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pdf_第1页
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pdf_第2页
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pdf_第3页
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pdf_第4页
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基于空间句法(Spacesyntax)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以苏州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8 翌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6 0 文章编号 1 0 0 9 6 0 0 0 2 0 0 6 12 0 0 6 0 0 8 中图分类号 c 9 12 8 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朱东风 城市规划专业博士 高级规划 师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I 基于空间句法 S p a c e s y n t a x 分析的城 市内部中心性研究 L 以苏州为例 朱东风 Z H UD o n g f e n g 1 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回顾 1 1 传统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 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是城市科学 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城市规划进行科 学布局的重要依据 传统对于城市内部 中心性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在对城市 C B D C R D 中心功能区域进行大量定性 描述的同时 诸多学者运用地理学 经 济学与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定量分 析 典型的定量分析工具包括单中心 杜能环 理论模型 克氏中心地体系模 型 克鲁格曼多中心自组织结构模型和 墨菲指数模型等 其中 杜能环 模型 揭示了基于地租与交通成本的城市圈 层结构 中心地结构体系则提炼出基于 不同功能的分等级中心体系 克鲁格曼 自组织模型通过家庭与厂商的行为选 择确立了城市中心空间自组织结构 墨 菲指数模型则通过对城市中心区 主要 是C B D 的定量分析确定其空间范围 以上模型在通过对环形结构突破 等级 体系重构 微观主体自组织分析和空间 指数界定等不断的理论升华之后 其分 析结论与城市中心空间结构的吻合程 度目益提高 提高了城市内部中心性研 究的科学性 1 2 传统研究的不足 尽管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不断改 进 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仍然存在一些 不足 这些不足主要来自于技术方法的 论域局限 以及日益复杂化的城市中心 化过程 传统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 1 对城市中心性的空间对象界定 主要局限于 点 中心 和 面 中心 区 而对 线 中心街道 的研究不够 突出 事实上 城市中心功能更多通过 线 即主要中心街道体现出来 而街道 背后大量的居住等职能空间并不具有 中心性 从而成为空间中心性定量分析 要素中的冗余因子 2 立足于区域的城市中心功能研 究显得笼统 主要中心功能单元分析研 究难以深入和细化 这导致技术成果的 应用成效未能充分发挥 3 传统客观理性的定量分析回避 了主体知觉行为对中心空间的影响 忽 视了城市中心性产生过程中的主体意 万方数据 向因素及空间对主体行为选择的引导 以上不足无疑成为城市中心性研究尤 其是定量分析研究需要突破的技术关 隘 2 空间句法 S p a c e s y n t a x 一个 兼容性的技术分析框架 2 1 理论原理 空间句法是英国伦敦大学希列尔 教授发明的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这一理 论的原理在于 1 城市是社会经济多重因素长期 影响下的复杂空间自组织系统 在长期 的要素系统耦合作用过程中 物质空间 与其社会功能之间产生复杂的内在联 系和相互作用 成为协同发展的互动子 系统 因此 可以借助蕴含社会性的物 质空间分析 解译物质空问内在的功能 结构 如中心功能 2 可视范围内的街道空间对主体 社会运动具有意向引导作用 因此 主体感知范围内的最长街道可构成空 间句法分析的基本单元 轴线 在城 市内部 相互连接的轴线之间存在着内 在的结构关系 