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创意过程.doc_第1页
游戏创意过程.doc_第2页
游戏创意过程.doc_第3页
游戏创意过程.doc_第4页
游戏创意过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当我指导刚入行的游戏开发人员时,我就把自己的创意过程画在餐巾纸上,因此浪费了许多餐巾纸。为了防止再次浪费,我就把自己的创意过程图解以正规的形式展现在文本中。我在给别人讲授创意时,第一句话就是“创意就像吞了好几个乒乓球的蛇。”但对方通常会一脸茫然,所以我画了下面这幅图: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57.2 KB) 创意过程接着,我们可以闲聊一些创意的过程和潜在的问题了:集体讨论阶段集体讨论的缺陷挑选阶段挑选的失误循环阶段循环的问题集体讨论阶段我们萌生一个想法时,可能是突发其想,也可能是沉思熟虑。无论是什么,此时你就进入集体讨论或者说是空想的阶段了。这个阶段充满无限的可能和希望。我所说的“集体讨论”是泛指所有能拓展选择数量或可能性的活动。说到集体讨论,大家眼前浮现的画面可能是,一群设计师围坐在房里的白板前、或沉思或讨论,但这只是集体讨论的活动形式之一。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23.92 KB) 集体讨论的发端小,但会越来越大集体讨论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想法:最初萌生的念头。这些是预实验。比如,天气太热了,能不能发明一种能降温的短裤呢?于是,你在笔记本上胡乱地写下”太阳能短裤“。一个想法就诞生了(游戏邦注: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想法了,近来它在西雅图火了)。思维实验:深入理解想法的实现方式和理论效果。如,你已经有了“太阳能短裤”的概念,接着就是怎么实现的问题。你想到“在短裤内安装一个小扇来降低周围的温度”,这就是一个思维实验。真实实验:用物理材料制作模型或合用的代码,这样你就可以直接模拟你的想法了。你所做的真实实验是,做一个短裤加金属风扇(加上一个备用绷带)的模型。交叉实验:完成模型后, 你发现新的可能。刚才我们说发明一种“太阳能短裤”,穿上之后会降温,但通过大量反复实验,我发现直接逃到有空调的咖啡店比这个发明管用多了这就是新的可能。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35.58 KB) 进行集体讨论时会涌现了大量实验,有优有劣,且优少劣多集体讨论基本上只是一种实验的预热活动。无论你的想法有多疯狂,它也只不过是一种可能。集体讨论只是让你在这种模糊的可能性上形成一种假定,能否实现还需要更多细节性的设想和模型测试。如果集体讨论成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实验组合,其中包括许多不同的开发部分:功能特征、用户案例、使用实例和“某某某周末时YY出来的东西”。集体讨论阶段存在的最普遍的缺陷就是,创意人员没有进行足够的测试实验。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创意人员自以为对想法了如指掌实验成本高最初想法的脆弱创意人员自以为对想法了如指掌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4.49 KB) 创意人员追求单一的解决方案既然已经知道了正确答案,为什么还要在昂贵的实验上浪费时间?这种想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创意本身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和可能方案,然后才能得到最终结果。创意过程不是你单纯地使用演绎法去推断唯一的正确答案。做的实验范围太狭窄,那么你的方案就是建立在枯竭的智力和技术力资源之上。这就好比,你设计了一座桥梁,但你做模型实验的唯一材料就是纸。诚然,你还是可以做出桥来。但如果同样有人也设计桥,但他使用了更多的材料和技术,如钢材、混凝土来做实验,你敢说你的结果能和他的相提并论吗?实验组合的力量何在?看看几个简单的数据就知道了。如果五分之四的实验系统注定失败,而你只做了一次次验,那么你的成功率只有20%。另一方面,如果你做了10次实验,你就有89%的成功率。事实上,你的成功率甚至更高,因为通过前面学习和运用新知识,你可以不断改进实验。(游戏邦注:如果是知识性实验,那么就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实验中来,因为参与者越多,意味着可用的相关技术也越多。)实验成本高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17.65 KB) 各种尝试都需要付出代价在以上例子中,细心的读者大约会注意到,10次实验意味着付出10次代价。