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铁松派功法.doc_第1页
太乙铁松派功法.doc_第2页
太乙铁松派功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 此功并非社会上的流行气功,而是明代武林九脉合真后,融汇了各大名门正派内功精华而成的武功与修真一体的传统内功。这里记载的只不过是本门功法的九牛一毛,但如习练有成,亦足以惊世骇俗。 静功(太素练形法) 一、元明执印 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盘均可,坐椅、凳、沙发亦可。 两手重叠,掌心向上,两手大拇指相对。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置于下丹田(大腿根部、小腹处)。 意念:不做任何观想,无有意念。 注释:元明,即指体内的元阴元阳。此功则是以先天肾水为元阳动力,运化于全身。此式中两大拇指相对,调动手太阴肺经,肺主平衡,起于寅时,合于身中气机交注的十二时之运化;调动自身的元气,使真元之气的阴阳两大脉得到充实。因手印的姿势作用启动了肺金。祖国医学中子水来顾金田,气功的传统用语为水撞金轮。其作用即是传统功中的脉轮修持,使*常转。溶于内景,调节了气肺交注过程中的动中八触,演示了脏象。 二、坎离印 姿式: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两手掌分别扶在两脚掌心处。 意念:无需意守。 注释:此式为心肾相交内气循行法。劳宫与涌泉相合,调节自身气机合顺,使体内“离火为心”的气机下注,“坎水为肾”的气机上腾,阴阳二气交注周宫行于自身。故名坎离印。 三、日月合机印 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坐皆可。两手仰放于腿上,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屈伸,大拇指和中指相扣;腕部放于膝盖弯曲处。 意念:意守虚无,不做任何观想。 注释:日月代表阴阳,日月合机喻为阴阳两大气脉,在行功调节时,运化交注平衡,故名日月合机。 此姿式手的大指与中指扣合,是传统气功中的金乘火相产真形的内景行功。掌心向上以启动气机,调动大拇指行太阴经脉,合于中指心火,调节全身气脉,以顺阴阳之道,用来启动内景与内气循行相合,达到修真的某个层次。 四、子午结印坐式 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坐皆可。坐椅、凳、沙发亦可,最好是双盘入坐。两手环扣,左手大拇指扣在左手的中指指尖处。右手大指插入左手虎口,扣在左手无名指指根纹处,右手中指扣在左手无名指根节处。其他余指合扣蜷起。 意念:意想丹田处有一个如蛋黄大小、形状的颗粒,久观而后,发出太阳般的光。收功时将形象缩小,最后关闭隐在丹田里。 注释:子午结印,是传统道家气功常用的一种手式。古人将宇宙自然运化的规律,用天干、地支的阴阳关系来表示。用人掌指上的各个部位反映其变化。天一生水这个概念正合人身的生命之源而生自肾水,古人又喻为坎宫真水,在气功的修持过程中,要以肾为先天之本,培育生华。易经中水火既济的卦象,表示人体气化过程中的心肾相交,即丹道学中的坎离交宫的阶段。用结印的形式,中指为午火,能调节人体的心宫;无名指指根处为子水,可调节肾气。大拇指沟通两手的气机,而在全身产生阴阳两大气脉的循环,达到气化修真的目的。所以得名子午结印,俗名子午印。 五、飞虎印坐式 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坐皆可。两手以掌扶在两膝上,闭目而坐,舒适为度。 意念:意守虚无,不做任何观想。 