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你的身边.doc_第1页
美在你的身边.doc_第2页
美在你的身边.doc_第3页
美在你的身边.doc_第4页
美在你的身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在你的身边照片的主题摄影教学案例研究背景:摄影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摄影艺术探索,能大大提高人的视觉审美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在上海市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把摄影教学列入美术拓展课,就是为了适应时代对人的视觉审美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的新要求。本课选自自编的罗山中学美术拓展课校本教材摄影。许多学生的摄影作品之所以平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忽略对作品主题的重视。作品如果反映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如美、爱、道德、人生、幸福等,它才会有价值。所以我选择照片的主题作为本节摄影课的主题。“照片要不要主题?”、“主题是作品的生命”是本课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本课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帮助他们拍摄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照片。研究目标:1、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七年级的学生,多为初学者。他们虽然比较喜爱摄影,但大多不太了解摄影知识、技能以及怎样选择有意义的内容、主题;还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拍照不过是玩玩,胡乱拍拍就行了,不用太讲究,要什么主题呀!所以他们拍摄的作品大都十分平淡,没有什么意义,为此浪费了不少胶卷、时间和精力。设计美在你的身边摄影的主题这一课就是研究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去认识主题在摄影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去了解平凡的生活中主题的种种表现形式。使学生选择摄影主题的能力、动手拍摄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提高他们对摄影艺术的兴趣,进而自觉地去探究摄影知识,不断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更热爱生活。一、认识主题在摄影作品中的重要意义,解决“摄影无须多学习”、“照片只是留个影象,可以不要主题”的错误思想认识 教学实录:上课一开始,老师问:现在数码相机渐渐普及,许多同学家里的相机功能已十分先进。那末,有了操作方便的好相机,就能拍出好照片了? 学生略一思考,便争论开了:“能。多拍几张,总有一张会好的。”“这样拍,也算会拍照?”“那是瞎拍!不算会拍。”多数学生的观点是:不学习,是拍不好的。一位摄影组同学谈体会说:“我开始学拍照,高高兴兴一口气拍了十张,没想到一张也不好看。所以,摄影是需要学习的。”老师又问:不会拍,将带来什么结果呢?学生有的说:乱拍,会浪费胶卷和时间。还会损坏相机。“相机怎么会损坏呀?”老师详装不解。“不会拍就多拍,相机损坏就快呀!” 还有的说:还会浪费感情和时机,贻误美好的瞬间。比如有些珍贵的历史镜头,一去就不复返,拍坏的话,太令人遗憾啦!老师:说得真好!可见,光有好相机不行,还必须学习摄影知识。今天我们想研究一下摄影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照片的主题老师:“我常听一些人说:拍照片只是留个影象,可以不要主题。这一说法对吗?”同学们思索良久,感到这个问题较难回答。一学生说:我认为有的照片可以不要主题。比如证件照,它是没有主题的。可是另一学生不同意:拍照片应该有主题,没有主题的照片会令人不喜欢。比如有的身份证照片把人拍得像劳改犯,就会丑化我们。拿到这种照片,我恨不得把它撕掉!而把人拍得美丽、英俊,我们就会喜欢。(众学生表示认同)老师:我这里有几张摄影组同学初学时拍的照片,请谈谈你们的看法。(图1、2、3)感。(图1.2.3) 图1 鲁迅雕像 图2 校运动会图3奋进雕塑园学生1:这几张照片要表达的意思看不清楚。我不喜欢!学生2:这种没有主题的照片既不美观,又没有使用价值。老师归纳:是啊,一幅好照片应该主题明确。没有主题的照片缺乏观赏性和实用意义。虽然证件类、资料类照片似乎谈不上有什么十分明确的主题,但注意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证件类作品应该追求的,而绝大部分资料照片所表现的人物、景物也应该讲究用艺术手段去突出资料所反映的主题,使照片的资料更具说服力。 