然而付出的额外代价增加了仅仅450%的成功率。所以开发团队干脆来个折中,只做若干次实验。在此,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降低实验的成本,而不是减少实验次数。你一天当中能做多少事?一小时呢?与其5到10人一队,不如一两个人成组?把注意力放在轻实验和实验之间的迅速周转上,你就可以在集体讨论阶段加入更多次实验。我惯用的实验“瘦身法”是使用便签式设计说明。因为你的实验必须用便利贴表示,所以你就不得不保证作用域小且容易操作。初期想法经不起推敲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4.75 KB) 努力可以加倍,但想法总是有限有时假,你刚想到一个看似绝妙的主意,但总是没办充实它。那么这个想法就是脆弱的一旦你试图把概念往更有趣的新方向发展,它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崩坏。时间久了,你自然而然地就学会如何识别创意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是否经得起推敲。我的检验方法是围绕相同的想法再想出20或30个变体。如果我能估计到这些变体的乐观前景,那么我就可以断定,我的想法值得进一步投入;否则,我就放弃这个经不起推敲的想法。人们总是草率地投入数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为的就是让某个想法管用。与其浪费大把的时间,不如试试其他让想法更扎实的技巧:暂时把想法抛到一边:把脆弱的想法暂且搁置一边。随着时间流逝,如果这个想法确实有价值,它自然有办法再次出现在你的创意过程中。在新实验中触发的不同想法,可能正好抵消了对原创意的约束条件。不久前,我为游戏Cute God 编写概念,但没有一个原型成样。这个设计的问题多多,解决办法却很少。我索性暂且不管它。数年后,原来的创意竟然在游戏Triple Town中再度现身。你淘汰掉的创意从来就没有消失,它们就像不逢时的种子,暂时钻进肥沃的土壤,等待来年的萌发。删繁就简:你努力达到的核心实验是什么?请用一个句子或一幅图来表示。然后把你写下的或画下的东西摆在眼前。现在,用集体讨论模拟最简单的实验方式。你应该抛弃所有复杂的系统和限制,直奔核心。最近,我和一个朋友检验了上述方法。我们用于检验的游戏概念出自一幅铅笔线稿,上面画了许多互相射击的简笔人物。这是一个终极格斗风格的游戏,在多人战斗模式下,你可以在移动各个人物的个别关节。为了检验我们的方法,我们把目光回收到最初的画稿上,扪心自问:“要在玩家的屏幕上呈现这种画面,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如何利用简笔画人物产生战斗的快感?“我们果断抛弃简笔画人物的娃娃身、复杂的UI和多人模式,最终的想法就成熟了更容易执行,同时仍然保留了初期创意的精髓。至少,这个实践启发了设计师用新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质疑最初的约束条件。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如果你的设计太复杂,那就偷懒吧。”挑选阶段挑选是创意过程的第二阶段。并非所有实验都是成功的,有些实验的价值立竽见影,有些实验的缺陷则一览无余。在挑选阶段,你需要扼杀有缺陷的实验,这样才能把注意力双倍集中于好实验上。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29.1 KB) 挑选意味着浓缩实验,粹取精华这个残酷的过程,似乎没有多少人谈到。我们总是对集体讨论的“发现”时刻大书特书,却对整合曲折的实验过程轻描淡写。这其实是弥天大”误“。批判性地挑选你的实验是通向成功的创意的必要步骤。挑选是一个浓缩创意、确保项目有始有终的行为,且最终引出更有效力的实验。我作画的时候,总是在一个地方涂画非常多笔,但最终只有一笔是能让人看到的。之前的每一笔都是为最后成功的那笔作铺垫。这种方法让我作画时胸有成足、步步为营。那些不能组织好“晋级赛”的人,自然没法完成有意义的项目。如何从千千万万个设计师当中辨别出菜鸟设计师?你可以建议砍掉那些看似没什么用处的功能特点,如果他们的狡辩、借口和遣责滔滔不绝,那么,你当场就能断定他们的项目肯定是一团七零八落的无用之物。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32.26 KB) 优胜劣汰挑选阶段涉及以下三个环节:限定挑选标准:你必须知道扼杀的依据,以免“草菅人命”。定义标准的最好方法是,写下成功的案例描述。比如,在Bunni 2中,我们说这款游戏是“社交贴图书”。任何不符合描述的想法都有待质疑。重点培养:增强价值的存在感。例如,在半条命2中,有一个实验是关于“重力枪”的概念。当真实原型完成后,玩家们都很喜欢。Valve于是决定进一步完善“重力枪”的概念,然后把它嵌入到整个游戏中。