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概论第七组离子扩散和注入期末考试题.doc_第1页
微电子概论第七组离子扩散和注入期末考试题.doc_第2页
微电子概论第七组离子扩散和注入期末考试题.doc_第3页
微电子概论第七组离子扩散和注入期末考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内容期末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半导体材料只有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掺杂形成PN结:常用的掺杂方式有哪两种?答:扩散和离子注入2.解释“主动的扩散”答:是指人为的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通过杂质扩散的方式实现某种杂志分布,杂质源可以来自外界,或者是内部已存在的杂质梯度分布 。3.解释“被动的扩散”答:是指由于工艺过程中的热开销造成的杂质再分布4.解释“代位型杂质”答: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硅邻近的如:硼、铝、镓、铟等,它们在硅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在硅晶格格点得位置。5.解释“间歇性扩散”答:是指杂质在硅晶体的间隙中移动6.解释“代位式扩散”答:是指杂质通过和硅或空位交换位置,来实现杂质扩散7.解释“间隙杂质” 答:代位型杂质被处于间隙的硅原子所取代8.解释“Fick扩散方程” 答:用来定量描述杂质在硅中的扩散行为9.解释“恒定表面浓度扩散”答:杂质原子由气态源提供并维持恒定的表面浓度10.解释“恒定杂质总量扩散” 杂答:质通过某种形式预淀积在硅片表面,在扩散过程中杂质总量恒定不变二、简答题1、问:简述温度与扩散系数的关系答:温度是影响扩散系数的最主要因素,D(扩散系数)与T成指数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系数急剧增大,扩散加剧。温度增高,原子振动能增加,借助于能量起伏而越过势垒进行迁移的原子几率越大;温度增高,金属内部的空位浓度提高,有利于扩散。2、问:简述杂质在硅晶体中的两种扩散机制。答:(1)间隙式扩散指间隙式杂质从一个间隙位置运动到相邻的间隙位置。间隙杂质在间隙位置上的势能相对极小,它要运动到相邻的间隙位置上,必须越过高度为Wi0.61.2eV 的势垒,这个能量可依靠热涨落获得。(2)替位式扩散是指替位杂质从一个晶格位置运动到另一个晶格位置上。首先,替位杂质的近邻要有空位,形成一个空位所需能量为Wv ;其次,替位杂质在晶格位置上相对势能最低,而间隙位置处的势能最高,它要运动到近邻晶格上,必须越过高度为Ws的势垒。所以,替位杂质要依靠热涨落获得大于Wv+Ws的能量才能进行扩散。3、问:写出菲克第一定律和菲克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答:菲克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它揭示的含义为:杂质的扩散流密度J正比于杂质浓度梯度C/x,正比于杂质在基体中的扩散系数D(体现了温度T与扩散流密度J的关系 )。菲克第二定律也即扩散方程,其表达式为针对不同边界条件求出该方程的解,可得出杂质浓度 C 的分布,即 C 与 x 、 t 的关系。4、问:杂质的扩散需具备那些条件?答:杂质的扩散在集成电路工艺中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杂质分布存在着浓度梯度。除此之外,杂质原子必须吸收一定的能量,推动其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朝浓度梯度减小的方向运动。5、问:杂质扩散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请分别阐述着两种情况。答:杂质扩散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主动的杂质扩散是指人为地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通过杂质扩散的方式实现某种杂质分布,杂质源可以来自外界,或者是内部已存在的杂质梯度分布;被动的杂质扩散是指由于工艺过程中的热开销造成的杂质再分布。三、论述题Ic fabrication产业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不光光是原始的创新,更是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等等,晶体管的发明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精心设计的实验,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