注释:此式以手之五指扣扶于膝,使手之气机交注于膝,行于腿上,如此行功,可使盘坐时两腿不能落平的现象消除。用来调节初学盘坐之人出现的两腿麻木感,这样可以促使手足阴阳气脉的畅通流注。常习此功可使人步履轻捷、壮腰强肾、培元固本,因此得名飞虎印。 六、大力金刚印坐式 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均可。两手合实,掌心相对,指尖向上,置于胸前。自然舒适,切勿使僵化拙力。 意念:1、先守虚无,待身中有了动触以后,元气充腾,启动内景。 2、守丹田中一点真华,结合抱一守真之法,培育先天元气。 3、观光映在上丹田金庭处,成白、紫、黄、金等色光,或观光明亮点,或一片光华照体。 注释:这是佛家大力金刚掌的手印,用以增力强身开慧降魔之法,亦为道家的三才如意诀,用来培育真元之气,调节调动手三阴三阳的气机交注,融于全身,启动内景,悟妙证真玄化行持之功。随层次不同,体会感受各有异殊。 七、真武诀 左手食指在外,拇指在内以指尖掐住中指第一关节,手心向上,中指尖向上,置于身体中线,高低不限。右手成剑指置于右腿上或悬于右腿上方,手心向上,中指尖向前。 作用:开窍。作用比元明执印等更佳。 真武诀还可与玄阳掌配合。真武诀同上,玄阳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此系金丹九转之第一转。 真武诀的结法随功力进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上述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无名指搭于中指后第二节,其余三指蜷屈,中指伸直。 八、太乙混元诀 左手手心向上,拇指尖与中指尖相搭,右手手心向下,拇指在内,食、中、无名指相并在外套入左手拇、中指所形成的环中,拇指与中指相搭。两手拇指及中指互不接触。 作用:聚元气。 执此诀时,体内真气有两种走法。 1、金风吹脉法:真气起自大指玄英穴,形成手臂经两肩、膻中的环形运转。 2、水撞金轮法:丹田真气沿中脉上行至肺再返回。 此法为金液还丹打下了基础。 九、龙虎飞腾印 姿势:左手手心向上,除中指外,其余四指屈曲;右手心向内,拇指向上,中指伸直,其余四指屈曲,然后两中指环扣,置于腹前。 意念:无意念。 作用:练龙虎大丹。 十、乾山灵犀印 姿势:左手拇指在内,食指、无名指在外掐住中指第一节横纹。中指直伸向上;右手拇指搭于左手食指及无名指尖,其余四指在下托住左手,两手置于腹前。 意念:1、碧海玄光存想丹田有一颗红珠放射光芒。可练出透视、遥视、内视等功能。 2、铜墙铁壁:无意念。可练出身外护身之气场。 灵犀印和龙虎飞腾印不可轻练。必须在玉环桩和太素练形法每天各行功一次(40分钟以上)或玉环桩每天一次行功360个(一左一右为一个)以上之后才能练灵犀印。否则容易引起颅腔中间不适。因为灵犀印使气机运行加快,没有40分钟的动、静功调节,不能平衡。单练玉环桩一次能练1800个以上时可练龙虎印。 严格说来,练龙虎飞腾印和灵犀印必须在动、静功出现真气化光并相对稳定后才练。 此两功应七天练一次,不要天天练。练此两种功法应先以子午印和元明印为基础。 碧海玄光和金蟾拜月(见后动功部分)相配合可使人体产生内部变化,达到金门功力。 十一、海不扬波 姿式:静坐,手随意放,无意念。 作用:调节、稳定元气,是真元固气法的内景功十二、藏密拙火定 执元明印坐定,观想尾闾前任脉后中脉中有一红色明珠,珠光沿中脉上照到顶门,再返回尾闾。如此反复。 作用:大补元气,治肾虚、阳萎、早泄、改善性功能、增强功力、大增抗寒力,还可化掉肿瘤、通中脉。但过于刚猛,易出偏差。 十三、四大平衡法 两脚分开稍宽于肩,两腿微屈,两手手心向前略高于肩,两肘微屈,手指自然弯曲,两眼平视。 初练每次可站510分钟。 作用:丹田之气发于四肢,又从四肢聚回丹田。 