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撰例考魏現軍摘 要 金代邢凖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完整保存了唐代孫强玉篇“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具有突出的文獻價值。輯校及研究孫强玉篇,首先要考察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通過梳理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成書的時間層次及絫修的過程,對其“顯例”與“隱例”進行了考探。文章認為:邢書部首、徵引書、部内字、釋文的排列上都有序有據,體現了邢凖先進的辭書編纂理念。所謂邢書“體例甚陋”說並不能成立。關鍵詞 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孫强玉篇;撰例作者簡介 魏現軍,河南理工大學講師,文學博士。(河南焦作 454011)金人王太以玉篇為基礎類集八書,“推而廣之”成增廣類玉篇海。其後,祕祥等八人重修增廣類玉篇海。邢凖又在祕祥等人的基礎上“絫音引證”成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王太書和祕祥書已亡佚,邢書金刻本尚存,先後被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和中華再造善本(金元編)。楊正業老師孫强輯校論提出: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首段玉篇“是孫强玉篇,共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 楊正業,馮舒冉,魏現軍:孫强輯校論,辭書研究2009年第6期,第126页。若其如此,輯校及研究亡佚近千年之久的唐上元本孫强玉篇,首先要弄清楚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關於邢書撰例,楊正業老師 楊正業老師著世家(辭書研究2006年第2期,第196-203頁),直觀、形象地論述了增廣類玉篇海、重編改倂五音篇和改倂四聲篇海之間的關係,並旁涉宋遼金之間辭書的交流和傳播問題。此文叙事不以時代為先後,而以譜系為準繩,為辭書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辭書史不只有編年體一種,建立在影響視閾下的辭書史更能反映辭書發展演變的綫索。、梁春勝先生 梁春勝先生著有從到中國字典編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2期,第21-26頁)和引書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第4期,第55-60頁)。上述二文比較早、比較全面地對新修玉篇(本文引作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和四聲篇海(本文引作改倂四聲篇海)的關係及引書問題進行了討論,糾正了一些錯誤認識,並對四聲篇海的符號錯亂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為可貴的是,文中論及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和改倂四聲篇海兩部金代字書在中國辭書史上的地位及影響,有助於推動辭書史研究開拓新的研究疆域。、胡平先生 胡平先生編纂體例整理研究(河北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從收字、注音、釋義、書證等方面對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進行通觀性闡釋和分析。其中部分内容以編纂體例探究為題發表於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第91-95頁,作者署名為:胡平、陳春風、王曉樸)。等皆有論及,材料依據都是邢凖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卷首的三篇序:梁顧博士玉篇序、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這三篇序也是孫强輯校論一文的主要依據。但是,同樣的材料得出的結論却不盡相同,有的甚至截然不同。舉其大者,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首段之玉篇,梁文與胡文認為是陳彭年在孫强玉篇基礎上重修而成的大廣益會玉篇,楊正業老師則認為是孫强玉篇。