不同城市的轴线网络形 态可能多种多样 但各个城市内部的轴 线结构关系具有相对一致性 具有严密 的拓扑学逻辑特征 正是这一共性的 结构关系形成城市拓扑空间内在的发 展规律 因此 通过对城市拓扑空间的 内在结构分析 可以捕捉不同城市内在 的共性规律 3 不同轴线引导的人流运动量 存在差异 在句法结构中 拥有高集 成度 的轴线能够引入更多的人流与 社会功能 更多的人流进一步促进街道 物质空间增强其功能空间重塑 从而在 物质空间与社会运动流之间形成 乘数 效应 久而久之 某些街道的中心性日 益增强 产生了 运动过程中心化 现 象 形成集成核 因此 可以借助空间句法技术对城 市拓扑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基于 G I S 的技术模型软件 提取城市空间轴 线参数值 并对相关参数值进行数据分 析 探讨城市中心结构特征 2 2 争议与探讨 对于空间句法的应用 国内学术界 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这些争议主要集中 于 1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受规划干预 的影响很大 规划 形成的方格网空间 形态似乎已经不存在早先的自组织系 统特征 基于自组织原理的空间句法理 论是否适用7 2 现代城市街道轴线长度超越了 人的视觉感知范围 并且人的运动方式 由传统的步行更多转变为机动化 空间 句法的技术理论根基是否已经动摇7 3 一些城市通过规划确立了位于 老城外围的新中心 并赋予了新的城市 中心功能 这一中心的发展似乎与句法 结构中的中心化空间无关 然而 研究结论表明 空问句法的 分析功能在许多 规划 特征明显的现 代城市中依然保持了较好的成效 并在 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研究中也得到了 较好的印证 李江 郭庆胜 2 0 0 3 顾频 捷 2 0 0 4 邵润青 2 0 0 5 朱东风 2 0 0 5 事实上 不论规划的痕迹多么明显 任 何一个城市发展都蕴含有明显的自组 织规律 虽然现代城市规划成果大多体 现出人为作用下强烈的他组织形态特 征 但规划实施却又表现为若干开发商 与厂商基于市场规律的自组织行为 在 市场经济原理自组织作用下 城市空间 结构的自组织功能特征依然比较强烈 与此同时 物质空间随着社会功能模式 的改变发生耦合相变 如街道轴线的长 度就与人的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正是由 于人流运动向机动化方式的转变 才导 致轴线可视范围的加大 社会运动功能 系统与物质空间系统之间仍然存在明 显的耦合协同关系 因此 机动化时代 空间句法的技术理论基础仍然稳固 对 于许多新规划的城市外部新中心而言 新的中心功能培育往往出于引导城市 扩展或疏解老中心功能的需要 其发展 回避了空间句法结构内在协同发展规 律 因而会导致新中心发展不力 这对 于空间句法在城市中心性分析中的应 用并不矛盾 空间句法的分析结论恰恰 可为新中心定位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 3 技术优势与应用 相对传统的城市中心性定量化分 析技术而言 空间句法技术理论具有以 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首先 空间句法分析的对象要素是 街道轴线 继而从街道轴线关系分析拓 展至街区和城市整体分析 从而直接把 握了城市中心性研究对象中的核心要 素 剔除了有关冗余因子 其次 基于轴线的量化技术参数赋 值来自于空间拓扑结构中的轴线之间 的关系分析 若干轴线之间复杂而有序 的拓扑量化关系值是空间系统长期自 组织协同发展的结果和反映 因此 空 间句法分析模型能够在揭示空间系统 内在发展规律的同时达到相对较高的 技术精度 最后 空间句法技术模型是基于主 体社会运动模式下的理性技术结构 在 理性的拓扑技术分析过程中包容了主 体感知与行为选择意向 从而兼容了城 市空问要素分析过程中的主客体性 这几个优越性对传统城市中心性 暑 昌 竺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6 1 万方数据 a19 9 5 年b 2 0 0 3 年 图1 借助A x w o m a n 句法软件建立的两个年代集成核 说明 其中深色加粗轴线代表城市空间句法轴线中全局集成值最高部分 为城市空间集成核 定量分析存在的不足有所弥补 因此 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空间发 展研究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技术理性 这 一理论能够应用于城市内部中心性分 析 通过对当前城市空问集成核与中心 功能的耦合发展特征分析 探讨城市中 心功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发展趋 势 结合城市规划实施 可对城市中心 发展提出理性的技术指导思路 3 苏州城市中心性的空间句法分 析 3 1 句法集成核与中心功能的耦合 发展特征 通过基于Ar c v i e w 32 的扩展模块 A x w o m a n 句法分析软件 