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物言志作文教学跟课文明思路添手法教学目标1.跟课文学托物言志散文的思路,让文章层次分明。2.跟课文学添手法,让托物言志散文内容更丰富,抒情更具感染力。学情分析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写托物言志类的文章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初一学过不少托物言志的文章,课堂上也稍有涉及如何托物来寄托情志。多数同学都能选择某一物品并抓住物品的特点来突出物的精神,从而把自己的情志寄托于物上。但学生在写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时,往往只是按照这类文章的一般结构来写,显得千篇一律,过于呆板。若学生能在托物言志这类文章中巧添入其他一些手法,不仅能使文思巧妙,还能突出所托之物的精神,更能体现出写作者的情志。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上有不少课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如陋室铭、爱莲说。在这两篇课文的启示下,让学生复习托物言志手法之后,再次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归纳此类文章可以巧妙添入什么手法,并在习作修改中学以致用。教学环节与活动课前准备1.学生回顾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课文。2.学生写一篇习作: 牵动我的情思。课堂导入【任务与意图】通过诗歌咏梅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过程与方法】1. 学生齐读一遍咏梅。2. 师生共赏咏梅,引出托物言志手法3.说出第五单元有哪些课文是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陋室铭、爱莲说教学活动一:复习巩固【任务与意图】链接物言志的手法,让学生在复习中掌握托物言志手法。【过程与方法】教师对托物言志的相关概念和要点进行解说。托物言志:常把作者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这样表达得更巧妙、更生动形象、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教学活动二:跟课文明思路【任务与意图】学生理清陋室铭的结构,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思路。【过程与方法】1. 分男女生及全班齐读课文层次2. 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陋室铭结构图2.共同归纳步骤 引出陋室 托 景 物 陋室铭 描绘陋室 人 言 事 志 总结陋室3. 教师出示一般结构 开头(引出物) 托物(描写物) 言志(由物及人升华主旨) 照应开头,收束全文。注意事项:托物:物的外形特点+物的内在气质精神(描写) 由物到人 言志 由人到人的精神 由人的精神到人生感悟(议论和抒情)4.佳作试评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教学活动三:跟课文添手法【任务与意图】合作探究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课文在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学生通过掌握添加这些手法,来丰富物的形象,使寄情更加巧妙动人。【过程与方法】1.分小组合作探究这两篇课文2.小组派代表来讲述文章巧添的手法。3.总结巧添的手法(1)比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陋室铭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引出陋室。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2) 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陋室铭作者写陋室,陋的是居室,是外在的物质;而不陋的,是居室主人,是主人的才、德,主人的精神世界,“惟吾德馨”。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居室主人那种“陋室胜华堂”的悠闲、恬淡和自得以及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心境。(3)类比: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类比的逻辑推理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陋室铭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4)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爱莲说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正衬)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需要注意的是:1.写作时要掌握好“物”与“志”的内在联系,写出两者的相似点。根据所言之志来确 定描写的重点。 2.就散文式的文章而言,对“物”的描述是重点,描写时一定要具体、生动、细腻。“志”的抒发所占篇幅不宜过长,要言简意赅。教学活动四:习作修改活学用【任务与意图】通过习作修改,检测学生对托物言志散文思路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手法的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1.分小组修改同一篇习作。2.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习作,师生共赏。3.与教师示范修改的文章作比较,更深入明晰思路及手法的运用。课堂总结 大千世界,花草虫鱼、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雨雪雷电、用品什物、家具器皿、都可以称为我们所托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物”的特征,写出自己的独到感受吧。布置作业每个同学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题目:_牵动我的情思古语说,情动而辞发。淡雅的菊花,寄托了诗人隐逸的情怀;亭亭的莲花,表达了君子出淤泥不染的情趣;简朴的陋室,宣泄了文人安贫乐道的品质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最熟悉的校园有没有一种事物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校园中的某一种物或某一处景为题完成一篇文章。提示:把文题填充完整,如落叶、小草、台阶、跑道 )教学资源1. 