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节奏”写作导引与参考例文.doc_第1页
“自己的节奏”写作导引与参考例文.doc_第2页
“自己的节奏”写作导引与参考例文.doc_第3页
“自己的节奏”写作导引与参考例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命题作文【文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节奏”一词原本用在表现音乐中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在作为网络热词,更用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潮涨潮落,春华秋实,大自然有自己的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人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节奏;甚至一个人的成长,一个行业的发展,一种制度的演变,一个国家的进步等,也往往都有自己的节奏。请以“自己的节奏”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文体,自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名师题解】这道作文题是“由材料引出标题”的作文题。这种命题,我习惯性地称之为“材料命题作文”。所谓“材料命题作文”即试题明确给出写作题目的同时附有提示性的材料,这个提示性的材料,能够降低审题的难度,具有提示或限定范围的作用。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一段简要材料,二是作文题目(标题),三是写作要求。从第一部分提供的简要材料来看,既可以看成是供料作文的供料,也可以看成是话题作文的材料,也可以看成是标题作文的引导语。从第二部分看,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也可以说是定好标题的作文。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材料命题作文”。它虽与话题作文类似,设计了一个“提示语”,但立意的指向与“话题作文”不同在“提示”之后给出了明确的“命题”。这样命题的好处是较好地处理了开放和限制的关系,既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又明显增强了对考生写作的限制性。从写作实践看,这种作文确实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纯“材料作文”审题偏难和“话题作文”开口太宽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在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评改总结会上,评卷组老师介绍说,全省25万多名普通高考考生中,约18%的考生作文成绩在42分以下,40分-49分的考生占67.75%,60分以上的仅占0.4%。福建作文题占70分,从阅卷来看,全省作文平均分为44分。按评分标准看,只要考生能够立意准确,又能把文章写完整,基本上就可以拿到49分左右的分数。但是最后统计的结果竟然有将近5万的考生作文不及格。这是因为作文材料过于宽泛以及材料理解的多样化等给考生带来了困扰,造成考生偏题、离题、套题等。与材料作文不同的是,“材料命题作文”这种作文命题虽是以材料引出标题或话题的形式出现,但材料与标题(话题)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寓言类除外)。材料(引导语)的作用往往仅是给考生提示写作的角度和思维的指向,为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提供了平台,是给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一个引导,是用来揭示标题(话题)内涵,启发考生的思维,帮助考生打开思路的。写作这类作文题首先要吃透材料,认真研读提示语,有助于激活思维,迅速打开思路,拓宽选材空间,根据命题意图立意,把握话题内容,确定“标题(话题)”关键词重点词意。如“自己的节奏”这道题,“提示语”是解读、构思的切入点。我们审题时,就要善于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理解材料的含义:第一,审读材料,把握关键。材料共两句。第一句的关键词是“有规律”、“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句的关键词是“大自然有自己的节奏”、“每个人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节奏”、“一个行业、一种制度、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奏。第二,审读命题,领会内涵。“自己”,并非第一人称专有代词,它既可指“自身,本身”,也可指“属于某人自身的或某物本身的”。所以,文章所写的对象,可以不分贵贱、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甚至不分场景、不分对象标题中最关键的一个词自然是“节奏”。什么是“节奏”?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1)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例如“节奏明快”中的“节奏”,即是如此。(2)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例如“生活节奏加快”中的“节奏”,即是如此。”以上的两种解释在文言、白话的经典著作中的运用比比皆是。礼记乐记中的“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中的“节奏”即是指音乐而言。茅盾野蔷薇一个女性中的“她觉得大自然的流转就是她自己的命运的节奏”和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中的“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两句中的节奏均是指进程而言的。因此,我们的学生作文也没有逃离这样的涵义。绝大多数考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音乐、诗歌知之甚少,也不会想象类比,因此他们更多的是就生活的“进程”来立意,写身居城镇的那些居民为生计忙忙碌碌,节奏紊乱而快速;或者就是写自己的高三生活繁忙紧张,所谓的“快节奏”,落入窠臼的文章较多。