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蓝莓产业现状.docx_第1页
智利蓝莓产业现状.docx_第2页
智利蓝莓产业现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利越橘产业现状吴 林,刘海广,李怡爽,李亚东,张志东(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长春130118)摘要:介绍了智利越橘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生产区域分布、品种选择、气候土壤条件及栽培技术、采收和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关键词:越橘 产业 智利2000年以来,世界越橘生产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07年,越橘栽植面积在8年时间里增长了51%。新增生产地区是北欧、西班牙、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海岸、智利和亚洲一些地区。作为对北半球市场“反季节”生产的新兴种植国家,智利的越橘生产发展迅速,并且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笔者曾在2001年赴智利考察越橘生产,2008年12月18日又再次对智利越橘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我国与智利同属越橘的新增商业生产地区,智利越橘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越橘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 智利越橘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智利没有野生的越橘分布。1979年,Patricio San Martin博士率先从美国引入亚特兰大(Atlantic)、蓝丰(Bluecrop)、蓝线(Blueray)、瑞恩科斯(Rancocas)、斯坦利(Stanley)和考克(Concord)6个越橘品种,在INIA CRIRemuhue 研究所的La Pama Center建立了0.2 hm2引种栽培试验园。1990年,从产量、果实品质、耐贮运能力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综合评价,筛选出蓝丰品种,并在果树生产中推广应用。智利越橘的商业化栽培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2年,高丛越橘栽培面积为240 hm2,兔眼越橘栽培面积为160 hm2。从1992年开始,智利越橘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2001年底,全国栽培面积达到1 800 hm2,总产量10 000 t。此后,栽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2007年栽培面积达到10 763 hm2(高丛越橘与兔眼越橘合计),2007/2008年度产量达到35 500 t,其中86%作为鲜果利用。21世纪以来,尽管世界范围越橘生产呈现增长趋势,但智利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其他地区,智利已经成为南半球最重要的越橘出口国,2004年出口量达到10 000 t。2 越橘生产区域分布智利位于南半球的南美洲,其生产越橘时间是每年10月到翌年4月,此期间正是美国和欧洲主要消费市场越橘鲜果的供应断档期。该国越橘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纬2942之间的3个区域,其中约11%分布在北部地区(IV、V和RM地区,南纬29103350),33%分布在中部地区(、和地区,南纬33503810),32%分布在南部地区(和地区,南纬38104355)。智利北部地区冬季干热,仅有200600小时的低温累积,夏季炎热,被认为是非传统越橘种植区,由于该区栽植越橘的鲜果采收期早于中部地区,1011月较高的果实售价使当地的许多种植者选择栽植低冷温需求量的南高丛品种,如科金博 (Coquimbo)近年已新建一定规模的越橘生产基地,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地区已有13年的越橘栽培历史。