决定移除对象:如果有些东西不达选定标准,最好趁早把它放到一边。在Bunni 2中,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个战斗系统。然而,我们做好简化版后,我们才意识到这个系统并不符合我们的选定标准,所以我们只好把它晾到一边了。挑选的问题在挑选阶段,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没有明确的挑选标准无实体实验越多越好强求*强调问题,忽略重点没有挑选标准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32.9 KB) 没有挑选标准人们通常陷入集体讨论的盲目乐观之中,却忽略达成明确的挑选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挑剔或武断。没有明确的标准,即使确实进行了挑选,好创意也只会和坏点子一起被斩杀。所谓模糊的标准,就是有人跟你说什么好,另一个人跟你说什么不好,然后你对所有人都说有点小差异没什么。不必要的矛盾就是这么产生的。你得下狠心开展严格的讨论会,明确规定项目的标准。我喜欢“挑选标准”这个词,因为它确保你能把实验存好以备他用。明确规定共同的目标,可以避免各自为政、群龙无首。无论我写什么设计文件,我总是把“目标”写在最前面。虽然目标只占据设计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往往是致胜的关键。成功的彼岸四通八达,但只有目标才能保证项目不偏离正确的航线。无实体实验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24.01 KB) 没有实体实验,想象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通常由于害怕实验成本高,创意人员宁可花费更多时间在构思想法和思维实验上。结果是,大家都不怎么做实际的实验了。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来批判想法,所以很难客观地运用挑选标准。解决方案是,尽快原型化你的想法。纸制原型、真人角色扮演等等,总之设法在现实世界中模拟你的游戏。比较恼人的一点是,人们的意识性认知总是合理化身体与世界的互动行为。如果能在可摸可触的系统中直接实验,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潜意识的干扰。智慧的唯一来源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无数次考察,而不是单纯地在头脑中瞎想。只有进行现实实验,你才能看到玩家受阻时的傻笑,感受到“继续点击”这种对话框的粘性,并且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所在。最近,我写了个叫Panda Poet的简单的文字游戏。在纸上演示时,这个游戏确实是一目了然。游戏的规则很清楚,所以我可以轻易地在头脑中想象出游戏的乐趣和结果。我要做的就是马上执行项目。所以我们运行了第一个原型。结果是,这个游戏一点也不好玩。游戏界面基本上是崩坏的;反馈系统也不起作用。玩实体原型的头10分钟,我就发现了大量问题,而在纸上模拟,我能发现的问题只有十分之一吧。Panda Poet基本是失败之作,但通过数个实体模型,我们也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了Panda Poet大约会在年底问世。想法越多越好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26.39 KB) 你觉得做事必须有始有终创建者很容易冒出越多越好的念头,但玩游戏的人可不这么想。他们玩游戏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如果我们在游戏中加入太多额外的“填料”,他们只会觉得那是破坏游戏乐趣的噪音。想象一下,你画了一只鸭子,然后又随意地添上斑斑点点。不管加上什么,你仍然说那是一只鸭子。但这些斑点却拖累了原来的画面。终端用户更乐意你只给他们一幅精美的图画,但上面只要一只鸭子就够了。与此类似,如果你不能好好削减实验,你也只不过对创意画蛇添足。害怕严格地挑选创意的人容易被已支付成本误导。他们认为既然已经为某个创意尽心竭力了,所以那份付出一定要保留下来,不然就没有价值了。他们错就错在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太“金贵”了。无论什么工作,不可能只因为你努力去做了,它就必定有价值。玩家看不到你怎么拼死拼活,他们能看到的只有混乱、能听到的只有噪音这就是不对实验精挑细选的结果。习惯于“扼杀”想法: David McClure曾说过一句伟大的话:“每周消灭一个创意。”