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复习复习目标: 积累词汇,准确翻译;熟悉内容,感悟情感;了结写法,体会妙处;熟练背诵,准确默写。复习重点:积累词汇,准确翻译;熟悉内容,感悟情感。学生自学交流,教师重点点拨。教学过程: 一、读 1.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情感。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文学常识: (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是(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译 1.自主阅读,根据黑板上的提示,掌握重点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2.提问。(重点实词,虚词,句子翻译) 三、悟 1.复习这篇课文,在内容理解上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2.结构提纲 第一层(开头“惟吾德馨”)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描写陋室的特点。 第三层(最后三句)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3.文章内容 (1)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文章的主旨,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 (2)如何理解前四句? 文章前四句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自然引出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不陋? 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三方面描写。 自然环境清幽(景) 交往人物不俗(人) 生活情趣高雅(事) (4)这三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也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依据。 (5)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以“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思想境界,表明作者自己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6)“何陋之有”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4.理解本文的写法及主旨。 本文运用了什么写法? 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此外,运用了类比、典故、比喻、兴、反问、反向立意、虚实结合等方法。5.主旨: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背 1.两人一组,互背。 2.根据提示默写。(1)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五、练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微斯人,吾谁与归C.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 可以调素琴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 斯是陋室 聚室而谋B. 无丝竹之乱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C. 无案牍之劳形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D. 草色入帘青 入则无法家拂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 惟吾德馨 惟闻女叹息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C. 何陋之有 操蛇之神闻之D. 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例:无丝竹之乱耳A. 学而时习之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6.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 本文托物言志,借陋室表现主人的高尚品德。B. 文章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突出室主人的美德。C. “庐”“亭”是古代贤者诸葛亮、扬子云的居室,作者以此反衬,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D. 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两句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然后以“惟吾德馨”统领全文。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下列对文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 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B. “调素琴,阅金经”从反面说,是实写,表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心情从容淡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面写,是虚写,表现陋室主人对世俗及官场生活的厌恶。C. 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D. 本文夹叙夹议,文章最有奇峰突起,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运动幼儿托班:助力幼儿快乐成长
- 胰岛素瘤循证护理
- 小班保护五官健康
- 野外生存教育
-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
- 新加坡初等教育体系概览
- 新生儿肛周脓肿的护理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
- 预防跌倒护理课件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考试参考题库120题(含答案)
- 诊所中药饮片清单
- 零信任安全架构-第1篇
- 《发酵饲料的应用》课件
- 物业客服主管的角色与职责解析
-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22417客户关系管理》试题及答案-开放专科
- 西式面点师(高级)课件 项目4 甜品制作
- 鼎捷T100-V1.0-销售管理用户手册-简体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港式清单模板
-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工作实践10-4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