学生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课文并理清陋室铭的思路结构。2. 老师准备:自编教学设计、自制PPT课件、寻找例文、印好堂上要用的资料。3. 资料准备(1)佳作试赏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引出物)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环境描写做铺垫)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描写外在特点)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对比描写)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物的内在特点)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由物及人) 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呼应前文)(2) 学生习作落叶的情怀秋风萧瑟,叶随风舞动到地面上,又随时间的洗涤消失。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更伟大的奉献。那年秋天,弟弟在树下玩耍,拾起一片枯黄的叶对我说:“姐姐,姐姐,你快看。这叶子多难看呀!而且他们被风一吹就落下了。你看,花还在!多美!”我笑而不语。第二年春天,大雁未归。树上就抽出了新的嫩芽。真好看,我立马把弟弟从屋里叫出来指着树对他说道:“你看,叶多美,它们不难看。”“真的唉!”弟弟惊讶道。我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之所以觉得花儿很美,就是因为有叶的衬托,它们在秋天时,落下然后入土。又是明年开春时植物的肥料,所以,以后不能再说叶子难看了,知道吗?”“嗯!”弟弟坚定地回答着。是呀!人也是一样,一生自己美丽的时刻非常短暂,等到世人发现他时,也在衬托着别人,让别人发光,发亮。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也都还为世界、社会做着贡献。很少有人知道、明白,但他们的贡献却随着时间一代代地传下去,与世长存(3) 教师修改之作落叶,牵动我的情思秋风萧瑟,又到落叶纷飞的季节了,满天沙沙的落叶,或红或黄,飘飘摇摇,在我眼前划着优美的曲线,像一个个精灵翩然而至了比喻修辞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更伟大的奉献。那年秋天,弟弟在树下玩耍,拾起一片枯黄的叶对我说:“姐姐,姐姐,你快看。这叶子多难看呀!而且他们被风一吹就落下了。你看,花还在!多美!”我笑而不语。接过弟弟手中的落叶,我惊奇地发现,秋天的落叶竟也这般多姿多彩:薄而无水分的叶片,仿佛一碰就会破碎。它的颜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黄中泛绿的颜色,平添了几分成熟的韵味。叶子上面有纤细的“发丝”,它的纹理清楚,虽然身上有一些污点,但它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残缺也是一种美。托物:落叶的外表描写第二年春天,大雁未归。树上就抽出了新的嫩芽。真好看,我立马把弟弟从屋里叫出来指着树对他说道:“你看,叶多美,它们不难看。”“真的唉!”弟弟惊讶道。我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之所以觉得花儿很美,就是因为有叶的衬托,春夏时节,叶子的颜色都是绿色,它们努力奋斗了两季,为大树成长运输养料,为炎热夏季献出绿阴,为净化环境放出氧气。一到秋季,它们的使命就将完成,“心血”也慢慢耗干。颜色的转变,正是它们奉献的体现。在回到大地的怀抱时,叶子又是明年开春时植物的肥料言志:由表及里,引出奉献精神。花开后的样子虽然很美,但凋谢就意味生命的结束。落叶虽不起眼,但归土后仍能延续它的生命。对比突出落叶的无私奉献所以,以后不能再说叶子难看了,知道吗?”“嗯!”弟弟坚定地回答着。是呀!人也是一样,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延伸:由物及人农民辛勤劳作,追求的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清洁工早出晚归,追求的是给社区营造整洁的居住环境;画家孜孜不倦,追求的是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排比举例,如何在有限生命里拓宽生命的质量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今天,认真学习,认真对待今天的每一堂、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活动这样才能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由人及人,于我们自己而言应该怎么做?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叶归根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并非遗憾!因为落叶,牵动了我那份懂得奉献的情思!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点出落叶牵动的情思就是奉献精神教学评价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课文来引路,引导学生认识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有助于激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照重型钢结构施工方案
- 蚊控系统施工方案哪里有
- 潜孔钻钻排水孔施工方案
- 2025年版餐饮业普通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河北植物墙施工方案公司
- 水泥仿木护栏杆施工方案
- 嘉定区楼宇亮化施工方案
- 2025年芭蕾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外汇从业资格考试课程及答案解析
- 孝感市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清版)DBJ33∕T 1294-2023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采集分析标准
- 2024年酒吧演艺公司与艺人合同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 选词填空解题方法及专项训练(解析版)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 《幼儿舞蹈基础》 课件 项目八 蒙古族舞蹈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NISP一级考前模拟训练题库200题(含答案)
- CT检查设备十大品牌简介
- (完整版)最实用小学英语单词总表(含音标、单词默写表)
- 项目产品研发各阶段质量控制输出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