這種分歧,反映了學界對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體例認識上的不一致,因此也就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本文撰例研究之目的指向於孫强玉篇輯佚,側重於從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這一橫截面,通過考察其撰例,反映其歷時纍積的時間層次。與之前研究不同,本文注重比較分析邢凖“所標明”與“實際所有”之間的差別,注重解析邢書中所體現出的邢凖之辭書編纂理念。同時,本文不涉及對邢書不足的論述:批評之前,理解先行;這也是本章設置“邢書體例甚陋辯”的初衷。今略抒淺見,以就教於梁春勝先生、胡平先生。一、成書過程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成書基礎是祕祥等八人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而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又是在王太增廣類玉篇海的基礎上重修的。因此,考辨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要從王書和祕書開始。(一)王太增廣類玉篇海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言:王太,洨陽人也,幼習音韻,常有心於此。時請諸明公相與言曰:“篇韻者,分文析字之樞筈,立訓申義之津涉。可使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多而不紊,詳而不雜,無眩於目耳。”故日以聚居,潛精勉志,歷乎數載。類八家篇韻,校其相犯者芟除之,考其當用者收采之;及諸家篇中隱注,盡立為大字;凡自來諸篇中有闕者,今具言之。雖三教經書廣大而一無脫漏,其如積塵之山,納川之海,成其大,就其深,靡有遺焉。玉篇元數大字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又八家篇内增加大字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四言,經及音訓計六十萬餘字,集成一書,号曰“增廣類玉篇海”。從這篇序,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書名序言中說的很明白,王太以玉篇為藍本,又從“八家篇内增加大字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四言”,集成一書,名字就叫增廣類玉篇海。在改倂四聲篇海 改倂四聲篇海,原名改倂五音類聚四聲篇海,學界多簡稱“篇海”或“四聲篇海”。王太增廣類玉篇海也有簡稱“篇海”的,為了避免混淆,本文簡稱為“改倂四聲篇海”。本文所引為成化丁亥七年釋文儒募刻本,續修四庫全書收入第229册。前所附韓道昇重編改倂五音篇序中首次將王太書增廣類玉篇海簡稱為篇海,今學界多簡稱為類玉篇海。同時,人們還習慣於稱改倂四聲篇海為四聲篇海。這種簡稱的混亂,也部分導致了對篇海世家 楊正業老師將增廣類玉篇海及在其基礎上層層絫修的字書稱為“篇海世家”,為辭書史研究引入譜系的視角。詳參語文詞典編纂史(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174頁),世家(辭書研究,2006年第2期,第196-203頁)。基本事實認識上的不一致。成書時間邢書卷首的三篇序中,都没有提及增廣類玉篇海的具體編纂時間。韓道昇重編改倂五音篇序言“太朝甲辰歲,先有後陽王公與秘詳 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中均稱“祕祥”。等以 梁春勝先生已經指出“以”乃“八”字之誤。詳參從到中國字典編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2期,第22頁)。人推而廣之,以為篇海”。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又說王太“日以聚居,潛精勉志,歷乎數載”。金“太朝甲辰歲”是公元1125年,楊正業老師據此將“數載”之後的王太書成書時間定為公元1130年左右。3收字的來源增廣類玉篇海收字的來源為玉篇“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又從 “八家篇内”增加“大字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四言”。這裏的“大字”是指字頭。這39364個“大字”,除了原有的字頭外,又將“諸家篇中隱注,盡立為大字”。“隱注”指的是字書韻書釋文中不列目的異體字。由此可知,該書收字總數為六萬二千二百三十六字。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言及“類玉篇海名件下項”共十部分:省篇韻、塌本篇韻、陰祐 大定甲申重修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稱“陰佑”,其後“類玉篇海名件下項”作“陰祐”,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中“舊字号樣”中亦作“陰祐”,本文統一為“陰祐”。