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的分析_应用电子技术(2)_杨建伟.doc_第1页
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的分析_应用电子技术(2)_杨建伟.doc_第2页
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的分析_应用电子技术(2)_杨建伟.doc_第3页
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的分析_应用电子技术(2)_杨建伟.doc_第4页
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的分析_应用电子技术(2)_杨建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联合大学学生毕业论文题 目: 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的分析作 者: 杨建伟 _ 指导老师: 阎爱玲 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 电信 系 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 08 级 三 年制 二 班 2011年 5月 15日主要内容简介:本文以晶体管共射极单极放大器为例,主要介绍晶体管共射极单极放大器的实验原理以及估算公式,以及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还讨论了静态工作点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的分析晶体管共射极单极放大器杨建伟(甘肃联合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晶体管共射极单极放大器的实验原理以及估算公式,还有就是对其静态工作点的一些研究,重点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以及其稳定性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关键字:静态工作点、共射极放大器引言1.介绍晶体管共射极单极放大器的实验原理以及估算公式。2.介绍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3.静态工作点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的影响。4.分析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一、实验原理以及估算公式1、 图31为电阻分压试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o,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3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的基极电流I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1) 电压放大倍数 (2) 式中 (3)输入电阻 (4) 输出电阻 (5)二、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术在技术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转被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和实验调试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会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震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i=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b、Uc和Ue。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然后算出Ic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e,即可用IcIe=Ue/Re算出Ic(也可根据Ic=(Ucc-Uc)/Rc,由Uc确定IC) 同时也能算出Ube=Ub-Ue,Uce=Uc-Ue。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c(或Uce)的调整与测试。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o的负半周将被削低,如图31(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o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32(b)所示。这写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Ui,接茬输出电压Uo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试工作点的位置。 改变电路参数Ucc、Rc、Rb(Rb1、R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3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电阻R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三、静态工作点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的影响 图1为见于一般教材的阻容耦合射极输出器的典型电路,其直流通路如图2所示。观察图2所示的直流通路可看出,基极电阻Rb、发射极电阻Re构成决定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依KVL及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可写出基极直流电位UBQ,发射极静态电流IEQ的表达式为: (1) (2)由图2及式(1)、式(2),可得出射极输出器偏置电路的构成特点及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情况:(1)晶体管的基极只接有一个基极电阻Rb,没有采用基极电位稳定的二个电阻分压式偏置形式,基极直流电位UBQ与电流放大系数卢、发射结直流电压UBEQ等晶体管的参数有关,随晶体管的参数变化而变化不是稳定的。 (2)晶体管发射极所接的发射极电阻Re引入了直流负反馈,但因基极直流电位UBQ不稳定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发射极静态电流IEQ与电流放大系数、发射结直流电压UBEQ等晶体管的参数有关,静态工作点随晶体管的参数变化而变化。 几乎所有电子技术类的教材,在介绍射极输出器时,所给出的电路均为图1所示的形式,但都不说明为什么采用基极电位不稳定、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简单构成形式的偏置电路,都不强调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和稳定问题,都没有分析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影响的问题。这给射极输出器的教学带来几个疑点问题:射极输出器不需要稳定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有什么影响?1. 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和静态工作点的关系分析 射极输出器和其他放大电路一样,用电压放大倍数Au反映对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用输入电阻Ri反映对信号源的影响程度,用输出电阻Ro反映带负载的能力。利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得图1所示的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及输出电阻Ro三大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电压放大倍数: (3)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 (5)其中: (6) (7) (8) 式(8)中含有静态工作点的电量IEQ,使得含有晶体管输入电阻rbe的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i与IEQ有关,但都可以近似忽略,分析如下: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1,电路一般满足(1+)RLrbe的关系,因而式(3)、式(4)可近似简化为: (9) (10) 式(9),式(10)表明,电压放大倍数Au与静态工作点的直流电量及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近似无关;输入电阻Ri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有关,与静态工作点的直流电量及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近似无关。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端为负载RL其提供信号电压,可将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端用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其内阻为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Ro,如图3所示。 由图3可写出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11) 由于晶体管_的电流放大系数1,使式(5)所表示的输出电阻Ro很小,电路一般满足Ro1,(1+)rbe及RoRL的条件,忽略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射极输出器动态性能的影响,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卢应尽可能大些。 (2)射极输出器的静态工作点仍要设置合适,否则可能产生非线性失真,影响动态输出范围。四、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温度,输入特性曲线 温度 ,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间距增大。1. 温度对ICEO 的影响 温度每升高 10C,ICBO 约增大 1 倍。2. 温度对 b 的影响 温度每升高 1C,UBE (2 2.5) mV3. 温度对UBE的影响 温度每升高 1C,b (0.5 1)%。参考文献: 1 傅恩锡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周华 电路分析基础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 夏承铨 电路分析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 上官右黎 电路分析基础 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Quiescent Operating Point of The amplifier Circuit of The MeasurementYANG Jian-wei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Gansu Lianhe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mon emitter transistor amplifier pole theory and the experiment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static operating point there is some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quiescent point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as well as the stabil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