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发病史.doc_第1页
胃癌的发病史.doc_第2页
胃癌的发病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蛋白酶原在胃癌中的应用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700万,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到10%。每年新发胃癌934,000例,其中42%(近40万)的新发病例在我国,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我国胃癌病例以进展期为主,约占90 ,早期胃癌诊断率仅为10左右。而日、韩两国早期胃癌诊断率均达40 50甚至更高。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总体复发率为1.513.7,而进展期胃癌的总体复发率为5070。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胃癌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早期胃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普查的依从性差、费用昂贵。我国绝大多数病人首次诊断时已属中晚期,其中50左右难以施行根治性切除。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根据分布和免疫原性分为胃蛋白酶原(PG)和胃蛋白酶原(PG)两种亚群。胃黏膜合成的胃蛋白酶原大部分进入胃腔,另外,有大约1%的胃蛋白酶原进入血液,血清中PG的量反映其分泌水平,血清PG水平可反映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联合测定PG和PG/比值(PGR)可起到胃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胃蛋白酶原检测最适合健康体检,常可以发现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乃至胃癌等胃部疾病,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8月,由卫生部疾控局颁布的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一书中,明确将PG和PG作为胃镜前检测和胃癌筛查的判断标准。 PG/测定的应用范围 : 1、胃癌早期筛查 2、胃溃疡、萎缩性胃炎、HP感染的筛查 3、幽门螺杆菌(Hp)治疗效果的评价 4、消化性溃疡复发、治愈的判定指标 5、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 6、个人胃黏膜功能的动态监测 PG/测定的临床意义:项目指标正常值范围超出正常值范围的说明PG67PG200PGI200ug/L: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PGPG15ug/L: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PGR (PGI/PGII)7.5PG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