餘文、古龍龕、龕玉字海、會玉川篇、奚韻取有形注、類篇、諸篇下隱注、諸韻下隱注。因此,序中所言“八家篇韻”是指:省篇韻、塌本篇韻、餘文、古龍龕、龕玉字海、會玉川篇、奚韻、類篇。可以看出,儘管用來擴充玉篇的只有八種字書、韻書,但是增廣類玉篇海的“名件下項”却有十項,多出來的兩項分別是“諸篇下隱注”和“諸韻下隱注”。這八家篇韻及其中的“隱注”是增廣類玉篇海收字的來源。(二)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邢書中的第二篇序是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對於此序多有争議。一種觀點認為,“類玉篇海一書今已失傳,但金大定甲申年(公元1164)該書重修時,無名氏為該書所作的序(全名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却還保留在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卷端。根據此序,類玉篇海是由王太倡導主持,祕祥等八人參與編成的,甲申年重修時亦同時付諸刊刻” 梁春勝:引書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第4期,第56頁。對此,似可再討論。.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的編修者根據前列說法,該書是“王太倡導主持,祕祥等八人參與編成的”。但是,在該序末尾的“編集校勘人”共八人:祕祥、趙卞、周胤、張宗古、楊景、張衠、范詢、李溫,並没有王太。上文顯然注意到了這點,加之該序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紹王太及其增廣類玉篇海,所以便認為是王太倡導主持。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在編集校勘人就應該是王太等九人,而且在編集校勘人中應該出現王太的署名。其實,通過研讀該序我們知道,王太編纂的書名叫增廣類玉篇海。大定甲申編集校勘的書名叫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是王太增廣類玉篇海的重修本。在重修的過程中王太並没有參與,編集校勘人是祕祥等八人。之所以該序中用很大篇幅談王太編纂的增廣類玉篇海,主要是介紹重修底本的情況,體現了重修者對原著者的尊重。由於該序没有具體談及重修時的工作,所以容易被認為與增廣類玉篇海是一種書。邢凖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亦有類似說明:逮我聖朝彌文煥著,韻學尤工。是以洨陽王太集上數家篇韻總之為一,庶乎詳而不雜,條然不紊。抑又祕祥等八人校讎編類以成一家之書。從邢凖論述來看,王太和祕祥等八人的工作是各自獨立的,不存在“王太倡導主持,祕祥等八人參與”的情況。“以成一家之書”,既與王太增廣類玉篇海相區別,又說明其重修非小修小補,而且“校讎編類”與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所言“編集校勘”也是一致的。邢凖書成於公元1188年,祕祥書成於公元1164年,邢凖又稱編集工作“僅二十年”。由此可見祕祥書成不久,邢凖就開始增修,邢凖對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的情況應該是瞭解的。2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的作者邢書卷首共三篇序。第一篇梁顧博士玉篇序與大廣益會玉篇前所附大廣益會玉篇一部並序内容基本一致 所不同者有二:“由來者尚矣”,大廣益會玉篇作“由來尚矣”;“謹條例同異具以上呈”,大廣益會玉篇作“謹依條例同異具以上呈”;“簡册所傳,莫今比盛”,大廣益會玉篇作“簡册所傳,莫令比盛”;“空思朱墨,懼必無傳”;大廣益會玉篇作“空思朱墨,燿必無傳”。通過序末所言“野王霑濡聖道,沐浴康衢”來看,應是顧野王原序,只不過在序首多出了對孫强重修情況的介紹 孫强書成之後,對顧序未加刪改,只是加上了“唐上元元年甲戌歲四月十三日南国處士富春孫强增加字”及介紹其規模的“凡五百四十二部,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注一十八萬六百四十字”。今大廣益會玉篇序在孫强玉篇序的基礎上改写而成,删去了“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大廣益會玉篇实有字頭為22804个,比孫强玉篇還要少68字,這也許是大廣益會玉篇中不列總字數及孫强玉篇字數的原因。讀者對字書的字書編纂成就的最直觀的認識是該書的收字規模,這對奉敕編纂的大廣益會玉篇是個挑戰。官修的集韻和康熙字典在收字上“屢創新高”,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梁顧博士玉篇序,是玉篇中所保留的顧野王原序。推測起來,可能是王太將其放入增廣類玉篇海中。