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六大古刹.doc_第1页
桐城六大古刹.doc_第2页
桐城六大古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鼎六大寺是福鼎众多寺庙的代表,目前除圆觉寺已毁外,其余五座寺均为福鼎的千年古刹.但时至今日,古迹风貌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典型的有昭明寺古塔被粉刷一新,僧人宿舍的位置完全遮住了从城内看向古塔的视角,资国寺后院更是成了一个大陵园,等等 瑞云寺位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地处太姥山系之凤山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号称“太姥第一寺”,为福鼎六大寺之首,闽东著名古刹。寺院布局结构为园林式,打破中轴线对称建筑常规,别具一格。有葫芦阁、赏花楼、大雄宝殿、钟鼓楼、观鱼台、半月湖、荷花池等建筑,照墙和寺壁有福建大画家李霞画的人物浮塑,斗拱、梁栋有人物、飞禽走兽、花卉等雕刻,造型生动,花窗图案结构精美,展现了南方园林建筑之艺术风格。寺内尚存宋宣和石斛等古迹。寺前寺后,有古枫树、感触树和千年银杏、铁苏。寺周围有“平冈松涛”、“层峦烟雨”、“陇头晚笛”、“岔门归樵”、“院前望耕”、“葫芦沽酒”、“月湖垂钓”、“枫林夕照”、“寺塔卧云”、“蝉鸣秋声”、“竹院迎风”、“钟声啸月”、“梅亭放鹤”、“蕉园赏菊”、“雪岭寻梅”、“花井掬泉”等凤山十六景昭明寺为福鼎闻名海内外千年古刹之一,位于福鼎城郊鰲峰山,距县城5公里。寺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相传为昭明太子萧统所敕建,题有匾额,因而得名。并“造七级浮屠,以镇温麻”。宋明两代,历经火焚。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清乾隆六年(1741年),寺塔并修。1982年,重修寺塔,恢复旧观,呈现一新。寺内有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钟鼓楼、藏经阁等建筑。寺前有昭明太子读书台、飞翠亭、慧明舍利塔等遗址。“七级浮屠”,即昭明古塔,为福建省最早寺塔之一。塔高25.6米,为楼阁式仿木结构,空心砖塔。塔内设有扶梯。登塔俯瞰,山川城廊,一览无遗;双溪环流,尽收眼底。“塔影西斜红日暮,炊烟起处是桐庐。”每当夕阳西下,残照余晖,实为壮观。“昭明夕照”为桐城八景之一。栖林寺距县城2.5公里三山志称栖林院,又称栖林禅院。在福鼎鰲峰山下柯岭坪。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为重檐歇山式布局。殿宇雄伟、典雅,工艺精湛。寺内存有宋宣和县仪案碑记一方、宋宣和年间水井一口。栖林寺峦嶂环抱,山川清秀。每当烟花三月,烟雾弥漫。若隐若现,极富诗意。“栖林烟雨”为桐城八景之一。古人曾叹曰:“到此炎尘都涤尽,置身如在小瀛洲。”南宋状元王十朋曾寓于此寺,题诗曰:“我如倦鸟欲栖林,喜见禅僧栖处深。家住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归心。”因而该寺自古闻名闽浙。资国寺在福鼎城郊资国村莲花峰山,距县城2.5公里。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宋代重兴,相传有九井十三墩。明、清时代重修、扩建。1983年后又几经修建,重展千年古刹之风貌。寺内有唐井、宋井各1口和宋香炉、施食台、石斛、碑刻,以及“灵源洞”、“卧陀岩”、“谈经台”石刻等文物古迹。宋、明时代法堂石基、梁、栋、柱古建筑犹存。千年铁树,明代桂树,清代柏树、槐树,枝叶尚茂。福鼎论坛5K)u5oR0s-|.z资国寺清幽秀丽,莲峰山状似莲蓬,素有“莲花曙月”之胜景,为桐城八景之一。圆觉寺位于城郊福全山(覆船山)畔福鼎一中校园内,原名罗汉寺,明永乐三年(1404)西园族长高伯泰倡建,为西圆高氏宗祠,祠寺合一,除了祭祀活动之外,还利用该建筑物办起私塾,聘请教师为族内子弟授课。明嘉靖年间毁于倭患,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为福鼎市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柘荣县明万历年间进士及第,官至湖广参政游朴,因是高氏的外甥,小时就读于圆觉私塾。曾留有墨迹题圆觉寺诗云:“圆宫性所爱,临眺不妨迟。流水无春夏,岩泉自岁时。山人谈梦幻,渔火识推移,预订他年约,归来共钓丝。”清桐南贡生施庭嘉(字亮泰)亦有题圆觉寺诗:“松杉荫满古禅寺,翠竹黄花遍地芳,一阙钟声通觉路,十分月色是圆光。”古禅寺至民国初改为学堂,一九三八年,改办为福鼎县立中学(初名北岭中学),从此,朗朗书声取代了钟声。太姥石湖冷城灵峰寺灵峰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太姥山东麓纱帽峰下的冷城村,距冷城古堡一公里,属太姥山六大景之一的冷城游览区范围。该寺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8年),宋朝火焚后重建,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寺内现存唐宋年间石刻六十多块,原为佛像的须弥座,图案有人物、兽狮、花草三类,造形质朴。人物为力士,头顶仰莲佛座,个个面相浑圆,目光炯炯,神态不一,有力大无双之气概。狮子形态各异,造形质朴浑厚,气魄宏大,是古代无名艺术家的杰作。还有熙宁石斛、宣和塔座、绍兴石香炉和宋提刑杨楫撰写的重修灵峰寺记等文物。相传宋朝史学家郑樵曾在此授徒讲学,并就寺前蒙井题诗曰:“静涵寒碧色,泻目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这里曾有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今废)。朱子曾为石湖书院题词:“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该寺于1989年1月公布为县首批重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