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嫦娥一号”奔月的主要过程及其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郭怡君 01430803班 20080369摘要: 本文通过对“嫦娥一号”奔月过程的阐述,对其中所应用的主要物理学原理的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嫦娥一号”;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1. 引言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空间活动的频繁发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学科 空间科学。它主要是利用空间飞行器作为手段来研究发生在宇宙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命等自然现象的一门前沿科学,包括了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空间化学、空间地质学、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分支。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以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嫦娥一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国的深空探测又迈进了一大步。2. “嫦娥一号”的探月过程1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奔向月球,成功地进入环绕地球的预定轨道(即16小时轨道)。2环绕地球运行(1)第一次变轨。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2)第二次变轨。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3)第三次变轨。“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圈时,再次实行近地点变轨后,卫星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将由7万多公里提高到12万多公里。 “嫦娥一号”卫星进入48小时周期轨道后,先后开启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和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环境探测。3实现绕地、月转移发动机工作784秒后,正常关机。 “嫦娥一号”在48小时周期轨道上运行1圈后,成功实施第三次近地点变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飞向月球。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嫦娥一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只进行了一次中途修正,就直飞月球捕获点。4环绕月球运行(1)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月球捕获卫星,卫星成功进入12小时绕月椭圆轨道。降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速度,以防逃逸月球。(2)实施第二次近月制动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环月小椭圆轨道,进一步降低“嫦娥一号”飞行速度,使其进入“过渡”轨道,为卫星最终进入工作轨道做准备。(3)第三次制动。 “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点火,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主发动机关机,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嫦娥一号”卫星从近月点高度212公里、远月点高度8617公里的椭圆轨道,成功调整到周期127分钟、高度200公里的极月圆圆形轨道,从而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5返回地球过程(1)飞离月球过程 “嫦娥一号”完成绕月计划计划后,再次点燃发动机,给“嫦娥一号”加速,提高其绕月环绕高度,直至脱离月球的吸引,奔向地球。(2)飞向地球过程 调整其飞行速度,改变其航向,直至被地球俘获,继而成为地球的一颗“人造卫星”。(3)返回地球过程 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继续实施变轨,降低绕行速度,选择适当位置。3. 奔月过程中的主要物理学原理(1)升空过程中的物理原理 在“长三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送入太空的过程中,要求其发射速度至少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由于卫星飞离地球时有一定的高度,即距离地心的距离要大于地球的半径,因此卫星要飞离地球其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嫦娥一号”不至被火箭“抛出”后落回地面。运载火箭上升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原理是我们所熟知的动量定理(近似情况下,可视整个系统的动量守恒),即火箭在氢气燃料燃烧后向下喷出火焰所施加的持续反冲力作用下,加速上升,由于“长三甲”是捆绑式分级火箭,每当抛出一级火箭后,整个运载火箭的质量就大大减小,这样就能获得更大的加速度(物体在一定力的作用下,其的质量越小,所能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牛顿第二定理),直至将“嫦娥一号”的速度提升到发射速度。火箭在大气层内运动的过程中,与大气的摩擦力是很大的,摩擦力做功会使大量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导致火箭表面的温度到达很高。因此,火箭、卫星外层要用由耐高温材料制作的防护罩来保护。(2). 环绕地、月运行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原理“嫦娥一号”在环绕地、月运行过程中,分别以地球与月球所施加的万有吸引力为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飞行的高度不同,其运行的速度不同。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即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在近地、月点运行的速度快,而在远地、月点运行的速度慢(即卫星离地、月的距离越远其运行的速度就越小)。在“嫦娥一号”数次变轨(绕地、月)的过程中,由于其距离地、月表面的高度不同,其绕行的速度也就不一样。(3)绕地、月转移(由“绕地”向“绕月”转移和由“绕月”向“绕地”转移)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原理由于地球与月球的质量相差甚远,卫星要实现地、月之间的转移,就需要改变其运行的速度,否则就无法逃脱地球或月球的吸引。(4)着陆地球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原理要实现卫星着陆地球,就要其运动速度小于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因此,在卫星装备着陆时需要进一步地降低运动速度。而在其下落过程中,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其运动速度会不断增大,若不采取措施,落地的速度就会很大。因此,在其下落过程中又要采取降速的措施,即通过制动以及降落伞为返回的卫星减速,以便安全着陆。在“登月车”着陆月球时,原理大致相同。参考文献1.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的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选修一课件
- 2025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 基础知识综合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高一功率课件
- 竞业禁止协议执行中补偿金调整与争议解决合同
- 章珊情感破裂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约定
- 离婚房产分割协议书中的共有权转让与变更合同
- 老旧小区改造简单承包拆迁及物业管理合同
- 离婚房产分割保障未成年子女教育、医疗、生活协议
-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报告
- 仪表设备检修预案
- 光伏运行管理办法规定
- 国务院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 乙肝dna检测培训课件
- 老年驾考三力测试模拟题
- 电网通信技术课件
- 新概念第一册家长会课件
-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
- 电仪考试试题及答案安全
- 4S店深度库存管理课件
- 胡蜂蛰伤培训课件
- JJF 2215-2025 移动源排放颗粒物数量检测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