之所以在書中放入玉篇序並且每段下先列出自玉篇的字,是因為玉篇在增廣類玉篇海中與其他八書地位是不一樣的。玉篇是基礎,其餘八書是用來擴充玉篇的。邢書中的第三篇序,叫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 邢書中只有在序中稱“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其他地方皆稱“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其中原因俟再考。,“滄州清池縣邢凖編並序”,可知該序為邢凖的自序,序的作者也是很明確的。有争議的唯有第二篇序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有人認為是“無名氏”,根據的是序中稱王太為“王公”,所以“疑應是王太之友所作,而不可能是王太的自作” 梁春勝:從到中國字典編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2期,第22頁。“不可能是王太的自作”,是很有見地的看法,但不能因為不可能是王太就一並排除了祕祥等八人,因為重修的工作王太根本没有參與。王太書是“第一版”,祕祥等八人所作乃“重修本”。我們認為此序的作者應該是祕祥等八人,因為他們是編集校勘人,稱王太為“王公”體現了他們對底本作者王太工作的認可與尊重。序尾“編集校勘人”署名,其實也是這篇序的署名。3祕祥等八人重修的内容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大部分都是在介紹王太編增廣類玉篇海的目的、體例,並没有詳細介紹祕祥等八人編集校勘的具體工作。但是,通過比較“類玉篇海名件下項”我們知道,除玉篇外,增廣類玉篇海有以下十個部分組成:省篇韻、塌本篇韻、陰祐餘文、古龍龕、龕玉字海、會玉川篇、奚韻取有形注、類篇、諸篇下隱注、諸韻下隱注。用來擴充玉篇的字書、韻書共八種:省篇韻、塌本篇韻、餘文、古龍龕、龕玉字海、會玉川篇、奚韻、類篇。但是,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末所附“篇内号樣”却只有五種:每段下“篇、餘文、龍龕、川篇、奚韻、類篇”。其首段為篇(即玉篇),用來擴充玉篇的共有五種字書、韻書。這裏的“篇内号樣”,為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中所存在的明頭號樣,也即是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中的“舊字号樣”。通過“類玉篇海名件下項”和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篇内号樣”的比較我們可以知道,祕祥等八人刪去了王太所引八家篇韻中省篇韻、塌本篇韻、龕玉字海三書。這就能够解答为什么“每段内列八家明頭,然實際上用符號表示的只有五家,省篇韻、塌本篇韻、龕玉字海三家有名無實”梁春勝:引書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第4期,第56頁。王太書中是有“八家明頭”的,祕祥等重修時刪去了三種,只剩五種。(三)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在邢凖自序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中,言“故目之曰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可知此乃邢書初名。在金刻本中,其餘各處皆稱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總目首葉有張雨藏書印“句曲外史”,尾葉有趙孟頫藏書印“趙氏子昂”,可見張雨、趙孟頫所見到的邢書書名就已作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成書時間邢凖“大定戊申秋七月望日”作序,由此我們知道該書成書於大定戊申(公元1188)七月十五。增修動機前文曾經提及邢凖在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成書不久就開始了“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的工作。在邢凖看來,祕祥“所學雖該善,猶未盡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川篇、類篇、奚韻等書所收字“並無五經音義”,而且在異體關係的溝通及又音音義配合方面“互有舛錯”。其二,餘文反切“又多非是”,存在較多錯誤。其三,玉篇中字又音及與之配合的意義“極有脫遺”。對於這點,邢凖列舉了“敦”及其他55字作為例子。玉篇:敦,都昆切。理也。(篇九/二十三B 此代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版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第九篇(全書共十五篇,每篇兩卷)第二十三葉第二面(A代表第一面),下例同此。)