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竞赛必答.doc_第1页
地理知识竞赛必答.doc_第2页
地理知识竞赛必答.doc_第3页
地理知识竞赛必答.doc_第4页
地理知识竞赛必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2自然区划的四个原则(1)发生统一性原则(2)相对一致性原则(3)空间连续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如提供食物,改良农作物、家畜和家禽的品种,生物防治病虫害,药用及提供工业原料)(2)间接价值又叫做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方面作用十分明显。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缓气温剧烈变化、净化大气等)(3)潜在价值或选择价值(即为后代人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4对城市进行生态调控的途径有什么一是要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来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工艺流程,提高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二是建立协调共生关系,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间的冲突关系,增强和完善城市机体的协调共生能力;三是应在管理部门和城市居民中普及和提高生态意识,倡导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客服决策、管理中的短期性、盲目性、片面性,提高城市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5城市生态系统异于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食物链简化(3)能量与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4)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5)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6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7原生演替在森林气候环境和森林中的淡水湖泊演替系列过程分别是什么森林气候环境:裸岩地衣群落苔藓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植物群落乔木植物群落淡水湖泊:开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根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森林群落8群落中优势种、建群种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在群落中的每个层中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大、生活能力强和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叫做优势种。优势种中的最大优势者,即盖度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叫做建群种。9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2)土壤侵蚀的危害(3)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4)土壤盐碱化(5)土地沙化(6)土壤污染10耕作土壤的分布规律(1)同心圆式分布(2)阶梯式分布(3)棋盘式分布(4)框式分布11土壤水分的来源及损耗来源:大气降水、地下水和灌溉用水,水汽的凝结也会增加极少量的土壤水分。损耗:土壤蒸发、植物吸收利用和蒸腾、水分的渗透和径流。12风对地表细粒物质的作用的三种形式风蚀作用、搬用作用和风积作用13冰原地貌的类型石海和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14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地表及地下)地表: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溶洞与地下河、暗湖。15雪线的概念及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做雪线。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16、请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点即可)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17、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类? 1)整合 2)假整合 3)不整合 4)侵入接触 5)侵入体的趁机接触18、地质构造的类型? 1) 水平构造 2)倾斜构造3)褶皱构造4)断裂构造19、全球主要的地震带名称?1)、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或称环太平洋震环2)、地中海-喜马拉雅带3)、大洋中脊带4)、东非裂谷带20、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是哪几个层?1)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2)平流层,暖层,散逸层21、简述大气降温过程1)绝热冷却2)辐射冷却3)平流冷却4)混合冷却22、简述对流雨暖机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称为对流雨。这类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雨现象,并伴有雷电现象,故又称为热雷雨。全球赤道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西南季风区也以热雷雨为主,但通常只见于夏季。23、空气水平运动是由所受的力决定的,请问其受到哪些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3)、惯性离心力4)、摩擦力24、请简述山谷风与其形成原理 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底吹向山坡;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底,这就是山谷风环流。其形成原理与海陆风相似。白天山坡空气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降温迅速,而谷地中同高度空气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成为山风。25、请说出三个低纬度气候,三个中纬度气候,两个高纬度气候。低纬度气候: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纬度气候: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度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26、我国河流分为哪几类?(答出五类即可)1)、东北型河流2)、华北型河流3)、华南型河流4)、西南型河流5)、西北型河流6)、内蒙古型河流7)、青藏高原型河流27、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有重要的作用2)、冰川表面不存在蒸腾,蒸发量及渗透量也非常小。所以,到达冰川表面的降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3)、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地区的植被,迫使动物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4)、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28、说出五种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蚀地貌、冰水堆积地貌、冰面地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黄土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海底地貌、火山地貌29、说出1976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的土壤剖面划分。1)有机层2)腐殖质层3)淋溶层4)淀积层5)母质层6)母岩层30、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1)东部季风区:随纬度变化的热量与温度的地域差异(秦岭-淮河以北。湿润情况的地域差异也相当重要)2)西北干旱区:随去海距离而变化的湿润状况的地域性差异(干湿度分带型)3)青藏高原区:自然界随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 31.依据矿物组成(二氧化硅含量)的差别,通常将岩浆岩分为几类,并说出是哪几类及其二氧化硅的含量分别是多少?超基性岩小于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2%-65%、酸性岩大于65%。32.变质作用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33.按从早到晚顺序分别写出古生代,中生代所包含的纪。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34农业区位论的概念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 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35.几次人口普查的时间1953年7月1日;1954年7月1日;1982年7月1日;1990年7月1日;2000年11月1日;2010年11月1日 36什么是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37. 城市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1)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2)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4)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38. 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39.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限制性40.请说出六种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4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说出六个即可)南北方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1月0摄氏度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水稻产区与小麦产区分界线水田与旱田分界线42.耕作土壤分布规律同心圆式分布:一般以居民点为中心,距居民点愈近,受人为作用愈强,熟化程度愈高。阶梯式分布:在山地丘陵区修建梯田,耕作培肥,形成不同性质的土壤,呈阶梯状分布。棋盘式分布:平原地区实行大地园林化、条田化、丰产方和吨粮田,使土地方正化、规格化,布局成棋盘状。框式分布:低洼圩区和湖荡区由于长期人为改造,不断挖低垫高,形成了桑(蔗)基鱼塘,呈框状分布。43.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四个即可))、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地球表层一个是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开发系统。)、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相互渗透的地表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分异结果是形成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即自然区域。)、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44.降水的类型一、地形雨 二、对流雨 三、锋面(气旋)雨 四、台风雨 45.依据海与大洋分离的情况和其他地理标志,海可分为以下类型一、内海二、边缘海三、外海四、岛间海 46.径流的形成过程分为以下阶段停蓄阶段,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47.岩石有何水理性质融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容水性:指岩土容纳水量的性能。持水性:指在重力作用下,岩土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给水性: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透水性:是指岩土的透水性能。48.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2)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较大,以重力作用为主,土体失稳且供给量大的重力坡,有滑坡活动或冲刷严重的侵蚀坡,纵比降较大且具有土质沟床的沟谷,最有利于泥石流形成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49.请解释以下名词:河流,水系,流域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低洼流动;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50.自然地理学的任务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5).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51.太阳系的行星必须符合的三个条件1)在绕太阳运动的前提下,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形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2)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成近似球形;3)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52.请解释以下名词:生态因子,生存条件,限制因子,生态幅。生态因子: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限制因子:接近或超过耐性上下限的生态因子称作限制因子: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的其耐受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或称作生态幅。 53.海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与海蚀柱,海蚀台。54.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三个即可)1 )土壤圈与地球生命作用(,包括土壤物质循环的能量变化,生物转化,水循环,碳、氮、硫、磷循环及环境效应)。2 )土壤圈与人类生存条件(,包括土壤资源区域性开发与管理,综合农业中的动态变化,土壤对农林适宜性评价,营养元素的空间调控,土壤圈的各障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作用)。3 )土壤圈与自然环境(,包括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圈中的空间分布、迁移、转化及动态变化,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变化、迁移、浓集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及调控;土壤在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优化模式)。4)土壤圈与全球土壤变化(包括自然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