提取19 9 5 与 2 0 0 3 两年城市空间形态图信息 根据空 间句法原理建立两个年代的城市句法 譬轴线地图 借助A x w o m a n 软件进行空间 至 分析 建立两个时期的空间句法集成核 翥 图1 在s P s s 软件帮助下 对两个时代 筏 城 市 研 究 6 2 的所有集成核轴线集成度值进行T 分数 值分析 分析得出19 9 5 年以来集成核的 主干轴线和增长中心 并单独提取集 成核数据建立集成核轴线图 在此同 时 通过2 0 0 4 年苏州市地图和实地调研 资料 选取具有全市服务功能的商务 管理 金融 信息 综合性商业和文化服 务设施作为全局吸引子 A b s tr a c t o r s 建立2 0 0 4 年全局吸引子空间分布图 对 两图进行叠加分析 探讨城市全局集成 核与中心功能吸引子耦合发展关系 3 11 全局中心功能吸引子与全局集 成核区位高度吻合 叠加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4 年的城市 全局吸引子空问分布与2 0 0 3 年城市空 间句法全局集成核分布基本一致 两者 都集中在以古城为中心的主城空间范 围内 这充分印证了空间句法集成核原 理的现实合理性 其空间分布呈现如 下特征 1 全局吸引子分布与两个年代全 局集成核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主干 轴线关系更为紧密 图2 在两个年代 的全局集成核中 人民路 干将路 道前 街 桐泾路 中市街和桃花坞大街等几 条轴线集成地位始终较高 为全局集成 核的主干轴线 全局空问吸引子分布与 几条主干轴线联系特别紧密 但在几条 主干轴线中 桃花坞大街和中市街沿线 全局吸引子分布较少 尤其是桃花坞大 街吸引子分布与其主干轴线地位很不 相称 这是因为上两条街道地处历史性 街区 吸引子布局受历史性街区规划控 制指标的严格限制 导致空间吸引子开 发效益不能满足运动经济的需要 2 部分全局吸引子在非主干轴线 的观前街 石路和十全街附近呈块状集 聚 在空间格网运动经济作用下 伴随 着全局吸引子的发育 在局部地区形成 了乘数效应 促进了部分中心功能的集 聚分布 出现运动过程中心化现象 中 心化导致了这一类块状中心商业 或商 务 区的形成 3 人民路集成核功能极强 沿线 万方数据 分布了大量的全局吸引子 分析数据表 明 从19 9 5 年至2 0 0 3 年 人民路轴线的 在全局集成核轴线数组中的T 分数值从 19 9 5 年的7 5 3 1 上升至1 J 2 0 0 3 年的8 5 8 7 集成地位远远高于其余的全局集成核 轴线 成为全局集成核的 核中核 在 沿人民路轴线两侧的全局吸引子构成 中 商贸吸引子总数占全市比例达 9 3 8 管理吸引子比例达16 6 7 金融吸引子比例达2 2 2 2 宾馆饭店 类吸引子比例达2 0 商厦市场类吸引 子达3 5 7 1 而信息服务类吸引子更 是高达6 7 6 7 文化设施类吸引子比 例也达3 4 6 2 图3 这说明 城市全 局中心吸引子沿人民路集成核轴线分 布密集 部分吸引子集聚水平达到全市 总数的1 3 甚至1 2 以上 吸引了大量 的运动流与经济流 3 12 全局中心功能沿主要连接线从 主中心向外围分区扩散 全局中心功能吸引子在主城中心 区密集分布 从中心至主城边缘 全局 中心功能吸引子分布逐渐由密变疏 呈 现向外围地区扩散特征 1 全局功能吸引子扩散总是沿着 主要分区连接线逐步向外转移 图4 如苏州新区方向主要沿三香路至狮山 路方向扩散 苏州工业园区方向主要沿 干将东路及其延长线扩散 吴中区方向 主要沿人民路及其延长线扩散等等 沿 分区连接线外扩特征与城市全局集成 核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一方面 相关连 接线有些本身就是全局集成核主干轴 线 成为全局吸引子依附的对象 另一 方面 有些连接线为城市环路 而随着 城市空间格网的发育 全局集成核往往 从传统的 树 状集成核向现代 轮 形 集成核形态演化 城市环路成为 轮 形 集成核的构成主干 图2集成核主干的全局吸引子分布 图3人民路沿线全局吸引子分布 f O 0 8 竺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6 3 万方数据 h j 0 昌 竺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6 4 图4 全局吸引子沿主要连接线向外围扩散 2 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的全局吸 引子的功能类型相对比较单一 如从城 市主中心区向苏州新区的功能扩散以 金融吸引子 商贸吸引子为主 从城市 主中心区向相城区扩散的全局吸引子 以市场类为主等等 这说明 城市功能吸引子从城市主 中心区向外围分区的扩散既为空间格 网内在的句法结构所决定 也为城市规 划等人为干预所引导 苏州新区的金融 中心 相城区的专业市场区都受到规划 有意识地调整中心功能的影响 3 1 3 全局集成核内部形成增长中 心 成为具有开发潜力的中心功能区 在城市空间句法结构演变过程中 城市全局集成核轴线集成地位的变化 导致其中形成了三个全局集成核增长 中心 由新增集成核和集成地位上升集 成核轴线为主体 这些街道集成核功 能日益增强 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 