以上课段教师运用师生分析的方法,以事实说话,较好解决了“照片要不要主题?”、“主题是作品的生命”的问题。二、了解“什么是主题”教学实录:为了使阅历还不多的小年龄学生易于理解“摄影主题”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将其它艺术领域里的相关知识提了出来,让学生通过联想理解本知识。教师出示朱自清的文章背影,“你还记得朱自清背影的主题吗?”学生:背影的主题表现浓浓的父子亲情。教师出示中国画漓江春:“这幅画的主题表现了”“广西桂林漓江秀丽的春色。”一位去过桂林的孩子举手说。“这是浦东金桥开发区主干道中央绿地的一个雕塑。它的主题是。”“象展翅的鸟,比较抽象。”教师表扬:“你的感觉很不错。这一雕塑作品象征浦东建设的飞速发展,题目就叫腾飞。最后老师请学生归纳:主题指艺术作品表现的中心思想。(如作品所产生的教育意义、审美意义)它能反映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或人类普遍关心的东西,如美、爱、道德、人生、幸福和社会发展等,它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一节,主要通过图像演示,让学生以联想的方法,联系各类艺术中关于主题的描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摄影主题。三、生活中哪些形象(素材)可作为摄影作品的主题?教学实录: 既然作品中那些能产生教育意义、审美意义等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作品主题的价值所在,那么,请想一想: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哪些形象(素材)可作为摄影作品的主题? 学生举例,教师将相关的照片用幻灯放映演示:1、人物的肖像、半身像、全身像的情感百态,人物的活动,如激烈的运动;2、动物、植物秀美奇丽的造型,它们奇特美妙的活动;3、自然地理的风貌:如风云雷电的壮观、河流山川的迤逦。4、人文科技的趣味,如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作品的巧夺天工,等等。 大量照片示例、欣赏,使学生大开眼界,对生活中的美赞叹不已。四、怎样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主题?教学实录:老师:虽说“生活中处处存在美” ,可大家都感叹:旅游时比较容易找到好景色,在校园里,在自己身边寻找有意义的,能反映一定的主题的别致画面,很难。这是为什么?学生1:因为平淡的事物多,新鲜的事物少。旅游点景美,是因为难得一见,有新鲜感 。学生2:校园景色司空见惯:视觉疲劳,麻木了。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呀!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你有什么方法去发现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校园里的值得一拍的景致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一下: 1、下图应该怎么拍,主题才明确?图5 运动会入场式 图4 做操图4 广播操 学生1:不要随便按快门。应该先仔细看拍摄对象的特征,动脑筋多思考,预先设计并想象出准备拍摄的效果。 做到:构图恰当,形象清晰,光线色彩,新颖别致。 学生2:图4只要变换拍摄位置。调整拍摄方向和距离,站在司令台上拍摄,就能拍出人数众多的大场面画面,就可以使集体活动的主题鲜明起来了。教师归纳:发现主题的方法之一:观察、思考细心观察,使麻木的目光变得敏锐;认真思考,让思维迸发出新火花,才能在平凡中发现有出人意料的有意义的别致画面。老师:刚才大家想出了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变换位置、设计创新的很好的拍摄方法。下面让我们继续在校园里寻找一些拍摄的主题。动脑筋:试试在下面的校园里找几幅有主题 的画面(图6) 图6 奋进园 图7浓浓的绿 图8 奋进雕塑 图9 四方亭(学生纷纷在的学校“奋进园”里寻找主题形象:见图7、8、9)老师启发学生:你们是怎样在其中找到这些主题的?想一想,大家使用的方法是:学生:筛选。老师:是啊。筛选生活中各种普通的形象,删除与表达作品主题无关的多余形象,留下有助于表现主题、烘托主体的内容,这个方法可以叫筛选集中。本节教学,主要采用实例剖析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由自己找出身边平凡的事物中那些别致的、有意义的部分,使他们真切体会、感受到:生活中确实处处有美。五、练习:为了巩固学习成效,在实践中加深对已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教师安排了以下练习,学生参加十分活跃。教学实录:教师:让我们再练习一下,怎样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主题?1、请在照片静思园中油菜花中找出几个主题来。 黑蝶采蜜、丰羽亭、假山多姿2、请在照片紫藤架下中找出几个主题来。 紫藤架、紫藤花、书法廊、辛勤的铺路工六、作品欣赏:来自我们身边的主题形象(略)欣赏审美,开阔学生眼界。