到假样片横双联立即就斩钉截铁地说它是假片,因为真的横双联上下应该是同一图片,假的横双联片上下图案不一致。陈厂长简短的几点结论,为我带去的U盘中的所有样片有了定论,U盘中的全部所谓样片,就是中国邮市上制假造假的铁证。顺便在此提醒各位,笔者近期发现在网上有人在卖假的梅兰竹菊邮资片。真假片极容易区别:假片的邮资图和左下角图画的底色有如枯草叶浅金黄色;真片的色泽呈黃褐色的黃土地色。(附图9)凡看到明信片上的黃色浅且鲜亮的,缺少庄重富贵祥和的端庄相必定是假片,因为它造假时用的是国产颜料。江苏邮政印刷厂当年用的金粉是派专人出国采购来用作防伪底色的,岂能一样?金粉的功效与当今市场上流通的伍拾元和壹佰元人民帀上的阿拉伯数字的变色防伪功能一样,在光线直射和钭视下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色泽。梅兰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