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现象的启示.doc_第1页
杜郎口现象的启示.doc_第2页
杜郎口现象的启示.doc_第3页
杜郎口现象的启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看到对杜郎口中学的介绍,让我感到杜郎口中学是一所神奇的学校。10月8日,我终于如愿以偿地随领导和同事们一起来考察学习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中学位于山东省茌平县的杜郎口镇,学校四面空旷,只有一条简易公路从门前穿过,校舍硬件不算一流,可教改名气却为什么那么大呢?怀着好奇心我,一踏进杜郎口中学校门顾不得旅途的疲劳,就不停地观看、不停地聆听、不停地拍摄,不停地笔记,参观了学校的每一个地方。真实感受到了那是一所神奇的学校!下面我把我在杜郎口中学实地“拍摄”到的几个教学场景和学习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场景一:走遍杜郎口中学每一个地方,到处都能看到胸前挂着“听课证”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学术报告厅及所有教室都全面开放,学术报告厅每节课都有观摩课或教研活动,参观学习的人随时都可以进出报告厅,可以随意走进任何一个教室听课,可以深入到学校每一个角落参观。每个教室是不提供听课凳的,参观者只能站着、或走动着观课。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可看到学生在走廊两侧黑板上演算答题,写写画画,办学习报等,还可看到教师拿着本子到各教室记录着什么?教学楼道摆满许多小黑板,其内容各异:每项工作的计划、通报、小结等等,(因每个教室门前都有提示:请参观者上课不要与师生交流,我就不便问,但看得出他们在抽查学校教学工作落实的情况,说明他们人人在参与学校管理)。操场上,学生的课间操排队迅速、动作整齐,放学后个个班自觉排队齐声朗读课文步调一致地走向食堂就餐。总之,参观者有的观看、有的摄像、有的记录,进进出出、来来往往,若师生不穿校服,分不清那个是学生;那个是教师;那个是参观者,而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却井然有序。(这真让人感到神奇,学校“乱”了,教学有“序”了。学校人潮如流,熙熙攘攘,简直如集市一样缤乱繁忙。可一点看不出这对他们教学有什么影响,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却井然有序!)场景二:走进杜郎口中学每一个教室,都可以看到:教室四壁钉满黑板,没有讲台。教室的课桌两两相对,分小组摆在教室中间,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坐着,学生自己预习,两两交流,一会儿一个学生窜到黑板上书写一番,另一个随即上前对上一个的展示指指点点,有的居然跑到教室外面的黑板上演板。总之,学生有看书的、有交流的、还有随意走动的,没有一般课堂上的那份安静。如我听了一节数学课:有理数加减运算,整节课堂老师讲课居然不到10分钟,课堂完全是学生自主上台演板、纠正、点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个个参与,相互交流,互相反馈,老师似乎是个配角,默默地关注学生,或辅导板演出现错误的学生,或对发言精彩的学生及时鼓励:“把掌声送给同学”!全班交流时,教师依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对本节重点及难点(学生易出错问题)进行了画龙点睛的归纳小结。然后学生各自选择位置,独立进行达标测评。另外,我还听了英语、品德2节完整的课。可以看出他们的整个课堂,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这真令人惊奇啊,课堂教学与众不同,看起来学生“反”了,教师讲课“精”了,可整个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场景三:走过杜郎口中学每一个教室门口,都可以看到:各个班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辩论、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和谐,学生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有时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抢着发言的时候,老师也不调解,学生观点分明,你言我语,互不相让。你走进教室,没有学生注意你;你驻足聆听,没有人在意你。当我走进九年级每个教室里时,教室静悄悄的。学生单人单桌地在认真答题考试,却看不到监考老师。我用了整整1节课巡视听完了全校课堂,学生是在这样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的课堂里学习的,这里的课堂完全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的学习是自觉的、激情的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了。(这真令人惊叹啊,课堂“活”了,课堂有“效”了。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里孩子已养成良好习惯,他们不仅会说,而且会想、敢想;会问、敢问;会演、敢演;会答、敢答;还能自律。他们“旁若无人”,说明他们有何等的毅力。这无不体现了老师的辛勤培育,无不彰显了孩子的个性,无不突显了学生的潜能,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这种教学境界让做老师的感到幸福,做家长的感到满意。这一切一切怎不让人敬佩!)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崔其升校长和他团队的老师、学生们,在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差、社会各方面仍然以世俗眼光看教育的背景下,作出了这么多非凡之举。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提升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就是这样的一种课堂模式,让一个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在2001年的中考重点录取中报名268人考上了267人,也让一个个害羞内向的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大胆活泼而充满了无尽的活力。更让名不见传的杜郎口中学全国闻名了!杜郎口的教改成果,让人羡慕!也让从事了中小学教学与管理的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感触颇多。静下心来想想,杜郎口中心“神奇”表现,其实在我们有些学校、有些班都发生过,学生自主学习的那种教学境界在教改实验中我们曾经也经历过。从80年至今,我们开展了许多教改实验,只是某几个班、某几个学科取得显著的成效,班与班,学科与学科,发展及不平衡,没能像杜郎口中学那样取得整体显著成效,这值得我们深思。如80年代也开展过综合整体改革实验当时是比较成功的,遗憾的是只实验了5年,没能得到坚守。这怎能提高学校整体改革效应?怎能让学校可持续发展?而杜郎口中学教改能在全校每个班、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每名学生中开展,甚至是在教学管理每一制度、教学常规每一环节等全方位展开教改,所以他们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整体改革效果。我们应该向杜郎口中学学习、借鉴什么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粗浅看法:学习杜郎口不能只重学习形式而忽视内容,要大胆创新发展杜郎口中学取消讲台,增加黑板,这是杜郎口中学在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因陋就简进行的“革命”,其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有的学校办学条件已超过杜郎口中学,再去砸讲台、钉黑板吗?我们要有自己的新思维。我们学习杜郎口不能只重学习形式而忽视内容,要大胆创新思维,着力学校可持续长远发展。建议各中小学可结合本校本班实际,充分挖掘已有的资源,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要精心打造“学习小组”。如大班额的学校,要科学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因一个班至少就是60人,教室空地少,可构建4人一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交流、展示,反馈,逐步形成一个管理体系。让“小组学”和“全班学”有机结合,采取“先学后教课堂研讨”教学方式,限制教师讲课时间,教师的功夫要花在“精讲”上,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让每一节课都高效!