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缺个人信息).doc_第1页
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缺个人信息).doc_第2页
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缺个人信息).doc_第3页
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缺个人信息).doc_第4页
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缺个人信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小组成员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联系方式时 间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网络公共生活,其中,大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么,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是利还是弊呢?大学生是不是能够正确的参与网络公共生活呢?为了了解网络公共生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关键词】:网络公共生活 大学生 学习生活 影响一、问卷分析:1、问卷中第一题,您的网龄是多少?所调查者的网龄数据分布是: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都在升上大学之前就参与网络公共生活当中,接近96%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已经参与到了网络公共生活。网络早早已经融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一个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您喜欢关注哪方面的资讯?(多选)”作出的选择的数据如下: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络信息的丰富多样,大学生也十分关注社会生活等资讯,同时网络信息更是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各项调查表明,“上网”成了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经常的课余活动。 大学生主要网络行为包括以下内容:学习新知、阅读新闻、聊天交友、娱乐等。部分大学生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已经超出了从课堂、互相交流、电视中获得信息的比例。3、以下是受调查的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九种方式的比例:大学生对于网络音乐的喜欢程度可以理解为追求时尚,网络中时尚的形成和流行十分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网络音乐便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一笔色彩。网上购物的火热现可以看出如今的很多大学生购物不再穿梭于各种名牌店面,而是选择足不出户,享受网络购物的休闲惬意。当然,事实上网络购物的好处远不止于此。现在网络上已经建立起为数不少的网上书店、网上商城,从商品目录上直接预定所需要的商品,由于网上商品一般没有经过多重商家转手,所以价格较一般商店要便宜,这对于普遍没有收入或收入甚微的高校学生而言,意义重大。网上购物实行送货上门,送货人一般只收取少许手续费用,这比起出门跑商场的车票钱,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受调查的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比例排在第三位。事实上在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中,网游具有的影响力尤其广泛,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过网游经历。大学生们很多时候都会利用搜索引擎寻找各项资料,而且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查找到许多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源。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网民每分钟进行的搜索达到约140万次,足见搜索引擎使用之广泛。电子邮件是对传统信件的一种革命,而大学生也常常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通讯。这种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交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快便成了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在大学校园里,不仅可以以邮件的形式在师生之间收发作业、进行学术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交流,而且还成了学生之间联络友情、沟通心灵重要方式。与电子邮件相比,聊天通讯更能拉近交流各方的距离,聊天室、聊天软件可以说是对电话功能极限的挑战,尤其是当一些聊天软件已经完善到可对讲甚至可视的程度。通过这种功能,人们可以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体验虽然没有面对面的接触,但仍不失亲切氛围的交流,这也是受大学宿生欢迎的主要原因。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于问卷第三题:“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作出的选择的数据如下: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以娱乐为主,其次才是学习,具体情况是大学生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5、问卷第四题:“您每天上网学习占用的时间是多少?”的调查数据分析如下:可见运用网络到学习上的时间少的情况极其普遍。6、问卷三、四两个题的交叉数据分析情况如下:XYA 30分钟以下B 3060分钟C 60120分钟D 120分钟以上A 学习需要50.00%16.67%16.53%16.80%B 聊天33.63%66.37%0.00%0.00%C 游戏与影音40.00%60.00%0.00%0.00%D 其他100.00%0.00%0.00%0.00%X轴: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Y轴:表示上网学习占用的时间。这可以说明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而言在上网已经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的情况下,运用到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里边的原因有很多,据查找相关资料可以归为以下几大类:(1)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而且数量庞大,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但还是容易迷失其中。(2)网络中的学习方面的专业性资源不多,浅层次的资料多,大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甄别;网络学习资源太分散,整合不够。(3)大学生的网络自律和应用能力不够强。尽管大学生普遍能够意识到时间宝贵性,但是利用和统筹时间的能力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上网活动都是一种自由、放任和散漫的状态,缺乏对时间的计划,这是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效率低下的一大原因。同时在调查中,问卷第十三和第十四题的数据也表明了大学生的网络自律和应用能力不够强。接近43%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上网会上瘾,而且会出现失去控制时间的情况。而且超过28.6%的受调查的大学生有过因为上网而逃课的经历,可见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有待提高。7、问卷第七题:“您平均每天玩多长时间的网络游戏?”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超过60%的大学生每天的游戏时间超过了4个小时,这说明游戏在大学生的网络公生活中占了主要的位置。游戏作为大学生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学习之余,玩玩游戏是可以的,但沉迷游戏那就不好了。沉迷游戏成了大学生成绩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控制游戏时间是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一大关键。而相反沉迷于网络游戏,无论对于学习成绩还是身体健康都是一种损害,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伤。8、大学生对于问卷第十一题:“网络生活对你学习成绩有什么影响?”做出的回答数据分布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76.2%的受调查大学生对于网络生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的态度是:没有影响;而仅有14.3%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网络生活的影响是:有所提高学习成绩;9.5%的受调查大学生评价网络生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影响到了学习成绩,认为网络生活是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9、问卷第十三题: “网络对您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选)”我们调查得到的各项数据如下:大学生对网络产生的有利影响的看法是: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其所占的比例是65.2%;利用网络能认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减轻学习或者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其比例是39.1%;而认为利用网络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得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比例是47.8%。相对应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4.8%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而26.1%的人认为容易沉溺网上娱乐,无心向学是主要的不良影响。二、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总结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观点:1、大学生的网络的使用情况是:参与网络公共生活已经成了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经常的课余活动。2、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方式是:以网上购物、欣赏网络音乐等娱乐项目为主的网络生活的体验,其次才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查找信息资料。3、大学生运用网络欠缺的是:上网的自律能力和上网目的性。如果缺乏上网的时间安排,就会很容易进入一种自由、放任和散漫的状态,更是影响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效率。4、对于学习与网络的关系处理,绝大多数同学有较好的自制力,能够把握住适度原则。只有极少数同学因网络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大为下降。我们的建议:一、大学生应该培养合理利用网络的主动性,进行网络学习的时候合理地进行交流,努力掌握网上查找信息的技巧,通过网络互动,增强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提高网络学习的参与度。二、大学生还需要提高网络信息的辨识力。大学生应该提高进行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和筛选整理信息等知识技能,合理地运用信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抵抗信息干扰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网上学习创造条件。三、大学生应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和应用能力。控制上网时间是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一大关键。大学生应当为自己设置一个上网的时间表,规定自己每天的上网时间,这个时间在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是最好的。同时也规定自己一天的什么时候是自己的游戏时间,规划好每天的上网时间,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不耽误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的。通过增强自律意识,提高网络时间的管理能力,提高网络的运用能力。结论: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寻找影响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不正当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正确看待上网,促进大学生学习。无论网络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我们都应该清醒地看到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它们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我们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作为代价。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