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行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与规制朱建军听证是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制度。将这一制度引入执行工作,有利于保证执行的公开与公正并不是所有的执行案件都需要听证,而是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执行听证程序在立法上应尽快予以规范“听证”一词衍生于英美普通法系的“自然公正原则”。这一原则包含两项基本内容:首先是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其次是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作为制度,听证是指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尤其是在作出不利于当事人的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从而体现公正。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法学界存在着认为执行过程法律关系明确,是一套实现债权的机械操作过程,执行人员只需要通过强制措施控制和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执行人员行使裁判权能这样一种误识。使执行裁判权能的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了,在执行机制上缺乏相应的规则限制。面对这一现象,很多法院在改革实践中,借鉴国外的行政听证程序和仲裁听证程序,将听证这一制度引入执行工作,促进了执行程序的公开与公正。所谓执行听证,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因处理案外人异议及其他重大执行争议事项,需有关当事人到庭以便查明事实时,由审判人员或执行人员召集各方当事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到庭,就争议的有关事项和法律问题进行公开陈述、申辩、质证的执行工作制度。在对抗双方当事人均到场的情况下,以公开的方式让双方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并通过公开法官裁判的事实基础和法律过程,达到监督执行裁判权行使、促使执行程序公正的目的。一、执行听证的适用范围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执行案件都需要听证,而是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具体有以下几类案件可以适用听证程序:(一)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难以查清和中止、终结执行的案件。执行工作当中,一些被执行人有意躲债、匿债,造成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假象,成为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难题。对这类案件通过执行听证,由申请人、被执行人自然举证、质证,答疑解惑,消除隔阂,以便查清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切实掌握被执行人是否有履行能力,作为裁定案件执行中止、终结的依据。(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执行异议的案件。只有案外人才有权提起执行异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七十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这是对案外人提出异议进行听证的法律依据。案外人主张权利主要是物权,对异议的处理,不仅直接影响到案外人权利的保护、申请人债权的实现,也影响到被执行人的利益。处理不当,易引发当事人之间的冲突,导致上访申诉,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故对此争议应适用听证程序。通过执行听证,对案外人提出的执行异议依法予以确认或驳回,以切实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涉及当事人主体扩张的情形和当事人有异议的案件。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是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习惯做法,是执行裁决的重要内容。其最早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七十一条至第二百七十四条和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七十六条至第八十一条,相继规定了在执行过程中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的情况。被执行人主体的变更或追加,涉及原判决的效力及义务主体的扩张,直接影响到被追加、变更主体的切身利益和实体权利。这类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听证来确定变更、追加的被执行人确有法律的义务关系。(四)上级、人大批转、当事人对立情绪大、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上级及人大批转的案件,一般都是较为敏感、公众反映较为强烈、矛盾较大的案件。有些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申请人又无理纠缠、上访告状,要求法院尽快解决。运用执行听证,能使双方当事人将事实和证据均在听证中当庭展示并质证辩解,使他们充分了解,化解对立情绪,防止矛盾激化而引发事端。(五)对多个债权人参与执行财产分配方案的异议。多个债权人对被执行人财产提出参与分配申请的案件,不仅涉及到被执行财产的分配比例,而且关系到财产的清偿顺序,直接影响到各个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程度。这类案件当事人较多,但法律关系较为明确,只有较为复杂、争议较大的,当部分债权人就其他债权人是否取得执行依据、是否有优先受偿权、财产分配比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提出异议时,才可以组织债权人进行听证。(六)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听证审查的其他情况。除上述五种情况外,对以下几种情况,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也可以组织听证:被执行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请求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被执行人提出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请求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被执行人认为执行措施损害了其合法权益而提出异议;对罚款、拘留决定不服的复议申请的审查处理;被执行人以暂无履行能力为由申请延期执行,而申请执行人提出异议的;其他需要听证的情形。二、执行听证程序的规范执行听证程序是目前执行工作中推出的一种创新性制度。依照有关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参照审判庭审判模式,结合执行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将执行听证程序在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一)听证准备。一是举证指导和告知权利义务。指导申请人、被执行人、案外人或第三人对自己的主张或理由,如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向听证当事人告知权利义务。二是执行法官在听证7日前传唤、通知当事人及执行参与人,告知举证听证的时间、地点。三是由执行裁决监督机构的三名执行法官组成合议庭,其中一人为主审法官。四是执行法官要认真熟悉卷宗,了解案情,掌握执行争议的基本事实和法律依据。五是听证开庭前,主审法官分别核对申请人、被执行人或执行参与人的基本情况,审查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和代理权限。六是主审法官宣布听证事由、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并向被执行人宣布不如实申报财产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向申请人告知具有举证义务,向听证参与人讲明提供虚假证据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二)听证调查。听证调查应包括当事人陈述、出示证据、双方质证和法院认证四个层次。在执行听证程序中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申请人主张权利的应陈述事实,举证说明自己的证明目的。被执行人主张权利的应陈述事实和对申请人意见提出异议,进行反驳并提出相关证据。案外人、第三人主张权利的应陈述事实,对申请人、被执行人的陈述提出承认或否认的意见,并提供证据。各方当事人出示的证据应进行当庭质证。主审法官出示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申请人、被执行人、案外人或第三人进行质证。(三)听证辩论。听证辩论是有别于行政听证和立法听证的主要阶段,一般听证只需解决对相关事实的确认问题,而执行听证既要解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又需要对如何适用法律听取当事人特别是代理人的意见,是执行听证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执行听证过程中,各方当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本总结
- 单招职测考试题及答案
- 合伙企业试题及答案
- 培训活动总结
- 知识题库-电厂燃环检修岗位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 保安员防诈骗知识培训课件
- 围养殖治理措施方案(3篇)
- 金属材料-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 风险审批绩效方案(3篇)
- 保安员基本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课件
- 江苏淮安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GB/T 23480-2025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精度检验
- 2025-2030国内中成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DB32T 4972.1-2024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1部分:监测预警
- 银行合同签署管理制度
-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宣教
- 民丰县盼水河铅锑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检验员考核标准
- 2025-2030咖啡豆和胶囊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餐饮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