功能区 在主城北片 形成以中市街 桃 花坞大街与人民路为主构成的北部增 长中心 在主城中部 形成以观前街 景 德路 人民路为主构成的中部增长中 心 在主城南部 形成以十全街 人民路 和道前街等构成的南部增长中心 从而 成为城市当中具有潜力的全局中心区 位 图5 3 2 集成中心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 1 单中心极化发展特征明显 当 前的全局集成核主体明显位于主城范 围内 并围绕人民路与干将路轴线交叉 口形成 十字主轴 集成核呈树状单中 心发展特征 单中心发展导致城市商 务 商业职能始终集聚于主城范围内 全局中心外拓难度加大 分等级 多层 次的多中心体系难以形成 2 古城交通压力过大 由于集成 万方数据 核轴线主要位于主城特别是古城内部 受其影响 古城内部街道的运动经济流 量远远高于外围分区街道 从而导致古 城内部人流 机动流密度过大 交通拥 堵现象严重 特别是全局集成能力最强 的人民路轴线 其承载的运动流量最 大 交通高峰时经常发生交通堵塞现 象 3 中心功能外移类型比较单一 由于全局集成核尚未延伸至外围分区 城市中心功能外移更多依靠规划等他 组织手段 因而向外围转移的中心功能 吸引子类型比较单一 功能单一的吸引 子不利于全局副中心形成 并造成地方 中心功能与句法结构的相对孤立发展 4 历史文化保护压力加大 在当 前的城市空间句法结构当中 一方面因 全局集成核单极发展 加大了主城特别 是古城内部的运动流量 需要对传统街 巷进行拓宽改造 以适应社会经济流的 运动需要 另一方面 全局中心功能吸 引子建设导致传统空间肌理 高度 密 度和体量的转变 造成对历史文化街区 的破坏 因此 随着城市句法结构的单 核增长 历史文化保护的压力日益加 大 5 部分增长中心潜力难以发挥 集成核生长中心是19 9 0 年代以来全局 集成核当中集成地位不断提高的地区 成为全局中心功能生长的潜力区 但由 于功能吸引子空间区位转换的滞后和 街区空间调整中主体因素的制约 如历 史文化保护 生态廊道构通建和社会冲 突等等 当前的全局吸引子并未集聚 于这些增长中心 造成物质空间中心性 与功能空间中心性的不协调发展 3 3 对城市中心功能发展的思考 1 结合集成核结构演变规律 建 立多中心结构体系 空间句法理论认 井圈副 a 树 状单中心集成核 b 轮 形多中心集成核 图6集成核结构演变示意 图7 基于机动流的集成核街道平面示意 心 争V 一 II E 锨 J 舀舀I 蟓晌镛 图8基于人流的集成核街道剖面示意 g 昌 二 竺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6 5 万方数据 o o 里 一 2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6 6 为 随着城市规模扩展与形态分化 城 市空间句法形态存在从 树 状集成核 向 轮 形集成核和多核结构体系转变 的内在经验规律 在这一内在规律引导 下 城市内部可以形成 轮 形集成核主 中心 环路集成核副中心 和新区集成 核副中心这一网络结构体系 城市中心 性因此随着集成核转变而放大与疏解 在扩展后的空间句法中心体系中 城市 单一的全局中心功能被 主一一次 多中 心体系功能所分担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 中心功能结构体系 图6 2 构建科学的交通体系 加强集 成核街道的功能设计 由于单核发展和 集成核街道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 沿集 成核轴线的城市交通经常发生拥堵现 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矛盾在于沿集 成核轴线功能空间与运动流交通空间 之间对空间资源的竞争 对此 笔者建 议 一方面可结合地铁和环路建设 形 成合理的集成核主干交通网络 地铁作 为现代交通方式 可以成为集威大量运 动流的集成核主干 同时回避了与地面 功能空问争夺空间资源的矛盾 并且在 地铁出入口仍然可以形成功能吸引子 集聚中心 而环路同样通过利用高空资 源 回避了与地面轴线对空间资源的竞 争 并可建立环路集成核副中心 另一 方面 现代城市集成核轴线往往负载人 流与机动流双重运动流 两者对于街道 空间要求各不相同 同样存在对街道空 间资源的竞争 为此 可根据不同集成 核轴线功能需求 加强集成核街道设 计 对于人流量大的中心内部集成核轴 线要更多地预留人流空间 街道设计多 为人车混行提供有效的结构设计 图 8 对于车流量大的主干集成核要充分 预留机动性空间的同时 加强街道人流 与车流的转换节点设计 以及街道两侧 人流的互动空间设计 如天桥 地下通 道 图7 3 引导增长中心功能发展 加强 新城区集成核构建 一方面 结合现状 集成核增长中心街区特征 积极引导集 成核增长中心发育 在前文提到的集成 核三个增长中心中 北部增长中心当中 桃花坞大街和中市街受历史街头区制 约较大 中心功能难以发挥 规划可结 合历史性街区保护要求 改造或仿建一 些在高度 风格 体量和密度与街区环 境相协调的中心功能吸引子 在此同 时 沿北环路一侧受开发条件制约较 少 可结合火车站商圈开发行成新的中 心功能区 中部增长中心目前已具有一 定基础 在未来的规划发展过程中 可 在发展商务和旅游服务业的同时 