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吕晓丹备课.doc_第1页
2015吕晓丹备课.doc_第2页
2015吕晓丹备课.doc_第3页
2015吕晓丹备课.doc_第4页
2015吕晓丹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备课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7日教材简析:第四单元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选编了四个古代人的故事,有不忘母亲养育之恩的大诗人孟郊,有神话中劈山救母的沉香,有代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母亲的恩情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孟郊。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题目叫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写下这首诗的呢?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第一段,讲母亲在油灯下,为孟郊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衣服。第二段,讲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第三段,讲孟郊看着路边的小草和身上的衣服,想到母亲的慈爱和太阳对小草的沐浴。第四段,讲孟郊在50岁的时候写下了游子吟。游子吟的大意:慈爱的母亲,手中拿着线,为将要远行的儿子“我”缝补衣服。母亲在一针一线地缝着,心里想着孩子什么时候会回来呢?想到母亲的恩情,我就想到春天里的太阳,心里是多么的温暖啊!谁说小草能够报答太阳的光辉呢?我怎么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呢?在教学中,要注意:(1)要引导小朋友弄清故事的情节,正确地理解故事中的词语。(2)要教育小朋友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恩情。(3)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游子吟的意思,并背诵。沉香救母“沉香劈山救母”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经过想像创造的,不一定有其人其事。作者在创作时,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所塑造的人物能上天入地。沉香是一位小英雄,也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典型孩子。(一)讲沉香为了去解救妈妈,告别爸爸,上山拜师学艺,准备解救妈妈。第一段,讲沉香一直没看见自己的妈妈。第二段,讲在沉香的再三追问下,爸爸给他讲了真情。第三段,讲沉香听了爸爸的话,攥紧了拳头。第四段,讲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二)讲沉香解救妈妈的经过。第一段,讲沉香拜别师傅,向华山奔去。第二段,讲他在途中碰到了种种困难,都被他一一克服了。第三段,讲沉香得到仙人的神斧,打败了二郎神。最后一段,讲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妈妈。在教学中,要注意:(1)在逐段讲读的时候,要帮助小朋友进行概括,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2)要引导小朋友进行创造性地讲述故事。木兰从军木兰,也叫花木兰。她是古代一位女英雄,也是一位孝女。第一段,总起。第二段,讲木兰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第三段,讲木兰在多年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第四段,讲木兰回乡后,将士才知道她是文静俊美的姑娘。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木兰从军。2.学会39个生字。3. 体会文中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4. 学会“忙碌”、“一就”造句。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木兰从军。2.学会39个生字。3.体会文中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学难点:1.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懂得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2.学习课文主人公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理解体会课文第3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的意思。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教学措施或教学关键:本单元新词较多,可以通过举例、比较、表演或者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理解词语。课时安排:9.母亲的恩情2课时10.沉香救母(一)2课时11.沉香救母(二)2课时12.木兰从军2课时练习43课时9.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7日二语课时:036上课时间:2015年03月 日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识记生字。教学准备: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教学进程:一、导入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同学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说是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2.出示生字“恩”,教认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三、初读指导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4.出示:恩情缝补针脚几根抚摸报答迟迟寸草永远孟郊沐浴学生看着拼音读生词(带读,开火车读齐读)去掉拼音你会读吗?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段,师生共同纠正7.比赛读书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四、教学生字1.读读生字“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根、抚、摸、报”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怎样记住这些字?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还有几个生字,你怎样记住?写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永”字第三笔是横撇,不要写成两点;提醒学生“补”左边偏旁是衣襟旁而不是示字旁,右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布置作业:比一比,再组词补()摸()针()恩()扑()漠()什()思()9.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二语课时:037上课时间:2015年03月 日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进程:一、学习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一针针一线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针线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来读读这句诗?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齐声读读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三、学习第三节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2.自由读第三节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这句诗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四、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2.指导写字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 )着身上的衣服,( )着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 2.默写游子吟这首诗。 3.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教后笔记二语课时:03810沉香救母(一)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学习本课生字。