探索出的好教改经验及时要及时在全校各班、各学科及师生中推广普及,让高效教改成果“星火燎原”、“代代相传”, 在学校生根、开花、结果。从而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学习杜郎口不能只重课堂模式表面化而忽视了课堂模式构建的过程化,要善于发现总结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独特,“预习展示反馈”是三段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看似简单,构建过程却是不简单的,是学生学习经历的三个阶段。我们学习杜郎口不能只重课堂模式表面化而忽视了课堂模式构建的过程化,要善于发现总结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特色。建议各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来构建自己的课堂模式,尤其是小学,年段不一样,教学模式也不一样。借鉴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但绝不能照搬,要灵活应用。可结合本校科研成果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尝试教学法”、“学法指导”、“综合整体改革实验”(幼小衔接、小中衔接)及目前县教研室提出的“情景教学问题导思合作探究展示提示反馈评价”教学模式等,我们可先去实践实践。要不断研学新课程理念及发达地区的先进教改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听说、研讨、表演、点评等自主学习能力(基本功),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然后逐步训练。课堂毕竟是师与生的活动,高效课堂成与败关键在教师,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素质自身不高,就达不到高效课堂目标。因此各校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在全校营造推进高效课堂的氛围,坚持开展定课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对自己学校已有教改经验进行不断完善、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升华,形成自己的特色课堂模式,否则就会画虎类犬!学习杜郎口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而忽视教师课前的工作,要练好教师真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这是杜郎口中学课堂评价的基本准则。我们学习杜郎口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而忽视教师课前的工作。教师课前的工作就是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要使课堂高效就必须练好教师过硬备课真功。课上学生是主人,但学生就是学生,离不开教师的辅导点拨,课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但并不是不讲,课前备教材充分,备方法充分,备学生充分,预习题目集体确定后,教师还必须自己演习好,上课才能用。否则,我们的课堂可能真的要乱起来的!因此各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练好教师备课真功,加强集体备课。要建设好备课组,大型学校平行班学科教师为一个备课组,其他学校因校而定,要选好备课组长,充分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让教师人人参与,采取“个人主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课堂实践课后反思”备课模式,集体备好“导学案”,如:集体研讨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等。在设计教学时,要借鉴杜郎口学校的先进教学模式,重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再在我们已有的模式上进行优化提升,以达到课堂高效为目的。如展示课可采用“点评质疑筛选疑难自主探究交流展示”模式等,教后注意勤反思,现场反思、一天一反思、一周一反思(学校管理者可千万不要把这些反思文字材料作教师常规教学硬性任务考核,考核要一定适度科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教师“反思”意识和习惯),然后形成高质量的“导学案”。 大家共享“导学案”时,一定要结合本班实际,不断修改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建设好我们的高效课堂,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杜郎口之行,我收获颇丰。多年的教改实践让我深深的感悟到:学习杜郎口中学等学校先进经验,千万不能东施效颦,绝不能赶时髦流于形式,要学就学“真功”。教改实验不像其他实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孩子是家庭希望、民族的未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老老实实的科学严谨态度,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教改任务!只要我们从上至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心思“课改”这一重要工作,人人参与课改,大家齐心协力,从现在起,从一项制度、一节备课、一节课堂入手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一套教学模式及管理体系,就一定能把学校建成令人满意且让人更神奇学校!一、课堂是学生的,老师侵占的太多了杜郎口的课堂让人震撼:课堂是学生的,黑板是学生的,讲台是学生的,释疑过程是学生的,知识的发现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探究权是学生的,即整个学习的过程完全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而我们的课堂多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虽然我们讲得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但真正听懂(注意力能集中起来且能跟上你的思维)的学生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的一半中能重述和再现的只有一半。所以,多讲的弊端就在于:大部分时间被教师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这样的课堂使学生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教师讲得过多,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课堂是要讲的,但怎么讲,讲多少?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传统的课堂只是让学生去记忆成果,享受不到探究学习的乐趣,所以不能高效。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是从强制性的“0+45”(教师几乎不讲)开始的,昌乐二中是从强制性的“271”(20%学生自己学会,70%合作学会,10%教师指导学会)开始的,我认为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我们也应采取措施,让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二、课堂能改,必须改我注意到杜郎口中学有一句口号: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杜郎口中学真正做到了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杜郎口经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讲课的是学生,给学生解答题的也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 “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有机结合的方式。无论如何,我们的课堂是该改一改了。三、预习要强化,学案须精细无论是杜郎口中学“336”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