在邢凖看來,以下音項和義項都當補入:0都昆切。迫也。亦厚也。又姓。敦治,衛之醜人也。0又都回切。詩云:敦彼獨宿。0又佗昆切。敦惃,心不明也。0又徒渾切。大也。又敦煌,郡名從金刻本邢書來看,這些“他音訓義”都來源於韻中,都有經史子書的用例,邢凖將其重新整合到相應的字頭下。但是增補這些音項和義項同時還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韻書是以韻編排的,字書是以部首來編排的。“韻雖有眾讀之義,不在一科之下,慁居四聲八轉之内”,以致“後學得門者寡”。這就要做旁收廣獵,並為之找到合適歸宿,使後學“得門而入”。3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名義考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原名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其書名也反映了邢凖的工作實際。(1)增修邢凖的“增修”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增字頭。“增新諸韻”1240字。根據邢書自序所標“新字号樣”,我們知道這1240字的來源為:廣集韻、省韻、切韻、廣韻。其二,續添姓氏、郡望、複姓、三字姓。上至一郡,下至二十五望,依“韻”編次。其三,新增龍龕雜部。增廣類玉篇海是在玉篇的框架中進行編纂的,這個框架也包括玉篇的542部的架構。王太在編纂增廣類玉篇海過程中,發現“龍龕、會玉、類篇數部難以編次,故列在卷末”。其之所以難以編次,是因為這“數部”超出了玉篇542部的範圍,於是便有了保留在邢書中的龍龕餘部,共36部,部首用字全部來自龍龕手鏡的242部,收錄源自龍龕手鏡、會玉川篇、類篇中的字。儘管如此,邢凖在增字的過程中發現仍有部分字“象形兼無偏旁可取”,難以歸部,全部放於龍龕雜部中。龍龕雜部借鑒龍龕手鏡以四聲排列部内字的方法,按照平上去入的順序編排該部從龍龕手鏡、川篇、類篇中所收的字。(2)絫音相對於增字1240,邢凖的絫音更是重點,所添重音達12540切。邢凖每個部首下都會用雙行小字注明新增重音的數量。這些新增的反切都是在祕祥書中舊有玉篇、餘文龍龕川篇奚韻類篇的基礎上新增的,新增的重音和舊有部分之間用小圓圈隔開。(3)引證群籍從引用書目上來看,邢書比祕祥書多出了廣集韻、省韻、切韻、廣韻四種,用九家篇韻增補玉篇。在添重音、姓氏、郡望、複姓、三字姓的過程中又“依韻編次”,但這些並不是邢凖所要强調的“引證群籍”的全部。邢書序後,以“敦”等56字為例說明祕祥“篇中他音訓義極有脫遺”的情況。邢凖在序中用如此大的篇幅來舉例,我們認為這是邢凖的得意之處。因為這些例子不僅能說明其補“他音訓義極有脫遺”的情況,而且更顯示了其引證之豐富,起到了類似廣告的效果。這56字中所引“群籍”是:周禮、春秋傳、禮記、儀禮、左傳、公羊傳、周易、詩、爾雅、論語、書、孟子、老子、莊子、太玄經、列子、淮南子、荀子、尸子、法言、山海經、漢書、呂氏春秋高誘注、史記裴駰注、周禮劉昌宗注。在徵引這些“群籍”時,邢凖却並没有直接參考原書,而是采自韻。經過對照今邢書正文,這些都是屬於邢書中韻版塊,是與添重音同時進行的,只不過是邢凖這裏刪去了“韻”的標記。當然,並非每條重音都“引證群籍”,更非每個字頭都“引證群籍”。邢凖這裏只是選了56個更“典型”的例子作為其“樣品”,起到了類似廣告的效果。除了“增修”、“絫音”、“引證群籍”之外,邢凖的工作還有:其一,調整部首 這些新增的部首,邢凖明顯受到了龍龕手鏡的影響。龍龕手鏡部首設置是迄今為止所知的對部首的第一次大變革,是從說文解字部首到字彙部首的中間環節。其新增了不見於說文解字和玉篇中的部首51個,其中就有部光部。“入鬲部,入魚部,改磬為殸,更為”,這些在龍龕手鏡中都已經完成。邢書新增龍龕雜部 胡平已經指出龍龕雜部及龍龕雜部收字不僅限於龍龕,詳參編纂體例整理研究(河北大學2008碩士學位論文,第10頁)。我們也注意到,“、卷”三部中所收字就全部來自會玉川篇。邢書龍龕餘部,共36部,其中有32部部首用字來自龍龕手鏡新增的51部。這一部分應該來自王太所言“有龍龕、會玉、類篇中數部難以編次,列在卷末”。其之所以難以編次,是因為這些部首在玉篇中没有,所以附於卷末。龍龕餘部中的每個部首下先列來自龍龕手鏡中的字,不用明頭號樣,其次列來自會玉川篇和類篇的字,並用明頭號樣標注所出。,保留了王太設置的龍龕餘部,同時調整主體部分部首為544部。這544部是以玉篇的542部為基礎,增出“臿、光、”4部,把部併入鬲部,部併入於魚部 這可能是受龍龕手鏡最小公約數部首的影響,部首筆畫變少,帶來的是轄字率的提升。這幾個部首的革新雖然不徹底,但還是有其進步意義。,改磬部為殸部,更部為部。其二,增加按語。在邢書中,按語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溝通字際關係。邢凖在自序中說“或、同上、通作、亦作、注隱、韻亡 “亡”同“無”。,悉該於注”。“或、同上、通作、亦作”用於溝通字際關係,標明字的另外的形體,起到了通過一個條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被釋字釋義的目的。