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教具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铅笔、硬笔习字册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沉香救母(一)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二、初读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2.(出示生字词)叹气 眼泪 气愤 心狠手辣武艺 默默 累得 力量 善良 腰酸背疼 增添 寒冬腊月自读生字词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三、初步理解课文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四、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良、武”两个字要求按笔顺描红,“武”不要多一撇。“恨”的右部不要写成“良”,让学生注意留心。2.指导写字(略)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二语课时:03910.沉香救母(一)第二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复习1.指读词语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二、新授1.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出示:沉香妈妈在哪里?他把妈妈救出来容易吗?为了救母亲,他是怎么做的?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哪小节能告诉你问题的答案?3.学生自读课文。4.相互交流讨论。5.教学第12自然段。这两节的内容能解决第1个问题。自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答案。爸爸为什么先叹气,后来才讲呢?沉香为什么听后又难过又气愤?从中看出沉香怎样?请你读出沉香那难过又气愤的样子?6.教学第3自然段。你们从第几自然段中能找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2、是对付不了他的。a.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b.两句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c.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d.有感情地齐读第1句。7.教学第4自然段。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指名读第4自然段。沉香到底如何做的?(出示挂图)图上两个人在干什么?沉香怎样学艺的?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二、课堂练习。(一)选词填空: 用心 小心 关心1.李老师对同学们很( )。2.同学们在教室里( )地写作业。 快乐 高兴 喜欢1.爸爸的病好了,今天就出院,我真( )。2.我最( )看童话故事。3.“六一”这一天,我们班开了庆祝会,度过了( )的节日。作业布置:一、课后练习4。1.读一读句子。2.用“一就”造句。二、把这个故事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板书设计: 10 沉香救母(一)二郎神 神通广大 心狠手辣 母亲 被压华山沉香 拜师学艺 劈山救母教后笔记:二语课时:04011沉香救母(二)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学习本课生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10个生字和1个偏旁“刀”字旁,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流利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词卡片、重点句段投影等。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小沉香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后,又是怎样救母的呢?板书课题:沉香救母(二)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组词读。2.组词读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3.出示词语:救母心切血痕在乎诚心打败凶恶激动浑身巨响怀抱师傅跨转身高耸入云日思夜想自读这些生字词哪些字音值得注意?“诚”读翘舌音“奔、痕”读前鼻音“捧、诚”读后鼻音“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带读,指读,齐读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6.指名比赛读书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略)2.指导写字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败:贝字旁要写得长些。恶:强调点撇的方向朝里。凶:半包围结构,要写得半含半露。切:认识“刀”字旁,注意切的左边不是土字。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四、作业1.完成习字册中所教的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沉香救母 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涧 千山万水11沉香救母(二)第二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二语课时:041教学内容:精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帮助”造句。3.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词卡片等。教学进程:一、复习1.复习字词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新授1.教学第1自然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奔”与“走”的区别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2.教学第2自然段自读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沉香历尽艰难,可他一点也不在乎。)理解“不在乎”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有感情地读读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饿了就渴了就脚上手上(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历尽(引述)千辛万苦。这些苦难,我们谁受得了,可沉香却不在乎他为什么不在乎?他现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指导朗读为了早日解救受苦受难的母亲,沉香不在乎走多少路,不在乎吃多少苦,不在乎遇多少险,能读好这段话吗?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妈妈,为了妈妈,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个孝顺的(有孝心)的孩子。齐读。3. 引读第3自然段香的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4. 教学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4自然段(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此刻,沉香心里会想些什么?书上用了哪一个词形容了他此时的心情。有感情地读第一句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受苦多年的妈妈终于重见天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好最后两句说话:从未见过妈妈的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小结作业布置: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沉香身上划了()血痕。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指导造句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板书设计: 沉香救母(二) 救母心切 历经艰险 孝心感人 劈山救母教后笔记:12木兰从军 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二语课时:042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正确朗读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病字头”新偏旁。2.能正确朗读课文。3.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2.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词卡片等。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2.听课文录音。听后提问:木兰是谁?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二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3.检查自读效果。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每段的意思。