带着理智和原则做选择是一门技术,需要不断地练习,这和坚持健身运动是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每个创意实验都只是大过程中的一块垫脚石,你是踩着它们走向成功的,而不是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走向成功。客观:以客观的数据为中心的标准。如果你能把结论归纳成数字和指标,你就不会做出情绪化的决断。这项工作可能得费一番工夫,但如果团队成员对某个论题颇有异议,标准的客观性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再者,通过现实实验,数据化标准其实并不难。人们如何回应艺术,存在可测定的客观标准。理解这个*可以促进决断。怎么做才是“客观的标准”呢?技巧之一是“评分”。我在许多游戏中都放入调查,即让玩家给游戏评分(1到5分)。一个玩家说这个游戏很差劲,可能纯粹是主观的污蔑。但是,如果有一万个人说你的游戏评分为3.1,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从历史数据上看,这个评分意味着,你的游戏评分得达到3.9才能赢利或赢口碑。强求*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27.97 KB) 力求解决所有问题人们总是试图解决失败实验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这个现象在模块化的项目中尤其常见。创建者罗列了所有问题的特征,然后逐个击破,为的是让各个模块的质量都达到某个水平,从而让整个项目质量达到某个水平。这种行为的后果惨不忍睹。强求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达到*,相当于同时追求多个目标,必然会拖累项目的进度。可惜放缓进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质量。一棵树的所有枝干尚且不可能长得一般粗,更何况是让一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都与核心环节平齐呢?同时在项目的不同方向上使力,就像艺术家在作品的各个方面都精雕细刻,结果当然是整体四分五裂、部分各不相干。强调问题,忽略重点游戏开发的经验法则是,任何一个实验性功能都需要投入30倍的精力才能使其完善。所以一天完成的原型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完善。如果你试图把各个方面都磨光,想象一下把钻石的各个面都磨得一样光亮,钻石的表面必然要损失好大一片。在一款失败的在线游戏上,我就吃过这种教训。这个项目有五个负责人,五个人都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指出游戏的不足,然后命令团队解决所有问题。团队只好一个接一个地补缺补漏。这样,这款游戏终于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半成品了。事后看来,如果我们有一套更明确挑选标准,这个项目的整体质量本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准。解决方案是,抛开细枝末节,直奔核心。如果你产生价值,你就赢了。如果你做出来的东西润饰不足,但确实有趣,人们也会宽容某些方面的粗糙。在Steambirds中,关卡、任务文本、图形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差点就浪费我们12个月的努力了。然而,我们及时改善移动和进攻的核心机制。我们的所有实验,都非常扎实有趣,能给玩家带来极大的快感。最终,其他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正是因为我的抓得了核心重点、抛开细枝末节,所以数月的努力总算没有付诸东流。循环头脑风暴和挑选是一个反复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就好像挑苹果,你先剔出烂的,留下不烂的;然后再从不烂的当中挑出新鲜的;再然后从新鲜的当中挑出更新鲜的;直到你最终挑出色香味俱佳的那个。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36.12 KB) 循环各个循环就是劳动价值的积累过程,当达到某个足够的价值量时,你就可以停下了。循环的问题循环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无循环没有增加额外价值无循环昨天02:22 上传【在线阅读】下载附件 (31.31 KB) 开始-结束有些创建者通常只进行一轮集体讨论和挑选。在他们看来,计划就等于集体讨论和初期执行;挑选无异于缩小范围和漏洞修复。经过一轮只有开始到结束的漫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