建成 富有特色的专业性城市文化服务街区 发挥其空间格网结构内在的中心性功 能 加快运动经济和过程中心化集聚 南部增长中心潜力体现在人民路和南 环路集成核的集成带动 应发挥邻近吴 中的区位优势 建设环路与主轴线交叉 地带的城市环路中心功能区 图5 另 一方面 要结合新城区开发 构建新城 区内部的集成核轴线 在将集成核主干 延伸至新区的同时 加密新区街道密 度 提高轴线的连接深度 形成一些具 有较强集成能力的集成核轴线 提高句 法结构内在的中心性 以疏解主集成核 的中心功能 结语 通过对苏州城市中心功能吸引子 分布与空间句法集成核的相关对应关 系分析 崽结了城市中心性与句法空间 集成核的协同发展特征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城市中心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从城市规划应该适应空间自组织发 展的角度提出系列建议 一是结合集成 核结构演变规律 建立多中心结构体 系 二是构建科学的交通体系 加强集 成核街道的功能设计 三是引导增长中 心功能发展 加强新城区集成核构建 因此 空间句法技术能够为城市中心性 研究提供定量技术支撑 并且体现了其 他定量分析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 是 与其他定量分析技术相同的是 本 技术理论仅为城市中心性研究提供技 术理性支撑 城市中心发展与规划仍然 要进一步兼顾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分 析 才能确保规划价值理性的实现 注释 环境心理学认为 人总是对可感知空间 特别是可视范围空间内存在的功能单元产 生兴趣 并且沿着可视空间范围运动并转 入下一个可视范围的街道空问 这便通过 街道的物质性空间引导产生了人流的社会 运动 社会活动功能与功能空间因此而形 成 如商店 广场 市场和教堂等 空间句法轴线内在的拓扑结构关系赋予 每条轴线一系列参数值 包括深度 连接 度 集成度 智能度等 与中心性分析最为 紧密的是集成度 它体现了某一轴线相对 其他轴线所具有的交通可达性 集成 运动 流 的能力以及将中心功能渗透至整个拓 扑空间的渗透能力差异 当前基于G I S 的空间句法分析软件主要有 A x m a n 和A x w o m a n 以及其他一些西方空间 句法公司和研究单位内部开发使用的软 件 其中A x w o m a n 软件在国内应用相对较 广泛 也体现了较好的技术功能 出于文章 篇幅的考虑 这里不再详细介绍技术参数 模型构成 计算方法 读者可进一步通过笔 者已发表文章及参考文献中的文章进行了 解 集成核主干是指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中 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的集成核轴线 增长中 万方数据 心是指集成核当中集成地位不断提升的轴 线 详细分析与说明见本人于2 0 0 5 年8 4 在 第二届全国土木建筑学科博士论坛提交的 论文 19 9 0 年代以来苏州市句法空间集成 核演变 东南大学学报 2 0 0 5 A 0 1 2 5 7 2 6 4 西方空间句法研究者发现 城市环路与 主干集成核交叉1 3 具有特殊的集成效应 通过交叉口设计和用地布局引导 可以形 成环路集成核副中心 从而达到疏解城市 集成核中心功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 9 7 2 吴明伟 7 L 令龙 陈联城市中心区规划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 9 9 3 3 刘安国 杨开忠 克鲁格曼的多中心空间 自组织模型评析 J 地理科学 2 0 0 1 2 1 4 3 15 3 2 2 4 杨吾杨 梁进社高等 经济地理划M 北 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9 7 5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 M 南京 江苏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 9 9 年 6 H i l l e rB H a n s o nJ T h eS o c i a lL o g i co f S p a c e M L o n d o n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8 45 8 1 2 6 f 7 1H e rBS p a c ei st h eM a c h i n e A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a lt h e o r y 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 M L o n d o n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9 6 14 9 2 0 0 8 H i l l e rB At h e o r yo ft