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doc_第1页
浪漫主义文学.doc_第2页
浪漫主义文学.doc_第3页
浪漫主义文学.doc_第4页
浪漫主义文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重要构成,对西方的现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但又和现实主义不同,他并不完全展示现实的生活。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用绚丽奔放的语言,夸张直白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描写故事。作品内容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反应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经济发展,旧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需求,改革的浪潮一触即发,经济上的变迁、政治上的革命以及战争不断,时局动荡。在法国大革命的浪潮的推动下,旧的社会秩序被摧毁,不同阶级的人心态都产生了变化:一部分人萌生了对现在社会的不满,对新社会的向往,对旧社会制度的禁锢深刻的不满,内心的抱负难以实现,造就了一批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家。另一部分人,他们不支持社会向前推进,害怕社会的改变,对当时所处的动荡的社会不满,他们把这种情绪倾诉在作品中,称为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最早兴起于德国,发展成熟在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席卷了世界,俄国、东欧和美国的文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文学却一直持续发展到至今。浪漫主义文学是不同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在写作中,力求真实的还原生活的原本状态,力求在细节上真实的表现人物和事实,让读者觉得故事人物真实存在,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而浪漫主义文学在构建文学作品时大刀阔斧的描写,充满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甚至是美好的幻想,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是作者强烈的情感,美好的愿望,产生对作者塑造的世界或形象的憧憬。在塑造人物时,浪漫主义作家塑造的是倾注了自己情感的“超人”,人物无论是美还是丑,都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致的展示人物的个性。浪漫主义文学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在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的歌颂,个人的生活轨迹,个人的行为,个人的诉求,个人的情感感受成为描写的主流。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塑造的人物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极度富有传奇色彩,冉阿让的性格几乎是完美的,并且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了一个区的命运,甚至让一个从不说谎的老麽麽背叛宗教说谎。这种描写正是基于对一种理想的完美的“人”的幻想。而现实主义文学在塑造人物时,力求客观逼真,他们要塑造的形象是活生生的普通人,无论是其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心理状态等,都力求逼真、客观地再现出来,处处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真实可信、身临其境的感受。浪漫主义温和在对自然的描写上与浪漫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自然观,浪漫主义把一切原始的、质朴无华的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视为“自然的”。而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对秩序、规律的强调,其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从这里引出了浪漫与古典之间的一系列对立,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性,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强调对大自然的表现,古典主义强调对人类创造物的表现;浪漫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古典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浪漫主义强调自由、个性、个体,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共性、整体等等。而这一切从世界观上讲,则体现了对世界对自然的看法。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理性主义认为世界、自然有如一架精致的机器,一个完美的几何模型,世界与自然的运作受可知的规律的支配。而浪漫主义则把自然视为一个未知世界,是神秘的,值得敬畏的,不断演化的。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往往寄托着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们用恢弘的文字描写革命,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使用大量的笔墨描写革命战争的场景,小说中的人物对于改革充满了斗志,他们年轻勇敢,不怕流血牺牲。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勾勒出自己心中理想的改革,表现出对新制度、新世界的向往。浪漫主义文学构建的世界,往往是理想中的世界,甚至是完全架空的世界,他们在强烈的情绪的驱赶下,大胆的想象,并且把这种想象融入到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主观的愿望。在情感的表现上,浪漫主义文学奔放大胆,直白豪迈,他们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表和美好的内心;克洛德的道貌岸然和他内心阴险毒辣;弗比斯俊朗的外表和丑陋的内心,作者通过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角色,使美与丑形成强烈对比,从而表现作者对于社会和人性的看法。俄国作家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多余人”的形象,以此来表现当时对贵族知识分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整日在愤世疾俗中浪费自己的才华的现象,展示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对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他们往往钟情于对奇丽雄伟的自然风光或是对气势磅礴的古典建筑的描写。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利用一章的篇幅,专门描写巴黎圣母院的外观,构造。雨果通过对雄伟的圣母院的描写,与丑陋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渲染了神圣庄严的气氛。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也有对主人公所到之处的自然风景的精彩描写:有勒芒湖上的波光水影,有阿尔卑斯山上的冰河瀑布,有希腊的古国风光等等。诗人之所以热衷于大自然的描写,是为了借助大自然的壮美来突现理想中的英雄形象。浪漫主义文学由于作家的立场和人生经历不同,他们的追求也有所不同,于是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形成了保守与进步两种倾向,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家,积极进取,渴望社会进步,渴望政治改革,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对当时的社会采取批评的眼光,他们塑造叛逆具有改革精神的人物形象,描写改革和改革后理想的社会,因而他们的作品往往大气磅礴,引导人们走向改革,英国作家拜伦就是一名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拜伦不仅严厉地遣责和嘲笑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而且还以他火一样炽热的歌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叛之情,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极端厌恶与失望。 消极浪漫主义作家,则是因为对动荡改革的社会不满,对已经过去或者是正在凋亡的社会形态充满了留恋,把情感寄托在过去,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灰暗、病态的气息。 浪漫主义文学在西方文学中,是重要的分支,它改变了欧洲文坛长久以来的古典主义风格,许多优秀的作家涌现出来,为沉寂已久的欧洲文坛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