如,蠢:尺尹切。動也;作也。或作、偆。(篇十三/十B)第二,增加編輯標記。“注隱、韻亡”是邢凖增修祕祥書時的編輯標記。“注隱”具有區別“原裝”條目和“組裝”條目的作用。畫:胡卦切。形也;繪也;雜五色綵也。俗作。又乎麥切。分也;計也;策也;界也;止也。(篇十五/三B):同上。注收。(篇十五/三B)按:下字係邢凖據玉篇注文增補,“注收”表明該字玉篇原本不是字頭,根據玉篇“隱注”將其上升為字頭。邢書絕大部分條目都是從字書、韻書中轉錄而來,這些條目是“原裝”條目。邢書同時還根據這些條目注文,新設了一些“組裝”條目。本例中“畫”條為“原裝”條目,為玉篇所固有;“”條為“組裝”條目,係邢凖據“原裝”條目新增。當然,“注”不僅限於玉篇注,還有韻注。亂:力段切。理也。又兵寇也;不理也。俗作 疑脱“乱”字。最早在晋魯詮墓表中“亂”就已經簡化為“乱”。經筆者統計,在續修四庫全書第228册所收唐寫本玉篇(殘卷)中,“亂”凡5見,“乱”26見。這說明,俗寫“乱”至少在唐代就已經廣泛流行。韻在注。(篇三/十四B)“韻亡”則具有區分常規條目和非常規條目的作用。邢書收字的第一選擇是玉篇,對於玉篇没有的字則據餘文增補。而餘文是“韻(集韻)有篇(玉篇)無”之字。邢書據餘文增收了大量條目,這些都是集韻比玉篇多出的字。韻有篇無是一種常態。但是,部分條目篇有韻無,是“非常態”。:蒲郎切。韻亡。(篇四/一A)趶:口故切。韻無。(篇四/一A):力兮切。衆也。韻亡,玉篇有。(篇八/二B)按:這些字處於邢書首段,乃玉篇中字。與常規條目韻中已收不同,這些字是集韻中不收的字。第三,革證訛誤。邢書自序中說“凡所錯誤莫不革證”,對於被引書中的錯誤,邢凖有自己的判斷,但是並不直接去改動原書,而是用按語的形式加以說明。:同上(哭)。0玉篇悞,哭不正,嚴正。(篇五/吅十三A)按:在玉篇中該字同“哭”,誤。原本玉篇及大廣益會玉篇均同“嚴”。三、邢書“體例甚陋”辯最早著錄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是清末潘祖蔭的滂喜齋藏書記。但潘氏對該書較為不屑:“其書體例甚陋,無所取裁,惟諸家書目皆不著錄。”潘祖蔭:滂喜齋藏書記,民國十七年重修本,續修四庫全書第926册,第425頁)。邢書中使用了多達九種的明頭號樣,此外還有“”和“0”,每部下分18段(1-3畫至20畫),光是部首就分三部分:以玉篇542部為基礎的544部、龍龕雜部、龍龕餘部。弄清其體例需要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講邢書使用起來的確有不易上手的弊端。其難住的不僅有一般讀者,還有潘氏這樣的藏書大家。其一,潘氏認為“凖以洨書 潘氏所謂“洨書”當指洨陽王太書。音韻舛錯且有脫遺,乃取切韻、廣韻、集韻、省韻增一千二百四十字洨刻書序,作於大定甲申,凖序作於戊申,相去二十年”。潘氏將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理解為“洨刻書序”。這樣的話,邢凖是在王太的基礎上重修的。其實並非如此。王太書名曰增廣類玉篇海,祕祥等八人在大定甲申對之進行重修,書名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邢凖在祕祥等人基礎上,“絫音引證群籍”成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由此可知,邢凖重修是在祕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而非直接在王太書基礎上增修。其二,潘氏所言藏書印並不全面。收藏過邢書的,除了潘氏所列趙孟頫、張雨、宋濂之外,亦有鄭淮、陳昂、王時敏等人。邢凖自序中說“纂集編綴僅二十年”,二十年做一件事情,應該考慮很成熟的,怎麼還會“體例甚陋”?我們認為,邢書不僅非“體例甚陋”,而且其體例之中有兩點特別突出:一是編排有序,二是編排有據。詞典與一般圖書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内容是由一個個平行條目組成的,條目在詞典中的位置有很多種可能。這對詞典編纂提出了比一般圖書更高的要求:詞典編纂者需要提供一種最方便使用者查檢的條目位置,合理安排條目的順序。在邢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僅處處有序,而且其序有據。正文邢書正文有三個部分組成:主體部分、龍龕餘部、龍龕雜部。邢書按照轄字的多少及其設置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主體部分是以由544部所統轄的字組成的,收字量大,故列在第一部分。龍龕餘部是超出玉篇542部範圍内的字,是544部的有益補充,緊隨其後。對於無偏旁可取的字,邢凖不强行歸部,全部歸入其新增的龍龕雜部中。編者歸部就有困難的字,讀者查檢起來難度更大,最科學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其獨立出來,這和現代字典中的“難檢字”是類似的。