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1页
教材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2页
教材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3页
教材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4页
教材2宇宙中的地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宇宙和天体的概念:宇宙:天地万物总称;天体:宇宙间的各种星体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通称天体。例:天体的正确定义是A、宇宙间日月星辰的总称 B、肉眼所见到的所有星体C、天球上的所有星体 D、宇宙间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的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自然)。还有人造卫星等人造天体。【知识链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是地球,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太阳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南门二(比邻星)。【知识扩展】恒星和星云特点比较:恒星:炽热气体(氢和氦),自行发光,球状天体,很大的质量,不停地运动和变化。星云: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氢),云雾状外表,质量更大,体积更大、密度小。(10亿)个河外星系(150- 200)亿光年 恒星(2000亿颗)星云 星际物质银河系总星系|2.3万光年|( 4 )万光年太阳系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例: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第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千米C.140多亿光年D.140多亿年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和结构特征: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结构特征共面性: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各行星轨道倾角都很小,水星稍大。同向性: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太阳系逆时针公转。 近圆性:水星公转轨道椭圆偏心率较大。类地行星:水、金、地、火。距日近,体、质小,密大,温高,中心有铁核,卫星少或无。巨行星:木、土。体、质大,密小,温低,由氢、氦、氖等物质组成,卫星多,有光环。远日行星:天、海。距日远,温低,以氢、甲烷为主,有卫星。例: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例: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 )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C水星、木星 D火星、金星地球的圈层构造: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特征);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大气的保温和调节作用等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氮氧为主),经过漫长演化,适于生物呼吸。液态水的产生: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例: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有液态水存在 地球是九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天体 有固体外壳 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A、 B、 C、 D、例: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例: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地球磁场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3(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太阳是中心(99.86%),其体积大,气体球(氢和氦),密度小,质量大,表面温度6000K。有“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大行星;(冥王星划为矮行星)水最近,海最远;木星最大,地球最密、土星最稀。肉眼可见:水、金、火、木、土。金星最亮(逆向自转)。土星卫星最多、光环最美。流行体:行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4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日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星76年回归。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5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用太阳常数来衡量。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核聚变反应,4个H1个He。例: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课本上有而考纲中没有的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实际应用知识】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太阳高度(即纬度);天气状况;地势;空气密度。例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强和弱的原因。例: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问题。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 R 3000 B.3400 R 3500C.3900 R 4000 D.4400 R 4500导致、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黄壤 B.紫色土 C.棕壤 D.水稻土例: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 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 _。在C、E、F、G四地中,年均气温最高的是_ _(填写字母)地。其中,年均降水量最少的是_ _ (填写字母)地,据此判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_ _ (填写字母)地。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 _ (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 _。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理由:_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_。局限性_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_。 6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活动周期11年。 光球:太阳“黑子”(温度约低1500度)。黑子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光球最亮平日见。色球:“日珥和耀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亮度不及光球的1/千,日全食见。日冕:有“太阳风”。100万度,亮度1/百万, 例:今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题)()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例: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例: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直接( )A干扰中波通讯B扰动地球磁场C产生极光D扰乱电离层例:地球上空电离层扰动的原因是A、地球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B、太阳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C、太阳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有线电话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课本上有而考纲中没有的知识点】月相及其变化:月相的形成:月球不发光不透明,能反射太阳光;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主要月相状况(朔望两弦四相)与观察的时间:大潮新月:与日同升同落,彻夜不见,月位于日地之间,日食可能出现的位置。满月:与日此起彼落,通宵可见,地位于日月之间,月食可能出现的位置。小潮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天,西面亮(右手侧), 正午月出,黄昏中天,半夜月落。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东天,东面亮(左手侧), 半夜月出,清晨中天,正午月落。了解月相的意义:计算时间的尺度。案例:我国农历例:地球上看到日全食时,我们看到的月相为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例:壮观的钱塘江潮最大时,月相一般是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例: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回答下面的题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A1时前后B7时前后C11时前后D13时前后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A3月份 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27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规律:1.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扩展】:北半球某地北极星在当地的仰角=当地的纬度。例: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634N,90EB. 60N,150EC. 30N,90ED. 5326N,150E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扩展】: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时间是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太阳日:自转36059;时间是24小时,比恒星日多3分56秒,是平时使用时间。【扩展】: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的时间,每天提前4分钟,15天提前1小时,一个月提前2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的星座是不同的。例:晚上八点观测到天狼星处于上中天,问明晚几点会再一次观测到天狼星处于上中天?一星期以后呢? 4、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每4分钟1。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是一样。【扩展】: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扩展】: V=1670千米/小时COS(其中为纬度)。例:等线速度图 卫星(尤其同步卫星)发射基地为什么靠近赤道?答:借力:卫星飞行速度=火箭速度+地球转动速度分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借助地球自转力提高卫星的飞行速度。省力:使卫星飞行轨道与最终运行轨道靠近同一平面内,可节省大量能量,延长卫星运行寿命。例: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成因。2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明确三个问题: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成因的区别。用太阳高度h怎样表示昼夜。(明确地平圈的概念)(昼半球各地:h0;晨昏线各地:h=0;夜半球各地:h0)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扩展】:太阳日的意义:基本时间单位;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晨线昏线晨线昏线【能力扩展】区别晨线和昏线:从西向东进入白天的那一段是晨线,从西向东进入黑夜的那一段是昏线(必须先分清东、西方向)。例: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2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图2A. B. C. D. 2、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越大。20NABCD【扩展】地转偏向力对水体、大气运动的作用。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的关系,与河流建港的关系,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注意】: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右图中的D岸侵蚀最厉害;A岸比B岸侵蚀厉害。例: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运动物质质点的水平运动方向()A.在任何地方均发生偏转 B.在极地不发生偏转 C.在北半球自低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D.在南半球自高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例: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答案 评分说明 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清水等。(2)实验步骤: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步骤,但旋转方向与步骤相反。(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例:利用地转偏向力进行区域定位。例: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 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29 15210万千米 14710万千米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规律: 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相同,自西向东。