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课 题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上课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过程方法: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改善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问题探讨什么是溶液?什么是乳浊液?什么是悬浊液?要点记忆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X k B 1 . c o m教具、学具准备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个人复备第一课时情境创设教师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学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学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学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教师引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学生齐答:想!探究新知教师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做:“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食盐糖硫酸铜晶体现象 结论 学生们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实验情况:教师总结:我们这组的实验现象是: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在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结论是:它们都能溶于水中。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现象和结论的?教师指出:很好。这说明这些固体没有被水溶解完,谁能说出有什么办法使它完全被水溶解?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观察得也很仔细。下面让我们再来观察老师的这五种溶液,要求从上、中、下、左、右仔细观察有些什么特点。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什么是溶液呢?(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边口述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并将它们板书到黑板上)设疑:根据你们的观察,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来?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巩固应用: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新- 课-标- 第-一- 网同学们回答得对,但我们要知道其中的道理。下面让我们来做活动与探究(二):溶剂溶质现象水碘 水高锰酸钾 汽油碘 汽油高锰酸钾 结论 总结:同学们做实验很认真,观察得也很仔细,总结结论: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设疑: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活动与探究(三)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 点评并设疑: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教学小结:很好,下面我们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1、2替学生观察溶液回答问题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生集体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认识溶液、溶质、溶剂小组代表谈本组实验情况甲学生:我们这组还发现有少量固体物质仍存在液体中。学生观察现象并汇报实验情况小组代表谈本组实验情况。结论是: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板书设计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溶液的组成和特征(1)组成:溶质和溶剂(2)特征:均一、稳定。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质和溶剂的辨证关系。(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2)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迁移拓展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震荡,食用油是溶质。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生成紫色溶液。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质是氯化钠。新| 课 |标|第 | 一| 网2、“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教学反思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课 题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上课人教学目标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理解物质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教学重点理解物质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教学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问题探讨什么是乳浊液?什么是悬浊液?要点记忆无教具、学具准备硝酸铵、浓硫酸、水、氯化钾。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第一课时情境创设教师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硝酸铵、浓硫酸、氯化钾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探究新知教师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组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形成时温度是会变化的吗?学生齐答:想!教师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做:“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食盐糖硫酸铜晶体现象 结论 学生们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实验情况:教师总结:我们这组的实验现象是设疑: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我们来做活动与探究(四)试管内加入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洗涤剂 教师演示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断搅拌。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活动与探究(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方案(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http:/w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测量的温度/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水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铵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刚才我们探究了几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那么为什么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呢?溶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可投影下列图片(也可动画展示)。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教学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巩固练习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氯化钠溶液中分散着的溶质微粒是 ,糖水溶液中分散着的微粒是 ,悬浊液中分散着的是 小颗粒,乳浊液中分散着的是 小颗粒,乳浊液中分散着的是向澄清的石灰水中连续通入CO2,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乳浊液溶液B.溶液悬浊液乳浊液C.悬浊液乳浊液溶液D.溶液悬浊液溶液作业布置学生观察溶液回答问题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生集体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认识溶液、溶质、溶剂小组代表谈本组实验情况甲学生:我们这组还发现有少量固体物质仍存在液体中。学生观察现象并汇报实验情况小组代表谈本组实验情况。结论是: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观察现象并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阅读教材P31页内容。板书设计溶液的形成二、乳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现象三、物质溶解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水合:放热 综合效应 扩散:吸热迁移拓展训练1下列实验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A.把少量的食盐固体和煤油混合振荡B.把少量泥土粉末放到水中用力振荡C.把少量的植物油放到盛有汽油的试管中用力振荡D.把磨的很细的木炭粉放进水中振荡教学后记与反思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课 题第二节 溶解度(第一课时)上课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过程方法:1、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http:/w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和溶解度曲线图。问题探讨活动与探究”要点记忆饱和溶液的涵义教具、学具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投影方案,交流共享。动手实验,观察记录。上台展示,投影结论。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误导结论,延伸探究。“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量”飞入片中)。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陌生物质,引发探究KNO3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如法炮制,小组探究。全班展示,投影结论。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话锋一转,激发探究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下再加5 g KNO3,能否再溶?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回归原温,静观其变。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温度”飞入片中)。一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阅读理解,形成概念新| 课 |标|第 | 一| 网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增补结论,领悟涵义室温,5 g NaCl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室温,10 g NaCl在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室温,10 g NaCl在25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室温,5 g KNO3在20 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室温,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升高温度升高温度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分析归纳,课件演示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深化探究,激活思维室温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升高温度,杯底KNO3固体继续溶解,且又溶解了5 g KNO3;冷却到室温,20 mL水溶解KNO3的质量不超过10 g,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感悟,请生上台投影KNO3晶体)探究发现,联想顿悟观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学以致用,趣味延伸练习:教材P40,习题1、5、6。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P40)。法将其检验出来吗?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烧开水时,水未开时就看到水中冒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教师: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在问题来了!教师小结: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与压强的影响。巩固练习:(投影)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怎样表示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获得哪些信息?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课后练习:教科书40页第2、3、4题及41页第9题。