h eC i t ya so b j e c t 0 rh o ws p e c i a ll a w sm e d i a t et h es o c i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u r b a ns p a c e A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3 r d S y m p o s i u mo nS p a c eS y n t a x C A t l a n t a2 0 0 11 4 9 9 H i l l e rB C i t i e sa sm o v e m e n te c o n o m i e s J U r b a nD e s i g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19 9 6 1 4 9 6 0 1 0 H i l l e rB T h eh i d d e ng e o m e t r yo f d e f o r m e dg r i d s o r w h ys p a c es y n t a xw o r k s w h e ni tl o o k e da st h o u g hi ts h o u l d n t J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P I a n n i n gB P l a n n i n g 周一星 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 1997 2 吴明伟 孔令龙 陈联 城市中心区规划 1999 3 刘安国 杨开忠 克鲁格曼的多中心空间自组织模型评析 期刊论文 地理科学 2001 04 4 杨吾杨 梁进社高 经济地理学 1997 5 段进 城市空间发展论 1999 6 Hiller B Hanson J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1984 7 Hiller B 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1996 8 Hiller B A theory of the City as object or how special laws mediat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2001 9 Hiller B Cities as movement economies 1996 10 Hiller B The hidden geometry of deformed grids or why space syntax works when it looked as though it shouldn t 1999 02 11 李江 郭庆胜 基于句法分析的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 期刊论文 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3 02 12 顾频捷 空间句法 在旧城街道空间形态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学位论文 2004 13 邵润青 嘉兴城市中心区位与集成度分布的相关性 会议论文 2005 14 陈明星 沈非 查良玉 金宝石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交通网络特征研究 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期刊论文 地理与 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2 15 朱东风 1990年代以来苏州市句法空间集成核演变 期刊论文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A01 16 Apiradee Kasemsook Spatial and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Asymbiotic and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2003 17 Hiller B Centralities as a process accounting for attraction inequalities in deformed grids 2000 3 4 18 Hiller B Centralities as a process accounting for attraction inequalities in deformed grids 2000 3 4 19 Bin Jiang C Claramunt Extending Space Syntax towards an Alternative Model of Space within GIS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