如果考生善于联想,写作就可能会精彩纷呈:1.自然的节奏。例如写“雨的节奏”,单是春雨独特的节奏就给我们无穷的享受。“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春雨来到人间的微笑;“春潮带雨晚来急”,那是春天的雨的一种豪放;“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一种雨思绵绵、哀思纷纷的悲伤,就更不用说夏雨的滂沱、秋雨的凄凉、冬雨的纯洁了(这就是“潮涨潮落,春华秋实,大自然有自己的节奏”)2.人生的节奏。例如写“生命的节奏”,善于运用分解思维的同学,可以书写人生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特有的美妙节奏。新生就像花苞绽放时的微鸣,嫩芽吐出时的低颤,雏鸟破壳时啾啾的叫声;成长像唐古拉山流出的圣水长江般,在平静宁和的上游结束后,开始激起点点浪花;中年来自青藏的长江在流经高耸的横断山,与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擦身而过后,步伐平缓了许多;老年生命的乐音急转直下,节奏变得艰难甚至停顿(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有自己的节奏”)3.社会的节奏。例如写我们现实“生活的节奏”,善于联想、想象的同学同样可以出手不凡。比如,可能会写出这样的构思我想把生活过成散文的节奏,看淡得失,随性自然我想把生活过成诗歌的节奏,真实奔放,韵味独特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那一位安详的老人,生活的悠闲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面色苍老的土墙,矗立百年,沧桑幽幽如今我亦难以找寻那一条缠绕着乌镇的小河,缓缓的情思,汩汩而出(这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人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节奏”)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时,要将抽象的概念(“节奏”)具体化。比如,可以指向人:90后的节奏;慢节奏的爷爷、朋友;按自己的节奏,执着于信念,不管窗外风云变幻可以指向环境:家乡的节奏;小院的生活节奏城市的生活节奏国家的生活节奏可以指向文化:文化发展的节奏;艺术追随生命的节奏可以指向节奏的配合:人与人节奏的配合,文化与文化的配合总之,考生只要写人、写生命、写自然、写环境、写国家、写社会、写文化、写制度等能用“自己的节奏”(注意要突出“自己的”,指“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有的”,同时这种节奏应该又是“积极的、能给人以启迪的、能鼓舞人的”)做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或多或少的给人以启迪,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一定的积极的影响,就很好地扣紧了这道作文题命题的意图。【参考例文】自己的节奏沸腾,嘈杂,一如摇滚乐队肆意的喧嚣,激情,却引人亢奋。舒缓,安谧,一如钢琴黑白键演绎的优雅,清淡,却让人沉醉。可还是有那么多人一头栽进了生活的酒吧,在舞池中伴着重金属的节奏,扭动身体,扭动青春。似是从身体的律动节奏中寻到了什么,便将灵魂也留在这里,尽情摇摆。不知道那一张张年轻面孔下的心是否安详,是否放松,在这鲜明的快节奏下。或许,青春便是怒放,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所有美好的时光。但我更钦羡于昙花般的酝酿,而不是终日沉醉,沽名钓誉。酒吧里的人来自何方?散场后又会走向哪里?或许更多的人是投身于社会的功名场,终日为着升迁,涨工资,讨好上司费劲脑汁。曾一度追逐,一度向前,像所有的凡夫俗子一样追逐什么,或许更准确地来说,是抢夺着什么。属于自己的功劳,属于自己的头衔,属于自己的朋友,都要,一一要来。一位朋友说:“以后,不要再争什么了。”当时的震惊已消退,伴随着是连日的沉思。这样的生活,或许是外人眼中的光鲜亮丽,可是个中酸楚,都只能独自咽下。是节奏太快了吧,不等万物自然发展便抢先要来,它累,你也累。不知是否因为换了新环境,连我都诧异自己的改变。电脑里只有舒缓的歌曲,生活也波澜不惊。开始享受这般的美好,我想着总有那一天,要驻足丽江,走进乌镇,细细品味历史积淀的节奏之美,那里的人的节奏,应该是不紧不慢吧。也爱上孔子。剖析来分析去,似乎孔夫子更符合原先的自己,其实不然。当夫子感叹于曾经理想社会的美好时,我明白,你我同道。爱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可贵精神,爱你对弟子的无比关怀,爱你时不时的诙谐幽默。或许依法治国是快节奏的人所做之事,那你以德治国的你便是慢节奏的元老了吧。慢节奏不是隐士们不理会世事,“让他去死吧!”让自己脱离尘世的生活;快节奏更不是追名逐利,留恋官场。无论是慢节奏,还是快节奏,用孔夫子的话说,即“矜而不争”,并非消极对待事物与自己,而是以一种不是为了自己的心来做事,为社会做实事,困难时也与大家一起共渡难关,只是,不是为了自己。懂得节奏的人总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吧。也爱上了梭罗。梭罗孤身一人,远离尘嚣垂钓瓦尔登湖,于宁静下写下充满恬淡,智慧的书瓦尔登湖。当外面的浮华世界带来的已是生命本体所不能承受和跟进的的快节奏时,智者选择已从心灵的最初向往走向朴素而诗意的生活。没有多少人能拒绝川端康成诗意生活的感召:“凌晨四点钟,看见海棠花未眠。”这样恬静中的舒展之美,才是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呵。电影立春中的王彩玲是一个渴望去巴黎唱歌剧的小县城的女人。坐在一路向南的火车上,她这样说道:“春天来时,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然而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发生,就觉得自己错过了点什么。”今天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同王彩玲一样,渴望追上自己的梦想,然而心急的我们却忘了,当我们盲目地加快进行的节奏,那些属于我们自己个体生命中难以抹灭的美丽风景也无奈凋谢了,有一天我们再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