部内順序主體部分每卷部首數量於玉篇大致相同 較之玉篇部首,邢書卷16增加臿部,刪去部,卷21增加光部,卷22改磬部為殸部,卷23改部為部,卷24刪去部,卷29增加、二部。,但是卷内的部首順序及部内字的順序邢凖都作了調整。段序邢書中按照筆畫多少的順序排列字頭 收字少的部首,查檢起來比較方便,邢書不再根據筆畫排序。由此亦可見邢書的排序的方法直接指向於服務讀者查檢。,在邢書中叫“段”。多者從3畫至20畫共分18段。從祕祥等八人序中,我們知道這種創新來自王太。這種按筆畫排列的方法改變了以往“據義類聚”排列上過於主觀的方法,可操作性强,便於查檢。段内字的順序邢書是以玉篇為基礎,類集九家篇韻而成。作為基礎的玉篇中的字在前,九家篇韻中的字在後,按主輔順序排列。邢書在祕祥書基礎上“絫音”、“引證群籍”的部分屬於新增,放於舊有内容之後。玉篇及九家篇韻又有舊有和新增之別。舊有部分按照玉篇、餘文、龍龕、川篇、奚韻、類篇的順序排列,新增部分按照廣集韻、省韻、切韻、廣韻順序排列,當出現空位時後續部分自動遞補。新增部分依據是收字量的多少 資料來源為楊正業老師語文詞典編纂史(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版,第176-177頁)。:書名廣集韻省集韻切韻廣韻字數463177594總計 這與新增1240字不符,部分是因為這是就邢書現有部分統計,此外還有新增字頭並不出明頭號樣的情況存在,詳後文。703字舊有字並非按字數多少排列,以卷23為例:書名玉篇餘文龍龕川篇奚韻類篇字數12233793961274970這種順序承襲祕祥書中的排列順序 祕祥如此安排,是根據各書之間的内在邏輯關係,同時參考增字的數量和編纂時間。餘文是由“玉篇無集韻有”的字組成的,其和玉篇是互補的關係,所以緊接玉篇後。龍龕、川篇二者都是與佛經音義相關的,所以二者前後相續。類篇排在最後,可能是因為該書的編纂時間最晚。,邢凖未作改動,祕書序中的“篇内号樣”和邢凖序中的“舊字号樣”也是一致的。舊有字和新增字混排時,新增字插入在餘文和龍龕中間,當出現空位時後續部分自動遞補 邢書篇幅較大,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有前後不一的情況,尤其是舊有字和新增字混排時。其混編順序為:12345678910玉篇餘文廣集韻省集韻切韻廣韻龍龕川篇奚韻類篇為了突出舊有字和新增字的區別,邢凖在新增字明頭號樣的設計上也獨具匠心,都選用雙層符號,這就與舊字号樣的單層符號區分開了。這也是以往論者所没有注意到的。舊有字餘文龍龕川篇奚韻類篇明頭號樣新增字廣集韻省集韻切韻廣韻明頭號樣釋文順序在釋文的排列順序上,邢凖以“舊”和“新”為序。新增加的“絫音”部分,也就是新增音切的,有“韻曰”作為標誌,中間有“0”和玉篇隔開:均俊切。欺誑也。0韻又九俊切。期言也。0又下珍切。欺誑也。(篇五二A)“0”後的部分屬於邢凖絫音的内容,其後“又下珍切”承前省略“韻”。如果“韻”無音切可增,但是其釋文和玉篇不同,其在玉篇後直接引韻的内容,不再用“0”隔開,只用“韻”作為標記。此即邢凖在自序中所言“如篇、韻二義不同,各分兩書之注”。如,訠:式忍切。況也。或作矧。韻曰:說文“況也,詞也。從矢取詞如矢也。”(篇五二A)“韻曰”後内容屬於邢凖“引證”部分,舊有部分和新增部分之間以“韻”為界。部分條目邢凖會加上自己的按語,按語置於原有條目之後:同上(哭)。0玉篇悞,哭不正,嚴正。(篇五/十三A)通過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邢凖在部首、徵引書、部内字、釋文的排列上都有其固定的順序,而且這種順序都有一定的理據。這種理據既體現了科學性,區分了“新”“舊”之別,又能反映其内在的邏輯性。我們認為,這是邢凖的用心之處,也是其先進的辭書編纂理念的體現。所謂“體例甚陋”,是不準確的。四、邢書體例發微(一)新增重音從收字數量上來看,邢凖新增了1240字,但是新增的反切却達12540條,數目十倍於新增字頭,這說明“絫音”是邢凖的增修的著力之處。通常的理解是,新增的音切,都是“舊”無的。這其中有個預設就是字頭一定是過去有的。也就是說,邢凖是為玉篇、餘文、龍龕、川篇、奚韻、類篇等六種書添重音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在添重音的來源、重音的統計及符號標記上都需要仔細鑒別。增重音的對象不限於祕祥書中的舊有字,且來源不限於韻、省韻邢凖增重音的主要來源為韻與省韻,但是並不局限於這兩部書,有從玉篇增重音的例子,而且添重音的對象不限於祕祥書中的舊有字。丙部第五百一十七凡三字,舊一字,新增二字。添重音一切。丙:兵永切。辰名。爾雅云:太歳在丙曰柔兆。(又)光也;明也。風俗通云:齊有大夫丙歜。0又陂病切。日名。邴:兵永切。邑名,在泰山。又姓。左傳晉有大夫邴預。又音柄。又布梗切。邑名。0又陂病切。邑名。又姓。魯大夫邴淺。 “”字注文中言“說文作”,二者形體相同,疑此字乃廣集韻中的隱注,邢凖將其上升為字頭,注中文字未及改。:古孟切。易也;及也說文作“”。0玉篇又古衡切。(篇十五/十六B)本部邢凖“添重音一切”。“邴”、“”為邢凖據廣集韻新增的字。“邴”字下“陂病切”為“慁居四聲八轉之内”的音切,邢凖將其歸攏在一起,不算新增。“丙”字之“陂病切”為其一個音項,也不算新增。新增部分只有“”字之“玉篇又古衡切”。