十四、采太阳法 清晨以目视太阳,然后缓缓垂帘。存想有一小太阳存于丹田。如此反复采。目光即神,与阳光撞击可振动元气。采太阳是采光,不是采气。最快的是伏天采太阳,人可在背阴处采水中的太阳。 十五、定元桩 练功到丹田有充实感后,就要把元气聚成形。此即真元固气法,共分九个层次。此功是真元固气法之一。 两脚开立,两腿夹角为60度,脚尖向前。两手在腹前抱球,掌心向斜下方,虎口相对。如同下方还有一只手与双手一起托抱一球。 无意念要求。 此功系真元固气法第一步功,能聚气成形,与金龙探爪均可打通中脉。 十六、铁松派金刚门功夫 1、佛家大力金刚杵站桩 自然站立,两手握拳向前平伸,拇指外展伸直,指尖相对。拳面平。无意念。持颂一遍般若心经。如不会心经,可颂心经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共20遍。 2、静坐,两掌心向上,中指、无名指指尖相接,闭目,无意念。时间长短随意。 3、二郎担山 两臂伸直前后平伸(以右臂在前为例),左腿伸直前伸,脚与右膝同高。然后右脚原地跳动,两掌随身体起落作上下摆动。两侧交替行之。 作用:练轻功、掌法。 十七、金风掌 待混元球功练好后(练功时自身感到如在一个大气团中时),两手丹田抱球,两脚重心左右移动几次,大拇指扳动(意动形不动)一次,然后左脚以大脚趾领动前迈,脚趾先落地,然后脚跟落地,后脚脚跟提起,脚尖落地。同时两掌由腹前前举至与肩平,手心向前,虎口相对,掌指向上,略向内侧倾斜。站立不动。 此功可练出金气周天,功成后手上可放金光 此功必须在金锋抖肘练得较好后才能练。 十八、太乙三才桩 太乙三才桩分天、地、人三字桩。应在元明功的基础上练习。 1、天字桩 天字桩主要的作用是起动体内的真元之气,使其升腾。沟通天体与自身的气机往来,智能开发较快,但不可操之过急。 第一阶段 动作:自然站立,两足距离略宽于肩,两腿微屈。两手掌心向上平托,指尖在后斜上方,以舒适为度。双目平视,呼吸自然,全身放松。意守丹田。 意念内景:、双手托起,与天化合。 、双足溶化,双腿虚无。 、渐渐入静,周身溶解在大自然之中,双目神光外射(意念与目光统一)。守住神光,不要散失。收功时,将神光收敛送入丹田,返照守真。以不疲劳为度。初练时间要短些,觉得神光外注,没有疲劳和不适感,方可逐步延长时间,切忌神光失散。 第二阶段 动作:继上式内气起动后,继守天目穴和劳宫穴,两脚内侧用暗力内扣,两手略往回收,微向上举,舒适为度,呼吸匀慢深长。 意念内景: 双掌劳宫穴左右往返,上越头有气流交注。两耳有清悠的音乐感,气注从涌泉上冲至全身,天目穴沉涨,眼前明亮。 内气得到充实之后,从劳宫穴采气,沿身体两侧循入丹田,然后由中脉而起,真水肾气直贯瞳仁。 第三阶段 动作:继上式,双脚外侧稍翘起,十趾抓地,意守百会。忘掉呼吸。 意念内景: 身体从下至上升腾,气过百会直冲云天。 此功需体内气机运化之后才能习练,否则不能练习,以免在行功中,由于自身的经络闭塞、气机冲动而产生不适的异常效应。(血压不稳或体质较差、年岁大的人都不能练此功) 2、地字桩 地字桩是将体内的气机与地气的地阴之华相接。以期万物土中生,得到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注、自然寰宇太合元气的温养,强筋壮骨,以及武技内功的运化。 第一阶段 动作:站大马步,两足间距宽于肩。掌心向下,双掌在体侧下按。双目平视,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全身放松。 意念:自身如山脉峰峦,身与大地相结合。 第二阶段 动作:继上式,架子低降,呼吸匀细深长。意念:劳宫涌泉气感明显,上下交注往返,在周身流注。 第三阶段 动作:意守涌泉,忘掉呼吸。 意念:自身下沉,如入渊底。如水中山石树木,遍体清凉,自身浑然之形。 3、人字桩 人字桩没有流弊,有温养育真的功效。