三精读训练理解第一段。1.指名读。2.口头填空。花木兰()。3.小结。4.背诵第一段。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将、征、胜、利 ”都是左右结构的,期中“将、征、胜 ”都是左窄右宽,“利”字左右相当。“病”字半包围结构,指导书写前先认识病字框,写时要注意两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书设计:木兰从军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燕山 赫赫12木兰从军 第二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二语课时:043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2.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词卡片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老师曾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我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听。好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2. 这首民歌写的是谁?(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点击放映动画片)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你们木兰的故事吗?(学生自由说。)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木兰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12木兰从军,齐读4. 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5. 跟随2顺从3参加4次要的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二、预习检查1.(检查生字词)出示: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男装胜利将士朝廷年龄战袍渡燕山赫赫自由读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教学2个多音字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指名读,齐读生字词齐读你能用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2.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课文的动画,要求仔细听朗读,认真看画面。即将进行朗读比赛。(点击放映课文动画)。3.接下来,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把语文书翻开,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师生评议。5.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内容相机点明这是课文的几小节的内容)(相机完成句式练习)。花木兰是。三、精读课文1.木兰从军,木兰从军,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2.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3.相机出示第1、2句(小黑板)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经常”的近义词是什么?陈老师知道有个词语表示“经常发生战争”的意思,(板书:战事不断)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生交流(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过渡:是呀,情况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指名读,师生评(情况多危急)4.(出示第3、4、5)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这句话。她为什么“焦急万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点击放映动画片段)请小朋友读一读,想一想交流,相机板贴:老幼5.就在国家危难,全家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相机板书)为国为家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是的,弟弟第一个叫了起来:“姐姐,你不能去,你去了,谁陪我玩呀?”现在请你们这些花木兰来说服弟弟。弟弟很懂事,于是他又说:“我是男子汉,应该我去。”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的?木兰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怎样劝阻呢?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学生自由说。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那份坚定,那份从容。(点击放映动画片段)学习了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7.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8.其实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的第一节改编的,有没有兴趣跟老师来读一读木兰诗的第一节。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四、理解第四段 1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读后交流。 4指导朗读、背诵。 作业布置: 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教后笔记:二语课时:044练习4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8日上课时间:2015年 月 日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的综合训练。教学目标:1. 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初步学习选择字的义项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选择字的义项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字典、多媒体学生:字典、课前让学生搜集课外认识的字,并制成注有拼音的简易卡片。教学进程:一、教学第一题1. 审题2. 指导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你们看,上面画了些什么?你们看得真仔细,这幅图的意思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出示:老牛舐犊)读读这个词语,有不认识的字吗?假如有,赶快动手查查字典,可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查得又对又快。读词语。小朋友,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部首查字法来知道它的读音。真正学会一个字,不光要知道这个字的读音,还要懂得它的意思,并能准确地用它来表达意思。教师适时点拨,总结方法:刚才我们小朋友能通过查字典、借助图画的方法来正确选择字的义项,领会了词语的意思。3.再读词语。二、发挥想象,相互交流,练习写话1.老牛在舔小牛,它多么爱自己的小牛呀!这就是“舐犊之爱”。2.再看看,在它们的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姑娘,她正瞧着老牛和小牛呢。(放背景音乐,以采访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说的话,并引导学生能对不同的对象说,教师及时给予评价。)3.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成语“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4.这么多“小姑娘”都想向“记者”说说心里话呀,这样吧,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教师巡视。练习4第二课时二语课时:045主备课人:吕晓丹备课时间:2015年03月07日上课时间:2015年 月 日教学内容:学写铅笔字、读读背背。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木”字旁的字,把字写端正、美观。2.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要学会感激,要爱爸爸妈妈,共同享受亲情之间的无尽的关爱与欢乐。.教学重点:1.学会写“木”字旁的字,把字写端正、美观。2.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准备:教师:田字格黑板学生:硬笔习字本教学进程:教学第二板块内容:写好铅笔字1.审题:2.指导。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这三个字中都有“木”但写法一样吗?教师范写。3.教师指导书写。 4.反馈。二、学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