七、实践操作:教学实录: 教师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派出2位同学出来拍摄:在教室里寻找有主题的画面(如活跃的课堂,少数民族同学等)并拍摄下来,当场将所拍照片数据输入电脑。组内学生十分注意观察,纷纷为本组拍摄者出谋划策。本阶段学生表现特别积极踊跃,许多同学抢着要拍,为轮广不上自己而抱怨。拍摄者十分认真,仔细寻找教室里别致的场景抓拍。(图10、11、12)图10石膏静物 图11少数民族女生 图2 专注八、展示讲评,师生共评:教学实录:教师1、说说自己的摄影作品的得意处。有何可改进的?2、评评别人的作品,好在哪里。3、谈谈今天欣赏的摄影作品所带给你的感受。同学们纷纷发表对摄影习作的评价。预备5班叶同学说:短短一节课,使我懂得了怎样发现生活美的方法。过去总觉得家和学校附近已经没啥可拍,现在才知道身边真的有许许多多的美的东西可以入画。老师对学生的进步表现出由衷的高兴,并寄语大家:今天大家感受到了美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的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努力实践,善于总结,学会“观察思考、筛选集中”,就一定能造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在校园里,在生活中,发现和采撷到更多更多的美! 教学反思:在摄影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能的极重要源泉。”“有些学校不把观察当为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当为发展智力的途径,而只当为证实某些题材和章节的手段。教学工作的水平,在许多方面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上占什么地位。从观察中不仅可以吸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时活跃起来,由于观察,知识可以说是进入了流通领域,作为一种工具而在劳动中获得运用。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之母。”(给教师的100条建议P61天津人民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重视,是值得我们教师牢记的。为此,我在本课中大量运用观察法,让学生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发现身边处处存在的美,既引起学生课上的兴趣和有意注意,又使之琢磨出过去忽略的、不明白的,而今后必须重视的一些事情。如仔细观察了一幅有大桥花园饭店学校的失败照片,学生领悟到:总想多拍些内容,结果会造成什么都交代不清,就象“猴子掰苞米”典故说的那样。类似的照片看多了,学生发现,这种多主题现象,是初学摄影者的通病,必须引导学生予以克服 。我还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分析和比较。原教案采用灌输式,仅仅将我的经验一条一条地告诉学生,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是将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以提高其今后在社会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存能力。所以在新教案里,我尝试将教学改成以学生探究为主。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平凡中的别致,生活中的亮点。这一教学过程,用的是比较观察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教小学生的时候,总是教他们在平常的现象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同上书)我认为摄影也是如此。比如校园里景色看惯了,人产生了视觉疲劳,学生就认为校园里已经没啥好拍的了,怎么办?我就拿出一张全景照片,以紫藤架区域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找一找:校园里究竟还有没有值得拍摄的主题?怎样才能发现这些主题?学生很聪明,你一言,我一语,慢慢就找到了“美丽的紫藤花”、“漂亮的紫藤架”、“多彩的书法廊”和“专注的铺地砖工人”等好主题。“你们是怎样发现这些主题的呢?”大家一思索,你一言,我一语地,自然就归纳出了“观察思考、筛选集中”这一发现主题的重要方法。事实证明,启发学生经常运用原有的知识,去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思考身边的事物,寻找周围生活主题的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就能拍摄到有意义有价值的好照片来。本课的下半节,学生为问题照片查原因,选主题和当场在教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