初学者可从人字桩入手,是守真抱一、培养真气的主要行功。 动作: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手重叠,放在小腹丹田处。 人字桩早晚练法不同。 早功: 双目远视,意念和目光合一,观看朝日,取太阳光热映于丹田,丹田里似乎有一面镜子,呈斜面反照太阳。 继上式,双目内视映在丹田内的朝日,与太阳形成三角迂回折射,往返周注。 双目微闭,含光内视丹田里有一轮喷薄朝日,周身蒸腾。 晚功: 双目微闭,太空碧月一轮,光华吐瑞,从天直降入丹田,遍体清凉无限。 4、三才合一法:(结合太素炼形法静功) 入坐观想丹田境内,浩如太空,丹金耀金,碧海玄光,有日月合璧之象。 此三才合一法,亦属精进上乘之功,是三才桩功的归宿。 动功: 一、金蟾拜月: 两脚尖外撇,膝里扣,腿弯屈站立。两手掌心向前下方,虎口相对,置于腹前。随即两手上扬,身体借力前跃。落地后下肢姿势不变,落地同时手下落于腹前。 作用:练丹,并可演化出轻功。 二、金龙探爪 面向西方站立。 起势:左脚前迈一步,落于正西,与右脚平行,两脚涌泉穴在东西线上。身转向西北。同时左手手心向左,沿身体中线上提,至大、小臂抬平时以肘为轴翻掌前按,掌心向前,掌指向上,五指自然弯屈。同时右手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按于右胯侧。左腿伸直,右腿弯屈,重心落于右脚。 上式站立片刻(武当门内要求一个小时),左脚跟抬起内旋,右脚向西进步,脚尖朝西南,与左脚平行。左手落于左胯侧。右手由右胯侧沿身体中线上提,掌心向右,掌指向下。提至与肩平时翻掌向西南按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面向西南方。如此循环练习,熟练后可加分指、弹指动作。 分指:前手以中指为中心,其余四指用暗劲外分。拇指、小指与中指成90度角。 弹指:前手五指前后弹动。 收功:龙虎印:两手上下相对。男右手在上,女左手在上,拇指分别与另一手的小指尖相搭,上手拇指尖顶肚脐。站立。 这种手印引气归元,力量特别大。功力不深者勿用。否则会将元气固住,难以运行。 金龙探爪之作用: 人的百会和会阴之间有一通道,密宗称之为中脉,道家称其为先天真脉。中脉打开后,功夫即达到较高层次,可出现特异功能及佛家六通十二神变。也可练出金气周天,五心震动。 上步时以身体中轴(即中脉)为轴扭转,要慢练,体会其感受。可通中脉。前脚的拧转使涌泉穴运动,阴阳经络转化。前手前腿经络全部打开,可治肝、脾病变。还可开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功夫深时,手上可放出五色光芒,而且不出偏差,还能使习练者产生巨大力量,是武当金刚功夫之初步。此功应与采太阳功相配合练。 三、开中脉又一法 此法出自白鹤真人飞鸣图 两手手背相贴,沿身体中线缓缓上提,至与膻中穴相平。再缓缓下降,分开至两腿侧。如此循环,每练三、六、九次。 练功日久功深,两手一合,元气震动,百会、会阴均有震动。手起气即上行。 四、玉环桩 1、自然站立,脚跟并拢,两脚尖相距一拳。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呈先天法象。左脚向左前方迈一步成弓步,两手掌心向上同时上抬至膻中并向前推出。 2、两手下落,掌心向下向后带,收至胸前抱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重心同时后移。 3、左手翻腕掌心向上,举至头前上方;右手经腋下后拉至右腰眼处,掌心贴腰眼,并沿身体右侧经右腿外侧(三阳经一侧)下移至右脚跟。在右手下移至大腿外侧时右腿全蹲,左腿伸直。 4、身起立,同时左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