在孫强玉篇和大廣益會玉篇中“”入攴部,邢凖在丙部中據廣集韻新增此字,據玉篇增補“古衡切”,該反切係廣集韻所無,為新增重音。韻 楊正業老師認為“韻”為一本書。筆者認為,“韻”也有可能是廣集韻省韻切韻廣韻等書的籠統稱呼。原因是,廣集韻省韻切韻廣韻中都没有“韻曰”、“韻又”等標明反切出處的術語,直接用0隔開不同音切。這些是邢凖將散居各個韻部的反切集中起來,以避免“韻中雖有眾讀之義又不在一科之下,慁居四聲八轉之内,幽邃難窮,以致後學得門者寡”。至於為什麼没有注明增廣重音的“韻”的出處,筆者認為如果這樣,全書將會新增一萬左右個名頭號樣,體例將更加繁複。而且,邢凖屬於重修,其主體部分是祕祥已有的部分,增加重音是進一步補充完善,是附屬於主體部分的。與省韻有別韻是個謎。但其非省韻却是肯定的。叕部第四百九十八凡一十四字。舊七字,新增七字。添重音一十二切。叕:陟劣切。連也。0韻又紀劣切。速也。0又羊巳切。張羅皃。:陟劣切。吳人呼短物也。0韻又側律切。吳人呼短。0又竹律切。短皃。矬同。0又竹勿切。短皃。0又丁括切。方言:短也。 0又職悅切。倔,短皃。0又昌悅切。短皃。0省韻又陟利切。:側律切。雞兒聲。0韻:雞子出聲也。0韻又側劣切。雞聲也。:側律切。雞兒聲。0省韻又之出切。義同。(篇十五/十三A)從叕部所“添重音十二切”可以看出,據省韻所增“”字條下“陟利切”和“”字條下“之出切”是計算在“十二切”之内的。也就是說省韻是邢凖“添重音”的取材範圍。同時邢凖將“韻”和“省韻”並列,也說明“韻”非省韻,二者即自有別。邢凖按語部分不計入新增部第一百七十九凡二十三字。添重音六切。:匹刃切。說文曰:分枲(莖)皮也。今作蚤。0韻曰:麻皮。0韻又匹卦切,分枲皮也。枲:胥裏切。麻也。有子曰苴,無子曰枲。0韻又曰:麻有子曰苴,無子曰枲。:上同。籀文。:直利切。也。韻曰:履底也。同作。:郎到切。施絞。韻又麻莖大也。:渠眷切。緣也。韻曰:緣鞾縫也。:除栗切。帆索也。:尺人切。纑也。0韻又之人、之忍二切。纑也。:子由、似由二切。收束也;堅縳也。0似由切。韻自秋切。束枲也;聚也。0韻又七遙切。生麻。:子侯切。麻屬。韻曰:麻幹也。:上同。:符善切。履底。0韻又薄泫切。博雅:謂之。一曰履底。:徒改切。及也。說文與迨同。0韻又徒耐切。說文及也。從又從從尾省。又持尾者從後及之也。或作。引詩“天之未陰雨”。(篇七/三十一)本部邢凖新增重音六切。下劃綫部分共處,六條反切。“”字下“韻自秋切。束枲也;聚也”之“自秋切”不計入新增。該條是邢凖對“似由切”下的按語,“似”屬邪母,“自”屬從母,二者聲紐不同。邢書有新增重音而不注來源者桀部第五百二十六凡五字,添重音五切。桀:奇列切。磔也。或作裂賊。民多累曰桀。0韻又居竭切。莠盛皃。詩:維莠桀桀。椉:是升、是證二切。勝也;四馬也;升理也;計也;覆也;守也;一也。:上同。古文。上,又諸應切。姓也。出姓苑。並又實證切。車乘也。乘並同。乘 邢書中的“乘”字避金太宗(完顏晟)嫌名,末筆缺筆作“”。:食陵切。駕也;勝也;登也;守也。説文作“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高效文创合作协议书8篇
- 2025年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公开招聘1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20名博士学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农业大学选聘工作人员50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届春季雅砻江公司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检索咨询中心社会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四川宜宾南溪公用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核集团霞浦核电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招聘(69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平安医院建设试题及答案
- 专项项目贡献证明书与业绩认可函(8篇)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消防员心理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小升初租房合同模板
- 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处理预案
- 《大嘴巴纸玩偶》名师课件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热点复习:阅读理解说明文
- 国家管网集团合同范本
- 中医全科学科
- Unit 1 Teenage life单词变形-学生背诵与默写清单-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