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学生分组完成提出问题学生画图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纠正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学生观看齐声朗读学生猜想学生实验教师实验学生观看学生回答观察学生完成作业学生:(议论纷纷学生讨论阅读回答板书设计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理解:1、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定量溶剂 2、不能溶解该种物质,可能还能溶解其他物质。二、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迁移拓展训练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教学反思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课 题第二节 溶解度(第二课时)上课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含义,理解溶解度曲线图。过程方法: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学重点理解溶解度曲线图。教学难点溶解度曲线图。问题探讨活动与探究”要点记忆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提问引入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出溶解度,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提问:我们怎样理解溶解度呢?你能找出关键词吗?理解:条件是定温度 标准是100 g溶剂 状态是饱和状态 单位是克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 时NaCl的溶解度表扬乙,肯定甲)乙同学回答得很准确,溶解度有单位。“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X k B 1 . c o m巩固练习(投影)。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1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 ,6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 g。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 gC20 时,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寻找答案。我们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活动与探究:学习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方法。教师简单介绍方法,学生结合表9-1分组绘制NaCl、K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展示交流,分享快乐,结合学生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及教材中图9-12,分组讨论、交流。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为什么?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85 时的溶解度?如果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45 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小结归纳)教师: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巩固练习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以上现象均说明了气体能溶解在水中的事实。(展示两瓶汽水,取其中一瓶不打开,摇晃,然后打开,学生观察现象)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刚才一位同学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烧开水时,水未开时就看到水中冒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教师: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在问题来了!。巩固练习:(投影)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怎样表示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获得哪些信息?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课后练习:教科书40页第4题及41页第9题。学生:(议论纷纷学生讨论阅读回答查表回答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学生自主学习。制图归纳总结回答观察回答猜想小结板书设计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w W w .X k b 1.c O m指明一定温度;溶剂为100 g;必须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g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与压强的影响迁移拓展训练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教学反思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课 题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上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情感态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探讨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要点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公式教具、学具准备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 新课引入同学们,夏天,你们在父母的陪同下喜欢游泳吗?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第一课时新课引入同学们,夏天你们在父母的陪同下喜欢游泳吗?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活动与探究探究实验。(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鸡蛋在水中漂浮取一个烧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次序清水量加入的食盐量鸡蛋小结1250 g不放食沉?浮?2250 g1匙(约5克)沉?浮?3250 g2匙(约10克)沉?浮?4250 g3匙(约15克)沉?浮?硫酸铜溶解于水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编号溶液颜色清水量硫酸铜的质量溶液质量1 2 3 归纳小结: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同学们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完成得非常不错。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这个例题,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 g100 g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 mL内含:12.5克葡萄糖5%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出示练习: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医疗用葡萄糖注射液本节课小结: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生活中你们都见到了哪些溶液,请你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学生回答:喜欢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盐份多,浓度大分小组进行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对以上两个实验的探究,共同归纳小结。看教材P42,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一下子就找到,并大声念出来)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学生单独完成此练习。掌握解题格式和方法。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开始思考、回忆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 g100 g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http:/w 教学反思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课 题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上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情感态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探讨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要点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公式教具、学具准备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第二课时引入新课 市售过氧乙酸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名称 质量分数过氧乙酸 40% 水 55% 双氧水 5% 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你们回答得很不错!同学们,我们家住农村,你们在家有没有看到过父母在种地时选种子的过程啊?你们能简单地说说这个过程吗?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配的是什么药水啊?教师:其实,他们配的药水只不过是盐水,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药水时帮帮父母呢?新课讲解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两种方法来配制16%的食盐水。我们先一起来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20%的食盐溶液)。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配制选种液。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下面我们开始用第一种方案配制该选种液: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师生一起: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w W w . x K b 1.c o M板书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16%8 g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8 g42 g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教师:我们已经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计算。下面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做巡回指导注意: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小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表示每10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含4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55份质量的水和5份质量的双氧水。见过。好像是先要配什么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中,就把好种子选出来了。在此之前,阅读教材,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看书,并通过讨论,进行归纳学生思考、计算;交流,适时加以点拨用天平称取食盐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应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板书设计第二课时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16%8 g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8 g42 g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教学反思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课 题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店管理高级职位面试技巧及预测题
-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进出口单据》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劳务员之劳务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西湖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仿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面试模拟题详解
- 2025年餐饮店长招聘面试模拟题和答案
- 2025年医学影像学专业知识点精讲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仓储物流安全员招聘面试宝典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物资储备与管理专业安全员招聘考试题库
- GB/T 27043-2025合格评定能力验证提供者能力的通用要求
- 游泳初级教员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监理内业资料整理要点
- GB/T 25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 GB/T 21652-2017铜及铜合金线材
- GB/T 16919-1997食用螺旋藻粉
- GB/T 15700-2008聚四氟乙烯波纹补偿器
- GB/T 12234-2019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螺柱连接阀盖的钢制闸阀
- 绿色施工培训记录表
-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标准版)课件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