从圣地亚哥(Santiago)向南到特木科(Temuco)为智利的中部越橘产区。该区的特点是土壤为沙土,气候干旱,降雨量低,尤其是圣地亚哥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50 mm,而且集中在冬季。但智利采用土壤营养液施肥,获得了栽培成功。此地区为南高丛和兔眼越橘主要产区,仅特木科地区附近有北高丛越橘栽培,其果实成熟期比南部地区早714天,市场价位好。兔眼越橘果实成熟期晚(一般在12月成熟),风味较差,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逐渐被淘汰。生产上主要以发展南高丛越橘为主,在每年11月供应国际市场。从特木科(Temuco)向南到奥索尔诺(Osorno)为智利的北部越橘产区。该区属海洋性气候,较温和,冬季最低气温2,冬季低温累积量小,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年降水量1 200 mm。土壤类型从沙土到粘重土壤,从低pH值到高pH,有机质含量8%12%。此地区为南高丛和兔眼越橘主要产区,果实采收期在12月至翌年3月。3 越橘品种选择智利越橘以鲜果出口为主要目标,一般海运至北美地区需要1525天时间,再加上包装、贮藏715天及7天的货架供应期,所以要求鲜果贮藏时间在3045天。因此,果实耐贮运能力强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智利早期发展的北高丛品种中的赫尔伯特(Herbert)、北春(Northcountry)和蓝天(Blueheaven),虽然果实风味好,但由于耐贮运能力差,在后期发展中被逐渐被淘汰。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点发展蓝丰、伯克利(Berkeley)、康维尔(Coville)、埃利奥特(Elliott)、泽西(Jersey)。其中蓝丰、康维尔、伯克利、泽西作为中熟品种,埃利奥特作为晚熟品种发展。蓝丰是北高丛越橘表现最优良的品种,果实整齐,大小一致,适应性强,果实质地硬,采收后,颜色、质地变化缓慢,耐贮运能力很强。该品种在智利一直是主栽品种,栽植面积占北高丛越橘总栽植面积的60%以上。早熟的北高丛品种,如早蓝(Earliblue),由于果实耐贮运能力差,栽培很少。主要以北部和中部地区生产的南高丛越橘品种供应早期市场,主栽品种有奥尼尔(ONeal)、密斯蒂(Misty)、佐治亚(Georgia Gem)和马里巴(Marimba)等。采用蓝丰延迟成熟或贮存方法达到在3月供应鲜果的目的。2003年,智利中部越橘产区最主要的栽培品种是奥尼尔和都克,而伯克利、布鲁吉塔和埃利奥特居中。通过对20个种植者所选品种研究发现,对奥尼尔和都克选择率高达75%和70%;伯克利、布鲁吉塔和埃利奥特3个品种的选择率为30%;对喜来、北卫(Patriot)、蓝丰的选择率为20%;对丹尼斯(Denise Blue)、蓝线、蓝金(Bluegold)品种的选择率为15%;对斯巴坦、康维尔的选择率为10%;其余为5%。是不是一个品种类型(是,都是高丛类型)据Strick(2007)和Strick and Yarborough(2005)报道,美国最普遍选用的北高丛越橘品种是蓝丰、泽西和都克,最多选用的南高丛品种是奥尼尔、蓝片(Bluecrisp)和瑞维尔(Reveille)。而南高丛品种奥尼尔和北高丛品种都克是也是智利的主栽越橘品种。智利快速发展的越橘产业更需要适宜不同区域特点的品种,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不断引入筛选新品种。在过去的1015年时间里,福罗里达大学培育出南高丛越橘品种,将越橘的种植区域扩展到低纬度地区,如美国福罗里达、加利福尼亚、阿根廷中部地区,扩大了生产范围,形成越橘市场新的竞争局面。借鉴美国的经验,近年来,智利在北部和中部自然条件特殊的低纬度越橘产区大力发展南高丛品种。都克(Duke)作为一种早熟北高丛品种发展较快。布鲁吉塔(Brigitta)、蓝金2个新品种表现优良,喜来(Sierra)和陶柔(Toro)有取代蓝丰的趋势。在越橘产业发展过程中,智利的果树科研人员认识到,一些美国越橘品种在智利特定区域的生态条件下表现不佳,多数美国品种也不能很好地适应长途运输的需要,因此,P.D.S. Caligari等已在近年开展了越橘新品种选育工作。试验在越橘主要生产区进行,采用原有品种和新选育基因型比较试验。4 越橘栽培技术栽植时间在春、秋两季,1-2年生苗木。高密度栽培(3333-6666株/hm2),株距1m,行距为3米或1.5m。植株栽后14-18个月开始结果,主栽品种为奥尼尔和密斯蒂。