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doc_第1页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doc_第2页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doc_第3页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doc_第4页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心为民的好“村官”记城阳乡杨塬村党支部书记 李天明李天明,男,汉族,1967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 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担任杨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多年来,他心系群众、身体力行,带领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杨塬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跃成为全乡先进村,2010年,村党支部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南庄村是宁南山区一个较偏僻的小山村,全村辖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222户1017人。这里山高坡陡,资源匮乏,信息闭塞,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加上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大多数群众才刚刚脱贫。土生土长的马长喜自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他却更了解家乡独特的自然资源。南庄村坐落在泾河沿岸,这里水草丰美,野生资源丰富,野草株高叶阔、柔嫩多汁,再加上当地群众有传统养殖的良好基础,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养着牛,发展养殖业得天独厚。可要发展养殖业仅靠自然资源还远远不够。马长喜上任伊始就带动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调查,了解群众的意愿,掌握村上的牧草量,鼓励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共同确定了“畜牧强村”的发展思路,把自己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变成了村上的蓝图。为了使村上的发展思路变成干部群众的行动,他从发挥村党支部和全村党员作用入手,以扎实开展“四联双定双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评星定格”活动为载体,坚持“民主议政日”制度,大事小事都会征求支委成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村上的大事要事有村民大会决定,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坚持实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顾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村支党部和村委会的自身建设也得到加强,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解决发展养殖业所必需要资金问题,村两委班子确定了市场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运营模式,赢得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成了占地10亩、100户农户参与的规范化养殖园区,带动全村群众发展规模养殖。村上还建立了以紫花苜蓿、禾草、饲料玉米、小麦秸杆为主的多元化饲草基地,通过小额贷款、引进改良品种等多种方式大力培养贩运、育肥大户,促进草畜业同步发展。经过3年多的努力,村走出了一条发展草畜业的成功之路。2008年,南庄村养殖园区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注册成立了泾河源镇南庄村肉牛养殖生产合作社,投入资金76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贴息贷款180万元为园区养殖户补栏犊牛。到2008年,全村户户养牛,85的农户户均一座标准化暖棚牛舍,户均存栏3头基础母牛,牛饲养量年递增8.6,畜牧业产值递增9.3,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9左右。基础母牛存栏621头,出栏100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210万元,户均2.1万元,全村人均畜牧业收入123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左右。村草畜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1475元增加2480元。如今,南庄养殖园区已成为全县设施养殖示范点,马长喜也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致富名人。可对马长喜来说,这些还远不是他所满足的。2006年,县委政府把苗木确定为全县的支柱产业的会议刚一结束,马长喜就急匆匆地赶回村里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公布了这个好消息。村两委班子很快做出反应:多条腿走路,把发展育苗产业作为全村经济发展的另一途径,引导号召全村群众种植特色苗木,发展育苗业。村民们积极响应,在县上各种优惠扶持政策的支持下,云杉、油松、章子松等市场热销的特色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几年下来,收益十分可观,截止2008年底,全村共种植特色苗木1200亩左右,实现了人均1亩苗的目标,预计产值2400万元左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马长喜总感觉担子很重,总感觉自己的努力离组织和群众的期望还差的太远。他似乎永远就没有满足的时候。村上经济发展有了路子,群众的生产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可每天进进出出地看着大多数群众低矮破旧的住房,看着弯曲泥泞的村道,心里就不是滋味。2007年镇上有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项目,可因为数量少,没有南庄村。听到这个消息马长喜急了,他找镇上领导讲述村上群众改观村庄面貌的愿望和决心、讲村上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的信心和打算。年初,南庄村被确定为镇上的整村推进村,一年时间里,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起早贪黑地联系材料、协调工队,动员带领群众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实施村庄道路铺油4.3公里、危房改造170户,新建了二层楼村部、硬化了院落,实现了85以上农户户均一座砖瓦房、一座沼气池、一座标准化暖棚牛舍,立项实施了人畜饮水和电网改造工程,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村小学校、卫生室,改建了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配备了办公设施和文体器材,“柴草乱堆、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车辆乱停”的农村“五乱”现象得到了彻底根治,村庄主干道和农户院落及“四旁地”进行了绿化、美化,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建设目标,2008年,南庄村被自治区列为全区环境优美村。为了逐步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马长喜联系邀请县农牧局、卫生局、科委、“阳光工程”培训中心等先关部门下村为村民讲解草畜、卫生、医疗、务工等各方面的技术知识,讲解团结和谐的新农村的目标。他倡导村上建立健全了调委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巡逻队,开展 “五好家庭”、“好婆媳”“文明户”、“致富能手” 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提高,稳定和谐、邻里和睦、致富增收的新风尚已初步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明进步、民主和谐的新南庄也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而马长喜似乎比别人都更渴望这一天的到来。如今,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又卯足了劲,正以百倍的努力忘我地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对上千名父老乡亲的庄重承诺。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南庄村两委班子已成为全镇最具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村集体班子。抓党建促经济,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为了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改变南庄村的面貌。他担任村支书后,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带领班子成员全面分析本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形式,拓宽思路,探索经济发展路子,力促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乐于助穷,共同富裕在2007年2008年危房改造工作中,村中的兰主麻、陈贵芳、李长明三户特困户盖不起新房,马长喜看到眼中,急在心上,机会不能错过,他私自掏腰包帮助该3户特困户盖起了新房,给兰主麻盖房2间,陈贵芳盖房2间,李长明盖房2间,共计投入1万余元,出工20多次。作为村支书,在百忙之中还身体力行,帮助特困户出资出力,可见爱民至深。另外,他还支助5名学生返校上学,时常给买学习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