俯视北极逆时针。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位于远日点。 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日6时9分10秒;1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365四分之一日)。【扩展】:解释为什么每隔4年有一个闰年。公转速度:平均角速度:向东大致推进1/日;平均线速度:向东大致推进30千米/秒;近日点时:一月初,速度较快;远日点时:七月初,速度较慢。【扩展】:解释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90天)为什么比极夜天数多(179天)。公转特征: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倾斜的方向始终不变;地轴与黄道平面(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夹角。例:下图表示地球公转轨道和太阳的位置。2001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在图上画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例: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 B.东经90C.西经70 D.西经110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30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2326。例: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 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 B.TOFC.FON D.TON例:如果地球的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与纽约的昼夜长短一样B.广东地区的四季更加分明C.北半球中纬度7月份气温将变低D.大气环境将改变,两极变暖意义:它使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有季节变化,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移动。9.23秋分3.21春分6.22夏至12.22冬至3.21春分【推衍结论】: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能得到2次太阳直射(包括赤道)。南北回归线之上的地方,一年只有1次直射现象;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得不到太阳直射。例: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分布 B.寒流流过 C.冷锋活动 D.从南极地区漂来的浮冰 3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北半球夏半年(3.219.23):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有极昼。 夏至(6.22),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北半球冬半年(9.23次年3.21):(与夏半年反之,自己归纳)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关系: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短。例: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 表示。(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 。例: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例: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若该圈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 5N、66N、40N、40S B66 5S、66S、40S、40N C66 5N、66N、0、40S D66 5S、66S、0、40N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地较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Opa/pbl例:图4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例: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下面的题。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B125EC115ED110E该日可能在( )A11月B9月C7月D5月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例: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城市的经度为( )A B C D 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 )A 西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东北方向【实际应用】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例:读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下题。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该船即将进入()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例: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35题。 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A B C D地位于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8月23日,地的昼长约为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例: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 B.9时8分 C.10时28分 D.11时18分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A.接近最快 B.接近最慢 C.由最快转慢 D.由最慢转快例: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下题。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D西8区的区时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A0小时B1小时C2小时D3小时2、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H地方时间是12点,太阳在上中天。【对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的5点认识】: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12点;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 = 90。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零。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H 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就越大。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 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 计算公式: H = 90-= 90- 纬度差 (纬度差为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在同一半球纬度相减,在不同半球纬度相加)。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H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H 因季节而不同: 直射点越靠近时,H逐渐增大;直射点越远离时,H逐渐变小。离直射点最近时,H最大;离直射点最远时,H最小; 例:日晷(gu)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106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请完成下列问题。(1)此科技馆位于_。(填写正确项的字母)A兰州市 B重庆市 C贵阳市 D武汉市 (2)在安装日晷时,首选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应为_。 (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的正下方时,当地时间为_时。 (4)冬至日,当晷针影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时,此地的太阳高度角是_。 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tan350.7 tan45=1 tan601.732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图3,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推测结论: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的关系:直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面)垂直。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与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最北界限度数之和互余。8090直射在10S7090直射在20N例如:例: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下列问题。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A.5时B.15时C.9时D.19时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55NB.65NC.75ND.85N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的关系:3.219.2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9.23次年3.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的方向关系: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例: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1) 月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例: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2,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12:00 B.12:40C.11:20 D.11:00 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图3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线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 B. C. D. 该学校大约位于()A.21.5N B.21.5SC.45N D.45S例: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1回答下题。 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实际的现象是A. b地-太阳已经升起 B. c地当地为正午C. d地-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 Dd地当地日期为19日在d地观察太阳,观察时间(当地时间)与太阳所在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 3:00 东北方 B. 8:00 西南方C. 15:00 西北方 D. 19:00 东南方【扩展】太阳视运动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完成下列要求 (1)该地的纬度是_,经度是_。(2)图12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与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_(填代号)。例: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据此,完成14题:甲地的地理纬度是( )A. 2326N B. 6634NC. 22ND. 90N 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 22 B. 44C. 11D. 68 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B. 尼罗河水泛滥C. 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D. 北极考察的好时光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A. 东北B. 东南C. 正东D. 正北【扩展】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昼半球的中心点是直射点。例: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此时,北京时间为()A. 2时 B. 8时 C. 14时D. 20时此时,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场(交易时间为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是 ()A. 纽约B. 东京C. 悉尼D. 法兰克福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 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 尼罗河畔夜幕深沉 3.四季的形成:我国四季:立春(2.45),立夏(5.56)立秋(8.78),立冬(11.78)作为四季起点。气候统计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3、4、5月春季;6、7、8月夏季;9、10、11月秋季;12、1、2月冬季。4.五带的划分: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分明)、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限。【逆向思维培训】假如黄赤交角变大,五带的范围大小变化将是: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大大小)。假如黄赤交角变小,五带的范围大小变化将是: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小小大)。例: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