估计本区域有70%面积树龄1-3年,30%面积树龄4-13年。果园100%使用滴灌。土壤pH调节采用硫磺粉,然后通过硫酸肥料或磷酸肥料的施用进一步酸化土壤。越橘植株生长受高pH值和盐化土壤强烈限制,栽培上尽量避免选择此类地块。部分地区土壤中由于碳酸钙的存在,使pH降到6以下难度加大,需进行更细致的土壤改良。松树锯末作为覆盖物,特别是土壤中粘土超过15%时进行覆盖,可有效改良土壤。灌溉用水水源与水质选择是很重要的问题。由于部分水源水的电导率高和钠离子的含量高,增加了植株发生盐分胁迫的可能性,需要对灌溉用水进行调整,同时实践证明充分的灌水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另外由于高温等因素,容易导致失水过多,导致根系生长受到限制,使整个生长季对水需求量大。在Elqui Valley(Vicuna)一些果园通过遮阳网遮阴来减低太阳光强。塑料大棚目前使用还不普遍,但在近期,会有更多越橘种植采用,Curracavi地区一个老越橘园,采用塑料大棚起到了提早成熟、减少霜害、防止花期降雨功能。植株采用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冬季修剪有利于生长和丰产。冬季修剪主要措施有疏剪、剪花芽等,其中种植第一、二年的幼树以去花芽、去弱枝为主;成龄树以疏剪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等,对5、6年以上枝条要及时回缩,成龄树也采用剪花芽方法去掉一部分花芽。夏季修剪主要方法有疏花、疏果、新梢回缩等。为实现早结果、好品质的生产目标,多数地区加强了栽培管理,主要管理措施有:降低土壤pH值,减少盐害威胁,供应充足水分。实践证明效果良好。5 采后贮运技术相对完善智利越橘鲜果主要外销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有成熟的采收、包装、贮藏、运输等技术。出口的鲜果通常采用手工采收,用黑色遮阴网对采收后暂置地头的鲜果遮阴处理,然后快速运到预冷车间,总体称重、记录,预冷至4 ,进入13 冷藏间备分选。分选机器产自新西兰,分选能力为24 t/7.5小时,用工20人左右,机器直接剔除软果、破损果、带果柄果,人工检查继续剔除,自动辅以人工称重。针对亚洲和北美市场采用125g/盒包装,纸质外包装,每包12盒。对英国出口采用225g/盒包装,同样纸质外包装,每包12盒。贮藏温度-1-0。包装后采用冷链运输,一般选用20英尺冷藏集装箱,可装载6 t左右纸质外包装的越橘鲜果。从工厂冷库直接装货,此过程无温度变化。运输到亚洲一般需要27天左右,运到后即入冷库贮藏,随用随出库,可销售30天左右。6 智利越橘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6.1 引种试验和品种区域化工作滞后于产业发展在智利越橘产业发展早期,由于引种试验的研究贮备不足,前期试验性种植和品种区域化工作滞后于越橘产业发展,不同生态区域的品种选择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了一些损失。如北春、埃利奥特、兔眼越橘等品种在未经前期试验性种植研究的情况下,即在生产中应用,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现北春、蓝天、赫尔波特等品种果实耐贮运差;埃利奥特、蓝线、蓝乐果实偏酸;兔眼越橘成熟期晚,果实风味差等问题,但已经发展到一定面积,不得不全部更换品种。其中中部越橘产区早期发展的兔眼越橘面积较大,损失也更为严重。经过近20年左右时间,选用适宜品种的问题才基本得到解决。6.2 果园管理水平差别很大考察的10余个越橘种植园中,栽培技术的使用差异很大。如在特木科(Temuco)参观的San Jose Farms,采用有机模式生产,新的栽培技术广泛使用,甚至使用了防止灰尘的网,技术上得到了研究单位的支持;而在Chillan参观的果园,栽培技术使用不到位,管理粗放。智利未形成合理的这对不同区域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各果园产量差异明显。管理好的果园产量超过15t/ hm2,一般管理果园产量只有8-10t/ hm2。6.3 越橘产业发展须注意规避风险 智利的越橘产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模式已经初步确定,即以欧洲和北美洲为主要目标市场,主要生产满足国际水果市场需求的反季节鲜果越橘产品,近10余年来,由于国际水果市场的越橘鲜果供不应求,推动智利的越橘产业出现了快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